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外泌体在口腔恶性肿瘤诊断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东炎 姜智雯 刘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8期991-994,共4页
口腔恶性肿瘤是一种侵袭性癌症。早期可能出现广泛性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40~60岁的嗜烟嗜酒患者中。口腔恶性肿瘤作为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的种类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8.2%~9.9%。而在口腔恶性肿瘤中,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率... 口腔恶性肿瘤是一种侵袭性癌症。早期可能出现广泛性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40~60岁的嗜烟嗜酒患者中。口腔恶性肿瘤作为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的种类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8.2%~9.9%。而在口腔恶性肿瘤中,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率占90%以上[1]。早期发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变(OSCC)患者的平均5年总生存率高达的80%,而晚期的OSCC病人的平均5年总生存率则维持在20%~40%之间[2]。因此,口腔癌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恶性肿瘤 诊断作用 外泌体 口腔鳞状细胞癌 总生存率 头颈部肿瘤 口腔癌 侵袭性癌
下载PDF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口腔粘膜扁平苔癣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美华 张天夫 +1 位作者 方玲 李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 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在口腔粘膜扁平苔癣 ( OLP)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5 3蛋白及 PCNA在 OLP和口腔鳞癌 ( 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和 PCNA在正常口腔粘膜及糜烂型 OLP中... 目的 :探讨 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在口腔粘膜扁平苔癣 ( OLP)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5 3蛋白及 PCNA在 OLP和口腔鳞癌 ( 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和 PCNA在正常口腔粘膜及糜烂型 OLP中表达阴性 ;在糜烂型 OLP和 OSCC中表达阳性。结论 :糜烂型 OLP的 P5 3蛋白和 PCNA的表达高于非糜烂型 O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扁平苔癣 OLP
下载PDF
初步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p33/ING1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峰 张天夫 +1 位作者 王伟 刘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9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p33/ING1基因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口腔黏膜正常组织30例、异常口腔黏膜增生组织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黏膜组织30例,观察p33/ING1在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角化细胞(Normal Oral Keratinocyte,N...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p33/ING1基因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口腔黏膜正常组织30例、异常口腔黏膜增生组织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黏膜组织30例,观察p33/ING1在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角化细胞(Normal Oral Keratinocyte,NOK)、人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细胞(Dysplastic Oral Keratinocyte,DOK)和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NG在NOK细胞中的表达要远远高于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3/ING1蛋白的表达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降,p33/ING1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P33 ING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33/ING1在正常和异常增生口腔黏膜角化细胞及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4
作者 王晓峰 王伟 +1 位作者 陈英新 张天夫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33/ING1在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hNOK)、人异常增生口腔黏膜角化细胞(hDOK)和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hNOK、hDOK和Tca8113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中...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33/ING1在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hNOK)、人异常增生口腔黏膜角化细胞(hDOK)和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hNOK、hDOK和Tca8113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中P33/ING1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结果在hNOK和hDOK中P33/ING1呈高强度表达,主要分布于胞核和胞膜,偶见于胞浆;而Tca8113细胞中P33/ING1微弱表达,主要分布于胞桨。P33/ING1染色阳性率与组织病变恶性度显负相关(P<0.05)。结论P33/ING1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呈进行性下降或缺失,ING1基因突变或缺失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鳞状细胞 P33/ING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凡亚强 张艳 李美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2期363-365,共3页
"数字化医学"的提出与发展使临床医学技术发生革命化变化,3D打印技术作为数字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临床医生广为应用和研究。同时,3D打印在口腔修复及口腔颌面部外科等方面的应用目前也已成为口腔临床医生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3D... "数字化医学"的提出与发展使临床医学技术发生革命化变化,3D打印技术作为数字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临床医生广为应用和研究。同时,3D打印在口腔修复及口腔颌面部外科等方面的应用目前也已成为口腔临床医生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3D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及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临床医学 打印技术 应用 口腔颌面部外科 数字化医学 诊断 临床医生 口腔修复
下载PDF
MMP-9在口腔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瑞琪 姜智雯 +1 位作者 秦高伟 刘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9期1411-1413,共3页
从世界范围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口腔恶性肿瘤属于头颈部肿瘤,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在我国,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占80%以上。口腔癌(OSCC)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肿瘤... 从世界范围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口腔恶性肿瘤属于头颈部肿瘤,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在我国,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占80%以上。口腔癌(OSCC)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的形成、肿瘤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破坏细胞外基质(ECM),肿瘤细胞的运动能力和逃避免疫监视对肿瘤的转移也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 口腔恶性肿瘤 细胞诱导 头颈部肿瘤 口腔癌 肿瘤转移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吉林省长春地区儿童龋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国珍 罗云纲 李美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地区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并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长春地区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3个区(朝阳区、南关区和宽城区)和3个县...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地区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并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长春地区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3个区(朝阳区、南关区和宽城区)和3个县城(农安县、榆树市和德惠市)为研究区域。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研究区域选取6所小学(小学五、六年级)和6所初中(初中一、二年级)99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检测计算患龋率并分析患龋率相关影响因素(如牙齿排列、牙龈炎患病情况、牙菌斑、牙齿检查、餐后漱口、刷牙频次、营养状况、服用钙剂情况、睡眠时长、个人饮食习惯和家庭相关因素)。结果:所有受检查儿童总患龋率为51.77%,其中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患龋率分别为57.91%、52.48%、48.16%和48.98%。随着年级的增长,患龋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患龋率高于县城儿童(P<0.05)。患龋与非患龋儿童菌斑性牙龈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过钙剂、睡眠时间短、每餐后不漱口、牙齿排列不整齐、偏食、营养不良、喜食零食或甜食、饮用酸奶的频率高、独生子女、父母双方患龋齿、家长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低和家庭收入低等是儿童龋病发病的重要诱导因素。性别、喂养方式、刷牙次数和父母职业对儿童龋病发病无明显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有牙龈炎、不进行定期口腔科检查、有牙菌斑、喝牛奶加糖、睡眠时间不足、偏食和营养不良是儿童龋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根治牙龈炎、定期口腔科检查、去除牙菌斑、喝牛奶不加糖、保证睡眠时间、纠正偏食和营养不良可以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应加强县城儿童龋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患龋率 儿童 牙菌斑 牙龈炎
下载PDF
不同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龈沟液中IL-6浓度测定及Ni离子对牙龈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美华 李秋实 张天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通过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测定,评价不同金属烤瓷冠(PFM)对牙龈组织的刺激性。方法:欲行PFM修复的牙列缺失患者60例分别采用镍铬合金、镍铬合金镀金及金合金进行修复,每组20例,以修复对侧同名牙或对同名牙为各... 目的:通过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测定,评价不同金属烤瓷冠(PFM)对牙龈组织的刺激性。方法:欲行PFM修复的牙列缺失患者60例分别采用镍铬合金、镍铬合金镀金及金合金进行修复,每组20例,以修复对侧同名牙或对同名牙为各自对照组。PFM修复6个月后,采集并定量GC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CF中IL-6的浓度。结果:金合金组GCF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镍铬合金镀金组及镍铬合金组GCF分泌量显著高于金合金组及对照组(P<0.05),而镍铬合金镀金组与镍铬合金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金合金组、镍铬合金镀金组GCF中IL-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镍铬合金组GCF中IL-6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合金、镍铬合金镀金组GCF中IL-6浓度显著低于镍铬合金组(P<0.05),而金合金与镍铬合金镀金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含镍金属对牙龈刺激最大,金合金烤瓷冠对牙龈组织刺激性最小,GCF中IL-6的浓度可以作为监测PFM修复效果的理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烤瓷冠 牙龈组织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其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广宇 郭莹 +4 位作者 王婉宁 尹敏 王雪婷 吴晨 张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1-655,共5页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LA2R及抗M型PLA2R抗体在IMN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受体 M型磷脂酶A2 抗体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实验性根尖周炎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颖丽 黄洋 +1 位作者 张英杰 张天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4-796,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实验性根尖周病炎症反应和预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于上颌1、2磨牙制备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实验组),下颌1、2磨牙作自身对照组。按开髓后1~10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成10组(n=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实验性根尖周病炎症反应和预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于上颌1、2磨牙制备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实验组),下颌1、2磨牙作自身对照组。按开髓后1~10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成10组(n=3),采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1在根尖周炎病变不同阶段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实验组炎症早期的牙髓(第1~2周)和根尖周(第4~6周)组织中均可见TGF-β1阳性表达,表达细胞多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其染色强度随炎症的发展而改变;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慢性期(第7周)TGF-β1阳性表达消失。自身对照组下颌第1、2磨牙不同时间点牙髓及根尖部组织均未见TGF-β1阳性染色。结论:TGF-β1在实验性根尖周病变的炎症反应和防御反应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根尖周炎
下载PDF
CD133基因启动子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峰 周翔宇 +3 位作者 张桂珍 王伟 杜珍武 张天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8-502,I0001,共6页
目的:构建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载体,观察在喉癌Hep-2细胞系中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能力,为应用CD133基因启动子调控靶向肿瘤干细胞(CSCs)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 目的:构建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载体,观察在喉癌Hep-2细胞系中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能力,为应用CD133基因启动子调控靶向肿瘤干细胞(CSCs)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外周血基因组中克隆人CD133基因启动子,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人CD133基因启动子克隆入慢病毒基因转移载体pWPXLd-eGFP中,构建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载体,PCR以及酶切鉴定构建载体的正确性。应用脂质体介导该载体转染入Hep-2细胞中,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质粒)、阳性对照组(转染pWPXLd)和实验组(转染pWPXLd-eGFP-CD133)。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eGFP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PCR法获得了约1 810bp大小的CD133基因启动子片段;酶切与PCR鉴定,成功构建了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下,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转染的Hep-2细胞株有eGFP的表达,而空白组对照组的Hep-2细胞内无eGFP的表达。结论:构建的人CD133基因启动子启动eGFP基因表达载体可以调控eGFP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启动子 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干细胞 HEP-2细胞系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病变牙龈中白细胞介素6mRNA及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欢 王晓峰 张天夫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43-1845,共3页
牙周炎时,各类细胞因子形成网络调控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宿主反应过程中,一系列的炎症介质,特别是众多的细胞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前... 牙周炎时,各类细胞因子形成网络调控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宿主反应过程中,一系列的炎症介质,特别是众多的细胞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前列腺素E(PGE)等,它们不仅可以直接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牙周炎患者 6mRNA 蛋白 牙龈 病变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Hsp70、P27、Bcl-2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万忠 宋文植 +1 位作者 祝威 李美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4-576,583,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和肿瘤抗凋亡蛋白Bcl-2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二步法检测40例MEC中Hsp70、P27及Bcl-2蛋白表达,并选用10例多形性腺瘤(PAS)作对照。...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和肿瘤抗凋亡蛋白Bcl-2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二步法检测40例MEC中Hsp70、P27及Bcl-2蛋白表达,并选用10例多形性腺瘤(PAS)作对照。结果:Hsp70及P27蛋白阳性表达均为细胞核及胞浆中呈棕黄色染色,在ME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及27.5%,与对照组(PAS)(30%、90%)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Bcl-2蛋白阳性表达为细胞浆染色呈棕黄色或棕褐色,在ME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与对照组(PAS,4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EC中Hsp70和P27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在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sp70与P27蛋白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Hsp70与Bcl-2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热休克蛋白质70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 Bcl-2
下载PDF
AuNCs@SiO_2金纳米簇复合粒子制备及其对体外口腔癌细胞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虎 李英姿 +2 位作者 汪德州 宋文植 张天夫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荧光性的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簇复合粒子,并研究其体外细胞毒性。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介导合成金纳米簇(BSA-AuNCs),改良St9ber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簇复合粒子AuNCs@SiO_2并表征,通过CCK-8细胞相容性实验测...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荧光性的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簇复合粒子,并研究其体外细胞毒性。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介导合成金纳米簇(BSA-AuNCs),改良St9ber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簇复合粒子AuNCs@SiO_2并表征,通过CCK-8细胞相容性实验测试复合纳米粒子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AuNCs@SiO_2复合金纳米簇粒子在365nm紫外灯下具有荧光性,透射电镜显示纳米复合粒子为球形、粒度均匀的壳核型粒子,平均粒径52.30nm;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显示,与金纳米簇相比较,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簇复合粒子特征性吸收峰消失,荧光光谱显示最大发射峰轻微蓝移至655nm处;CCK-8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uNCs@SiO_2分别作用于细胞24h,各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存活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成的金纳米簇壳核复合粒子不仅保留了金纳米簇的荧光特性,表层的硅壳还能够提高金纳米簇的荧光稳定性,并且纳米复合粒子对体外口腔癌细胞和小鼠3T3细胞无显著细胞毒性。此种金纳米簇复合粒子有望应用于口腔癌细胞的成像和治疗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簇 St9ber法 壳核复合粒子 细胞毒性 CCK-8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AQP5在唾液腺囊肿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波 刘新 +1 位作者 金伶伶 杨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1、AQP3和AQP5在唾液腺囊肿中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利用RT-PCR方法对10例正常及囊肿组织各种AQP进行mRNA水平分析。利用Image J软件对RT-PCR进行量化分析。结果AQP1和AQP3表达无差异,AQP5表达显著增强。结论AQP...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1、AQP3和AQP5在唾液腺囊肿中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利用RT-PCR方法对10例正常及囊肿组织各种AQP进行mRNA水平分析。利用Image J软件对RT-PCR进行量化分析。结果AQP1和AQP3表达无差异,AQP5表达显著增强。结论AQP5在囊肿中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是参与囊肿形成的主要水通道。其特异性抑制剂的发现,将有助于对于囊肿及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 唾液腺 囊肿 RT-PCR
下载PDF
牙龈上皮细胞中人β2——防御素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洪涛 罗云纲 +1 位作者 王国珍 李美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04-606,共3页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hBD)2mRNA在牙龈增生病人和正常人的牙龈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分析hBD-2mRNA在牙龈组织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hBD)2mRNA在牙龈增生病人和正常人的牙龈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分析hBD-2mRNA在牙龈组织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12例牙龈增生病人和10例正常牙龈上皮细胞中hBD-2mRNA的表达。结果:hBD-2mRNA在l2例牙龈增生和l0例正常对照牙龈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上皮细胞中hBD-2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hBD-2的表达增加可能与牙龈增生中的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素2 牙龈增生 上皮细胞
下载PDF
不锈钢锤造冠在乳牙保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冯剑桥 苗强 +1 位作者 王锐 安晶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7期849-850,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保留修复 锤造冠 不锈钢 乳牙 无缝冠 牙冠 技工
下载PDF
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诊断能力的探讨
18
作者 王伟 苗强 尹万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6期684-685,共2页
关键词 医学临床教学 口腔医学生 诊断能力 临床口腔医学 临床医学生 医疗制度 临床实践 实习学生 口腔专科 临床诊治
下载PDF
静磁场对口腔变形链球菌与嗜酸乳杆菌影响的体外研究
19
作者 潘洁 尉军 张艳 《科技资讯》 2016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究静磁场对口腔变形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择取适量口腔变形链球菌与嗜酸乳杆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加载磁场方案,常规组未采用加载磁场方案,对两组均进行厌氧培养,对活菌计数进行分析。结果相... 目的探究静磁场对口腔变形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择取适量口腔变形链球菌与嗜酸乳杆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加载磁场方案,常规组未采用加载磁场方案,对两组均进行厌氧培养,对活菌计数进行分析。结果相比常规组,当静磁场为12.5 m T时,两组活菌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当静磁场调整为120 m T,比较两组活菌计数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静磁场参数设置为12.5 m T时显示对口腔变形链球菌与嗜酸乳杆菌均无明显影响,当其参数值调整为120 m T时将会对其生长情况进行一定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嗜酸乳杆菌 口腔变形链球菌 静磁场 生长
下载PDF
紫景天黄酮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血清中IL-6、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欢欢 刘新 +2 位作者 孔晨飞 王伟 张殿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4期664-666,共3页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疾病,病因常为菌斑等多种因素,常出现如深牙周袋、牙槽骨破坏等临床表现,长期发展会造成牙松动、失牙,对人们的心理生理具有极大的影响[1]。IL-6是一种生物功能十分复杂的炎性因子,其来源广泛,可作用...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疾病,病因常为菌斑等多种因素,常出现如深牙周袋、牙槽骨破坏等临床表现,长期发展会造成牙松动、失牙,对人们的心理生理具有极大的影响[1]。IL-6是一种生物功能十分复杂的炎性因子,其来源广泛,可作用于机体各种靶细胞[2],牙周炎时,IL-6促进成骨细胞产生破骨细胞分化因子从而加速破骨细胞增殖,使牙槽骨破坏加重;此外IL-6还可作用于牙周膜细胞,降低牙周膜修复与再生能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病理改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疾病 紫景天 炎性因子 牙松动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牙周组织 牙周膜细胞 牙周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