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地区幽门螺杆菌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范聪聪 赵春燕 +3 位作者 江海洋 铁丹丹 赵亚楠 王丽波 《胃肠病学》 2019年第3期169-172,共4页
背景:由于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地区的Hp耐药率存在巨大差异。目的:分析长春地区Hp对七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上选择抗菌药物根除Hp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 背景:由于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地区的Hp耐药率存在巨大差异。目的:分析长春地区Hp对七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上选择抗菌药物根除Hp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10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298例行胃镜检查患者的黏膜标本,分离并鉴定Hp,并用琼脂稀释法对Hp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298例胃黏膜标本中成功分离出69株Hp菌株,阳性率为23. 1%。69株菌株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最高(52. 2%),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低(5. 8%)。17株(24. 6%)菌株对七种抗菌药物均敏感,16株(23. 2%)菌株对一种抗菌药物耐药,36株(52. 2%)菌株对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本地区Hp对克拉霉素、硝唑类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推荐阿莫西林作为根除Hp感染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菌药 耐药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双歧杆菌BB-12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羽飞 王朝霞 +2 位作者 皮壮 孔文文 陈同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9-542,共4页
目的评估双歧杆菌BB-12对婴幼儿腹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小儿消化内科诊治的120例腹泻患儿,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双歧杆菌BB-12治疗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阳性对照组、未添加益... 目的评估双歧杆菌BB-12对婴幼儿腹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小儿消化内科诊治的120例腹泻患儿,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双歧杆菌BB-12治疗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阳性对照组、未添加益生菌的安慰剂组,各40例。均配合蒙脱石散及补液等对症治疗,比较各组病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37.50%、52.50%,阳性对照组为42.50%、42.50%,安慰剂组为17.50%、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便次数:第4天治疗组(3.10±1.41)次/d、阳性对照组(3.05±1.63)次/d、安慰剂组(3.93±1.91)次/d;第7天治疗组(1.45±0.64)次/d、阳性对照组(1.43±0.90)次/d、安慰剂组(1.95±1.30)次/d,3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腹泻好转所需天数方面,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分别为(4.20±1.32)d、(4.40±1.37)d、(5.18±1.57)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BB-12治疗婴幼儿腹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BB-12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腹泻 婴幼儿
原文传递
1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露 胡美莲 +1 位作者 高阳 王丽波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抗胰腺外分泌腺抗体(PAB)和抗杯状细胞抗体(GAB)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的160例IBD... 目的 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抗胰腺外分泌腺抗体(PAB)和抗杯状细胞抗体(GAB)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的160例IBD患者,其中UC 120例,CD 40例.同期纳入40例除外IBD的消化道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及pANCA、ASCA、PAB、GAB检测结果.结果 UC组、CD组及对照组中,p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73.3%、25.0%、17.5%;GAB的阳性率分别为17.5%、32.5%、10.0%;ASCA的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3.3%、17.5%、5.0%;PAB的阳性率分别为35.0%、27.5%、17.5%.在CD患者中,ASCA阳性率在不同的病变位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9,P=0.042),病变在回肠末端的ASCA阳性率达60.0%;有无肛周病变的G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8,P=0.029),有肛周病变的CD患者GAB阳性率达53.3%.结论 pANCA为UC的特异性抗体,可用于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GAB为CD的特异性抗体,有助于CD的筛查.ASCA阳性的CD患者病变易累及回肠末端.GAB阳性的CD患者易发生肛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血清抗体 溃疡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婴幼儿肠道菌群初始定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聂瑶 王朝霞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57-860,共4页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多种因素可干扰肠道菌群的构成进而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本文将探讨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生长环境、抗生素应用、细菌间相互作用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等诸多因素对婴幼儿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多种因素可干扰肠道菌群的构成进而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本文将探讨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生长环境、抗生素应用、细菌间相互作用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等诸多因素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初始定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正常菌群 初始定植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