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条件下地下水磁共振探测与灾害水源探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林君 蒋川东 +3 位作者 段清明 王应吉 秦胜伍 林婷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60-1570,共11页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是一种直接非侵害性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新方法,与传统地球物理探测地下水方法相比,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唯一等优点。近年来地下水磁共振探测技术发展迅速,不仅用于缺水地区的地下水勘查,还在地下灾...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是一种直接非侵害性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新方法,与传统地球物理探测地下水方法相比,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唯一等优点。近年来地下水磁共振探测技术发展迅速,不仅用于缺水地区的地下水勘查,还在地下灾害水源(由于地下水引起的灾害如堤坝渗漏、隧道/矿井水害、滑坡、海水入侵等)的探测预警中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综述了复杂条件下地下水磁共振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强电磁干扰环境的自适应噪声压制、地下小水体的2D/3D磁共振探测、复杂条件的数据处理与反演、针对喀斯特地貌等地质环境的地下水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探测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磁共振技术用于滑坡、海水入侵和隧道涌水等灾害水源探查的探索性研究示例,展望了地下水磁共振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磁共振测深 复杂条件 灾害水源探查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强电磁干扰下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噪声压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林君 张扬 +3 位作者 张思远 舒旭 杜文元 林婷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1230,共10页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法因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唯一等优点而备受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近几年,该方法在正演模型和反演解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水文地质勘查方面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展。然而,磁共振信号极其微弱、对周...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法因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唯一等优点而备受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近几年,该方法在正演模型和反演解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水文地质勘查方面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展。然而,磁共振信号极其微弱、对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反映敏感,成为其应用的主要瓶颈。吉林大学地下水磁共振技术课题组针对噪声的产生机理及特性,对影响信号质量最严重的两类噪声——工频谐波噪声和尖峰脉冲噪声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强电磁干扰下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噪声压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近期研究进展,包括磁共振信号的工频谐波噪声压制方法和尖峰脉冲噪声压制方法,简要介绍了实时参考消噪技术、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基于能量运算的尖峰噪声抑制技术以及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和自寻优非线性阈值补偿技术抑制电磁干扰的研究示例,展望了地下水磁共振探测噪声压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测深 电磁干扰 噪声压制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用于深部探测的地震检波器低频拓展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双兰 林君 +2 位作者 杨泓渊 陈祖斌 张林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04-1911,共8页
利用地震探测的方法获得地球深部精细构造,从而增强深部资源勘探和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能力,是目前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深部地震探测研究的历史,分析和解释了在精确深部地震探测中保护低频地震信号的重要性和必... 利用地震探测的方法获得地球深部精细构造,从而增强深部资源勘探和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能力,是目前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深部地震探测研究的历史,分析和解释了在精确深部地震探测中保护低频地震信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地震检波器的低频特性对获取高质量深部地震数据的意义,重点归纳总结了如何利用伺服技术、闭环极点补偿技术以及力平衡反馈技术实现地震检波器的低频拓展,并以典型深部地震探测项目为例介绍了低频检波器在深部探测中的应用及主要取得的成果.最后,结合新型材料和新型加工技术,指出了未来深部地震检波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震探测 低频勘探 低频检波器 低频拓展技术 力平衡反馈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参考技术的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电磁噪声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婷婷 于思佳 +2 位作者 么晓康 韦萌 张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5-362,共8页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MRS)技术能直接测量水中氢质子的拉莫尔进动,可表征地下水含水量和介质孔隙度等信息,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MRS信号微弱,实际探测中电磁噪声强度大,若噪声未被有效去除,会导致后续水文参数解释不准确,采用“8”字...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MRS)技术能直接测量水中氢质子的拉莫尔进动,可表征地下水含水量和介质孔隙度等信息,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MRS信号微弱,实际探测中电磁噪声强度大,若噪声未被有效去除,会导致后续水文参数解释不准确,采用“8”字形线圈或运用带参考线圈的噪声抵消等方法可抑制噪声干扰,但这些方法消噪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电磁噪声的空间分布.另外,在强噪声或多噪声源环境下应用MRS方法,选择恰当的探测位置对提高探测效率以及增加探测结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使用双通道噪声采集装置在实验前记录环境中的电磁噪声,通过双通道参考技术推导同一时刻不同测点的噪声强度,再得到测区电磁噪声分布结果,该噪声分布情况对MRS方法探测方式的选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可根据噪声分布情况为探测线圈选择最佳测点以避开噪声强度大的区域,进而提高采集信号的信噪比.最后,通过采集室外环境下的电磁噪声,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双通道参考技术的电磁噪声分布规律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为可靠高效地开展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探测 双通道参考技术 噪声分布 水文地球物理
下载PDF
坑道水核磁共振探测激发磁场计算与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方秀成 孙淑琴 +1 位作者 王应吉 林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6期50-53,57,共5页
提出一种测量激发场垂直于地磁场分量的测量方法:应用固定线圈电磁感应法测量激发场,应用磁通门传感器测量地磁场,通过矢量运算求解激发场垂直于地磁场的分量。制作了激发场测量装置,通过对比激发场的径向分量和轴向分量的理论计算值和... 提出一种测量激发场垂直于地磁场分量的测量方法:应用固定线圈电磁感应法测量激发场,应用磁通门传感器测量地磁场,通过矢量运算求解激发场垂直于地磁场的分量。制作了激发场测量装置,通过对比激发场的径向分量和轴向分量的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验证测量装置有效性。分析固定点处激发场垂直于地磁场的分量受线圈布设方向的影响,推导出固定点处激发场垂直于地磁场的分量取最大值时线圈布设角度求解方法,为实际探测线圈布设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探测 激发场 电磁感应 磁通门 线圈朝向
下载PDF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算法的地表核磁共振信号参数估计
6
作者 于晓辉 冯海 +2 位作者 田宝凤 孙海欣 孙晓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0-727,共8页
在地表核磁共振(SNMR)找水系统中,根据SNMR信号的参数能够预估地下含水层的储水量、导电性以及孔隙结构等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探测现场采集的SNMR信号十分微弱,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无法直接获取SNMR信号的参数。针对这一问题,该... 在地表核磁共振(SNMR)找水系统中,根据SNMR信号的参数能够预估地下含水层的储水量、导电性以及孔隙结构等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探测现场采集的SNMR信号十分微弱,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无法直接获取SNMR信号的参数。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法(TLS-ESPRIT)的地表核磁共振信号参数估计方法。基于谐波噪声与SNMR信号的相似信号特征构成一个由多个正弦衰减信号叠加的混合信号模型,使用TLS-ESPRIT将混合信号参数提取问题转换为旋转不变矩阵的广义特征值求解,从而获得SNMR信号的拉莫尔频率和弛豫时间,并结合最小二乘法求得其初始振幅和相位。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估计出混有随机噪声和工频谐波噪声的SNMR信号的参数,相比传统的谐波建模方法,在参数提取精度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核磁共振 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法 谐波噪声
下载PDF
基于能量运算的磁共振信号尖峰噪声抑制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万玲 张扬 +2 位作者 林君 蒋川东 林婷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90-2301,共12页
磁共振探测信号微弱,使用高灵敏度的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极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其中,工频谐波噪声和尖峰噪声,是影响信号质量最严重的两类噪声.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参考线圈的布设,依据探测线圈和参考线圈中噪声相关性,利用自适应参... 磁共振探测信号微弱,使用高灵敏度的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极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其中,工频谐波噪声和尖峰噪声,是影响信号质量最严重的两类噪声.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参考线圈的布设,依据探测线圈和参考线圈中噪声相关性,利用自适应参考对消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工频谐波噪声.然而,尖峰噪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主通道与参考道的数据相关性,成为了参考对消算法应用的难题与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磁共振信号中尖峰噪声的抑制方法,推导了能量域磁共振信号表达式,通过计算信号能量,可有效检测尖峰噪声并突出不易识别的小幅度尖峰噪声,采用基于中位数的绝对偏差法确定阈值,进而剔除尖峰噪声.为了验证去噪效果,与应用较广的统计叠加法进行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干扰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尖峰噪声,能量运算法和统计叠加法均能识别并剔除,且不损失有效的磁共振信号,标准差偏差控制在0.3%以内,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对于小于信号幅度1.5倍的尖峰噪声,能量运算法可有效识别并剔除,而统计叠加法无法实现.针对多通道探测系统,使用能量运算法剔除尖峰噪声后,可明显提高主通道和参考道的数据相关性,为后续自适应参考对消算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信号 参考对消算法 能量运算 尖峰噪声 噪声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参考线圈和变步长自适应的磁共振信号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23
8
作者 田宝凤 林君 +1 位作者 段清明 蒋川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62-2472,共11页
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的灵敏度高,接收到的纳伏级磁共振探测信号极易受到强工频谐波噪声的干扰,导致信号特征参数提取的准确度降低,影响反演解释的水文地质参数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基于相关抵消的原理,针对全波磁共振信号,设计带有... 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的灵敏度高,接收到的纳伏级磁共振探测信号极易受到强工频谐波噪声的干扰,导致信号特征参数提取的准确度降低,影响反演解释的水文地质参数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基于相关抵消的原理,针对全波磁共振信号,设计带有参考线圈的90°移相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理论计算了参考线圈相对于探测线圈的距离,提出变步长LMS算法进行噪声压制.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信号强度及不同的信噪比下,当信号与工频谐波干扰频谱不重合时,采用设计的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和变步长算法,信噪比可以提高到5.94dB以上,初始振幅、弛豫时间特征参数的拟合误差在2.8%以内;当信号与工频谐波干扰频谱重合时,采用双向自适应滤波算法,信噪比可以达到5dB以上,初始振幅、弛豫时间特征参数的拟合误差在10%以内,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实测数据处理进一步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探测 参考线圈 自适应噪声抵消 变步长 强噪声
下载PDF
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线圈运动噪声去除方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尹大伟 林君 +2 位作者 朱凯光 王亚冉 李冰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39-1645,共7页
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中,接收线圈在地磁场中的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线圈运动噪声,因其幅度较大而成为航空电磁探测中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线圈运动噪声具有低频特性,虽然幅度随频率增大而迅速衰减,但仍然含有高于发射基频的频率成分;因... 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中,接收线圈在地磁场中的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线圈运动噪声,因其幅度较大而成为航空电磁探测中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线圈运动噪声具有低频特性,虽然幅度随频率增大而迅速衰减,但仍然含有高于发射基频的频率成分;因此,传统的高通滤波器在处理线圈运动噪声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航空电磁数据的特点,采用多项式拟合全波半周期运动噪声,运用拉格朗日优化算法求解运动噪声多项式系数,并将其从半周期电磁数据中去掉以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通过仿真实测数据的运动噪声压制实验,对比分析了多项式拟合法与传统高通滤波器法的线圈运动噪声去除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多项式拟合法能够有效去除航空电磁数据中的线圈运动噪声,提高信噪比超过4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磁数据 线圈运动噪声 多项式拟合 高通滤波器
下载PDF
航空时间域电磁法回线源有限差分初始场计算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洋铖 林君 +2 位作者 嵇艳鞠 巩源峰 关珊珊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4,404,共7页
针对时间域回线源航空电磁有限差分法初始场中双重贝塞尔函数的数值计算,通过分析回线积分法、宗量近似法和贝塞尔函数展开法的特点,提出将贝塞尔函数展开与小宗量近似相结合的混合法,并用共求解全部空间的初始电磁场,不仅计算速度快,... 针对时间域回线源航空电磁有限差分法初始场中双重贝塞尔函数的数值计算,通过分析回线积分法、宗量近似法和贝塞尔函数展开法的特点,提出将贝塞尔函数展开与小宗量近似相结合的混合法,并用共求解全部空间的初始电磁场,不仅计算速度快,而且精度高,满足有限差分对计算时间和计算精度的要求,为计算全空间复杂地质异常体电磁响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有限差分 航空电磁法 初始场 回线源 混合法
下载PDF
基于谐波建模和自相关的磁共振信号消噪与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田宝凤 朱慧 +2 位作者 易晓峰 杜官峰 蒋川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7-780,共14页
磁共振探测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以其无损、定量、直接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调查、水文环境评价以及灾害水源预警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强工频谐波和随机噪声等严重影响MRS信号的质量,导致后续水文参数解释不准确... 磁共振探测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以其无损、定量、直接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调查、水文环境评价以及灾害水源预警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强工频谐波和随机噪声等严重影响MRS信号的质量,导致后续水文参数解释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谐波建模和自相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消噪以及信号特征参数提取.首先构建工频谐波模型,针对建模算法严重依赖工频基频精度的问题,采用自适应扫描方式搜索方案,大幅提高搜索准确度和速度;其次推导了MRS信号自相关表达式,提出了自相关参数提取的非线性拟合方法.仿真数据结果表明,建模消噪方法有效消除了工频谐波,信噪比平均提升了17.03dB;自相关处理后,信噪比进一步提升了16.10dB,初始振幅和弛豫时间参数提取结果的准确度比处理前分别提高了3.8倍和2.8倍.通过不同信噪比和弛豫时间的重复实验,得到当噪声水平小于200nV和弛豫时间大于200ms时,自相关参数提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最后,通过野外实测数据处理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联合消噪和参数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谐波建模 自相关 消噪 参数提取
下载PDF
小型可控震源在油页岩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俊秋 林君 +2 位作者 陈祖斌 张林行 王忠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265-270,共6页
随着世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作为油气资源的重要替代能源,油页岩的勘探和开发逐渐被提上了日程。为探讨小型可控震源在油页岩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效果,配合使用法国Sercel公司生产的428XL地震仪,于2011年在吉林农安油页岩矿区开展了PHVS-... 随着世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作为油气资源的重要替代能源,油页岩的勘探和开发逐渐被提上了日程。为探讨小型可控震源在油页岩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效果,配合使用法国Sercel公司生产的428XL地震仪,于2011年在吉林农安油页岩矿区开展了PHVS-500型电磁式可控震源、随机控制的内燃机式冲击夯震源、VIBSIST-50可控震源、脉冲编码震源4种小型震源的应用试验研究。对比4种震源叠加结果,浅层的反射同相轴位置均在200 ms以内,4种震源剖面均清晰可见;在200~300 ms,PHVS-500和冲击夯震源可见2个清晰的反射层,VIBSIST-50和脉冲编码震源也可见2个反射层,但反映不足够清晰;300 ms以下深层反射同相轴均不太清晰,只有PHVS-500在300~400 ms可见较为连续的反射同相轴,且与钻孔资料显示的油页岩埋深相吻合。由此可见,4种震源均能较好地反映地下信息,说明小型可控震源用于浅层油页岩勘探是可行的。其中:PHVS-500分辨率和信噪比较高,且勘探深度较大;冲击夯震源组合勘探效果较好;VIBSIST-50浅层效果明显;而编码震源在分辨率、信噪比及勘探深度上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地震勘探 油页岩
下载PDF
利用分段时频峰值滤波法抑制磁共振全波信号随机噪声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婷婷 张扬 +3 位作者 杨莹 杨玉晶 滕飞 万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12-3824,共13页
磁共振信号极其微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电磁噪声干扰.其中随机噪声,由于频带宽、不规则、无规律、与有效信号混叠,难以抑制.近年来,采用数量级为104~105 Hz采样频率收录的全波磁共振信号,以其携带丰富全面的信息量,为数据处理及解... 磁共振信号极其微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电磁噪声干扰.其中随机噪声,由于频带宽、不规则、无规律、与有效信号混叠,难以抑制.近年来,采用数量级为104~105 Hz采样频率收录的全波磁共振信号,以其携带丰富全面的信息量,为数据处理及解释提供了更多的潜能.然而,只要随机噪声的幅度大于信号幅度,拟合得到的信号特征参数准确度就会降低.目前普遍采用的数据叠加方法仅能抑制部分随机噪声,且需要多次采集信号,探测效率低.本文针对全波磁共振信号采样点数多和信号非线性强的特点,提出采用分段时频峰值滤波(STFPF)法消噪,将全波磁共振信号分成若干段,编码为解析信号的瞬时频率,采用短窗长PWVD计算解析信号的时频分布,利用时频分布沿瞬时频率集中的特性,通过提取时频分布的峰值获得信号的无偏估计,达到抑制全波磁共振信号随机噪声的目的.为了验证消噪效果,与传统叠加法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单次采集信号,信噪比低至-5dB时,STFPF方法依然能有效抑制信号中的随机噪声,消除随机噪声后信噪比提高23.19dB,信号的初始振幅拟合误差为3.03%,平均横向弛豫时间拟合误差为2.7%,消噪效果优于传统叠加法,且由于无需多次采集磁共振信号,可有效提高探测效率.模型数据的反演解释进一步验证了STFPF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结果为实际数据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测深 全波信号 时频分析 随机噪声 水文地球物理
下载PDF
最小噪声分离在航空电磁数据噪声压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凯光 李玥 +3 位作者 孟洋 王凌群 谢宾 程宇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6-883,共8页
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经预处理后,仍存在残余噪声,影响电磁探测对地下异常的识别能力。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噪声分离的去噪方法,将一组含噪电磁数据通过旋转矩阵线性变换为按照信噪比大小排列的最小噪声分离成分,利用信噪比较大的最小噪... 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经预处理后,仍存在残余噪声,影响电磁探测对地下异常的识别能力。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噪声分离的去噪方法,将一组含噪电磁数据通过旋转矩阵线性变换为按照信噪比大小排列的最小噪声分离成分,利用信噪比较大的最小噪声分离成分重构电磁数据,以达到分离噪声的目的。仿真数据去噪结果表明:最小噪声分离不仅能够有效压制晚期道剖面噪声,还能准确分辨异常信息;晚期道信噪比较测线滤波提高了11.28 d B,实测数据的噪声水平也由±50 n T/s降低到±10 n 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 最小噪声分离 去噪 测线滤波
下载PDF
地面磁共振与瞬变电磁橫向约束联合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婷婷 林小雪 +5 位作者 杨卓静 万玲 赵静 张晓飞 郝文杰 张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3-842,共10页
大地电阻率分布信息是影响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反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众多电磁法勘探技术中,瞬变电磁法具有高分辨率、高效率和大探测深度等优势,能准确探测地下几百米范围内的电阻率分布信息.因此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解释方法具有... 大地电阻率分布信息是影响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反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众多电磁法勘探技术中,瞬变电磁法具有高分辨率、高效率和大探测深度等优势,能准确探测地下几百米范围内的电阻率分布信息.因此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解释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利用单一测点拼接的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解释方法进行模拟二维反演时存在解释结果不唯一,容易出现错误异常体等问题,尤其在复杂地质情况下,同一测线上相邻测点探测结果连续性差,解释结果偏离实际.基于此,本文提出磁共振与瞬变电磁横向约束联合反演方法(Laterally Constrained Inversion,简称LCI),重点引入外推积分法(quadrature with extrapolation,简称QWE),解决了传统正演过程中基于直接数值积分方法引起的求解效率低的问题,保证了联合反演方法的顺利实施,进而以相邻测点地下结构应具备连续性为依据,引入横向约束反演思想,通过在联合反演目标函数中加入相邻测点间各模型参数约束矩阵,提高磁共振解释结果准确性,加强探测剖面地质结构和含水模型连续性.经过理论模型证实,本文提出的LCI方法能有效提高传统一维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唯一性.最后,对安徽黄山野外实际探测数据进行横向约束联合反演,验证了磁共振与瞬变电磁LCI联合反演方法的实用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磁共振与瞬变电磁空间约束联合反演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瞬变电磁 联合反演 横向约束
下载PDF
压缩小波变换和非线性阈值技术压制磁共振尖峰噪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婷婷 杜文元 +2 位作者 徐洋 龙云 林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58-2868,共11页
地面磁共振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能够通过探测地下水中氢质子丰度获取地下水含量、孔隙度等水文地质信息.然而,磁共振信号甚为微弱,仅达到纳伏级(10^(-9)V),极易受到噪声干扰.其中,尖峰噪声对磁共振信号影响最为严重,亟待研究有... 地面磁共振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能够通过探测地下水中氢质子丰度获取地下水含量、孔隙度等水文地质信息.然而,磁共振信号甚为微弱,仅达到纳伏级(10^(-9)V),极易受到噪声干扰.其中,尖峰噪声对磁共振信号影响最为严重,亟待研究有效的噪声抑制方法.小波多尺度分解硬阈值是近两年国际磁共振领域专家提出的尖峰噪声有效消除方法,但硬阈值算法设定阈值的固有缺陷会引发信号震荡,出现伪吉布斯效应,导致信号损失.基于此,本文提出压缩小波变换(Synchrosqueezing Wavelet Transform,SWT)和非线性國值处理(Nonlinear Thresholding,NT)算法联合消除磁共振信号尖峰噪声干扰.首先选择Morlet小波作为基小波,使得信号与噪声数据具有更高的时频集中性,利于尖峰噪声消除.其次,基于压缩小波系数进行非线性处理,可以弥补利用硬阈值和软阈值进行噪声消除时所引起的信号损失.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结果表明,SWT联合NT方法可以利用单次采集数据有效消除尖峰噪声干扰并还原信号.本文提出的消噪方法将为磁共振数据后续反演解释,如多指数弛豫反演,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磁共振 尖峰噪声 压缩小波变换 非线性阈值处理
下载PDF
斜阶跃波层状介质航空瞬变电磁响应数值计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关珊珊 林君 +3 位作者 嵇艳鞠 许洋铖 万玲 王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35-440,共6页
目前,航空瞬变电磁方法数据解释主要采用阶跃波均匀半空间模型计算视电导率值,而实际航空电磁系统发射波形的下降沿多为斜阶跃,导致解释时计算的视电导率值存在较大偏差。为此,笔者研究了航空瞬变电磁系统发射电流为斜阶跃时的电磁响应... 目前,航空瞬变电磁方法数据解释主要采用阶跃波均匀半空间模型计算视电导率值,而实际航空电磁系统发射波形的下降沿多为斜阶跃,导致解释时计算的视电导率值存在较大偏差。为此,笔者研究了航空瞬变电磁系统发射电流为斜阶跃时的电磁响应数值计算,将发射波形进行拉氏变换,利用G-S逆拉氏变换与241点汉克尔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斜阶跃波关断后的层状大地模型航空瞬变电磁响应计算;并对均匀半空间和层状大地模型下,不同关断时间和不同飞行高度对电磁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关断时间,关断后取样延时2 ms时,均匀半空间电磁响应的平均偏差为27.78%,三层模型的平均偏差为32.16%;当飞行高度从20 m增加到60 m时,均匀半空间和三层模型的感应电动势分别减小了43.6%和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阶跃波 航空瞬变电磁响应 关断时间 飞行高度 层状大地 拉普拉斯变换
下载PDF
可控震源的互补组合激发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忠仁 刘瑞 +1 位作者 陈卫 赵博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44-2049,共6页
在浅层地震勘探领域,便携式可控震源的研制和应用目前仍没有达到实用化水平,震源激发能量与便携性之间的相互制约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棘手问题。振动式可控震源采用扫频方式激发,具有良好的相关特性,但若要增加输出力必须以增大自身重... 在浅层地震勘探领域,便携式可控震源的研制和应用目前仍没有达到实用化水平,震源激发能量与便携性之间的相互制约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棘手问题。振动式可控震源采用扫频方式激发,具有良好的相关特性,但若要增加输出力必须以增大自身重量、牺牲便携性为代价;冲击式可控震源采用冲击序列方式激发,具有能量强的特点,但若要减小解码地震记录中的相关噪声,必须增加冲击序列的长度,从而增加了勘探施工成本。研究冲击式与振动式可控震源的互补组合激发技术,保持了冲击式可控震源在能量与便携性方面的优势,在不增加冲击序列长度的前提下降低了解码记录中的相关噪声。相关分析、频谱分析、地震数值模拟和实际地震实验的结果均证实了互补组合激发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性 冲击式震源 振动式震源 互补组合激发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HTEM三维异常体电导率-深度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嵇艳鞠 冯雪 +3 位作者 于明媚 徐江 呼彦朴 关珊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87-1694,共8页
针对时域航空电磁飞行测量数据量大、电导率-深度成像计算时间长,以及三维反演困难等问题,笔者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多组不同电导率、不同深度的三维异常体电磁响应;通过分析三维异常体剖面曲线的属性特征,提取了7... 针对时域航空电磁飞行测量数据量大、电导率-深度成像计算时间长,以及三维反演困难等问题,笔者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多组不同电导率、不同深度的三维异常体电磁响应;通过分析三维异常体剖面曲线的属性特征,提取了7个特征属性参数;基于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了三维异常体的电导率、深度回归方程;通过对方程进行离群值剔除和共线性诊断、显著性检验,最终得到了电导率、深度最优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模型分析和精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取样时间为0.2~1.5ms时:电导率模型的相对误差小于11.95%,残差平方和为4 653.724;深度模型的相对误差小于13.19%,残差平方和为10 873.645。因此,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三维异常体电导率和深度方程是完全可行的,是一种有效、准确、快速的识别方法,为野外航空电磁飞行测量时的海量数据异常快速检测和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时域电磁 三维 多元线性回归 电导率 深度
下载PDF
浅层不均匀体对大定源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言章 杨蒙蒙 +1 位作者 符磊 林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3-659,共7页
根据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当大定源发射回线下方存在局部不均匀体时,由于不均匀体在接收线圈中产生的二次场方向不同,导致衰减曲线与均匀大地响应曲线偏离。为了分析浅层不均匀体对衰减曲线的影响,采用大定源回线装置发射电流为梯形波,... 根据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当大定源发射回线下方存在局部不均匀体时,由于不均匀体在接收线圈中产生的二次场方向不同,导致衰减曲线与均匀大地响应曲线偏离。为了分析浅层不均匀体对衰减曲线的影响,采用大定源回线装置发射电流为梯形波,回线面积为150m×150m,电流波形为梯形波,幅值为10A,关断时间为176μs;对于时间常数分别为1、3、5ms的浅层不均匀体,利用多匝密绕的闭合线圈(即异常线圈模型)的电磁信号衰减规律,来模拟其响应衰减曲线。研究表明,当异常线圈位于发射回线下方或者是框边下方时,随着发射、异常、接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三者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引起异常线圈的响应可能为负值,致使接收到的综合响应衰减曲线出现过0情况。因此,大定源回线结构下存在不均匀体时,产生的负响应值在后续处理时需要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大定源回线 局部不均匀体 异常线圈 衰减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