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LMRS的地学仪器认识实习的应用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
1
作者 孙慧慧 胡鹤 +2 位作者 张莉 朱金宝 宫晓宇 《信息系统工程》 2021年第6期147-149,153,共4页
根据地学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将自制科研仪器核磁共振找水系统JLMRS应用于地学仪器认识实习。根据核磁共振找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设计野外实验,介绍了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简单的反演成像算法。基于核磁共振找水系统的地学... 根据地学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将自制科研仪器核磁共振找水系统JLMRS应用于地学仪器认识实习。根据核磁共振找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设计野外实验,介绍了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简单的反演成像算法。基于核磁共振找水系统的地学仪器认识实习使本科生能够了解到最前沿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拓了本科生的视野,激发了本科生对地学仪器专业的学习热情,有利于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仪器 核磁共振找水系统 认识实习 地下水测量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核磁共振探测仪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达 时军伟 段清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0-53,共4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VB编程语言的控制系统代码过长、冗杂、不便修改,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野外实验和后期扩展的需要,通过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设计核磁共振仪器的控制系统,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将各个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化,供顶层统一调... 针对现有的基于VB编程语言的控制系统代码过长、冗杂、不便修改,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野外实验和后期扩展的需要,通过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设计核磁共振仪器的控制系统,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将各个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化,供顶层统一调用;通过本系统,设置仪器参数,检测仪器状态,控制仪器运行,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处理、保存。同时详细研究了LabVIEW实现仪器控制的关键技术。经验证,系统能够满足控制仪器正常运行,实现所有功能的要求,且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稳定可靠,便于修改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核磁共振探测 控制系统
下载PDF
磁共振方法在堤坝渗漏探测中的实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蒋川东 林君 +2 位作者 秦胜武 李珊珊 段清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8-863,共6页
为精确定位堤坝渗漏点位置,介绍了一种能直接定量探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磁共振法。通过阐述磁共振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反演算法,确定适用于堤坝渗漏探测的线圈类型和测量方式。采用吉林大学自主研制的JLMRS型磁共振探水仪,在辽宁桓仁崔... 为精确定位堤坝渗漏点位置,介绍了一种能直接定量探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磁共振法。通过阐述磁共振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反演算法,确定适用于堤坝渗漏探测的线圈类型和测量方式。采用吉林大学自主研制的JLMRS型磁共振探水仪,在辽宁桓仁崔家街堤坝坝顶铺设4匝边长为12.5m的正方形线圈,连续测量15个点,测量深度达35m。经过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得到坝体二维含水量剖面图,为消除上游水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修正方法,进而得到坝体二维相对含水量剖面。实验结果表明:崔家街大坝存在3个渗漏点(距溢洪道140、180和240m处)和2个渗透区(距溢洪道100~150m和170~250m处);深度为-20~-10m,为砾卵石层渗漏,与工程地质资料和下游渗水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堤坝渗漏 修正方法 直接探水 二维
下载PDF
海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装置参数研究及实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慧 林君 +4 位作者 王艳 周国华 周逢道 刘长胜 嵇艳鞠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9-665,共7页
可控源时间域电磁法应用在海底探测,需要确定装置参数,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确定了发射频率的最大值;分析了发射线圈的电性对发射电流后沿的影响,确定了作为发射线圈的导线的时间常数应尽量小;对接收线圈的参数及过渡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 可控源时间域电磁法应用在海底探测,需要确定装置参数,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确定了发射频率的最大值;分析了发射线圈的电性对发射电流后沿的影响,确定了作为发射线圈的导线的时间常数应尽量小;对接收线圈的参数及过渡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实验,理论计算了接收线圈电路模型在发射电流斜阶跃下降和关断后在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状态的一次感应电动势解的情况,确定了采用并联匹配电阻消除振荡的方法,并依据所分析的装置参数设计实施了海上实验,探测出海底低阻体的准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瞬变电磁法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感应电动势 过渡过程
下载PDF
地下工程灾害水源的磁共振探测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林君 蒋川东 +8 位作者 林婷婷 段清明 王应吉 尚新磊 范铁虎 孙淑琴 田宝凤 赵静 秦胜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619-3628,共10页
地面磁共振探测(Surface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SMR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新方法,这种在地面直接探测地下介质中氢核丰度的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缺水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还可以在地下水引起的堤坝渗漏、滑坡、... 地面磁共振探测(Surface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SMR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新方法,这种在地面直接探测地下介质中氢核丰度的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缺水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还可以在地下水引起的堤坝渗漏、滑坡、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水源的探测预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首次提出了地下磁共振探测方法(Underground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UMRS),将SMRS方法引入到地下工程领域,实现隧道工程和煤矿开采等地下狭窄空间极端环境的探测.为应用UMRS方法,需要深入研究地下水超前探测理论、准全空间处理与反演方法、旋转多匝小线圈探测模式,强电磁干扰环境自适应噪声压制策略、以及复杂地质环境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探测关键技术等难题.论文还简要介绍了超导磁探测技术和工程盾构及掘进实时探测等新技术在地下工程生产安全探测预警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磁共振探测 地下磁共振探测 准全空间 多匝线圈 自适应消噪
下载PDF
二维阵列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理论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蒋川东 林君 +2 位作者 段清明 田宝凤 郝荟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73-2983,共11页
核磁共振法(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是一种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目前只能对水平层状的含水层进行一维测深,对于尺寸小于线圈直径的二维或三维含水构造成像时,其灵敏度和横向分辨率很低.本文从研究二维阵列线圈核磁... 核磁共振法(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是一种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目前只能对水平层状的含水层进行一维测深,对于尺寸小于线圈直径的二维或三维含水构造成像时,其灵敏度和横向分辨率很低.本文从研究二维阵列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式的可行性出发,推导了地面发射线圈产生的椭圆极化激发场和阵列接收线圈的核磁共振响应核函数的表达式,数值计算了二维阵列线圈测量方式的MRS信号初始振幅图像和探测灵敏度,通过与二维发射/接收同一线圈测量方式对比,得到结论如下:二维阵列线圈测量方式可直接确定地下含水构造的水平位置,但需更大的激发电流强度和接收灵敏度;当中浅层(<45 m)地下含水构造的水平位置、深度和截面积变化时,二维阵列线圈测量方式的相对灵敏度均高于同一线圈方式,且水平相对灵敏度改善最明显;地下含水构造的深度增加时,其水平相对灵敏度逐渐降低;对于位于地下15 m处的浅层地下含水构造,其水平分辨率为5 m,垂直分辨率为4.5 m,横截面分辨率为8 m^2,以上三种分辨率均由仪器噪声水平所决定.通过实施增加接收线圈的数量和匝数、提高激发脉冲矩和接收灵敏度等改进措施,现有的仪器系统可用二维阵列线圈测量方式.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将促使二维阵列线圈核磁共振方法在地下暗河、喀斯特溶洞和堤坝渗漏等二维或三维含水构造快速探测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地下水 二维 阵列线圈 接收灵敏度
下载PDF
油田压裂井地电法双参数联合监测技术与仪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凯光 贾正森 +6 位作者 王言章 李振峰 邱春玲 李亭亭 王佳 李雪涛 林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663-3672,共10页
目前世界上水力压裂技术是老油田增产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所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油气储层裂缝分布规律监测对于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压裂液在地层中的低阻特性与极化特性,基于井地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联合,... 目前世界上水力压裂技术是老油田增产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所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油气储层裂缝分布规律监测对于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压裂液在地层中的低阻特性与极化特性,基于井地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联合,根据位场理论镜像原理,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计算了多种压裂模型的地表传导电位与极化电位;通过非等权值的数据融合算法,计算了地表双参数异常,仿真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双参数融合技术在异常提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基于双波大功率联合发射技术、时分复用低噪声接收技术,研制了井地电法双参数联合监测仪器系统,共模抑制比达110dB,有效地提取了微弱异常信号.通过陕西省富县华北局油田的压裂野外联合监测试验,表明了井地电法双参数联合监测仪器系统在水力压裂裂缝监测中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和较高的分辨率,解决了在低电阻率储层压裂或深井压裂情况下监测困难以及单一方法的监测结果多解性等问题,实现对油田水力压裂裂缝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压裂 电阻率 极化率 双参数 数据融合 联合监测
下载PDF
地面磁共振测深分布式探测方法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21
8
作者 林婷婷 蒋川东 +3 位作者 齐鑫 史文龙 段清明 林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651-3662,共12页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MRS)因具有对地下水探测定性、定量的特点而备受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传统研究中,人们局限于一维探测方法,假设层状含水构造,导致复杂地质环境下难以确定井位、不均匀含水层小水体难以分辨的反演解释瓶颈.针对现有测量...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MRS)因具有对地下水探测定性、定量的特点而备受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传统研究中,人们局限于一维探测方法,假设层状含水构造,导致复杂地质环境下难以确定井位、不均匀含水层小水体难以分辨的反演解释瓶颈.针对现有测量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了MRS二维分布式探测模式,依据激发场不均匀特性,定义了实际测量中的测线方位角α,推导了分布式接收线圈MRS响应核函数表达式,实现了二维正演计算,探索了α角与探测灵敏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首次将Occam方法用于MRS二维反演解释中,实现了磁共振断层成像MRT(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模型试算中,根据含水层位置以及环境噪声变化的磁共振响应,客观评价了分布式MRS探测适用范围.理论先行可推动仪器完善,本文通过分布式接收单元设计、接收线圈数量和匝数增加与调整、放大器参数自适应设置与矫正,成功研制了地面分布式磁共振探测系统,并进行了野外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基岩裂隙水定位、堤坝渗漏灾害水源评价,喀斯特溶洞含水构造精确探测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测深 剖面角度 分布式测量 OCCAM反演
下载PDF
全波形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分辨率 被引量:14
9
作者 嵇艳鞠 栾卉 +5 位作者 李肃义 万玲 王远 许洋铖 李丽 林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5-891,共7页
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传统记录方式存在不能探测高导异常等不足。以导电薄板为模型,研究了梯形波激励、全波形记录方式下的探测分辨率。采用等效涡流环近似方法,在计算了任意位置两线圈互感的基础上,实现了薄板电流关断期间和断开期间... 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传统记录方式存在不能探测高导异常等不足。以导电薄板为模型,研究了梯形波激励、全波形记录方式下的探测分辨率。采用等效涡流环近似方法,在计算了任意位置两线圈互感的基础上,实现了薄板电流关断期间和断开期间感应电动势的数值计算。数值计算表明:当存在覆盖层时,如果测量系统最小分辨率为5 nV/m2,在电流断开期间可检测目标体电导为1~400 S,在电流关断期间可检测目标体电导为0.1~1 000 S。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采用全波形测量,可以拓宽电磁系统检测异常电导的分辨率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磁响应 等效涡流环 关断期间 断开期间 导电覆盖层 高导异常
下载PDF
分布式电磁探测系统在深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文秀 周逢道 +4 位作者 林君 刘长胜 曹学峰 陈健 徐汶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07-1213,共7页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深部资源勘探方法,但现有仪器分段分时的工作方式使得其观测精度受不同排列观测条件差异的影响。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研制了一种实现整条测线多点同步观测的分布式电磁探测系统。系统...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深部资源勘探方法,但现有仪器分段分时的工作方式使得其观测精度受不同排列观测条件差异的影响。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研制了一种实现整条测线多点同步观测的分布式电磁探测系统。系统由级联式大功率发射系统和分布式多通道接收系统组成,通过移动发射源位置实现CSAMT和激发极化法2种测量功能;仪器采集的多道原始数据经过干扰噪声抑制后提取出反演参数。利用该系统在吉林松江河地区开展了深部地下水资源勘查,并与同类仪器GDP32II的勘探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布式电磁探测系统多点同步观测方式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效地克服了时变性、区域性外界噪声产生的横向异常影响。根据勘查结果在该地区成功预测了深部地下水的有利赋存位置并得到了钻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勘探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分布式系统 同时测量 深部地下水勘查
下载PDF
分布式电磁探测宽频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文秀 林君 +1 位作者 刘立超 胡瑞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6-1431,共6页
将地球物理勘探中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采集的分布式采集技术引入电磁探测仪器,针对被测电磁场信号宽频带、大动态范围、强噪声干扰的特点,通过设计低噪声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采用24位Δ-Σ结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ADC)和现场... 将地球物理勘探中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采集的分布式采集技术引入电磁探测仪器,针对被测电磁场信号宽频带、大动态范围、强噪声干扰的特点,通过设计低噪声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采用24位Δ-Σ结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ADC)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构建了高性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利用微控制器及其外围功能模块实现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流程控制、数据存储和传输。主要技术指标测试和水槽模型及野外勘探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先进,测量准确,能够满足分布式电磁探测数据采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分布式系统 电磁探测 宽频信号调理 数据采集 Δ-Σ模数转换器
下载PDF
瞬变电磁探测发射电流波形记录单元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逢道 林君 +2 位作者 朱凯光 周国华 刘长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1-545,共5页
为削弱一次场的影响,减小探测盲区,需要记录发射电流波形。本文采用电流取样、前置放大及滤波、信号采集等技术,记录发射电流关断波形。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流记录单元能够完整、平滑地记录发射电流波形,记录的波形与示波器观测... 为削弱一次场的影响,减小探测盲区,需要记录发射电流波形。本文采用电流取样、前置放大及滤波、信号采集等技术,记录发射电流关断波形。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流记录单元能够完整、平滑地记录发射电流波形,记录的波形与示波器观测到的发射电流波形一致,电流采集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仪器 瞬变电磁 发射机 关断时间 阶跃函数
下载PDF
接地电性源空地瞬变电磁探测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君 符磊 +3 位作者 王言章 徐江 嵇艳鞠 杨蒙蒙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8-894,共7页
根据一维层状模型,正演计算了探测深度为1000m时接收电磁信号的特点,进而确定了接收传感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建立了传感器的等效模型,分析了不同匹配状态下传感器的频率特性及对其灵敏度的影响。在对传感器噪声源建立等效模型的基础上,... 根据一维层状模型,正演计算了探测深度为1000m时接收电磁信号的特点,进而确定了接收传感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建立了传感器的等效模型,分析了不同匹配状态下传感器的频率特性及对其灵敏度的影响。在对传感器噪声源建立等效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影响传感器噪声水平的各噪声源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同时给出了高源阻抗下降低传感器噪声的方法。野外试验采用已知异常线圈响应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同时其噪声特性能够满足实地探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 等效模型 噪声分析 频率特性
下载PDF
瞬变电磁接收装置对浅层探测的畸变分析与数值剔除 被引量:34
14
作者 嵇艳鞠 林君 王忠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267,共6页
从理论上对瞬变电磁系统的接收装置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了瞬变信号在早期发生畸变的根本原因,揭示出接收装置在发射电流关断期间和电流关断后对一次场和二次场的影响关系,给出基于导电球体模型下接收装置的谐振频率与最小取样时间的... 从理论上对瞬变电磁系统的接收装置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了瞬变信号在早期发生畸变的根本原因,揭示出接收装置在发射电流关断期间和电流关断后对一次场和二次场的影响关系,给出基于导电球体模型下接收装置的谐振频率与最小取样时间的关系图,进而讨论了接收装置对浅层目标体探测的影响.当瞬变电磁测量系统在电流关断开始时刻记录全程瞬变响应和发射电流波形时,如果接收装置的位置和谐振频率已知,就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方法从根本上剔除接收装置对早期瞬变信号的影响,即使接收装置存在过渡过程,也同样可以实现近地表浅层的探测,从而缩短瞬变电磁法的浅层勘探盲区,提高近地表的探测分辨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探测 过渡过程 最小取样时间 最小勘探深度 数值计算 剔除
下载PDF
混场源电磁法仪器研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程德福 王君 +2 位作者 李秀平 段清明 林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778-781,共4页
混场源电磁法综合了 MT 和 CSAMT 方法的特点,以天然和人工电磁场相结合为场源,探测介质的电阻率,信号频带为0.01 Hz~100 kHz,探测深度从几 m 到1000 m,主要用于地下水、环境、矿产、工程等探测.本文介绍电磁波发射机、接收机、... 混场源电磁法综合了 MT 和 CSAMT 方法的特点,以天然和人工电磁场相结合为场源,探测介质的电阻率,信号频带为0.01 Hz~100 kHz,探测深度从几 m 到1000 m,主要用于地下水、环境、矿产、工程等探测.本文介绍电磁波发射机、接收机、宽频带磁传感器的研制进展与关键技术.讨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野外实验结果验证了仪器原理样机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场源电磁法 发射机 磁传感器 接收机
下载PDF
时间域电磁探测发射电流过冲产生原理及抑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逢道 唐红忠 +1 位作者 郭新 王金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3-1028,共6页
针对时间域电磁探测系统中发射电流过冲造成接收盲区的问题,建立了电流过冲产生和抑制的交流等效模型,运用电路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加速电阻增大过冲电流振荡阻尼的方法,对时间域电磁探测发射机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改进后系统稳... 针对时间域电磁探测系统中发射电流过冲造成接收盲区的问题,建立了电流过冲产生和抑制的交流等效模型,运用电路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加速电阻增大过冲电流振荡阻尼的方法,对时间域电磁探测发射机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改进后系统稳定可靠,并使波形早期道信号前移110μs,达到缩小近地探测盲区的目的,为时间域电磁探测全电流波形收录提供了硬件前提,也可为基于无人机的电磁法探测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仪器 电磁探测 时间域电磁法 加速电阻 电流过冲 探测盲区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探测中空芯线圈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君 王琳 +3 位作者 王晓光 蔡敏 符磊 尚新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1-730,共10页
针对矿井瞬变电磁法中探测空间的有限性及探测目标分布的全空间性,研制一种适合该方法的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根据矿井瞬变电磁探测需要,确定了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的基本技术指标.通过对空芯线圈的物理结构和前置放大电路的等效噪声... 针对矿井瞬变电磁法中探测空间的有限性及探测目标分布的全空间性,研制一种适合该方法的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根据矿井瞬变电磁探测需要,确定了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的基本技术指标.通过对空芯线圈的物理结构和前置放大电路的等效噪声电路进行分析,获取了引入噪声的主要来源.构建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的等效模型,实现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及低噪声的分析,给出影响传感器噪声水平的各噪声源随频率变化的规律,设计矿井瞬变电磁中降低传感器噪声的方法,采用该优化方法,传感器的总噪声在谐振频率处信噪比提高了15.6dB.测试结果表明: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噪声性能和输出特性优于加拿大Geonics公司的3D-1HF-coil传感器,满足矿井瞬变电磁探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传感器 矿井瞬变电磁法 幅频特性 电压噪声
下载PDF
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系统关断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逢道 林君 +2 位作者 周国华 刘长胜 王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35,共4页
运用电路理论对发射线圈进行了建模分析;讨论了采用多匝小线圈进行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时,发射电流关断沿时间与电流幅值和发射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在保证发射磁矩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发射电流幅值与发射线圈匝数以缩短发射电流关断... 运用电路理论对发射线圈进行了建模分析;讨论了采用多匝小线圈进行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时,发射电流关断沿时间与电流幅值和发射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在保证发射磁矩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发射电流幅值与发射线圈匝数以缩短发射电流关断沿的原则,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发射机 关断时间 阶跃函数
下载PDF
近地表电磁探测多频数字驱动信号产生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逢道 王金玉 +2 位作者 唐红忠 张赫 周继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2-687,共6页
针对近地表频率域电磁探测对发射信号的要求,以单极性倍频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为基础,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作为硬件平台,构建了基于嵌入式NiosII软核的... 针对近地表频率域电磁探测对发射信号的要求,以单极性倍频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为基础,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作为硬件平台,构建了基于嵌入式NiosII软核的片上系统SOPC(Sys-tem-on-a-programmable-chip);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实现多频SPWM的数字算法,产生频率间隔小、谐波失真(THD)低的多频数字驱动信号,克服了伪随机法频率间隔固定、系统结构复杂、位流法过分依赖负载线圈、算法复杂的缺点。最后,通过理论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技术 多频信号 单极性倍频正弦脉宽调制技术 可编程片上系统 谐波失真
下载PDF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海底工程勘探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慧 林君 +3 位作者 周逢道 刘长胜 王艳 周国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3-1158,共6页
采用可控源电磁法进行海底工程及资源勘探,采用垂直磁偶极装置拖曳测量,分析了上覆海水对于感应电压曲线的影响及剖面图的理论形态;进行了线圈小型化研究,通过计算和实验得到能够用于海底探测的磁偶极装置的参数;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完成... 采用可控源电磁法进行海底工程及资源勘探,采用垂直磁偶极装置拖曳测量,分析了上覆海水对于感应电压曲线的影响及剖面图的理论形态;进行了线圈小型化研究,通过计算和实验得到能够用于海底探测的磁偶极装置的参数;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完成了海底模型实验及输油管线探测实验,准确地探测到海底异常及输油管线位置及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电导率 垂直磁偶极装置 中心回线装置 海水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