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用心于“真”--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先生访谈 |
孙正聿
赵龙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 ——以吉林大学四本马哲著作为例 |
白刚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19 |
0 |
|
3
|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
朱文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新发展社会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
田毅鹏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数字社会工作的生活性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
芦恒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找回基层治理中的“社会性” |
田毅鹏
|
《社会建设》
|
2025 |
0 |
|
7
|
数字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工具理性批判与内生人民性探索 |
王一
|
《社会保障评论》
|
2025 |
0 |
|
8
|
困境儿童的微观社会支持及其社会工作介入路径选择 |
李文祥
刘一锋
|
《行政与法》
|
2025 |
0 |
|
9
|
从机械动员到有机动员: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机制升级 |
贾玉娇
张译文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0
|
共同体关系的消解与重塑:村落社会的变迁机制研究 |
李文祥
王俊雅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1
|
医患信任危机的“责任意识”分析——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为例 |
孙祺媛
董才生
|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2
|
哲学生产者、哲学消费者与原始文本的元哲学价值 |
伊桑·兰德斯
马妮(译)
李大强(校)
|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驱逐”伯夷:一个反思法家政治哲学的视角 |
蒋范
|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城市居家养老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数字失能与完善——基于B市居家养老群体的调研 |
李言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5
|
社会排斥视角下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身份歧视:影响、成因与对策 |
温煦
梁灵琪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2025 |
0 |
|
16
|
医疗保障体系社会分层问题研究——以吉林某大学为例 |
姜昊
|
《区域治理》
|
2021 |
0 |
|
17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贫困生家访贯穿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思考——以吉林大学2019年暑期家访山西省吕梁地区为例 |
于士博
|
《海外文摘》
|
2021 |
0 |
|
18
|
利益均衡机制与社会安全——基于吉林省城乡居民社会安全感的研究 |
宋宝安
王一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19
|
公共协商:企业参与农村社会福利供给的路径探索与共同富裕——基于吉林省白山市某案例的实证研究 |
杨轶华
祁晓民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6
|
|
20
|
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效应——以西美尔《货币哲学》为案例 |
张盾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