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李梓萌 刘宇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1期1377-1380,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已经成为成人失明和视觉损伤的主要原因[1]。DR早期常常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缺失且不可逆转[2]。目前DR尚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已经成为成人失明和视觉损伤的主要原因[1]。DR早期常常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缺失且不可逆转[2]。目前DR尚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3],晚期治疗手段也较少且存在争议[4]。因此,对DR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中亟需解决的问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非编码RNA 晚期治疗 视觉损伤 视力缺失 诊断价值 DR
下载PDF
PAD软件系统在初始基础胰岛素患者规范化使用优化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殿媛 陈兆杰 +1 位作者 娄群 张曦月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存在患者使用不规范、监测不系统、治疗方案依从性差以及患者教育管理水平低的现状[1].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存在患者使用不规范、监测不系统、治疗方案依从性差以及患者教育管理水平低的现状[1].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控制达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形式多以医护人员为主导[3], 遵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手段[4].研究[5]分析显示,应用手机短信教育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使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因此,需要建立糖尿病的管理体系及规范化的达标管理,从而促进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本研究选取本院就诊的初次使用基础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PAD软件管理系统进行临床规范化使用优化管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软件系统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自我行为管理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晨思 李海琦 刘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尿微量白蛋白被广泛认为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标志物,但有许多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并未出现蛋白尿,因此,将尿微...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尿微量白蛋白被广泛认为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标志物,但有许多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并未出现蛋白尿,因此,将尿微量白蛋白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存在局限性。本文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等新型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生物标志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下载PDF
抗痉挛体位摆放结合品管圈管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媛媛 宫建美 贾影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48-652,共5页
目的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抗痉挛体位摆放结合品管圈(QCC)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与抗... 目的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抗痉挛体位摆放结合品管圈(QCC)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与抗痉挛体位摆放,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QCC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肢体运动功能(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估,并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包括摆放位置正确、操作配合到位、辅助用具使用合理)较干预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估肌痉挛级别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护理态度、功能康复及技术水平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给予抗痉挛体位摆放结合QCC管理能提高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促进患者平衡与运动功能恢复,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肌痉挛程度,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痉挛体位 品管圈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知母多糖治疗糖尿病大鼠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印 陈兆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探讨知母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STZ(60 mg/kg)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格列苯脲组(25 mg/kg)和知母多糖组(50、100、200 mg/kg),灌胃给药大鼠,每天1次。28 d后,检测大... 目的探讨知母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STZ(60 mg/kg)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格列苯脲组(25 mg/kg)和知母多糖组(50、100、200 mg/kg),灌胃给药大鼠,每天1次。28 d后,检测大鼠体质量、葡萄糖耐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Phospho-IRS1)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结果知母多糖可以增加大鼠体质量,并改善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降低FBG水平,提高FINS水平;也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及肝组织MDA含有量,提高肝组织CAT、SOD活性。同时,知母多糖还可以减少肝组织Phospho-IRS1表达,增加Glut4表达。结论知母多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其机理包括抗炎、抗氧化、减少Phospho-IRS1的表达及增加Glut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多糖 糖尿病大鼠 抗炎 抗氧化 胰岛素信号通路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梓萌 王清 +1 位作者 温言 刘殿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5期717-720,共4页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数据表明,预计到2040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将从2015年的4.15亿增长到6.42亿[1]。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然而目前临床治疗中真正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却很少。幽门螺杆菌(Hp)是通过粪...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数据表明,预计到2040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将从2015年的4.15亿增长到6.42亿[1]。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然而目前临床治疗中真正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却很少。幽门螺杆菌(Hp)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主要通过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和空泡毒素A(VacA)干扰宿主的免疫反应,通过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引起胃黏膜炎症和全身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胰岛素抵抗 炎性因子 免疫反应 CAGA VACA 革兰氏阴性菌
下载PDF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指导2型糖尿病的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杜玉茗 刘晓阳 +2 位作者 王东 尹洪君 姚文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 观察依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指数 (FBCI)检测直接选择降糖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 (T2DM )的疗效。方法 以T2DM常规治疗 1 0 9例病人为对照组 ,以ISI和FBCI指导治疗的 1 0 6例T2DM病人为观察组 ,比较... 目的 观察依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指数 (FBCI)检测直接选择降糖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 (T2DM )的疗效。方法 以T2DM常规治疗 1 0 9例病人为对照组 ,以ISI和FBCI指导治疗的 1 0 6例T2DM病人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后糖尿病控制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 (1 4 55± 2 1 8)d,对照组 (2 5 67± 8 93)d(P <0 0 1 ) ;观察组FPG、PPG及GSP均接近糖尿病良好控制标准 ,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P <0 0 5)。结论 ISI和FBCI可具有针对性指导T2DM病人降糖药物的选择 ,为临床T2DM防治的基础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 降糖治疗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多模式防护培训方案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白冰 杨小叶 +1 位作者 李梓萌 赵琪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896-898,共3页
目的对医务人员进行多模式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科学的防护。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多模式的防护流程进行培训,包括普及理论知识和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的培训... 目的对医务人员进行多模式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科学的防护。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多模式的防护流程进行培训,包括普及理论知识和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的培训、模拟病区培训、临床突发情况经验总结等多模式相结合,并先后进行三次防护技能考核。结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务人员三次防护技能考核中,每次考核的平均成绩及合格率均较前一次考核有明显的提高,并且第三次考核的合格率达到了100%。结论运用多模式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技能培训方式使医务人员更好的理解接受防护要点,使防护技能不断巩固和提升,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控制 个人防护 培训
下载PDF
基于掌上电脑移动护理系统的胰岛素注射管理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殿媛 张博 +3 位作者 韩晓雨 李东梅 杨春雪 刘颖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3114-3116,共3页
目的:结合掌上电脑(PDA)移动护理信息化系统,探讨胰岛素注射管理新模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糖尿病患者3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98)与对照组(n=200)。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注射管理的流程及方法进行胰岛素注... 目的:结合掌上电脑(PDA)移动护理信息化系统,探讨胰岛素注射管理新模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糖尿病患者3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98)与对照组(n=200)。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注射管理的流程及方法进行胰岛素注射,观察组基于PDA移动护理信息化系统,结合自制临床胰岛素笔密闭式集中恒温收纳装置和吸盘式胰岛素腹部注射定位盘,对同一护理单元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管理。结果:观察组准备胰岛素笔时间、核对胰岛素注射医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错胰岛素笔的次数、反复核对胰岛素注射医嘱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管理满意度为98%,与对照组(82%)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A移动护理系统的胰岛素注射管理与应用,提高了内分泌代谢专科护士工作效率及胰岛素注射规范率,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护理 胰岛素笔 注射管理
下载PDF
益生菌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研 蒋鸿阳 +2 位作者 刘殿媛 李盛学 王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 研究益生菌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口服益生菌24周,收集受试者基线状态和终点时粪便,采用16srRNA高通道测序鉴定和分析各样本肠道菌群,比较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 目的 研究益生菌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口服益生菌24周,收集受试者基线状态和终点时粪便,采用16srRNA高通道测序鉴定和分析各样本肠道菌群,比较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共有75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16srRNA高通道测序显示终点时受试者放线菌门和软壁菌门增多者比例增加(分别为37.8%和75.7%),属水平分析显示肠道益生菌数量增多者和条件致病菌数量减少者的例数均增加。按干预前后分组行聚类分析显示同组样本的肠道菌群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基线状态比较,干预后终点状态受试者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达标比例增加,HOMA-IR显著改善(P<0.05)。结论益生菌应用能够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促进空腹血糖达标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改善血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腰大肌的解剖学及其与腰大肌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沐风 朱宇航 +5 位作者 刘宇龙 刘昊川 李梓萌 王猛 吴金洋 武云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3期466-468,共3页
腰大肌作为人体重要的椎旁肌之一,其附在T12-L4椎体和横突的根部,主要功能是弯曲髋关节,但也有使脊柱侧弯的作用[1]。腰大肌综合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Stevens等人在1990年提出,多指由恶性肿瘤导致的腰大肌顽固性疼痛[2]。后逐渐... 腰大肌作为人体重要的椎旁肌之一,其附在T12-L4椎体和横突的根部,主要功能是弯曲髋关节,但也有使脊柱侧弯的作用[1]。腰大肌综合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Stevens等人在1990年提出,多指由恶性肿瘤导致的腰大肌顽固性疼痛[2]。后逐渐演变为一类能引发急慢性腰痛,且伴有腰丛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的常见疾病。严重的腰大肌综合征可继发性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在现今的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以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为首的侧向微创手术也有造成腰大肌综合征的风险。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最早于2006年由Ozgur等率先报道[3],现今已经普遍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疼痛 脊柱侧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大肌 椎旁肌 微创手术 恶性肿瘤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宁倩 王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677-679,共3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在碳水化合物的刺激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进而降低血糖的一种物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通过刺激人体内源性GLP-1的生成而产生降糖作用,因其良好的降糖效果及其对于大、...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在碳水化合物的刺激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进而降低血糖的一种物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通过刺激人体内源性GLP-1的生成而产生降糖作用,因其良好的降糖效果及其对于大、小血管的保护作用而广受临床医生及科研专家的关注。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对其心血管获益、减重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已在我国上市并在临床上取得良好应用的几种GLP-1RA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2型糖尿病 减重 血管获益 肾功能
下载PDF
1型糖尿病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佳婧 刘殿媛 王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7期1097-1100,共4页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直接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发病率增加明显,疾病负担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治疗现状急需改进,故倍受关注[1]。且因内分泌系统疾病与疾病自身免疫过程的密切相互作用,使得T...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直接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发病率增加明显,疾病负担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治疗现状急需改进,故倍受关注[1]。且因内分泌系统疾病与疾病自身免疫过程的密切相互作用,使得T1DM患者更易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而有更大可能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APS是因自身免疫致使机体出现2种或2种以上内分泌腺和(或)非内分泌腺体障碍综合征。因临床表现及分型的复杂,往往会忽略T1DM与APS之间的关系,且因各种疾病症状表现多样,隐匿起病,发生无确定模式,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加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心理测量学缺陷,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至关重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身心健康状况 内分泌腺体 疾病负担 疾病症状 1型糖尿病 T1DM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吕晓丹 朱久璞 孙立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作为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世界范围内神经病变最普遍的原因[1]。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中,视网膜病变达25%-30%,糖尿病肾病为20%左右,而DPN的患病率攀至45%-50%,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其发病率有逐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作为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世界范围内神经病变最普遍的原因[1]。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中,视网膜病变达25%-30%,糖尿病肾病为20%左右,而DPN的患病率攀至45%-50%,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视网膜病变 并发症发病率 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病程 患病率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的PET/CT诊断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娟娟 王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2期351-354,共4页
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ICT)是属于胺前体摄取和脱羧(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APUD)细胞系统,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激素,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的罕见胰腺肿瘤,其发病率为0.43/10000。根据ICT是否具有内分泌功... 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ICT)是属于胺前体摄取和脱羧(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APUD)细胞系统,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激素,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的罕见胰腺肿瘤,其发病率为0.43/10000。根据ICT是否具有内分泌功能分为功能性(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瘤、舒血管肠肽瘤)和无功能性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CT诊断 PET 内分泌功能 胰高血糖素瘤 舒血管肠肽瘤 无功能性 生长抑素瘤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影响血糖稳态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商亚文 王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3期552-555,共4页
甲状腺疾病(TD)和糖尿病(DM)是两种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两者都涉及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热点问题,甲状腺功能障碍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促甲状腺激素(TSH)对葡萄糖代谢、胰岛素分泌作用的影... 甲状腺疾病(TD)和糖尿病(DM)是两种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两者都涉及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热点问题,甲状腺功能障碍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促甲状腺激素(TSH)对葡萄糖代谢、胰岛素分泌作用的影响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分子机制 甲状腺功能障碍 甲状腺疾病 血糖 内分泌失调 葡萄糖代谢 功能受损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雪姣 王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1期2006-2007,共2页
垂体腺瘤是指腺垂体分泌的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这六种激素分泌细胞中的一种或多种过度增殖导致与之相对应的激素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腺瘤发生[1... 垂体腺瘤是指腺垂体分泌的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这六种激素分泌细胞中的一种或多种过度增殖导致与之相对应的激素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腺瘤发生[1]。垂体增生是指一种或多种激素分泌细胞数目增多和/或体积增大而导致的腺体形态和结构的改变[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垂体增生与甲减二者可并发存在或独立发生。甲减导致垂体增生发生罕见。本文报道1例甲减合并垂体增生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垂体增生 分泌失调 激素分泌 垂体腺瘤 腺垂体 甲减
下载PDF
乳腺梭形细胞化生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大涛 邢华 +2 位作者 惠亚丹 张祥恺 张平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1期126-128,共3页
乳腺化生性癌(MBC)于是一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罕见的乳腺侵袭性肿瘤,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2%-1%[1]。乳腺梭形细胞化生癌(SPCC)是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亚型,常发生在绝经后的妇女,平均发病年龄约在68岁。临床表现与浸润性导管癌相似,肿... 乳腺化生性癌(MBC)于是一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罕见的乳腺侵袭性肿瘤,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2%-1%[1]。乳腺梭形细胞化生癌(SPCC)是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亚型,常发生在绝经后的妇女,平均发病年龄约在68岁。临床表现与浸润性导管癌相似,肿瘤平均直径约5.3cm(1.6cm-20cm)[2]。由于报道病例较少,病理组织学特征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细胞 乳腺恶性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化生性癌 肿瘤平均直径 化生 侵袭性肿瘤 绝经后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诱导分化后胰岛功能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诗琴 尹玉杰 张建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8期1254-1257,共4页
第九版《全球糖尿病概览》中,我国糖尿病人数为1.164亿,仍位居全球第一,而我国糖尿病的治疗率及达标率均低,且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人数将高达7亿,而我国糖尿病人数将高达1.472亿。糖尿病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 第九版《全球糖尿病概览》中,我国糖尿病人数为1.164亿,仍位居全球第一,而我国糖尿病的治疗率及达标率均低,且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人数将高达7亿,而我国糖尿病人数将高达1.472亿。糖尿病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目前临床上有许多药物可以治疗糖尿病,但尚不能很好地保持和修复残存胰岛β细胞的功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因此,重塑胰岛β细胞功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功能 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人数 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治疗率 相关性分析 精神压力
下载PDF
脂肪细胞因子在减重手术后变化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梦扬 王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糖尿病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问题,它大大增加了心血管、代谢性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脂肪组织分泌的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在调节血糖、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状态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治疗肥胖和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糖尿病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问题,它大大增加了心血管、代谢性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脂肪组织分泌的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在调节血糖、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状态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因子 胰岛素抵抗 全身炎症 脂肪组织 抵抗素 血糖 内脂素 脂肪因子 发病风险 内脏脂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