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光热治疗-自促进饥饿治疗纳米治疗平台的构筑及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1
作者 马爽 吕明杨 +1 位作者 张赐童 刘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71,共14页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肿瘤的异质性、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使得单一的治疗手段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将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实现肿瘤的联合治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肿瘤的异质性、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使得单一的治疗手段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将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实现肿瘤的联合治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治疗平台,在Pt@介孔Au纳米材料(Pt@Au)的表面包覆聚多巴胺(PDA)壳层,并在PDA壳层中负载阿霉素(DOX),在PDA壳层表面修饰葡萄糖氧化酶(GOx)和NH_(2)-PEG_(5K)-cRGD.NH_(2)-PEG_(5K)-cRGD可以与肿瘤细胞中过表达的αvβ_(3)整合素特异性结合,实现纳米治疗平台在肿瘤区域的富集.DOX可以损伤肿瘤细胞的DNA,用于化学治疗.介孔Au和PDA优异的光热性能可以用于光热治疗.GOx可以与肿瘤细胞内的葡萄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和H_(2)O_(2),实现饥饿治疗.Pt作为常见的类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肿瘤细胞内H_(2)O_(2)分解生成O_(2),缓解肿瘤乏氧微环境,促进饥饿治疗.因此,制备的Pt@Au@PDA-DOX-GOx-cRGD具有化疗-光热治疗-自促进饥饿治疗联合治疗肿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治疗平台 化疗 光热治疗 饥饿治疗 乳腺癌
下载PDF
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口腔修复用PEEK复合材料粘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莉 钱玥彤 +3 位作者 朱晔 甘抗 郭晶 刘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的影响,阐明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粘结机制。方法:将制备的纯PEEK作为对照组,PEEK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试件分别进行0、5、15和25min氩气低温等离... 目的:探讨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的影响,阐明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粘结机制。方法:将制备的纯PEEK作为对照组,PEEK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试件分别进行0、5、15和25min氩气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0、5、15和25min组)。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经过处理后表面微观形貌变化。将处理后的试件与RelyXTM Unicem进行粘结,37℃水浴24h后检测试件的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评价其破坏模式。结果:经过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各组试件表面可见不同程度的凸状沉淀物和犁沟。对照组试件经过低温氩气等离子体处理5min后,剪切强度值比等离子0和15min组明显升高(P<0.01);等离子25min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与等离子5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等离子5min组低于15和25min组(P<0.05),等离子15 min与25min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等离子15min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主要以界面破坏为主。结论: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地增强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剪切强度增大。试件表面硬度不同导致了纯PEEK及其复合材料剪切强度变化趋势的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聚醚醚酮 表面处理 粘结 微观形貌
下载PDF
吉林省3038例CBCT影像资料中牙内陷患病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雪 段涛 +3 位作者 尹硕 谢金芳 张颖丽 刘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2019年1~12月吉林省口腔疾病患者中牙内陷患病率和影像表现,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共3038例患者CBCT资料。观察到患牙类牙釉质密度影像由冠方向根方凹陷或可形成根管样结构时,记... 目的:探讨2019年1~12月吉林省口腔疾病患者中牙内陷患病率和影像表现,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共3038例患者CBCT资料。观察到患牙类牙釉质密度影像由冠方向根方凹陷或可形成根管样结构时,记录患牙牙位,内陷程度及患者的性别。结果:在符合条件的3038例患者影像资料中共发现90例牙内陷患者,牙内陷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00%。双侧牙内陷病例48例,单侧牙内陷病例42例。检测样本中总牙数67543颗,其中牙内陷患牙共139颗,可知牙患病率约为0.21%。根据Oehler’s牙内陷分类法分组,发现OehlersⅠ型牙内陷患牙数最高,约占总患牙数的71.94%。上颌侧切牙发生牙内陷最多,约占87.05%。根据牙位分析可知牙内陷患牙多集中于上颌前牙区。通过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可得牙内陷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与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牙内陷并没有以往认为的那样罕见,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适当采用新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内陷 牙体发育异常 发病率 根管治疗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侧切牙
下载PDF
聚醚醚酮口腔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甘抗 郭晶 刘红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随着对该类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的PEEK口腔生物复合材料已被成功地研制并加以应用。本文对PEEK口腔生物材料的各种性能、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法加以...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随着对该类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的PEEK口腔生物复合材料已被成功地研制并加以应用。本文对PEEK口腔生物材料的各种性能、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法加以综述,并对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生物材料 生物活性 弹性模量
下载PDF
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德飞 秦爽 刘红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14-318,共5页
明胶是由18种氨基酸与肽交联形成的直链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并且来源广、价格低廉,是制备微球的优选材料。明胶微球凭借着质量密度低和比表面积大的优势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为缓释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结构基础... 明胶是由18种氨基酸与肽交联形成的直链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并且来源广、价格低廉,是制备微球的优选材料。明胶微球凭借着质量密度低和比表面积大的优势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为缓释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结构基础。明胶微球可以用于局部递送抗生素、成骨生长因子、抗肿瘤药物等,以维持药物的有效作用浓度。目前,明胶微球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负载药物种类和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在治疗因创伤、感染、肿瘤切除和先天性畸形等造成的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缺损,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与促进种植体周围骨形成,提高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再生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明胶天然高分子物质制备微球的常见方法和优缺点,以及明胶微球作为载体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缓释 微球 口腔医学
下载PDF
不同根管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畅 刘红 朱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根管壁内表面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来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方法 36颗新鲜无龋单根管离体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进行根管内壁处理。Ⅰ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Ⅱ组使用2%氯己定溶液和17%乙二胺四乙酸(EDTA... 目的通过对根管壁内表面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来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方法 36颗新鲜无龋单根管离体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进行根管内壁处理。Ⅰ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Ⅱ组使用2%氯己定溶液和17%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冲洗,Ⅲ组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17%EDTA溶液冲洗,Ⅳ组使用5.25%次氯酸钠、17%EDTA冲洗,Ⅴ组使用35%磷酸凝胶酸蚀30 s,Ⅵ组使用17%EDTA凝胶处理1 min,最后Ⅱ~Ⅵ组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采用3M ESPE RelyXTM Unicem树脂粘接剂粘接纤维桩后进行薄片推出强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根管内壁及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体视显微镜观察纤维桩粘接界面断裂方式。结果Ⅱ~Ⅵ组均可有效地去除玷污层,Ⅱ、Ⅴ组粘接界面可观察到树脂突形成。各组试件的断裂方式均以含有牙本质内聚破坏的混合破坏为主。与对照组相比,Ⅱ、Ⅴ组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2%氯己定溶液和17%EDTA溶液冲洗及35%磷酸凝胶酸蚀可显著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桩道深度对纤维桩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粘接强度 表面处理
下载PDF
3种可流动材料充填人离体牙Ⅴ类洞模型后微渗漏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耿文韬 谢金芳 +2 位作者 张颖丽 刘霞 尹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比较Z350XT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0和PRG Barrier Coat3种可流动充填材料在体外模拟充填人离体牙Ⅴ类洞后微渗漏发生的程度以及唾液污染的影响,筛选适用于临床充填楔状缺损的材料。方法:选取42颗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第... 目的:比较Z350XT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0和PRG Barrier Coat3种可流动充填材料在体外模拟充填人离体牙Ⅴ类洞后微渗漏发生的程度以及唾液污染的影响,筛选适用于临床充填楔状缺损的材料。方法:选取42颗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24颗离体牙用于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6颗,分别为Z350XT流动树脂组、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PRG Barrier Coat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GIC)组;18颗离体牙用于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6颗,分别为Z350XT流动树脂组、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和PRG Barrier Coat组。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各组离体牙在离体牙颈部预备Ⅴ类洞型,充填相对应的材料;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各组离体牙在涂布粘结剂后置于人工唾液中,再充填相对应的材料。各组离体牙样本经冷热循环后,自凝塑料封闭根尖孔,亚甲基蓝染色,制作切片,体视显微镜观察和测量离体牙染料染色深度即微渗漏程度,计算微渗漏程度评分。结果:在无唾液污染条件下,GIC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5),PRG Barrier Coat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高于Z350XT流动树脂组和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P<0.05),各材料组龈壁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均高于同种材料组壁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P<0.05)。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各组材料微渗漏程度和微渗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同种材料组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P<0.05)。结论:Z350XT流动树脂和Beautifil Flow Plus F00比PRG Barrier Coat更适用于楔状缺损的充填,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防止唾液污染对减少微渗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流动材料 Ⅴ类洞 微渗漏 Z350XT流动树脂 Beautifil Flow Plus F00 PRG Barrier Coat
下载PDF
淫羊藿苷/载明胶纳米复合物-PLGA缓释系统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效庆 刘红 +4 位作者 陈天杰 刘称称 路政宽 秦爽 黄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8-443,共6页
目的:制备淫羊藿苷(ICA)@明胶纳米粒(GNPs)-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ICA@GNPs-PLGA)缓释系统,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二步去溶剂法和S/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ICA@GNPs-PLGA缓释系统,检测投放的PLGA和纳米复合物的质量比和... 目的:制备淫羊藿苷(ICA)@明胶纳米粒(GNPs)-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ICA@GNPs-PLGA)缓释系统,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二步去溶剂法和S/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ICA@GNPs-PLGA缓释系统,检测投放的PLGA和纳米复合物的质量比和ICA的投入量等不同因素对微球包封率(EE)的影响以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SEM)观察纳米复合物和微球的表面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微球EE及其体外释放结果。结果: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和纳米复合物均为白色粉末状;SEM下微球和纳米复合物表面光滑、圆整,粒径较为均一,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4~12μm和150~200nm。当GNPs投入量为6mg,PLGA在二氯甲烷(DCM)中的临界浓度为0.5%~1.0%;当GNPs的质量上升至12mg时,PLGA在DCM中的临界浓度升至1.0%~2.0%;当PLGA的浓度低于0.25%时,无完全包封的复合微球可以形成。在临界浓度内,ICA@GNPs-PLGA微球的EE高于(62.00±1.25)%,且EE和ICA的投入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24h时内微球累积释放率低于5.47%,40d时累积释放率为65.21%。结论:采用优化的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较窄、载药率较高、低突释和长期释放的ICA@GNPs-PLGA微球缓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纳米复合物 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缓释
下载PDF
新型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初步检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利君 朱晔 +2 位作者 刘红 李道伟 甘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3-766,770,共5页
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初步检测自行合成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MTT、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和溶血试验检测PEEK复合材料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安全性。结果:MTT结果显示:PEEK复... 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初步检测自行合成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MTT、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和溶血试验检测PEEK复合材料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安全性。结果:MTT结果显示:PEEK复合材料浸提液对细胞生长及形态没有影响;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显示:试验组大鼠在观察期内均无死亡、中毒反应,饮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试验组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脾脏重要器官肉眼及镜下观察无异常,组织切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见病理改变。可以认为PEEK复合材料不会引起中毒反应;黏膜刺激试验显示:经肉眼观察试验组黏膜组织正常,无红斑、糜烂、溃疡现象;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镜下评分<4。综合肉眼及镜下观察结果显示,PEEK复合材料对口腔黏膜无刺激性;溶血试验显示:试验组测得溶血率为0.663%,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规定的溶血率小于5%的要求,所以PEEK复合材料不会引起溶血反应。结论:PEEK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性 聚醚醚酮 牙科材料
下载PDF
聚醚醚酮生物材料粘结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秀菊 牛德利 +3 位作者 甘抗 宋效庆 周莉 刘红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74-3676,共3页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一种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特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不同的手段改性PEEK,改善其粘结性能,有利于扩展其在口腔领域的应用范围。本...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一种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特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不同的手段改性PEEK,改善其粘结性能,有利于扩展其在口腔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就目前改善PEEK粘结性能的表面处理方法和粘结系统的选择两大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粘结强度 表面 粘结系统
下载PDF
老年人下肢肌力测量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柏文喜 曹红十 +2 位作者 王冰 张宇 杨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474-4477,共4页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老龄化所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也成为政府及研究学者所关注的热门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许多器官和系统逐渐退化〔2〕,研究显示〔3〕,从40岁开始肌力以每10年5%的速度退化,6...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老龄化所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也成为政府及研究学者所关注的热门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许多器官和系统逐渐退化〔2〕,研究显示〔3〕,从40岁开始肌力以每10年5%的速度退化,65岁以后下肢肌力每年下降1%~2%。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与活动能力和姿势稳定性密切相关,下肢肌肉力量对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肌肉力量薄弱导致人体姿势不稳,增加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系数〔2,4〕。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人身安全,减少老年人因下肢肌力减退而发生跌倒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的事件的发生,临床研究人员常通过各种训练方法来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如何评价训练方案干预后的结局,这就需要下肢肌力测量工具来判定其所选择的训练方法是否奏效〔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训练方案 公共健康问题 器官和系统 身体姿势 临床研究人员 测量工具 医疗服务质量
下载PDF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表面改性后的成骨效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晶 甘抗 刘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聚醚醚酮(PEEK)为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表面成骨效能较低,故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不同的方法处理PEEK,可提高其成骨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研究证实,PEEK-羟磷灰石(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效能,但其脆性较PEEK增大,力学性能... 聚醚醚酮(PEEK)为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表面成骨效能较低,故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不同的方法处理PEEK,可提高其成骨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研究证实,PEEK-羟磷灰石(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效能,但其脆性较PEEK增大,力学性能降低。将其制成PEEK-HA-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弥补PEEK-HA复合材料脆性较高的缺点。纳米氟磷灰石-PEEK复合材料和纳米二氧化钛-PEEK复合材料均可提高成骨效能。PEEK经过表面喷砂、等离子喷涂、激光照射、电弧离子镀层、化学酸蚀刻、生长因子促进和生物涂层改性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和成骨效能,为口腔修复和种植治疗带来新的可能。本文总结PEEK及其复合材料成骨效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植入 成骨效能
下载PDF
Matrilin-4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金芳 孟琳 +4 位作者 高华丽 李雪洋 胡雪 张颖丽 尹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7,I0005,共6页
目的:研究Matrilin-4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新型盖髓剂的可能性。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在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备洞至露髓后,左侧用含Matrilin-4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Matrilin-4组),右侧用含磷... 目的:研究Matrilin-4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新型盖髓剂的可能性。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在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备洞至露髓后,左侧用含Matrilin-4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Matrilin-4组),右侧用含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PBS组),双侧均用玻璃离子封洞。分别于3、7、14和28d灌流固定处死大鼠并取上颌双侧第一磨牙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3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较少量炎症细胞聚集,并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7d时2组穿髓孔下方炎症反应加重,但Matrilin-4组明显轻于PBS组,且可见前期牙本质形成;14d时Matrilin-4组露髓区域可被较连续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覆盖;28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可见厚而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牙本质桥下面有重组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在术后3、7和14d呈逐渐增强趋势,28d时减弱;盖髓后各时间点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均强于PBS组,且14d时阳性表达达高峰。与PBS组比较,3、7和14d时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atrilin-4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lin-4 牙髓损伤修复 盖髓剂 成牙本质细胞
下载PDF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秀菊 牛德利 +2 位作者 甘抗 宋效庆 刘红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79-281,共3页
聚醚醚酮生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活性,其在骨缺损修复、创伤修复和口腔固定修复及种植等领域的应用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聚醚醚酮生物复合材料得以开发和研制。本文就目前常见的医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生物相... 聚醚醚酮生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活性,其在骨缺损修复、创伤修复和口腔固定修复及种植等领域的应用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聚醚醚酮生物复合材料得以开发和研制。本文就目前常见的医用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种植体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磁性附着体与卡环联合应用修复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梅 刘红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10-311,共2页
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年在北京大学医院口腔中心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患者35例,可摘局部义齿4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8-73岁。按Kennedy分类法,一类牙列缺损21例,二类16例,三类5例。共用磁性附着体46个,卡环80个,修复缺失牙... 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年在北京大学医院口腔中心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患者35例,可摘局部义齿4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8-73岁。按Kennedy分类法,一类牙列缺损21例,二类16例,三类5例。共用磁性附着体46个,卡环80个,修复缺失牙齿161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附着体 可摘局部义齿 修复 卡环联合应用
下载PDF
In-Ceram alumina全瓷冠边缘和内部适合性的研究
16
作者 张艳 李江 +3 位作者 苏青青 张凤兰 焦晓菲 包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435,共2页
随着In-Ceram alumina全瓷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适合性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对其边缘和内部适合性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ALUMINA 适合性 全瓷冠 冠边缘 IN-CERAM 临床应用
下载PDF
MMP-3和CCN2在牙髓损伤模型大鼠牙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7
作者 李梦洁 谢金芳 +1 位作者 尹硕 刘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建立大鼠牙髓损伤模型,初步探讨牙髓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2(CCN2)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损伤后0 h、6 h、1 d、3 d、7 d及14 d组,每组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单... 目的:建立大鼠牙髓损伤模型,初步探讨牙髓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2(CCN2)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损伤后0 h、6 h、1 d、3 d、7 d及14 d组,每组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单纯开放法制备上颌磨牙牙髓损伤模型,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各组大鼠牙髓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髓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髓组织中MMP-3和CCN2的定位并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对照组大鼠牙髓组织中可见成牙本质细胞层、乏细胞层、多细胞层和固有牙髓分界清楚;损伤后0 h组大鼠牙髓组织可见血管轻度扩张;损伤后6 h组大鼠牙髓组织中血管扩张明显;损伤后3 d组大鼠牙髓组织中可见炎症细胞聚集;损伤后7 d组大鼠牙髓组织中可见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并可见新生牙本质样细胞;损伤后14 d组大鼠牙髓组织中可见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大鼠牙髓组织中MMP-3和CCN2均呈阴性表达;损伤后0和6 h组大鼠牙髓组织中可见MMP-3和CCN2弱阳性表达;损伤后1 d组大鼠开髓点下方牙髓组织成牙本质细胞和细胞基质中MMP-3和CCN2均呈阳性表达;损伤后3和7 d组大鼠牙髓组织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均可见MMP-3和CCN2强阳性表达;损伤后14 d组大鼠修复性牙本质中MMP-3和CCN2阳性表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损伤后不同时间组大鼠牙髓组织中MMP-3和CCN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损伤后0 h组比较,损伤后6 h组大鼠牙髓组织中MMP-3和CCN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1 d、3 d、7 d和14 d组大鼠牙髓组织中MMP-3和CCN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MMP-3和CCN2在大鼠牙髓损伤后的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提示MMP-3和CCN2在促进牙髓损伤后的自身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损伤 疾病模型 动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2
下载PDF
“五常法”在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吴悠 边立新 +1 位作者 赵丽 杨华 《医疗装备》 2021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综合口腔治疗科使用CERE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后牙嵌体,将2018年1-12月的172件CEREC椅旁CAD/CAM系统作为...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综合口腔治疗科使用CERE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后牙嵌体,将2018年1-12月的172件CEREC椅旁CAD/CAM系统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的190件CEREC椅旁CAD/CAM系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五常法”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设备放置规范率、准备完好率、清洁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车针更换率、设备故障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常法”在CEREC椅旁CAD/CAM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发挥设备的最佳性能,节约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 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乙醇湿粘接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及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木子 甘抗 +1 位作者 刘秀菊 刘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8-309,312,共3页
1992年,Kanca提出"牙本质湿粘接"的理论,对于全酸蚀粘结技术,传统的湿粘接技术是水湿粘接。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传统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应用及树脂粘结材料不断的深入研究,即刻牙本质粘结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的特殊... 1992年,Kanca提出"牙本质湿粘接"的理论,对于全酸蚀粘结技术,传统的湿粘接技术是水湿粘接。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传统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应用及树脂粘结材料不断的深入研究,即刻牙本质粘结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的特殊性和口腔环境的酶解水解作用,牙本质粘结修复体的耐久性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美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小管 粘结强度 粘接技术 粘结效果 粘接界面 口腔环境 纳米渗漏 粘结界面 酸蚀 粘结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