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例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靳英丽 陈霞 +2 位作者 石卓 乔萍 陈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4期114-115,共2页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教学领域中的典型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和临床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缩短基础医学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文...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教学领域中的典型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和临床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缩短基础医学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文探讨了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病例讨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春艳 王桂茹 +4 位作者 李晶 徐志刚 宋艳芳 吴德俊 陈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和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利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持续监视动物Ⅱ导联心电图,预先给药10d后,观察盐酸小檗碱对...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和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利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持续监视动物Ⅱ导联心电图,预先给药10d后,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结果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中,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240mg/kg)室颤发生率降低40%,室颤持续时间缩短(12.1±9.6)svs(18.8±13.3)s,存活时间明显延长(170.2±102.3)svs(100.5±52.8)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中,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200mg/kg)降低了缺血期内室速、室颤的发生率,缩短了室颤的持续时间(60.7±20.9)svs(123.4±32.1)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心律失常 氯仿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吕文伟 张晓璐 +2 位作者 刘芬 韩丹丹 陈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路路通(31.25 mg/kg)组及OMT(35、70、1...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路路通(31.25 mg/kg)组及OMT(35、70、105 mg/kg)组,以神经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作为观察指标.同时检测OMT对大鼠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环氧酶2(COX-2)水平的影响。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OMT 105 mg/kg组可降低神经学评分(P<0.05),缩小脑梗死面积(P<2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OMT 105 mg/kg组大鼠脑组织中MPO活性降低(P<0.05),COX-2表达减少(P<O.01)。结论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OMT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炎症反应可能为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髓过氧化物酶(MPO) 环氧酶2(COX-2)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预适应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4
作者 关凤英 李红 +1 位作者 于秀霞 杨世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126-312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预适应对大鼠实验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黄芪注射液+5-羟癸酸钠(5-HD)组、预适应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预适应对大鼠实验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黄芪注射液+5-羟癸酸钠(5-HD)组、预适应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缺血/再灌注前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对损伤大鼠血清中LDH、MDA和SOD生成的影响,对比心电图的变化;HE染色光镜检测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检测黄芪的干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注射液抑制大鼠血清中LDH、MDA生成(P<0.05),提高SOD的活力(P<0.05),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P<0.05或P<0.01),减少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P<0.01),稳定损伤心肌细胞的结构。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抑制剂5-HD减弱了黄芪注射液的保护作用。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itoKATP通道,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预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缺血心肌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巍 李晶莹 +1 位作者 李红 杨世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892,共4页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对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H2O2损伤时心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ε)、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采用H2O2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应用PKCε抑制...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对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H2O2损伤时心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ε)、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采用H2O2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应用PKCε抑制剂Chelerythrine干预后,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定性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定量检测各组PKCε、ERK1/2及NF-κB水平。结果蒺藜皂苷明显保护受损心肌细胞,降低细胞凋亡率,并且能够升高PKCε、ERK1/2及NF-κB水平;应用Chelerythrine可部分阻断蒺藜皂苷的上述作用。结论蒺藜皂苷对H2O2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与PKCε、ERK1/2及NF-κB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皂苷 PKCΕ ERK1/2 核转录因子-kB(NF-kB) CHELERYTHRINE
下载PDF
旋毛虫虫体蛋白对肝癌细胞H7402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学林 杨世杰 +7 位作者 吴秀萍 于申业 叶春艳 邓洪宽 魏征仁 王卫芳 王芯蕊 刘明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研究旋毛虫虫体蛋白对肝癌H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确认其对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体内、体外培养获得旋毛虫成虫与新生幼虫的混合物,采用匀浆、离心方法制备旋毛虫虫体蛋白,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蛋白浓度。分别设0.035、0.07... 目的:研究旋毛虫虫体蛋白对肝癌H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确认其对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体内、体外培养获得旋毛虫成虫与新生幼虫的混合物,采用匀浆、离心方法制备旋毛虫虫体蛋白,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蛋白浓度。分别设0.035、0.070、0.140 mg/ml与H7402细胞作用为实验组,并设虫体蛋白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细胞作用为对照组,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侵袭实验检测旋毛虫虫体蛋白对H7402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成功制备了旋毛虫虫体蛋白。0.035、0.070、0.140 mg/ml旋毛虫虫体蛋白对H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2.40±13.80)%、(29.45±16.80)%、(39.38±17.80)%。TUNE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可观察到旋毛虫虫体蛋白诱导H7402凋亡,其凋亡率为(39.07±0.90)%,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划痕和侵袭的实验表明旋毛虫虫体蛋白对H7402细胞迁徙能力有抑制作用,对其侵袭的抑制率为(63.79±13.71)%。结论:旋毛虫虫体蛋白对肝癌H740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一个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抗肝癌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抗肿瘤 抗侵袭 抗增殖
下载PDF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靳英丽 郭红 +1 位作者 季东平 鲁继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6例为观察组,96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间接血...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6例为观察组,96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测定两组患儿MP-I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40例,阳性率为41.7%;对照组MP-IgM阳性14例,阳性率为14.6%。40例CVA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总有效率92.5%(37例)。随访6—24个月,仅1例轻度咳嗽发作。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CVA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炎支原体 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下载PDF
顺尔宁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靳英丽 郭红 +1 位作者 韩军 鲁继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118例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情况、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及复发...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118例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情况、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上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EF变异率及复发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在常规哮喘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可缩短临床缓解时间、减少复发,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顺尔宁 白三烯受体拈抗剂
下载PDF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及形态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明 王春梅 +4 位作者 吕晓艳 王云晶 刘洁 陈立 王春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素治疗组,...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素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黄连素组。药物干预治疗8 w后,处理动物,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的水平;采用离体实验方法观察离体胸主动脉条的张力反应;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组FPG、TC、TG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升高(P<0.05);黄连素治疗明显改善了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而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诱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反应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黄连素治疗明显减轻了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病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大鼠给予黄连素灌胃,上述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血管内皮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 血管内皮 内皮功能障碍
下载PDF
癸酸钠对盐酸小檗碱在小肠各段促吸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晓艳 白彩艳 +6 位作者 陈加俊 王云晶 孟昭杰 李鸥 王春艳 陈立 何淑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472-2474,共3页
目的研究癸酸钠(Sodium caprate,SC)对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er)在大鼠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及有效作用部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分肠段观察了SC对小肠吸收的促进效果,并根据计算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 目的研究癸酸钠(Sodium caprate,SC)对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er)在大鼠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及有效作用部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分肠段观察了SC对小肠吸收的促进效果,并根据计算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和增渗比(Enhancement Ratio,ER),比较癸酸钠对不同肠段Ber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 Ber在小肠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SC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均可促进Ber的吸收(P<0.05或P<0.01),回肠黏膜对吸收促进剂SC有较高的敏感度,促渗强弱顺序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SC组各肠段Pap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增渗比ER分别为2.08、1.49、3.49。结论 SC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均可显著促进Ber的吸收,其在小肠的促吸收最佳部位是回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外翻肠囊法 癸酸钠 肠道吸收
下载PDF
KIM-1在UUO大鼠肾脏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艳 靳英丽 +5 位作者 王艳晶 王大宇 李相军 于晓艳 孙波 任立群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探讨KIM-1在UUO大鼠肾脏的表达情况。方法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获得大鼠肾组织,RT-PCR检测KIM-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尿液中KIM-1的分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M 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 目的探讨KIM-1在UUO大鼠肾脏的表达情况。方法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获得大鼠肾组织,RT-PCR检测KIM-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尿液中KIM-1的分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M 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及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血尿生化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大鼠肾脏可见KIM-1阳性表达,且具有时间依赖性。UUO大鼠尿液中KIM 1的含量明显增加,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 KIM-1可以作为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的早期诊断梗阻所致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具有临床病理诊断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1 UUO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小鼠Thl/Th2失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靳英丽 李琦 +1 位作者 韩军 鲁继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5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哮喘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IL-4及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GATA-3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哮喘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IL-4及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GATA-3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血清IL-4水平(pg/ml)分别为114.23±15.00、151.17±19.04、134.67±13.44,哮喘组IL-4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IL-4含量低于哮喘组,P<0.05。各组血清IFN-γ水平(pg/ml)分别为29.34±6.84、17.16±4.43、23.34±5.79,哮喘组IFN-γ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IFN-γ含量高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较正常对照组肺组织GATA-3mRNA表达明显增强,NGF阻断组肺组织GATA-3mRNA表达较哮喘组减弱,P<0.05,结论NGF可能通过对GATA-3表达的增强参与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GATA-3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鉴清 崔新明 +2 位作者 吕文伟 李娜 陈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路路通组(LLT)及OMT35、70及105mg/kg三个不同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路路通组(LLT)及OMT35、70及105mg/kg三个不同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测定各组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OMT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学评分(P<0.05)及缩小脑梗死体积(P<0.01)。电镜观察发现OMT70及105mg/kg剂量组能够改善脑组织神经元及神经毡的空化现象,对线粒体的结构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脑缺血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哺乳期大鼠大量摄入酒精对子代成年期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红伟 张明 +3 位作者 高航 吕晓艳 高鹏 李晶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83-686,共4页
目的观察哺乳期大鼠大量摄入酒精对子代成年期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雌鼠哺乳期酒精灌胃4g/kg·d,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子代出生后,每周测量体重1次,断乳后1周开始测量进食量;对第16周龄子代雄性鼠进行静脉葡萄糖耐... 目的观察哺乳期大鼠大量摄入酒精对子代成年期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雌鼠哺乳期酒精灌胃4g/kg·d,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子代出生后,每周测量体重1次,断乳后1周开始测量进食量;对第16周龄子代雄性鼠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细胞膜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含量;酶学法测定血浆和骨骼肌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哺乳期大鼠摄入酒精对后代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哺乳期大鼠摄入酒精的子代鼠16周龄时,葡萄糖耐量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SI)、处置指数(DI)及葡萄糖耐量指数(KG)均明显降低,但葡萄糖效应指数(S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快速反应分泌总量差异亦无显著意义;哺乳期大鼠摄入酒精的子代鼠,骨骼肌细胞膜GLUT4含量、血浆及骨骼肌T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哺乳期大鼠大量摄入酒精可引起后代成年期发生胰岛素抵抗,其发生机制与骨骼肌GLUT4转位及TG含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胰岛素抵抗 酒精 子代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春艳 李晶 +3 位作者 王春梅 高鹏 王晓楠 陈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77-1379,共3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菌素(STZ)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菌素(STZ)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罗格列酮组、I/R损伤模型组、假手术组,灌胃给药1w后行I/R损伤手术,观察I/R损伤后心肌梗死面积,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和类型以及血压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组减少了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心室面积比值(IS/LV,30.3±3.6vs38.7±3.0)以及心肌梗死面积与危险区面积比值(AAR/LV,76.0±2.6vs93.2±3.0),降低了心律失常评分(2.6±0.4vs4.4±0.8),改善了再灌注平均动脉压恢复,与I/R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纪影实 李红 杨世杰 《中国药理通讯》 2008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舒血宁1.8mg·kg^-1)、山楂叶总黄酮高、中、低(100、30和10mg·kg^-1)剂量组,采用...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舒血宁1.8mg·kg^-1)、山楂叶总黄酮高、中、低(100、30和10mg·kg^-1)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其进行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测定梗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梗死范围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心肌细胞钙超载损伤中的作用
17
作者 杜红伟 李晶 +3 位作者 徐志刚 宋艳芳 项丹 陈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细胞钙离子超载引起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钙反常组和己酮可可碱(PTX)治疗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预灌注20min,无钙灌注5min,复钙灌注30min,制作钙反常模型,持续观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细胞钙离子超载引起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钙反常组和己酮可可碱(PTX)治疗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预灌注20min,无钙灌注5min,复钙灌注30min,制作钙反常模型,持续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含量。结果无钙-复钙灌注可显著抑制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发展压(LVDP)下降10倍,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上升20倍,同时左心室上升最大速率(±dP/dt)下降20倍,心肌TNF-α含量显著升高,心肌NF-κB含量在总蛋白与胞浆蛋白中比值明显下降,己酮可可碱100μmol/L可显著逆转因钙反常引起的各项变化。结论NF-κB的激活及TNF-α的生成在钙超载引起的心肌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超载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己酮可可碱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18
作者 靳英丽 李琦 +1 位作者 谷玉梅 鲁继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口服罗格列酮组,既口服罗格列酮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单用布地奈德吸入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口服罗格列酮组,既口服罗格列酮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单用布地奈德吸入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ELISA测定血清中IL-4及IFN-γ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但罗格列酮组仍高于布地奈德组。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显示模型组评分最高,正常对照组评分最低,布地奈德组评分低于罗格列酮组。模型组IL-4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模型组IFN-γ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罗格列酮+布地奈德组高于布地奈德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炎症 罗格列酮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哮喘小鼠TNF-α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靳英丽 陈丽波 +1 位作者 刘超英 鲁继荣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哮喘小鼠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并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的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TNF-α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哮喘小鼠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并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的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TNF-α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血清TNF-α水平(pg/ml)分别为114.61±18.28、196.83±46.05、136.27±24.68,哮喘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较正常对照组肺组织TNF-αmRNA表达明显增强,NGF阻断组肺组织TNF-αmRNA表达较哮喘组减弱(P<0.05)。结论 TNF-α参与哮喘发病,NGF可能通过上调TNF-α的表达参与哮喘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TNF-Α
下载PDF
牛磺酸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纪影实 王艳春 +1 位作者 李红 杨世杰 《中国药理通讯》 2008年第2期49-49,共1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rine,Tau)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CFb)增殖的过程中对蛋白激酶C alpha(p-PKCa)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分离培养新生...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rine,Tau)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CFb)增殖的过程中对蛋白激酶C alpha(p-PKCa)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b,以AngⅡ诱导促其增殖,运用PKC抑制剂作为工具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心肌 纤维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