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9
1
作者 赵佳 姜文华 +3 位作者 郝利铭 周莉 薛辉 刘佳梅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12期1039-1041,共3页
为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应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开设综合性实验、开展自讲自学、实施多种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改革组织学与胚胎学考核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佳 姜文华 +5 位作者 郝利铭 赵慧 李树蕾 刘颖 薛辉 刘佳梅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利用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改革组织学与胚胎学考核模式,构建新型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评价体系,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考核模式 数字化教学平台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智慧云课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树蕾 李艳超 +3 位作者 赵佳 刘颖 赵慧 刘佳梅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76-380,共5页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期间的教学需要,使线上教学能够达到与线下教学相似的质量和效果,我校2021级五年制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尝试“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方式。该方式选用学习通、腾讯会议及腾讯QQ群3个网络平台...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期间的教学需要,使线上教学能够达到与线下教学相似的质量和效果,我校2021级五年制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尝试“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方式。该方式选用学习通、腾讯会议及腾讯QQ群3个网络平台以实现备课、授课和辅导3个教学过程;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易创公司“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系统,将丰富生动的数字切片融入教学各环节,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实验课智慧云课堂。课后教学反馈显示该教学模式得到大多数医学生的认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 数字化教学平台
下载PDF
微课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7
4
作者 赵佳 刘佳梅 +5 位作者 赵慧 郝利铭 姜文华 李树蕾 崔佳乐 刘颖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18-19,共2页
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教学环节,而在实验课上通过观察大量的切片、标本进行组织结构的学习是本学科的特色,传统实验课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现将微课应用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教学环节,而在实验课上通过观察大量的切片、标本进行组织结构的学习是本学科的特色,传统实验课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现将微课应用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组织胚胎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结合翻转课堂在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姜文华 刘颖 郝利铭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年第11期114-115,共2页
在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中进行基于微信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显示.微信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明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及沟通能力。但是,要求学生具有主动... 在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中进行基于微信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显示.微信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明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及沟通能力。但是,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及沟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翻转课堂 组织胚胎学 实验课:教学
下载PDF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科研实验室管理及其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文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加拿大医学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与大学科研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及高效运行密切相关。现以麦吉尔大学人工细胞与器官研究中心为例,从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管理措施、团队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分析其医学科研实验室建... 加拿大医学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与大学科研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及高效运行密切相关。现以麦吉尔大学人工细胞与器官研究中心为例,从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管理措施、团队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分析其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特点,希望对国内医学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 麦吉尔大学 医学实验室 管理 启示
下载PDF
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诱导培养体系的改良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 张舒岩 +5 位作者 杨立彬 李冉 蒋然然 陈治光 李树蕾 李树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4-1118,I0006,共6页
目的:通过改良细胞培养方案建立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形成成熟破骨细胞(OC)的高效培养体系。方法:向Raw264.7细胞培养液α-MEM中添加50μg·L-1 M-CSF、100μg·L-1 RANKL和1×10-8 mol·L-1 1α,25-(OH)2D3,于5%CO... 目的:通过改良细胞培养方案建立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形成成熟破骨细胞(OC)的高效培养体系。方法:向Raw264.7细胞培养液α-MEM中添加50μg·L-1 M-CSF、100μg·L-1 RANKL和1×10-8 mol·L-1 1α,25-(OH)2D3,于5%CO2、37℃孵箱中培养12d,每3d换液1次,每次换液前对细胞进行短暂消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利用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FITCphalloidin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OC是否成熟并具有吞噬功能。结果:通过改良培养方法,在诱导过程中培养孔内的大部分区域始终保持单层细胞的生长状态。镜下观察和HE染色,诱导第12天时OC胞体覆盖培养面积的70%;FITC-phalloidin染色,伴随着OC成熟,伪足内出现的束状伪足小体逐渐变为环形,最终融合带状肌动蛋白环环绕在胞质周围;免疫荧光染色,诱导12d后OC表达的降钙素受体(CTR)较前体细胞显著增加,TRAP染色显示OC胞浆内呈现大量红色颗粒。提示获得的OC成熟并具有吞噬功能。结论:本实验通过改良培养方法,联合应用细胞因子50μg·L-1 M-CSF、100μg·L-1 RANKL和1×10-8 mol·L-1 1α,25-(OH)2D3建立了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形成成熟OC的高效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 264.7细胞 破骨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1.25二羟基 维生素D3
下载PDF
临床医学试验班组化与免疫组化的课程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树蕾 姜文华 +5 位作者 刘颖 董志勇 李艳超 赵慧 周莉 刘佳梅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10期829-831,共3页
为了更好地贯彻医学回归精英教育的理念,提高临床医学七年制(试验班)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针对临床七年制(试验班)开设了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这门课程,准确定位课程建设的目标,并构建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在数年的实践中,阶段... 为了更好地贯彻医学回归精英教育的理念,提高临床医学七年制(试验班)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针对临床七年制(试验班)开设了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这门课程,准确定位课程建设的目标,并构建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在数年的实践中,阶段性完成多层次的教材建设;结合学系的科研优势和实验技术的实用性,不断地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建立独具特色的实验设计及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确定公平合理的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逐步完善该课程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悦 赵慧 +4 位作者 黄冰玉 蔺军敏 徐影 崔满华 路英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阐明促排卵治疗中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于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76例做过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分析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促排卵治疗周期数和促排卵治疗中是否...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阐明促排卵治疗中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于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76例做过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分析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促排卵治疗周期数和促排卵治疗中是否应用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结果:在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中,不同不孕类型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不同不孕年限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1,P=0.458);而不同促排卵治疗周期数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2,P=0.025);促排卵治疗中是否应用过GnRHa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99,P=0.000)。在经过促排卵治疗的患者中,随着促排治疗周期数的增加,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增加,经过3个以上促排卵治疗周期的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高于经过1-2个促排卵治疗周期者(52.4%vs25.5%,P=0.025)。在促排卵治疗中应用过GnRHa的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过GnRHa的患者(16.0%vs 65.4%,P=0.000)。结论:促排卵治疗周期数的增加是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而GnRHa可抑制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不孕症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TGF-β1对胶质瘤U8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扬 赵丽艳 +4 位作者 陈勇 吕晓艳 崔佳乐 李蕴潜 赵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7-1091,I0013,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胶质瘤U8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为阐明胶质瘤侵袭性生长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TGF-β1体外处理胶质瘤U87细胞,分为2.5×10^(-6)、5.0×10^(-6)、10.0×10^(-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胶质瘤U8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为阐明胶质瘤侵袭性生长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TGF-β1体外处理胶质瘤U87细胞,分为2.5×10^(-6)、5.0×10^(-6)、10.0×10^(-6)和20.0×10^(-6)g·L^(-1) TGF-β1组,以0×10^(-6)g·L^(-1) TGF-β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U87细胞中上皮标志物(上皮钙黏蛋白)和间质标志物(神经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以及转录因子(Snail、Slug和Zeb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U87细胞形态表现;划痕愈合实验检测U87细胞相对迁移距离。结果:随着TGF-β1浓度的升高,胶质瘤U87细胞中上皮钙黏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逐渐降低,2.5×10^(-6)、5.0×10^(-6)、10.0×10^(-6)和20.0×10^(-6) g·L^(-1) TGF-β1组U87细胞中上皮钙黏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神经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则随着TGF-β1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神经钙黏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升高11.5%(P>0.05)、39.4%(P>0.05)、51.0%(P<0.05)和76.9%(P<0.05);10.0×10^(-6)和20.0×10^(-6)g·L^(-1) TGF-β1组U87细胞中波形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5.0×10^(-6)、10.0×10^(-6)和20.0×10^(-6) g·L^(-1) TGF-β1组U87细胞中Snail、Slug和Zeb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10^(-6) g·L^(-1) TGF-β1组U87细胞呈拉伸状和更为狭长,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TGF-β1能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胶质瘤U87细胞发生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化 钙黏蛋白 转录因子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氧化应激引起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宇 刘冬丽 +2 位作者 赵金武 陈慧 刘佳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对氧化应激引起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周期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PC12+过氧化氢(H_2O_2)组(损伤组);PC12+H_2O_2+Rap组(Rap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MDC法观察细胞自噬泡改变;Western...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对氧化应激引起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周期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PC12+过氧化氢(H_2O_2)组(损伤组);PC12+H_2O_2+Rap组(Rap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MDC法观察细胞自噬泡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改变;活性氧簇(ROS)染色法观察细胞活性氧改变。结果与损伤组比较,Rap组细胞活力增强,自噬相关蛋白LC3-Ⅱ高表达,细胞内自噬泡颗粒荧光强度增加,ROS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 Rap预处理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后,LC3-Ⅱ高表达,上调了细胞自噬水平,减少了线粒体的损伤,增加了细胞活力,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PC12细胞 活性氧簇 脊髓损伤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LGR5和CD13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1
12
作者 翟颖仙 张丽红 +1 位作者 周莉 王医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9期1598-1601,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Lgr5和CD13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3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6例正常卵巢组织和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Lgr5和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Lgr5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7%,...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Lgr5和CD13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3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6例正常卵巢组织和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Lgr5和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Lgr5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7%,与正常卵巢组织和浆液性囊腺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不同,从高分化到低分化Lgr5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CD133在卵巢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7.5%,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浆液性囊腺瘤无差异(P>0.05)。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不同,从高分化到低分化CD133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Lgr5与CD133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即随着Lgr5表达的上调,CD133的表达也呈现增强趋势。结论 Lgr5和CD133有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干细胞 LGR5 CD133
下载PDF
新霉胺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素活性抑制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佳 杨剑丽 +3 位作者 温得中 高翔 董帅 王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09-1314,共6页
新霉胺(neamine)是一种无毒的新霉素(neomycin)降解产物;已有研究证明,其可抑制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阻滞异种移植的人结肠腺癌在裸鼠的生长.本研究证明,新霉胺对人黑色瘤细胞株A375的细胞增殖、迁移... 新霉胺(neamine)是一种无毒的新霉素(neomycin)降解产物;已有研究证明,其可抑制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阻滞异种移植的人结肠腺癌在裸鼠的生长.本研究证明,新霉胺对人黑色瘤细胞株A375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作用.MTT法及软琼脂培养显示,新霉胺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试验证明,新霉胺可阻滞A375细胞,乃至血管生成素诱导的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润能力.此外,免疫荧光揭示新霉胺可阻断血管生成素的核转位,从而抑制血管生成素诱导的A375细胞增殖.上述结果提示,新霉胺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素的核转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鉴于与新霉素比较,新霉胺毒性小,因此新霉胺可望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先导药物,颇具开发前景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霉素 血管生成素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建鲤重组Cystatin蛋白的原核表达、鉴定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松 杨立彬 +6 位作者 张舒岩 金羽 陈秀华 李新 刘玲 李树蕾 李树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4-209,I0004,共7页
目的:对建鲤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PIs)Cystatin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鉴定,并以重组Cystatin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转入pET-30a-Cystatin的E.coli BL21(DE3)表达重组蛋白,经过Ni 2+-NTA镍离子亲和... 目的:对建鲤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PIs)Cystatin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鉴定,并以重组Cystatin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转入pET-30a-Cystatin的E.coli BL21(DE3)表达重组蛋白,经过Ni 2+-NTA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Cystatin,高效液相色谱鉴定重组Cystatin的纯度,Azocasein法测定其对木瓜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利用QuickAntibody-Mouse5W快速佐剂和纯化的重组Cystatin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采用夹心ELISA法鉴定抗血清的效价,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抗血清的抗原识别特异性。结果:原核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0 000;镍亲和层析纯化后重组Cystain在SDS-PAGE上显示单一条带,纯度>95%;Azocasein法检测,0.014μg重组Cystain抑制木瓜蛋白酶活性达50%以上;ELISA夹心法检测获得的Cystatin抗血清效价达到1∶512 000;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入pET-30a空质粒的全菌蛋白中未检测到Cystatin存在,而在转入pET-30a-Cystatin的全菌蛋白及纯化各步样品中均检测到Cystatin信号,且均为单一条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建鲤各组织呈现不同强度的Cystatin阳性染色,抗血清中的多克隆抗体与原核和真核表达的Cystatin均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表达和纯化了建鲤Cystatin;获得含高效价多克隆抗体的Cystatin抗血清,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新霉素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PDGF、VEGF和血管生成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佳 郝利铭 +3 位作者 姜文华 孔德霞 李洪成 周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0期1579-1582,共4页
目的探讨新霉素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PDGF、VEGF和血管生成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DMEM培养基添加10%胎牛血清培养。MTT细胞活性实验检测细胞增殖,Real Time PCR检测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蛋白表达。结... 目的探讨新霉素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PDGF、VEGF和血管生成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DMEM培养基添加10%胎牛血清培养。MTT细胞活性实验检测细胞增殖,Real Time PCR检测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MTT结果表明,新霉素对U251细胞增殖存在抑制作用,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进行,并发现新霉素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增强。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新霉素作用后U251细胞中PDGF、VEGF和血管生成素mRNA的表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分别降低了26.75%、38.23%和43.87%。ELISA分析表明新霉素能够降低PDGF、VEGF和血管生成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新霉素能够抑制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PDGF、VEGF和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并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霉素 脑胶质瘤 PDGF VEGF 血管生成素
下载PDF
草鱼Stefin克隆表达、纯化及活性特征鉴定
16
作者 陈治光 李冉 +6 位作者 李树蕾 杨立彬 蒋然然 钟海霞 陈恩 蒋光阳 李树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04,共8页
文章克隆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Stefin c DNA全长序列,全长294 bp,编码97个氨基酸,无二硫键,N端存在高度保守的Gly(3、4)残基及QXVXG(45-49)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氨基酸序列与Burton's mouthbrooder(Haplochromis bur... 文章克隆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Stefin c DNA全长序列,全长294 bp,编码97个氨基酸,无二硫键,N端存在高度保守的Gly(3、4)残基及QXVXG(45-49)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氨基酸序列与Burton's mouthbrooder(Haplochromis burtoni)Stefin A1一致性最高,为47.5%。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Stefin A与Burton's mouthbrooder(Haplochromis burtoni)、southern platyfish(Xiphophorus maculatus)、Colisa chuna(Trichogaster chuna)、lamprologini(Neolamprologus brichard)、elephant shark(Callorhinchus milii)及bicolor damselfish(Stegastes partitus)Stefin A聚为一类。将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Stefin-Pet30a转入E.coli BL21,以1 mol·L^-1IPTG诱导表达重组Stefin蛋白,而后经梯度尿素洗涤和镍亲和层析纯化,并分别利用SDS-PAGE和TSK-GEL G2000SWx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诱导及纯化效果,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Stefin蛋白得到高度纯化,最终呈现相对分子量11.4 k D的单一条带;其在高效液相上保留时间25.98 min处亦呈单一活性峰,纯度为96.28%。以荧光合成肽底物(Z-Phe-Arg-MCA)测活法鉴定重组草鱼Stefin对鲤鱼组织蛋白酶B、L的抑制活性,发现该重组蛋白对二者均体现了明显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Stefin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纯化鉴定
下载PDF
不同浓度dbcAMP对SH-SY5Y细胞向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分化潜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登莉 周莉 +2 位作者 于升 吴江 赵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3-937,I0001,共6页
目的:建立具有分化成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潜能的神经干细胞模型,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适宜的研究载体。方法:应用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分为0mmol·L-1 dbcAMP组(对照组... 目的:建立具有分化成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潜能的神经干细胞模型,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适宜的研究载体。方法:应用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分为0mmol·L-1 dbcAMP组(对照组)和0.3、0.6、1.0及2.0dbcAMP组,观察诱导后各组SH-SY5Y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Imge-Pro Plus 5.0软件测量神经元样细胞神经突起长度,计算神经突起>30μm细胞所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标志性蛋白——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的表达,并计算其免疫反应阳性率。结果:形态学观察,对照组SH-SY5Y细胞呈多边形、圆形或梭型,胞膜光滑,边界清晰;各浓度dbcAMP组随着dbcAMP浓度的增加和诱导时间的延长,SH-SY5Y细胞胞体变小、突起变长;1.0mmol·L-1 dbcAMP组细胞互相交织,表现出成熟神经元的表型。SH-SY5Y细胞诱导培养72h后,与对照组(31.4%±4.2%)比较,0.3、0.6、1.0和2.0dbcAMP组神经突起>30μm细胞所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40.1%±5.7%、47.5%±6.2%、73.1%±3.2%和74.3%±6.1%)明显升高(P<0.05或P<0.01)。SH-SY5Y细胞诱导培养72h后,与对照组(10.2%±2.1%)比较,0.3、0.6、1.0和2.0dbcAMP组GAD65阳性细胞表达率(22.1%±2.4%、46.9%±3.2%、70.7%±3.4%和72.3%±3.7%)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SH-SY5Y细胞具有分化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样细胞的潜能,1.0mmol·L-1是dbcAMP的最佳诱导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丁酰环磷腺苷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诱导 分化
下载PDF
Calu-3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表达的双重染色法研究
18
作者 郝利铭 苏晓薇 +2 位作者 于欣宇 姜文华 王宝刚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利用Calu-3细胞探讨肿瘤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表达双重染色技术。方法:体外培养Calu-3细胞,将细胞爬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氯化硝基四唑氮蓝法对细胞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染色,并分别孵育40 min、1 h和2 h。第二部分进行该... 目的:利用Calu-3细胞探讨肿瘤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表达双重染色技术。方法:体外培养Calu-3细胞,将细胞爬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氯化硝基四唑氮蓝法对细胞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染色,并分别孵育40 min、1 h和2 h。第二部分进行该酶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三部分进行琥珀酸脱氢酶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双重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表达染色结果的差异。结果:(1)相比于孵育40 min和1h的细胞,孵育2 h的细胞则反应更加充分,蓝紫色双甲臜颗粒明显增多。(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细胞内出现黄棕色DAB颗粒。(3)在活性和表达双重染色中,孵育1h时蓝紫色双甲臜颗粒和DAB黄棕色颗粒较其他孵育时间的更加明显。结论:在Calu-3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时孵育2h效果较好,而在活性和表达双重染色中,孵育1h时染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u-3细胞 琥珀酸脱氢酶 双重染色法
下载PDF
匹鲁卡品致小鼠癫痫神经元模型的建立及其F-actin、Calponin 3和ROCK2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古小云 张舒岩 +3 位作者 袁羽帆 杨立彬 李艳超 李树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I0002,I0003,共7页
目的:探讨匹鲁卡品所致小鼠癫痫神经元中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调宁蛋白3(Calponin 3)和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的表达,研究癫痫发作后RhoA/ROCK2通路与Calponin 3和F-actin解聚和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木瓜... 目的:探讨匹鲁卡品所致小鼠癫痫神经元中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调宁蛋白3(Calponin 3)和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的表达,研究癫痫发作后RhoA/ROCK2通路与Calponin 3和F-actin解聚和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消化法分离ICR新生小鼠乳鼠皮层神经元,生长至第7天时用微管关联蛋白2(MAP2)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元。将培养7d的神经元分为对照组和癫痫模型组,对照组用神经元培养基培养,癫痫模型组在神经元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3和4mmol·L^(-1)匹鲁卡品,24h后换为正常培养基。分别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取出各组细胞固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染色。采用Alex-546标记的phalloidin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中F-actin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元中Calponin 3、ROCK2和磷酸化ROCK2(p-ROCK2)表达和分布。结果:光镜下观察和F-acitn荧光染色,与对照组比较,造模24h后,2mmol·L^(-1)匹鲁卡品组细胞无明显变化;3mmol·L^(-1)匹鲁卡品组神经元中F-acitn出现解构,神经元部分突起消失,但在更换正常培养基后,细胞形态和F-actin结构在造模7d后逐渐恢复;4mmol·L^(-1)匹鲁卡品组神经元中F-actin结构崩解破坏严重,神经元突起不可逆性消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Calponin 3和ROCK2弥散分布于胞质中;在造模1d时癫痫模型组(3mmol·L^(-1)匹鲁卡品)神经细胞中Calponin 3和ROCK2明显聚集在细胞膜下方,随培养时间延长其表达量明显上调,位于细胞膜下方的p-ROCK2表达量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同样随培养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利用3mmol·L^(-1)匹鲁卡品成功建立癫痫神经元模型。3mmol·L^(-1)匹鲁卡品可使神经元细胞内ROCK2活化为p-ROCK2,并上调神经元内的ROCK2和p-ROCK2表达量,促使F-actin解聚导致神经元突起部分消失,p-ROCK2激活Calponin 3磷酸化,促进F-actin重构和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元 匹鲁卡品 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 调宁蛋白3 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
下载PDF
PTZ诱导的癫痫急性发作大鼠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春旭 李树蕾 +4 位作者 古小云 黄可欣 李艳超 张舒岩 杨立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9-303,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诱发的大鼠癫痫急性发作对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癫痫急性发作时阻断F-actin异常解聚、触发F-actin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3周龄Wistar幼鼠56只分为对照组(n=6)和癫痫组(n=...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诱发的大鼠癫痫急性发作对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癫痫急性发作时阻断F-actin异常解聚、触发F-actin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3周龄Wistar幼鼠56只分为对照组(n=6)和癫痫组(n=50)。对照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癫痫组大鼠经腹腔注射60mg·kg-1 PTZ建立癫痫急性发作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别在癫痫急性发作后的相应时间点(1、2、3和7d时)随机处死6只用于取材。采用Alex-488标记的phalloidine进行荧光染色观察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分子层的F-actin荧光强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中Calponin3和ROCK2的分布;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alponin3、ROCK2和磷酸化ROCK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癫痫急性发作1d后,癫痫组大鼠大脑树突棘密集的海马中分子层的F-actin荧光强度降低(P<0.05),点状聚集结构消失。免疫荧光染色,对照组大鼠Calponin3在神经元胞质中弥漫性分布,而癫痫急性发作7d后,癫痫组大鼠神经元中Calponin3则聚集在细胞皮质;对照组大鼠ROCK2仅在少量神经元突起中分布,而癫痫急性发作7d后,癫痫组大鼠大量神经元胞体和突起中均可见ROCK2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组织中Calponin3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是随着时间延长,1周内逐渐升高并趋向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海马组织中ROCK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从癫痫急性发作后3d开始显著增加并持续至造模后7d(P<0.05);磷酸化ROCK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则从癫痫急性发作后1d就开始显著增加并持续到7d(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PTZ诱导幼鼠癫痫急性发作导致F-actin异常解聚,同时激活RhoA/ROCK2信号途径,上调ROCK2和Calponin3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戊四氮 丝状肌动蛋白 钙调节蛋白3 ROCK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