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对策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湘山 吕焱 +3 位作者 李冰 杨晓光 刘洪阳 赵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4-47,共4页
随着核资源广泛利用,核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在新的安全形势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核和辐射安全现状,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核恐怖事件的潜在危险在不断增加,核设施和辐射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失误等原因引起事... 随着核资源广泛利用,核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在新的安全形势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核和辐射安全现状,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核恐怖事件的潜在危险在不断增加,核设施和辐射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失误等原因引起事故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核设施极有可能成为敌人精确打击的战略目标,因此,核安全和辐射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存在的隐患,应从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监测系统开发、人员培训、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完善法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现状的相关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 辐射安全 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监测系统 人员培训 信息数据库
下载PDF
15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魏澜波 潘润铎 +2 位作者 陈大伟 侯林平 贺强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1期108-110,135,共4页
目的探讨某15 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科学性,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保障放射治疗职业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依据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机房屏蔽及排风设计进行复核、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设计内容进... 目的探讨某15 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科学性,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保障放射治疗职业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依据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机房屏蔽及排风设计进行复核、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机房墙体的屏蔽计算厚度(混凝土)为:西墙1300 mm、北主墙2400 mm、北副墙1200 mm、迷路口后东墙1200 mm、迷路墙后东墙1300 mm、南主墙2700 mm、南副墙1400 mm、机房顶2900 mm、机房副顶1600 mm;南、北主防护墙和主防护顶计算宽度分别为3500 mm、3700 mm;机房通风次数为0.06次/h。结论机房北主墙、北副墙、东墙的屏蔽厚度和主墙的屏蔽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机房南主墙、南副墙、西墙、机房顶、机房副顶的屏蔽厚度和通风换气次数达不到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加速器 加速器机房 辐射防护 屏蔽设计
下载PDF
混合苯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玲 赵力 +3 位作者 李铁骥 栗学军 朱健 于光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4-525,共2页
目的 :探讨职业性长期接触低于国家车间空气最高允许浓度的混合苯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及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厂接触混苯作业和不接触混苯作业的两组已婚女工进行生殖机能调查并对部分女工进行了... 目的 :探讨职业性长期接触低于国家车间空气最高允许浓度的混合苯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及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厂接触混苯作业和不接触混苯作业的两组已婚女工进行生殖机能调查并对部分女工进行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 TAC)、血红蛋白 ( Hb)含量测定和白细胞 ( WBC)计数。结果 :接触混苯作业女工月经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TAC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长期接触低浓度混苯可导致女工月经改变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 ,并可使作业女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毒性 生育力/药物作用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化疗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俊 王红勇 +1 位作者 王春宇 王铁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926-392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92例,分为单纯放疗组和放疗联合奈达铂组,放疗方法采用三维调强外照射联合后装腔内治疗,放疗联合奈达铂组为放疗的第1天起予以奈达铂每周20 mg/m2。结果调强...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92例,分为单纯放疗组和放疗联合奈达铂组,放疗方法采用三维调强外照射联合后装腔内治疗,放疗联合奈达铂组为放疗的第1天起予以奈达铂每周20 mg/m2。结果调强放疗联合单药NDP化疗组患者中CR+PR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调强放疗联合单药NDP化疗组患者13个月内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同步联合小剂量单药奈达铂化疗近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奈达铂 调强放疗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丛也彤 陈大伟 +4 位作者 白岚 周银行 朴永峰 王溪 曲雅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2-834,共3页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时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产生的剂量进行测量及分析。方法:以射线选用6及9MeV电子束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对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照射,用热释光...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时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产生的剂量进行测量及分析。方法:以射线选用6及9MeV电子束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对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照射,用热释光剂量仪进行实际测量。结果:在无膜及体表加盖0·5及1·0cm组织等效膜后,6MeV电子线照射时皮肤表面的剂量提高,分别为184·7,217·8和220·4cGy,肺受照剂量减少,分别为63·7,30·7和13·4Cgy;9MeV电子线照射时皮肤表面的剂量提高,分别为163·8、170·7和191·5cGy,肺受照剂量减少,分别为173·9、101·7和86·9cGy。结论: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时,在体表加盖0·5及1·0cm厚的组织等效膜后,皮肤表面剂量提高,肺前缘受照剂量减少,电子线能量增加,高剂量坪区加宽;电子线能量相同时随着等效膜厚度的增加,高剂量坪区向表皮移动;可以通过增加一定厚度的等效膜来提高整个靶区治疗的剂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辐射剂量 高剂量坪区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放射治疗肺前缘的剂量分布 被引量:7
6
作者 丛也彤 亓波 王兆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92-2193,共2页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时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产生的肺前缘的受照剂量进行测量及分析。方法以射线选用6及9MeV电子束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对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照射...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时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产生的肺前缘的受照剂量进行测量及分析。方法以射线选用6及9MeV电子束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对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照射,用热释光剂量仪进行实际测量。结果在无膜及体表加盖0.5及1.0cm组织等效膜后,6MeV电子线照射时肺前缘平均受照剂量呈明显递减趋势,分别为63.7,30.7和13.4cGy;9MeV电子线照射时肺前缘平均受照剂量减少,分别为173.9,101.7和86.9cGy,同样呈明显递减趋势。结论不同能量电子线照射在体表加盖相同厚度组织等效膜时,能量大的肺前缘受照剂量大;在体表加盖不同厚度的组织等效膜后,随着等效膜厚度增加肺前缘受照剂量减少。电子线能量相同,随着等效膜厚度的增加,高剂量坪区向表皮移动;可以通过增加一定厚度的等效膜来提高整个靶区治疗的剂量要求,同时肺前缘的受照剂量减少,保护了肺组织,从而减少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肺前缘 高剂量坪区
下载PDF
长春地区不同室内环境中氡的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焱 杨湘山 +2 位作者 贺强 傅杰 廖云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2-633,共2页
目的:测量长春市区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并进行评价,对高浓度地点提出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采用1027型氡连续监测仪测量办公室、住房、地下室以及地下商场的氡浓度。结果:测得办公室、住房、地下室、地下商场以及室外氡浓度的平均值分别... 目的:测量长春市区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并进行评价,对高浓度地点提出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采用1027型氡连续监测仪测量办公室、住房、地下室以及地下商场的氡浓度。结果:测得办公室、住房、地下室、地下商场以及室外氡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28.2、48.2、90.2、70.3和21.9Bq/m3。结论:与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93年报告中给出的数据相比,长春地区室内氡浓度较高,个别地点氡浓度超出ICRP65号出版物给出的下限,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室内 环境污染
下载PDF
^(60)Co放射治疗过程中膀胱的受照剂量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强 陈大伟 +5 位作者 杨晓光 王溪 刘东 曲雅勤 吴镇凤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9-430,共2页
目的 :研究几种条件下 6 0 Co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时膀胱受照剂量 ,以便改进治疗方案 ,减少和预防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方法 :采用热释光方法配以仿真人体模型模拟 6 0 Co放射治疗过程 ,对患者膀胱受照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在 1个根治性治... 目的 :研究几种条件下 6 0 Co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时膀胱受照剂量 ,以便改进治疗方案 ,减少和预防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方法 :采用热释光方法配以仿真人体模型模拟 6 0 Co放射治疗过程 ,对患者膀胱受照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在 1个根治性治疗疗程内 ,盆腔前后位、后前位和胸腔前后位、后前位及下颈前野照射所致膀胱受照剂量分别为 4 2 .8、 2 5 .9、 0 .33、 0 .1 7和 0 .0 6 Gy。结论 :盆腔前后位、后前位 6 0 Co照射所致膀胱受照剂量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钴放射性同位素 热敏发光剂量测定法 剂量效应关系 辐射
下载PDF
摄影检查中乳腺体内受照剂量的测量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大伟 贺强 +4 位作者 赵力 刘洪阳 袁庆海 刘春生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9-630,共2页
目的 :研究乳腺摄影中辐射剂量在其乳腺体内的分布情况、受照剂量及增加滤板后乳腺受照剂量的变化。方法 :以石蜡乳腺模型为研究对象 ,利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摄影检查中乳腺体内的 X射线照射剂量。结果 :沿X射线入射方向乳腺体表面吸收... 目的 :研究乳腺摄影中辐射剂量在其乳腺体内的分布情况、受照剂量及增加滤板后乳腺受照剂量的变化。方法 :以石蜡乳腺模型为研究对象 ,利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摄影检查中乳腺体内的 X射线照射剂量。结果 :沿X射线入射方向乳腺体表面吸收剂量最大 ,随深度增加吸收剂量急剧减小 ,且大部分辐射能量沉积在乳腺体的上半部 ,加滤板可减少这部分能量沉积。结论 :分层加权平均更能反映乳腺的实际吸收剂量 ,同时采用适当厚度的滤板可有效降低乳腺上部的吸收剂量 ,提高乳腺摄影的利益代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X线摄影术 辐射剂量 滤板
下载PDF
乳管造影术在乳头溢液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宏 付彤 +3 位作者 丛也彤 韩冰 刘国津 崔有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3-614,共2页
目的 :评价乳管造影术对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针对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疾病患者 ,应用乳管造影术结合乳腺干板钼靶 X线摄片进行术前诊断 ,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结果 :2 9例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 目的 :评价乳管造影术对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针对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疾病患者 ,应用乳管造影术结合乳腺干板钼靶 X线摄片进行术前诊断 ,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结果 :2 9例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疾病经术前乳管造影术 ,其中 2 6例 (90 % )确定了病变部位 ,3例 (10 % )不能确定病变部位 ;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中断 12例 (75 % ) ;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不均匀扩张 5例 (10 0 % ) ,乳管扭曲和狭窄 3例 (6 0 % ) ;乳腺腺病乳管扭曲狭窄 4例 (10 0 % ) ;伴有乳腺结节征和不规则点状、斑片状钙化则是乳腺癌的典型征象 (13.8% )。结论 :乳管造影术结合乳腺干板钼靶 X线摄片是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疾病的术前有效诊断方法 ,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和大致确定病变性质 ,有利于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早期乳腺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乳管造影术
下载PDF
乳腺癌胸壁电子线照射加等效膜后对皮肤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丛也彤 亓波 王兆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011-20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加组织等效膜(简称加膜)对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照射时的皮肤损伤及其修复特点。方法通过以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照射,以6MeV电子线照射加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的仿真人体...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加组织等效膜(简称加膜)对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照射时的皮肤损伤及其修复特点。方法通过以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典型成年女子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照射,以6MeV电子线照射加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的仿真人体组织等效模型所拟的体表,用热释光剂量仪进行实际测量;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加不同厚度组织等效膜(0.5cm和1.0cm厚)对电子线胸壁照射时皮肤的损伤的特点。结果在无膜及体表覆盖1.0cm组织等效膜后,6MeV电子线照射时皮肤表面的剂量提高,分别为184.7,217.8和220.4cGY;同时动物实验表明在无膜及及体表加盖0.5及1.0cm组织等效膜后,加1.0cm厚膜组的皮肤毛囊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最少,加盖0.5cm厚膜组次之,不加膜组皮肤毛囊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最多。结论在体表覆盖0.5及1.0cm厚的组织等效膜后,皮肤表面剂量提高,其放射性皮肤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胸壁 放射治疗 组织等效膜 皮肤 损伤
下载PDF
CR乳腺摄影的诊断价值及摄影剂量的变化与诊断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庆海 贺强 +1 位作者 刘春生 陈大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5-956,共2页
目的:研究两种计算机X射线成像(CR)条件和一种高速屏条件下乳腺摄影诊断中受检者乳腺体的受照剂量。方法:将CR1条件所摄乳腺片与高速屏条件下所摄乳腺片进行比较,术前影像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 目的:研究两种计算机X射线成像(CR)条件和一种高速屏条件下乳腺摄影诊断中受检者乳腺体的受照剂量。方法:将CR1条件所摄乳腺片与高速屏条件下所摄乳腺片进行比较,术前影像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热释光方法配以石蜡仿真乳腺模型对受检者乳腺剂量分布进行测量。结果:采用CR条件诊断受检者受照剂量明显小于高速屏,CR1条件和CR2条件与高速屏条件相比不同深度下剂量分别平均减少50%和70%。CR1条件所摄乳腺片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CR1条件进行乳腺摄影,可以明显降低受检者受照剂量,提高胶片质量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X线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热释光 受照剂量
下载PDF
心脏CT剂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庆海 刘建伟 +1 位作者 刘威武 陈大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71-1675,共5页
关键词 CT剂量 心脏 放射学诊断 临床使用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辐射防护新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澜波 李正才 陈大伟 《中国辐射卫生》 2012年第4期504-506,共3页
前列腺癌是一种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切除术、体外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永久性近距离治疗)、激素治疗和观察等。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直肠超声引导系统、会阴模板固... 前列腺癌是一种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切除术、体外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永久性近距离治疗)、激素治疗和观察等。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直肠超声引导系统、会阴模板固定系统的出现将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推向了新的阶段,已成为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前列腺癌 辐射防护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根治性切除术 体外放射治疗 超声引导系统 近距离治疗
原文传递
计算机X射线摄影与普通X胶片诊断乳腺疾病时乳腺受照剂量的比较
15
作者 贺强 陈大伟 +2 位作者 刘洪阳 赵力 杨晓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45-1145,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处理 X射线摄影 胶片成像 诊断质量 乳腺疾病 受照剂量 图像后处理 CR成像板
下载PDF
日立CT机操作乱码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16
作者 刘洪阳 付宏斌 +1 位作者 赵力 陈大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61-462,共2页
(1)启动WARMUP时,有时会出现操作台上时钟和计时秒表的切换动作,而WARMUP键上的指示灯熄灭。按压SINGLESCAN键,在STANDBY键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烁,按压STANDBY后,不能进入下一个状态,有时还会出现扫描部位AMDOMAN指示灯亮,SERIALS... (1)启动WARMUP时,有时会出现操作台上时钟和计时秒表的切换动作,而WARMUP键上的指示灯熄灭。按压SINGLESCAN键,在STANDBY键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烁,按压STANDBY后,不能进入下一个状态,有时还会出现扫描部位AMDOMAN指示灯亮,SERIALSCAN和STANDBY上的指示灯熄灭。多次重复以上操作,偶尔也能进入START指示灯闪烁的状态,这时按压START键,可进行正常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台 故障分析 CT机 WARMUP 扫描部位 指示灯 按压 状态
下载PDF
低浓度混合苯作业女工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
17
作者 赵力 李玲 +1 位作者 李永勇 李铁骥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8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作业场所空气中低浓度苯、甲苯和二甲苯对作业女工血液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择47名低浓度混苯作业女工为接触组,另选择65名从未接触混苯及其他职业性有毒物质的女工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体检(包括鼻... 目的探讨作业场所空气中低浓度苯、甲苯和二甲苯对作业女工血液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择47名低浓度混苯作业女工为接触组,另选择65名从未接触混苯及其他职业性有毒物质的女工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体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黏膜出血和束臂实验阳性率)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同时采集末梢血用常规方法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和白细胞(WBC)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触组Hb含量为130.85±12.89 g/L,WBC数为(7.25±1.88)×109/L,血清SOD活力为(99.31±39.97)NU/m l,TAC为(15.91±5.42)U/L;对照组Hb含量为(134.97±15.63)g/L,WBC数为(7.69±1.94)×109/L,血清SOD活力为(82.96±34.88)NU/m l,TAC为(18.75±5.33)U/L。两组比较,WBC计数和Hb含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血清SOD活力增高而TA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混苯环境下作业可致作业女工血清SOD活力明显增高(P<0.05)和TAC明显降低(P<0.01),并且这种改变出现在显示造血系统损害的指标和症状之前,可考虑将血清中SOD活力和TAC作为低浓度混苯作业女工机体的早期生物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二甲苯 超氧化物歧化酶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PCI数据采集卡在医疗仪器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宏斌 杨湘山 +2 位作者 刘洪阳 杨晓光 赵力 《医疗设备信息》 2007年第5期34-35,共2页
本文介绍PCI数据采集卡及其在医疗仪器开发中的应用。利用PCI-7401数据采集卡和个人计算机开发医疗仪器。可以满足多参数、多通道实时准确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需要,并能够输出相应的指令或数据,对所要求的参数和控制项目进行采集和... 本文介绍PCI数据采集卡及其在医疗仪器开发中的应用。利用PCI-7401数据采集卡和个人计算机开发医疗仪器。可以满足多参数、多通道实时准确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需要,并能够输出相应的指令或数据,对所要求的参数和控制项目进行采集和控制。利用PCI数据采集卡开发医疗仪器有接口灵活、开发周期短、通用性强、性能可靠、维修方便、方便升级、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卡 PCI总线 A/D转换
下载PDF
15MeV医用电子加速器的性能检测与防护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正才 贺强 陈大伟 《中国辐射卫生》 2011年第3期315-316,共2页
目的对某15MeV医用电子加速器的性能与机房放射防护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数据,保障临床放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安全。方法依据GB15213-94《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Z 126-2002《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 目的对某15MeV医用电子加速器的性能与机房放射防护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数据,保障临床放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安全。方法依据GB15213-94《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Z 126-2002《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通过现场检测,将获取的结果和标准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医用加速器性能检测结果吸收剂量最大偏差2.8%,均整度104.3%,对称性100.7%,等中心最大偏差0.1mm,剂量线性为0.1%,照射野和光野重合度误差为0.5mm。机房周围防护检测结果最大剂量率为0.79mSv/h。结论该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性能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放射防护屏蔽设施是有效的,但考虑放射防护最优化,机房主屏蔽墙应注意日常检测和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加速器 性能检测 辐射防护
原文传递
吉林省某矿区放射性监测及评价
20
作者 田青香 陈大伟 郝英男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17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某矿区环境放射性水平,并做出环境辐射评价。方法采样及测量方法均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对矿区周围环境进行放射性监测。结果矿井内氡浓度为4140~8290Bq/m3,最高浓度是标准限值的21倍;环境γ剂量率在规定限值内;天然放射... 目的了解吉林省某矿区环境放射性水平,并做出环境辐射评价。方法采样及测量方法均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对矿区周围环境进行放射性监测。结果矿井内氡浓度为4140~8290Bq/m3,最高浓度是标准限值的21倍;环境γ剂量率在规定限值内;天然放射性核素只有238U超出本底30.84Bq/kg,其余均在吉林省本底范围内。结论矿井下氡浓度超过标准限值,说明井下通风系统在现有情况下不能满足降低氡及其子体的要求;γ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矿区 放射性 监测 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