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肺炎衣原体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尹嘉宁 成焕吉 +1 位作者 刘丽 张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7-50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衣原体(CP)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CP感染的认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M,并分析阳性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127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CP感染247例(21.92%),其中...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衣原体(CP)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CP感染的认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M,并分析阳性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127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CP感染247例(21.92%),其中单纯CP感染99例,CP与MP混合感染148例。在单纯CP感染的下呼吸道患儿中急性支气管炎29例,支气管肺炎61例,毛细支气管炎9例;99例均有咳嗽,74例伴有发热,39例合并喘息发作,心肌酶增高5例,伴有胸腔积液4例,脑膜炎2例,皮疹1例,血尿1例。结论:CP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上以咳嗽为突出表现,可伴有发热、喘息等表现,在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同时还可伴有多种肺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呼吸道感染 小儿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镇静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娜 朴美英 +1 位作者 孟繁峥 刘万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3期79-83,共5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科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n=40)、B组(n=40)和C组(n=40)。A组患儿采用10%的水合氯醛...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科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n=40)、B组(n=40)和C组(n=40)。A组患儿采用10%的水合氯醛按50~80mg/kg保留灌肠,B组和C组患儿分别于检查前30min将右美托咪定原液按照2.0μg/kg和3.0μg/kg进行滴鼻。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肺功能检查。记录3组患儿镇静前(T0)、镇静后10min(T1)、20min(T2)和3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记录3组患儿镇静前、镇静后10min、20min和30min时的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OAA/S)和镇静成功率,以及3组患儿镇静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3组患儿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3组患儿MAP、HR均显著低于T0(P<0.05),A组和B组患儿在T1时的MAP、HR显著高于C组(P<0.05)。T2、T3时,3组患儿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3组患儿的RR及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患儿镇静成功率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和C组镇静起效时间显著缩短(P<0.05);3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期间B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用于小儿肺功能检查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检查依从性,镇静成功率明显高于水合氯醛,且镇静期间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镇静失败补救追加右美托咪定至3μg/kg,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水合氯醛 滴鼻 肺功能检查 小儿
下载PDF
小柴胡散联合小儿氨酚伪麻片治疗胃肠型感冒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祝巍 王立君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散联合小儿氨酚伪麻片治疗胃肠型感冒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0例胃肠型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50... 目的探讨小柴胡散联合小儿氨酚伪麻片治疗胃肠型感冒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0例胃肠型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氨酚伪麻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散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7 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咳嗽、流涕、鼻塞、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酸痛、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gG和IgA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gG和Ig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散联合小儿氨酚伪麻片治疗胃肠型感冒能促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散 小儿氨酚伪麻片 胃肠型感冒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骨架特征的人体跌倒检测
4
作者 汤发源 赵永兴 +2 位作者 刘晓亮 赵欣 王京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19,124,共6页
针对现有基于人体骨架跌倒检测设备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OpenPose生成骨架特征的跌倒检测方法。首先,基于轻量级OpenPose网络检测人体关键点,利用人体部分关键点生成边界框,并对关键点坐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边界框的纵横... 针对现有基于人体骨架跌倒检测设备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OpenPose生成骨架特征的跌倒检测方法。首先,基于轻量级OpenPose网络检测人体关键点,利用人体部分关键点生成边界框,并对关键点坐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边界框的纵横比和标准化后的关键点坐标作为表示人体姿态的特征向量。最后,将人体姿态特征向量作为多层感知机(MLP)的输入,判断人体是否发生跌倒。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目相机采集图片构造的自定义跌倒数据集,网络可以实现98.64%的跌倒检测准确率,并且在CoreTMi5—9300H CPU上达到20fps的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点 边界框 特征向量 多层感知机 跌倒检测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哮喘小鼠RANTE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具杨花 成焕吉 +4 位作者 李亚男 刘丽 尹嘉宁 于秀华 鲁继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哮喘小鼠RANTES(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expressed and secreted)生成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RSV感染组和RSV感染哮喘组4组,每组各8只。先采用卵清白蛋白致...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哮喘小鼠RANTES(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expressed and secreted)生成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RSV感染组和RSV感染哮喘组4组,每组各8只。先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法制作小鼠哮喘模型,随后以RSV感染小鼠,RSV感染后24 h处死小鼠。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RANTES及IFN-γ的浓度,并计数炎性细胞数。结果 RSV感染组和对照组,RSV感染哮喘组和哮喘组小鼠之间,BALF中的RANTES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和哮喘组,RSV感染组和RSV感染哮喘组小鼠之间的RANTES浓度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小鼠BALF中的IFN-γ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RSV感染组、RSV感染哮喘组小鼠BALF中的各种炎性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小鼠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而RSV感染小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论感染RSV可使小鼠RANTES的表达增加,但哮喘未能使小鼠RANTES表达增加,提示RANTES增加可能与RSV感染有关,而与哮喘状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RANTES 大鼠
下载PDF
浅谈儿科住培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艳春 乔红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0期106-110,共5页
儿科医生短缺目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规范儿科住院医师培训、高效高质的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是第三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儿科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住院医师的培训更应提... 儿科医生短缺目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规范儿科住院医师培训、高效高质的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是第三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儿科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住院医师的培训更应提倡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实践、独立诊治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常规儿科诊疗操作,达到儿科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的住院医师。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刚刚起步,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理念和模式有很大差距。文章旨在总结本院在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儿科医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更好的完成儿科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儿科 住培医师 人才培养 岗位胜任力 培养模式 教育
下载PDF
儿科硕士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艳春 乔红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1期74-76,共3页
随着国际化及我国医疗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医学留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增加了儿科留学研究生培养的难度。文章针对儿科留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语言交流障碍、国情文化、宗教信仰及管理理念... 随着国际化及我国医疗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医学留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增加了儿科留学研究生培养的难度。文章针对儿科留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语言交流障碍、国情文化、宗教信仰及管理理念的差异、缺乏统一的儿科英文规范化理论课及实习课教材、导师和临床带教教师工作繁忙,影响教学效果和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等方面,提出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师语言能力、规范教材、改进教学模式、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和建立留学生交流教育平台等方面的改进,探索培养儿科医学留学生的最佳途径,全面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更高层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教育 儿科学 培养模式 现状 整改措施
下载PDF
咽拭子PCT在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学梅 张影 +1 位作者 王利红 李善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5期860-862,共3页
细菌是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可以作为原发感染,也可以继发于病毒和支原体感染之后。加之儿童呼吸及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完善,所以细菌感染以后,患儿病情变化快,容易恶化,如果不能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可以危及患儿生命。因此... 细菌是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可以作为原发感染,也可以继发于病毒和支原体感染之后。加之儿童呼吸及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完善,所以细菌感染以后,患儿病情变化快,容易恶化,如果不能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可以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及早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对改善疾病的转归十分重要。血PCT是继CRP之后,判断细菌感染的指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PCT 儿童 应用 咽拭子 呼吸系统感染 免疫系统功能 细菌感染
下载PDF
儿科护士自我表露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线舒文 比鑫洋 +1 位作者 马阔 薄美茹 《健康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自我表露水平的现状,分析影响儿科护士自我表露水平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长春市7所医院225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25名儿科护士的自我表露水平得分(28.11+6.03...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自我表露水平的现状,分析影响儿科护士自我表露水平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长春市7所医院225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25名儿科护士的自我表露水平得分(28.11+6.0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身体状况、是否有配偶、朋友支持是自我表露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护士的自我表露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医院管理人员应鼓励儿科护士进行情感的自我表露,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其心理压力,增强其对儿科护理事业的认同感,从而使其更好地投入儿科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士 自我表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规范儿科病房管理在加强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杨阳 《饮食科学》 2018年第11X期240-240,共1页
目的探讨规范儿科病房管理在维护护患关系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我科从2017年第三季度开始施行规范病房管理,利用住院人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患儿家属写给护理人员感谢信的封数,对四个季度的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住院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 目的探讨规范儿科病房管理在维护护患关系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我科从2017年第三季度开始施行规范病房管理,利用住院人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患儿家属写给护理人员感谢信的封数,对四个季度的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住院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第一季度的92.6%、第二季度的90.0%上升至第三季度的97.1%、第四季度的98.2%。感谢信的封数由第一季度11封、第二季度15封上升至第三季度29封、第四季度37封。结论规范儿科病房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营造护患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病房管理 护患关系
下载PDF
聚岩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
11
作者 周雪冰 林千千 李艳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探讨聚岩藻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并阐明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聚岩藻多糖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探讨聚岩藻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并阐明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聚岩藻多糖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和MIP-1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和LPS+聚岩藻多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α、MCP-1、MIP-1α和MIP-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聚岩藻多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α、MCP-1、MIP-1α和MIP-1β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聚岩藻多糖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对炎症因子IL-6、TNF-α、MCP-1、MIP-1α和MIP-1β分泌的影响,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岩藻多糖 免疫调节 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脂多糖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1
12
作者 尹嘉宁 刘丽 +2 位作者 成焕吉 乔红梅 鲁继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MPP急性期患儿(40例)、MPP恢复期患儿(23例)、细菌性肺炎患儿(20例)及健康儿童(20例...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MPP急性期患儿(40例)、MPP恢复期患儿(23例)、细菌性肺炎患儿(20例)及健康儿童(20例)的血清CysLTs、IL-10和TNF-α水平,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MPP急性期患儿血清CysLTs水平高于健康儿童,恢复期血清CysLTs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健康儿童;MPP急性期及恢复期患儿血清IL-10水平均低于健康儿童;MPP急性期及恢复期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P患儿血清中CysLTs和IL-10的水平变化可能是MPP免疫学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酰白三烯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支原体肺炎 儿童
下载PDF
哮喘患儿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对哮喘控制和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安倍莹 李亚男 +2 位作者 具杨花 王莹莹 程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控制水平哮喘患儿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简称维生素D3)水平的差异,分析哮喘患儿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阐明维生素D3水平对哮喘控制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6~14岁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根据哮喘控制... 目的:探讨不同控制水平哮喘患儿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简称维生素D3)水平的差异,分析哮喘患儿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阐明维生素D3水平对哮喘控制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6~14岁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根据哮喘控制水平情况再分为良好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同时选取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18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应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哮喘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不同控制水平组患儿维生素D3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维生素D3水平与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哮喘组患儿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良好控制组患儿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高于未控制组(P<0.05),但部分控制组患儿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与良好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缺乏患儿在未控制组比例明显高于良好控制组(P<0.05)。维生素D3水平与FEV1和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r=0.651,P<0.01;r=0.642,P<0.01)。结论:哮喘患儿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影响哮喘控制水平和肺功能,在哮喘治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维生素D3不足或缺乏,补充维生素D3有望成为哮喘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D3 哮喘控制 肺功能
下载PDF
特应性和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秀华 刘丽 +3 位作者 乔红梅 李亚男 卢清华 成焕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观察特应性与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内皮素-1(ET-1)和IgE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哮喘患儿同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确定特应性状态,并根据结果分为特应性哮喘组32例与非特应性哮... 目的:观察特应性与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内皮素-1(ET-1)和IgE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哮喘患儿同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确定特应性状态,并根据结果分为特应性哮喘组32例与非特应性哮喘组28例,30例正常健康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哮喘患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浆ET-1和IgE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的含量。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清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及缓解期哮喘患儿的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发作期患儿ET-1和IgE均高于缓解期患儿,IL-10低于缓解期患儿(P<0.01)。特应性组发作期患儿IL-10水平较非特应性组降低(P<0.05),特应性组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ET-1、IgE水平较非特应性组均增高(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IL-10的含量与ET-1及IgE分别呈明显负相关(r=-0.592,r=-0.894,P<0.05),ET-1与IgE呈明显正相关(r=0.623,P<0.05)。结论:血清IL-10和ET-1可能参与了小儿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且特应性哮喘患者较非特应性哮喘患者血清IL-10、ET-1和IgE水平改变程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介细胞素-10 血浆内皮素-1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206例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俐 孟繁峥 +1 位作者 梁航 宋丽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206例行纤支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胸片提示肺部炎症患儿同意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随机选择50例为实验组,不同意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随机选择50例为...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206例行纤支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胸片提示肺部炎症患儿同意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随机选择50例为实验组,不同意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随机选择50例为对照组。结果镜检患儿72.8%为气管、支气管炎症,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为22.9%,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85.7%的支气管异物患儿首次镜检即探取成功,经纤支镜治疗可缩短疗程、增加肺不张复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但均为一过性,程度较轻。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治的一条重要而安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儿童 呼吸道疾病
下载PDF
EGCG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晓亮 袁长吉 +2 位作者 庄平 韩薇 赵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不同的人鳞癌细胞株增殖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并观察了EGCG对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CAL-27、SCC-25、KB细胞株,应用MTT法检测EGCG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敏感细胞株...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不同的人鳞癌细胞株增殖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并观察了EGCG对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CAL-27、SCC-25、KB细胞株,应用MTT法检测EGCG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敏感细胞株。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CG对CAL-27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Protein Pathway Array技术检测EGCG对CAL-27细胞株蛋白表达的影响。KB细胞接种裸鼠建立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EGCG组和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测量移植瘤体积及质量,计算裸鼠肿瘤抑制率。结果 EGCG对多种类型的人口腔鳞癌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不同的细胞系对EGCG的敏感性不同,EGCG对CAL-27的抑制作用最强。流式细胞术显示EGCG对CAL-27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是引起S期和G2/M期阻滞,G0/G1期细胞减少。应用Protein Pathway Array技术共分析了107种蛋白,应用EGCG处理CAL-27细胞后共有15种蛋白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 EGCG能够抑制多种类型人口腔鳞癌细胞株的增殖,敏感细胞株为CAL-27。EGCG主要影响CAL-27细胞的EGFR和Notch信号传导通路,并通过以上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导致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阻滞。动物实验表明EGCG能明显抑制人类口腔上皮癌移植瘤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信号传导通路 移植瘤
下载PDF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在支气管镜下表现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雷 张俐 +2 位作者 王丽娜 梁航 孟繁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3期479-480,共2页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来,临床上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数量呈递增趋势.重症支原体肺炎其临床表现特殊,免疫紊乱明显,单独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1].支气管镜术是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43...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来,临床上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数量呈递增趋势.重症支原体肺炎其临床表现特殊,免疫紊乱明显,单独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1].支气管镜术是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43例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支气管镜下特点进行介绍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镜术 镜下表现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儿童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肺炎患儿
下载PDF
长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力文 张云峰 +2 位作者 尤海龙 刘丽 尹嘉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本院哮喘专科诊治的对粉尘螨过敏的4~14岁轻-中度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64例... 目的:观察长期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本院哮喘专科诊治的对粉尘螨过敏的4~14岁轻-中度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对症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治疗后的6个月、1年及2年进行随访评估。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哮喘症状进行评分,并对呼气峰流速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在128例研究对象中,治疗组有5例病例脱失。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6个月、1年和2年的哮喘症状评分较对照组各阶段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6个月、1年、2年时间段的PEF%较对照组各阶段均明显升高(P<0.05)。免疫治疗中少数患儿出现过轻微反应,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长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能明显改善哮喘患儿的症状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是一种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粉尘螨滴剂 特异性免疫治疗 舌下含服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庆荣 成焕吉 刘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1-502,共2页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感染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M,并分析沙眼衣原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结果:2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沙眼衣原体...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感染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M,并分析沙眼衣原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结果:2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者44例,占21%,健康对照组中阳性者1例,占3.3%。1—6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者25例,占23.1%,6个月-2岁沙眼衣原体感染者19例,占18.6%。结论: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本地区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刺激性或痉挛性咳嗽及喘憋为主要特点.可有肺外表现.肺部影像学恢复较慢,平均病程约2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
下载PDF
儿童非典型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7
20
作者 鲁继荣 刘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近年来逐渐增多,此类肺炎不易明确诊断,常造成不合理用药和反复感染,从而延误病情。文章主要讲述几种非典型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期早期明确病原,指导临床治... 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近年来逐渐增多,此类肺炎不易明确诊断,常造成不合理用药和反复感染,从而延误病情。文章主要讲述几种非典型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期早期明确病原,指导临床治疗,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军团菌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