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温钢 杨梅 闫广平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46-49,共4页
根据吉林化工学院特色及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进行了化工特色生物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构建了符合工科化工院校实际的,具有化工特色的生物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体系,为工科化工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 根据吉林化工学院特色及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进行了化工特色生物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构建了符合工科化工院校实际的,具有化工特色的生物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体系,为工科化工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院校 生物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葛雅琨 张元新 温钢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2-54,共3页
从本校实验室条件和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际出发,就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进行设计与实践,探索适合本专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分子生物学实验 设计 实践
下载PDF
轻化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元新 葛雅琨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6期216-216,共1页
生物化学是轻化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根据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学的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新设计,期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轻化工程 教学 实践
下载PDF
针对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原理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
4
作者 刘保雷 计海峰 +1 位作者 杨梅 王卫东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60-62,共3页
化工原理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尝试,以期加强学生对生物工程中单元操作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的能力,从而更好的... 化工原理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尝试,以期加强学生对生物工程中单元操作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现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生物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与思考
5
作者 张元新 葛雅琨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7期221-221,226,共2页
根据吉林化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从本校生物技术学生知识体系的实际出发,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进行设计与实践,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分子生物学 教学 思考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化工过程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莹 王犇 高维平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41-43,共3页
针对吉林化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分析目前"化工过程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吉林化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分析目前"化工过程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新型专业人才提供重要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 卓越工程师计划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化工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潘高峰 戴传波 +1 位作者 栾国颜 王卫东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51-53,共3页
根据课程的衔接情况合理确定了生产实习的时间,建立了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稳固的实习基地,理顺并落实了生产实习各环节的程序,用独具特色的做法充实了实习内容,优化了成绩考核方法,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程度,突出了能力培养的特色,更好... 根据课程的衔接情况合理确定了生产实习的时间,建立了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稳固的实习基地,理顺并落实了生产实习各环节的程序,用独具特色的做法充实了实习内容,优化了成绩考核方法,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程度,突出了能力培养的特色,更好的体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生产实习 能力培养
下载PDF
提高少学时化工原理教学水平的设计思路
8
作者 刘保雷 计海峰 +1 位作者 刘放 王卫东 《山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0期134-134,共1页
本文阐述了针对少学时专业的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配套实验以及实践环节的一些想法,目的是在较少的课时数量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工原理各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以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少学时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谢莹 李力群 +1 位作者 许崇利 杨梅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了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实施,分析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为了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实施,分析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构建了具有工程特色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具备工程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果葡糖浆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犇 宁玉娟 +1 位作者 李克贤 黄科林 《大众科技》 2014年第1期38-41,45,共5页
文章主要论述了果葡糖浆的生产技术、分离技术、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果葡糖浆 生产技术 分离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吉林市玉米须草本饮品市场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洋 曹丽娟 +1 位作者 穆红领 周鸿立 《吉林农业》 2014年第9期18-19,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玉米是我国主要种植粮食,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玉米副产品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开发利用玉米副产品玉米须,本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玉米是我国主要种植粮食,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玉米副产品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开发利用玉米副产品玉米须,本文以自行开发研究的玉米须草本饮品为调研产品,针对吉林市市场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分析消费者对玉米须草本饮品的认识及购买意识并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草本饮品 市场调查 分析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安康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11,共4页
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也即牛胰腺核糖核酸酶家族,它包含了与牛胰腺核糖核酸酶同源的所有脊椎动物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的大部分成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活性,有的还具有细胞毒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望成为抗肿瘤的新药.本文对... 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也即牛胰腺核糖核酸酶家族,它包含了与牛胰腺核糖核酸酶同源的所有脊椎动物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的大部分成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活性,有的还具有细胞毒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望成为抗肿瘤的新药.本文对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成员极其生物学活性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A 超家族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大学科技园功能、发展模式及其吉林省发展现状
13
作者 金朝辉 高华晶 孙秀云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4-17,37,共5页
近年来,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基地,受到高度重视,获得了快速发展。阐述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及其功能,总结了目前国内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分布,另外也综述了吉林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提... 近年来,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基地,受到高度重视,获得了快速发展。阐述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及其功能,总结了目前国内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分布,另外也综述了吉林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在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发展模式 创新创业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魏氏梭菌α毒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宫语晨 许崇利 +1 位作者 钱爱东 许崇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7期62-65,共4页
对魏氏梭菌α毒素的生物学特性、基因克隆、对细胞和生物膜的作用、表达调控和疾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α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魏氏梭菌 Α毒素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换热网络综合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宋迪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2期71-74,共4页
综述换热网络综合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热力学方法、数学规划法、人工智能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过程,从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单一方法对解决换热网络优化问题的不足,对... 综述换热网络综合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热力学方法、数学规划法、人工智能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过程,从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单一方法对解决换热网络优化问题的不足,对换热网络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得出多种优化方法,其互补集成设计将成为今后换热网络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网络 优化 进展 集成设计
下载PDF
太赫兹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16
作者 孙京南 《吉林农业》 2014年第10期89-90,共2页
太赫兹波是处于毫米波与红外之间的波段,是电子向光子、宏观向微观过渡的区域。太赫兹是新型的、具备特殊性能的辐射源,其技术在通信、成像等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对太赫兹技术研究进行了归纳,为今后的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太赫兹波 应用技术 应用前景
下载PDF
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正己酸正丁酯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祥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王海东 刘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6-189,共4页
以磷钨酸掺杂聚苯胺(H3PW12O40/PANI)为催化剂,正己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己酸正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n(正... 以磷钨酸掺杂聚苯胺(H3PW12O40/PANI)为催化剂,正己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己酸正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n(正丁醇)∶n(正己酸)=4∶1,H3PW12O40/PANI的用量为正丁醇和正己酸总质量的8%,在温度不高于126℃条件下反应5 h。较佳反应条件下正己酸的转化率为98.88%;在此条件下进行重现,转化率稳定在98.46%以上;催化剂使用4次后,正己酸的转化率为97.97%。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21.87 kJ·mol-1,指前因子为1.636 L·mol-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酸正丁酯 磷钨酸掺杂聚苯胺 合成 动力学
下载PDF
丁二酸二异丙酯的合成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祥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王海东 刘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6-549,共4页
采用3A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丁二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合成丁二酸二异丙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n(异丙... 采用3A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丁二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合成丁二酸二异丙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n(异丙醇)∶n(丁二酸)=3.5∶1,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的用量为异丙醇和丁二酸总质量的9%,在温度不高于100℃条件下反应2 h。较佳反应条件下丁二酸的转化率为99.16%。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73.4 kJ·mol-1,指前因子为1.62×107L·mol-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二异丙酯 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脱水 酯化 动力学
下载PDF
脂肪酸乙酯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海东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李祥 刘群 《化工科技》 CAS 2015年第1期35-37,41,共4页
研究了大豆油和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脂肪酸乙酯的工艺。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n(醇)∶n(油)、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交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n(醇)∶n(油)=5∶1,w(NaOMe)=1.0%,反应时间4h... 研究了大豆油和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脂肪酸乙酯的工艺。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n(醇)∶n(油)、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交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n(醇)∶n(油)=5∶1,w(NaOMe)=1.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酯交换率可达到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乙酯 酯交换反应 生物柴油 大豆油 乙醇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玉米原油环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群 丁斌 +3 位作者 郝凤岭 关昶 李祥 王海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67,共5页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为助催化剂,使用低浓度双氧水与甲酸原位反应生成过氧甲酸(PA);以PA为氧化剂、玉米原油为原料合成环氧玉米油。考察了EDTA-Na2、NKC-9、双氧水、甲酸溶液的用量,反应温...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为助催化剂,使用低浓度双氧水与甲酸原位反应生成过氧甲酸(PA);以PA为氧化剂、玉米原油为原料合成环氧玉米油。考察了EDTA-Na2、NKC-9、双氧水、甲酸溶液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EDTA-Na2、NKC-9、双氧水、甲酸溶液的用量分别为玉米原油质量的0.01%、13%、110%、17%,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环氧玉米油的环氧值达到6.49%,环氧率为85.85%,未反应率为2.83%,开环率为11.32%;与传统硫酸催化工艺相比,使用NKC-9催化产品的环氧率比硫酸催化高,并且开环率低约0.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原油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环氧玉米油 环氧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