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学与医学影像学、解剖学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韩莹莹 康春阳 +5 位作者 钟专 权威 王志佳 金辉 赵丹 孙大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4期759-760,共2页
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主流[1]。复合型人才内涵,'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因此,复合型人才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是全面发展的人才[2]。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不但有利于解... 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主流[1]。复合型人才内涵,'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因此,复合型人才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是全面发展的人才[2]。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不但有利于解决现有医学人才知识面较窄、实践能力较弱的弊病,显著提高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而且能够激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跨专业地进行接触、交流和研究。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崇尚知识与能力两手抓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宽—专—交'培养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医学人才 神经内科学 解剖学 医学影像学 实习医生 医学生 带教老师 培养模式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下中老年人下颌管在骨与软组织表面的定位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段浩博 李真胜男 +4 位作者 白芃 程凯亮 韩莹莹 李浩 李幼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0-1422,共3页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确定下颌管与下颌骨、咬肌和皮肤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临床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80名志愿者进行CT扫描,采用CT重建技术构建颅骨3D模型以进行相关结构的标记和测量,包括下颌管与下颌骨、咬肌和皮肤表面投...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确定下颌管与下颌骨、咬肌和皮肤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临床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80名志愿者进行CT扫描,采用CT重建技术构建颅骨3D模型以进行相关结构的标记和测量,包括下颌管与下颌骨、咬肌和皮肤表面投影的相关参数。结果下颌管在下颌骨、咬肌表面投影测量各参数男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颌管在皮肤表面投影测量各参数男女对比有1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精确获得下颌管在下颌骨、咬肌和皮肤表面的体表投影参数,其各参数的测量为相关颞下颌支手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下颌骨 咬肌 皮肤 CT重建 投影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硬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景春 金辉 +1 位作者 杨雯棋 徐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1-916,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骨硬化蛋白(SOST)表达的影响,阐明骨碎补总黄酮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8月龄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骨质疏松模型组(90 mg·kg^-1·d^-1维甲酸灌...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骨硬化蛋白(SOST)表达的影响,阐明骨碎补总黄酮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8月龄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骨质疏松模型组(90 mg·kg^-1·d^-1维甲酸灌胃给药,持续14 d)、阳性药组(维甲酸灌胃14 d,同时以0.1 mg·kg^-1·d^-1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30 d)和骨碎补总黄酮组(维甲酸灌胃14 d,同时以58 mg·kg^-1·d^-1骨碎补总黄酮灌胃给药30 d),每组10只。采集各组大鼠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肝和肾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取大鼠一侧股骨,采用HE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SOST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SOS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大鼠血清中钙和磷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血清中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血清中钙、磷和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模型组、阳性药组和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血清中Cre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骨质疏松模型组和阳性药组比较,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血清中Crea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和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骨质疏松模型组大鼠骨组织骨小梁稀疏、变薄和断裂;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骨小梁明显变厚、断裂减少。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骨组织中SOST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阳性药组大鼠骨组织中SOST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SOST蛋白表达水平虽然较正常对照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拮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骨细胞合成SOST进而促进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骨碎补 骨硬化蛋白
下载PDF
儿科学遗传病的教学改革与团队建设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思瑾 张磊 +1 位作者 潘薇 徐晓恒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57-59,共3页
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儿科具有独立性强、抽象难懂、学生感性认识少的特点,导致部分医学院校的儿科学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病种少,教学方式简单,学生兴趣差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本教研室的儿科遗传学教学组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代... 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儿科具有独立性强、抽象难懂、学生感性认识少的特点,导致部分医学院校的儿科学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病种少,教学方式简单,学生兴趣差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本教研室的儿科遗传学教学组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代表性病种和关联知识,教学团队进行有效分工协作,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和兴趣的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团队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遗传性疾病 教学方法 教学团队
下载PDF
呼吸科病房老年病人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褚月娇 周楚铭 +3 位作者 韩莹莹 刘丹 万小旭 王佳贺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对老年病人(年龄≥65岁)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 目的对老年病人(年龄≥65岁)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5例,占92. 7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多,占43. 71%;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16. 98%和12. 89%。共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20例,占6. 29%。真菌3例,占0. 94%。不同病原菌耐药程度不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达90%~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亦达38%~90%,仅替加环素耐药率为10. 3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亦较严重。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相对乐观,临床可选药物较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几乎均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最为敏感。结论老年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来更好地控制疾病和防止产生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抗药性 细菌 抗药性 真菌 革兰阳性菌感染 革兰阴性菌感染 病房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褚月娇 韩莹莹 +1 位作者 黄婷婷 王佳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03-80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老年(≥60岁)和中青年(18~59岁)患者的各类临床...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老年(≥60岁)和中青年(18~59岁)患者的各类临床感染标本为研究对象,经实验室培养后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125例,其中老年患者60例,中青年患者65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推荐的方法对ESBLs进行初步筛选和表型确证试验,对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对2组患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患者和中青年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均主要来源于尿液、痰液、全血,分别为36.67%(22/60)、33.33%(20/60)、11.67%(7/60)和24.62%(16/65)、24.62%(16/65)和15.38%(10/65);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分泌物标本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液、痰液、全血、胆汁、脓汁、引流液、脑脊液、腹水、导管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老年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和泌尿外科,分别为20.00%(12/60)和18.33%(11/60);而中青年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均为16.92%(11/65);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呼吸科和妇产科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介入病房、肿瘤病房、消化科、感染科、肾脏内科、骨科、康复科、血液科、神经内科及其他科室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90.00%以上,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除头孢他啶和庆大霉素外,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和中青年患者均可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除呼吸科和妇产科外,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各科室的分布差异不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最为有效的一类药物;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明显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中青年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病原菌
下载PDF
外泌体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传 陈加俊 +4 位作者 孙大华 石天济 刘楠 王震雨 李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老年人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PD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然而PD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对左旋多巴药物治疗的反应,缺乏有效的生物标记物。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外泌体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生物标记物 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 临床症状 老年人
下载PDF
自噬调节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潜在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萌 张磊 张思瑾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27-330,共4页
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中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溶酶体的作用分解受损的细胞器和蛋白质,在营养缺乏和应激时,为细胞的代谢提供原料和能量。随着自噬的关键调控机制及其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明确,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自噬在人类疾病(包括... 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中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溶酶体的作用分解受损的细胞器和蛋白质,在营养缺乏和应激时,为细胞的代谢提供原料和能量。随着自噬的关键调控机制及其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明确,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自噬在人类疾病(包括癌症)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自噬抑制剂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伴混合性卒中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刘静静 金辉 +3 位作者 孙亚娟 陈加俊 刘哲 李广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3期524-525,共2页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是一种少见且病因尚不明确的椎基底动脉异常改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通过DSA、CTA、MRA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现将1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伴混合性卒中的病例报道如下,分析其病因、...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是一种少见且病因尚不明确的椎基底动脉异常改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通过DSA、CTA、MRA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现将1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伴混合性卒中的病例报道如下,分析其病因、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等,加深对VBD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混合性卒中 文献复习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特点 动脉异常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晓阳 王立波 +6 位作者 侯晓节 刘玉清 陶玉龙 金宏 沈楠 陈加俊 齐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176-4177,共2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大鼠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胶质瘤模型,用200 mg/kg五味子乙素灌胃处理7 d,实验结束后取出肿瘤,测定肿瘤的重量和体积,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谷胱甘肽的...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大鼠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胶质瘤模型,用200 mg/kg五味子乙素灌胃处理7 d,实验结束后取出肿瘤,测定肿瘤的重量和体积,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谷胱甘肽的含量。结果五味子乙素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的生长,用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用药组肿瘤重量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P<0.05),药物组大鼠白清谷胱甘肽(GSH),SOD、CAT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乙素通过影响胶质瘤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可以显著地发挥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氧化应激 胶质瘤
下载PDF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楠 李佳 陈加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942-944,共3页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recessive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RASIL)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卒中、白...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recessive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RASIL)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卒中、白质脑病,并伴有脱发和腰痛等特征性症状,并且缺乏血管病危险因素[1]。至今该病在临床上仍少见,本院收治1例CARASIL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了CARASIL致病基因位点及其突变类型等。1病例资料患者,女,33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4 d入院,表现为左下肢走路拖沓,左上肢上抬困难,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病程中伴有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视物不清、无头痛、无头晕、无抽搐、无意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脑动脉病 常染色体隐性 皮质下梗死 白质脑病 文献回顾 特征性症状 临床特征 无意识障碍
下载PDF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薇 张思瑾 +2 位作者 徐晓恒 周丹 张磊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期169-173,共5页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科及内科临床中的少见病,尽早识别和诊断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给予相应治疗并指导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致病基因确鉴定有助于我们理解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及血小板产生过程,进而有利于对新...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科及内科临床中的少见病,尽早识别和诊断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给予相应治疗并指导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致病基因确鉴定有助于我们理解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及血小板产生过程,进而有利于对新的有效治疗措施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遗传性 有效治疗 内科临床 细胞分化 致病基因 少见病
下载PDF
老年颅内动脉硬化的发生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媛冰 李中君 +2 位作者 金夕雅 柳宏伟 陈加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342-534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硬化的发生与脑白质疏松(LA)的关系。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收集符合研究条件且经头MRI检查和依据Fazekas评分确诊为LA的87例作为病例组;确诊无LA的93例作为对照组。记录TCD检查结果,包括颅内左侧各...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硬化的发生与脑白质疏松(LA)的关系。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收集符合研究条件且经头MRI检查和依据Fazekas评分确诊为LA的87例作为病例组;确诊无LA的93例作为对照组。记录TCD检查结果,包括颅内左侧各血管即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管流速和脉动指数(PI)。结果 LA组与对照组比较,LA组患者左侧MCA、ACA、PCA、VA及BA的PI均较对照组高(P<O.05);而LA组患者左侧MCA、ACA、PCA、VA及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均较对照组低(P<O.05)。结论 PI及VS均与LA的发生相关,推测颅内大血管的动脉硬化参与了LA的形成,慢性动脉硬化可能是LA的病理生理基础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脉动指数 收缩期血流速度 动脉硬化
下载PDF
1800例超声引导下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大菊 张莹 桑秋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5期850-851,共2页
颈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比较常见,并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为明确病变的性质,临床上常采用组织病理活检和穿刺细胞学两种方法。有时鉴于患者身体状况、肿块的性质、大小及生长部位不能取病理活检,从而影响患... 颈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比较常见,并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为明确病变的性质,临床上常采用组织病理活检和穿刺细胞学两种方法。有时鉴于患者身体状况、肿块的性质、大小及生长部位不能取病理活检,从而影响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费用低、创伤性小的优点,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筛查,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 穿刺细胞学 生长部位 组织病理活检 符合率 细胞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 淋巴结穿刺 漏诊率
下载PDF
野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震雨 张璐妮 +3 位作者 邵玉 张玉影 陈加俊 刘晓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期133-134,共2页
野黄芩苷,又名灯盏花乙素,来源于高黄芩的叶,黄芩的茎、叶以及半枝莲全草等[1]。野黄芩苷可显著上调外源性血管生成因子,具备多层次、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在临床上作为常用药普遍应用于缺血性疾病[2,3],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研究... 野黄芩苷,又名灯盏花乙素,来源于高黄芩的叶,黄芩的茎、叶以及半枝莲全草等[1]。野黄芩苷可显著上调外源性血管生成因子,具备多层次、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在临床上作为常用药普遍应用于缺血性疾病[2,3],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研究野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野黄芩苷 血管生成因子 灯盏花乙素 缺血性疾病 半枝莲 外源性 多层次
下载PDF
野黄芩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世元 邵玉 +3 位作者 张璐妮 张玉影 陈加俊 刘晓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83-3485,共3页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SCU)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准备8周龄小鼠,β淀粉样蛋白(Aβ)1~42注射制备AD模型,并证实建模成功,用不同浓度SCU对小鼠进行双侧海马内注射,通过Y-型迷宫的被动回避反应评价小鼠的学习和...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SCU)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准备8周龄小鼠,β淀粉样蛋白(Aβ)1~42注射制备AD模型,并证实建模成功,用不同浓度SCU对小鼠进行双侧海马内注射,通过Y-型迷宫的被动回避反应评价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 AD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且不同浓度SCU用药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保持率均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 SCU明显改善了AD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苷(SCU)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以癫痫持续状态为终末期表现且伴发广泛脑白质病变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丽 李佳 +1 位作者 张庆慧 陈加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6-58,共3页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罕见的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基础的铜代谢紊乱疾病,位于13号染色体(13q14.3)上的ATP7B基因编码一种运输铜的P型ATP酶,该酶将铜离子转运至高尔...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罕见的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基础的铜代谢紊乱疾病,位于13号染色体(13q14.3)上的ATP7B基因编码一种运输铜的P型ATP酶,该酶将铜离子转运至高尔基体内合成铜蓝蛋白,分泌入血供机体利用,该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引起铜沉积在肝脏、大脑、角膜和骨骼等器官中[1,2]。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肝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以肌张力障碍、震颤为特征的锥体外系症状等神经系统症状,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3]。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影响较小,而延迟治疗或不治疗的患者通常预后不良,会致残或死亡。WD伴发的癫痫发病率低,癫痫可能发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以癫痫持续状态为终末期表现且伴发广泛脑白质病变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复习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癫痫持续状态 脑白质病变 终末期
下载PDF
1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降低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玲 李广仁 +1 位作者 李佳 谭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4期728-730,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头痛18天,加重3天入院。该患缘于入院前18天拔牙后出现头痛,表现为双侧颞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呈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程中患者无视物不清、无肢体活动不灵、无饮水反呛、无吞咽困难。既往体健...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头痛18天,加重3天入院。该患缘于入院前18天拔牙后出现头痛,表现为双侧颞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呈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程中患者无视物不清、无肢体活动不灵、无饮水反呛、无吞咽困难。既往体健。查体:血压130/80mmHg,心率64次/分,律齐,神清语明,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低分子肝素 颅内静脉窦血栓 血栓弹力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在1例腰部烫伤合并感染伤口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志华 高瑞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8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对复杂伤口的疗效。方法:对一例临床腰部烫伤合并感染的伤口进行藻酸盐银离子换药处置,观察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的疗效。结果:经久不愈的伤口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的作用下,逐渐愈合。结论: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能有效... 目的:观察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对复杂伤口的疗效。方法:对一例临床腰部烫伤合并感染的伤口进行藻酸盐银离子换药处置,观察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的疗效。结果:经久不愈的伤口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的作用下,逐渐愈合。结论: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能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 烫伤 伤口管理
下载PDF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例报道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心畅 陈加俊 谭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4期731-732,共2页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FEVF),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癫痫,以临床表现复杂、家族中不同成员发作部位起源于不同部位、发作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为主要特征。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 脑电图 临床表现 局灶性 家族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