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科可视化就诊规范提示系统的临床价值初探
1
作者 孙洋 郭丹丹 +1 位作者 高佩红 朱万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0005-0006,共2页
探讨放射科可视化就诊规范提示系统对放射检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手机微信小程序作为就诊视频的播放载体,采用MG(Motion Graphics)动画技术制作就诊规范,在自助登记后,系统生成检查相关二维码,患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自己... 探讨放射科可视化就诊规范提示系统对放射检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手机微信小程序作为就诊视频的播放载体,采用MG(Motion Graphics)动画技术制作就诊规范,在自助登记后,系统生成检查相关二维码,患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自己待检查的宣教视频。随机抽取我院放射科同日预约就诊检查患者200例,分为视频组和对照组。视频组给予通知并观看可视化就诊规范,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检查告知。由工作人员全部登记,并嘱患者及家属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检查完成后,由2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影像质量,根据患者检查前的准备情况以及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填写影像质量评分调查表,记录调查结果。结果:视频组患者满意度达94%,影像质量评分为93分,传统对照组仅达74%,影像质量评分为71分。结论:可视化就诊规范提示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所做检查禁忌事项、注意事项及应配合内容的了解,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以及检查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检查 准备规范 可视化 信息化
下载PDF
弥漫性腹膜肝样腺癌一例
2
作者 张吴西 闫旭 +1 位作者 王楠娅 冬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肝样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腺癌,在组织病理学上类似肝细胞癌,大多数病例发生于胃,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而腹膜肝样腺癌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腹膜、临床表现为腹膜弥漫性增厚的肝样腺癌病例,旨在... 肝样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腺癌,在组织病理学上类似肝细胞癌,大多数病例发生于胃,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而腹膜肝样腺癌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腹膜、临床表现为腹膜弥漫性增厚的肝样腺癌病例,旨在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 肝样腺癌 弥漫性
下载PDF
美国放射学院(ACR)偶发病变委员会白皮书简介 被引量:4
3
作者 居胜红 宋彬 +2 位作者 张惠茅 赵心明 严福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114,共2页
项目背景随着多层螺旋CT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日趋显著,以及CT图像质量的逐渐提升,低剂量CT检查被列入体检项目中,导致偶然发现某种病变的概率大幅度提高。偶然发现(incidental findings)是指患者在健康体检或进行针对临床阳性指征的影... 项目背景随着多层螺旋CT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日趋显著,以及CT图像质量的逐渐提升,低剂量CT检查被列入体检项目中,导致偶然发现某种病变的概率大幅度提高。偶然发现(incidental findings)是指患者在健康体检或进行针对临床阳性指征的影像检查时,发现与检查目的无关的占位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发病变 偶发瘤 胰腺囊肿 肾脏肿块 肝脏病灶 肾上腺结节
下载PDF
15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魏澜波 潘润铎 +2 位作者 陈大伟 侯林平 贺强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1期108-110,135,共4页
目的探讨某15 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科学性,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保障放射治疗职业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依据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机房屏蔽及排风设计进行复核、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设计内容进... 目的探讨某15 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科学性,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保障放射治疗职业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依据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机房屏蔽及排风设计进行复核、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机房墙体的屏蔽计算厚度(混凝土)为:西墙1300 mm、北主墙2400 mm、北副墙1200 mm、迷路口后东墙1200 mm、迷路墙后东墙1300 mm、南主墙2700 mm、南副墙1400 mm、机房顶2900 mm、机房副顶1600 mm;南、北主防护墙和主防护顶计算宽度分别为3500 mm、3700 mm;机房通风次数为0.06次/h。结论机房北主墙、北副墙、东墙的屏蔽厚度和主墙的屏蔽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机房南主墙、南副墙、西墙、机房顶、机房副顶的屏蔽厚度和通风换气次数达不到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加速器 加速器机房 辐射防护 屏蔽设计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生精上皮不同照射剂量放射性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晓艳 陈强 +1 位作者 范东艳 范洪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大鼠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大鼠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高剂量(2Gy)放射线照射...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大鼠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大鼠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高剂量(2Gy)放射线照射组Wister大鼠20只,低剂量(0.5Gy)放射线照射组Wister大鼠20只,各组中随机取10只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实验组,剩余未移植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取10只为经放射线照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照射2周和4周后取大鼠睾丸,切片染色镜下观察。结果高剂量照射组较低剂量照射组大鼠睾丸组织损伤明显加重,低剂量照射组实验组大鼠睾丸组织于移植后两周各级生精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移植后4周完全恢复与正常未照射组无明显区别。高剂量照射组实验组大鼠睾丸组织于移植后两周管腔内可见少量各级生精细胞,移植后4周管腔内各级生精细胞增多,可见成熟精子。各实验组恢复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的修复可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精上皮 放射线损伤 修复
下载PDF
CT偶发肾上腺肿块的管理--美国放射学院(ACR)偶发病变委员会白皮书 被引量:3
6
作者 William W.Mayo-Smith Julie H.Song +10 位作者 Giles L.Boland Isaac R.Francis Gary M.Israel Peter J.Mazzaglia Lincoln L.Berland Pari V.Pandharipande 张惠茅 胡道予 江新青 刘爱连 伍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偶发病变委员会(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IFC)针对CT和MRI上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肿块,提出了新的管理建议。该建议是对美国放射学院杂志(JACR)2010版肾上腺、肾脏、肝脏及胰腺偶发... 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偶发病变委员会(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IFC)针对CT和MRI上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肿块,提出了新的管理建议。该建议是对美国放射学院杂志(JACR)2010版肾上腺、肾脏、肝脏及胰腺偶发病变管理白皮书中肾上腺部分的更新。由腹部放射科医师和1位内分泌外科医生组成的肾上腺亚组委员会制定了该方案。该方案结合已发表的文献和专家意见,经过反复推敲最终达成共识。该方案依据患者的特征和图像的特点对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肿块进行分类。对于每种特定的组合,总结良性或惰性的特征(足以终止随访),并提出后续管理建议。该方案涵盖了很多、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病理及临床情况,旨在通过提供肾上腺偶发肿块的管理意见以提升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结节 偶发病变 偶发瘤
下载PDF
基于3D脑结构MRI定量分析对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嗅觉皮层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斯闵 李璐迪 +3 位作者 曹月 孙悦娇 杨宇 郭春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4,31,共6页
目的采用脑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在嗅觉相关结构灰质体积上的差异,探究其与嗅觉识别能力及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讨论... 目的采用脑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在嗅觉相关结构灰质体积上的差异,探究其与嗅觉识别能力及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讨论嗅觉相关结构在AD疾病进程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AD患者25例、MCI患者22例及正常对照(normalcontrol,NC)组22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脑sMRI扫描、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识别测试(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UPSIT)及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记忆及执行功能筛查(Memory and Executive Screening,ME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临床痴呆评定(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在内的多维度神经心理学量表测定。分析三组间全脑灰质体积和包括初级嗅觉皮层(primary olfactory cortex,POC)、海马、杏仁核、岛叶和眶额皮质在内的嗅觉皮层主要结构的灰质体积、嗅觉识别测试及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三组间UPSIT、MMSE、MoCA、CDR评分、全脑灰质体积、双侧POC和左侧海马灰质体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和AD组、MCI组和AD组间MES、ADL评分及右侧海马、双侧杏仁核、双侧岛叶、右侧眶额皮质灰质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构在NC组和MCI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眶额皮质灰质体积在NC组和AD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CI组和AD组、NC组和MCI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PSIT评分与MMSE、MoCA、MES评分呈正相关(r=0.55,P<0.01;r=0.43,P<0.01;r=0.48,P<0.01);与ADL、CDR评分呈负相关(r=-0.33,P<0.01;r=-0.49,P<0.01)。患者组的全脑灰质体积及双侧POC、海马、杏仁核灰质体积与UPSIT及全部量表评分之间均有相关性(P<0.05);双侧岛叶和眶额皮质灰质体积与全部量表评分之间均有相关性(P<0.05),与UPSIT评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1)AD及MCI患者嗅觉皮层存在不均匀分布的灰质体积减小,且AD组比MCI组萎缩更明显,且与UPSIT评分、量表评分结果相关;(2)双侧POC和左侧海马可能是AD源性认知障碍疾病中与嗅觉功能相关的关键结构,有助于MCI的早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嗅觉 初级嗅觉皮层 灰质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景宇 冬冬 +2 位作者 戴春来 杨志刚 王淑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转移性淋巴结的判定价值。方法分析已确诊胃癌患者术前64层螺旋CT检出淋巴结,分别从淋巴结长径、淋巴结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3方面判定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以淋巴结长径≥8mm、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转移性淋巴结的判定价值。方法分析已确诊胃癌患者术前64层螺旋CT检出淋巴结,分别从淋巴结长径、淋巴结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3方面判定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以淋巴结长径≥8mm、淋巴结强化程度≥80Hu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0.7作为多层螺旋CT判定转移性淋巴结的标准,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做为一种简洁、无创的检查方法,依据淋巴结长径、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的形态等指标,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为临床术前选择合理术式、评估预后及开展新的手术方法均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胃癌 淋巴结
下载PDF
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丹 王刚 +2 位作者 谷贵山 王铁军 孙大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2-34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髓内钉固定组和钢板固定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0~25个月,平均13个月。随... 目的:通过对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髓内钉固定组和钢板固定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0~25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期间失访患者7例,得到随访患者35例(髓内钉组21例,钢板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钢板固定组的优良率(92.8%)高于髓内钉固定组(71.5%)(P<0.05);髓内钉组延迟愈合(>16周)患者10例(47.6%),钢板组延迟愈合患者3例(21.4%),延迟愈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无桡神经损伤、无感染;钢板组桡神经一过性损伤1例(7.1%),发生感染1例(7.1%)。结论: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均可达到治疗目的,钢板固定后功能恢复优于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后延迟愈合患者比例低于髓内钉固定患者,临床可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择内固定;在适应证相同的情况下,建议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肱骨干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内固定 髓内钉 钢板 延迟愈合 功能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景宇 王淑清 +1 位作者 陈亮 冬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5-457,共3页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对原发性肝癌16例、肝血管瘤7例的CT灌注参数特征进行分析。肝癌组病灶中心BF、BV、HAP均明显高于病灶边缘,MTT较病灶边缘短,PS较病灶边缘略低;肝血管瘤病灶中心BF、BV、PS低于病灶边...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对原发性肝癌16例、肝血管瘤7例的CT灌注参数特征进行分析。肝癌组病灶中心BF、BV、HAP均明显高于病灶边缘,MTT较病灶边缘短,PS较病灶边缘略低;肝血管瘤病灶中心BF、BV、PS低于病灶边缘,MTT较病灶边缘长。病灶中心HAP与正常肝组织一致,边缘HAP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增高。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值变化对于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脏肿瘤
下载PDF
16排螺旋CT曲面重建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淑清 冬冬 +1 位作者 王景宇 陈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81-383,共3页
评价16排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行16排螺旋CT检查的阻塞性黄疸患者共39例,沿胆道或胰管进行曲面重建。曲面重建对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为84.6%,良性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为77.3%,恶性梗阻为84.2%。图像... 评价16排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行16排螺旋CT检查的阻塞性黄疸患者共39例,沿胆道或胰管进行曲面重建。曲面重建对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为84.6%,良性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为77.3%,恶性梗阻为84.2%。图像数量大大减少,在显示胆管和胰管全程的同时可以清晰显示梗阻部位、病灶与胆管胰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曲面重建技术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的影像,是CT横断像、MPR像的有益补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曲面重建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前纵隔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附2例报告) 被引量:6
12
作者 窦乐 孔博玉 +3 位作者 曹殿波 陈亮 李叶 熊文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67-2067,共1页
病例1,患儿 男.4岁,咳嗽7天。发热5天。查体:双侧颌下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界限欠清,咽允血,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CT:左侧胸腔巨大Ⅲ块状软组织密度影.约10.46cm×8.67cm.CT值28~60HU,边界不清.与纵隔... 病例1,患儿 男.4岁,咳嗽7天。发热5天。查体:双侧颌下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界限欠清,咽允血,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CT:左侧胸腔巨大Ⅲ块状软组织密度影.约10.46cm×8.67cm.CT值28~60HU,边界不清.与纵隔关系紧密;左肺不张(图1)。临床综合诊断为左侧纵隔肿物,行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纵隔内巨大肿物,包膜完整,囊实性,切开见暗红色液体。术后病理:海绵状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 血管瘤 海绵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老年肺癌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庆海 庄树武 +3 位作者 孙小艳 姜文国 郑丽茹 刘宝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 BAI)疗效与肿瘤病理类型、血供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对 65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 TNM临床分期 ,并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 BAG) ,分析肿瘤血供情况 ;采用卡铂或顺铂、阿霉素、...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 BAI)疗效与肿瘤病理类型、血供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对 65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 TNM临床分期 ,并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 BAG) ,分析肿瘤血供情况 ;采用卡铂或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足叶乙甙 3种或 3种以上药物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I总有效率为 93.8% ,鳞癌和未分化癌的有效率分别为 86%和 81 % ,明显优于腺癌 ( 5 0 .0 % ) ( P<0 .0 5 ) ,中心型多血管型肺癌的有效率为 91 % ,明显优于少血管型周围型肺癌 ( 5 0 .0 % ) ,临床 期的有效率为 92 % ,明显优于 ( 5 7% )。结论 :经 BAI治疗老年肺癌效果与肿瘤组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 化疗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值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晓云 袁婷婷 +1 位作者 席永强 佟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4-15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低级别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差别,探讨ADC值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20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患者术前常规MRI检查、增强扫描检查及磁共... 目的:通过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低级别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差别,探讨ADC值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20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患者术前常规MRI检查、增强扫描检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在工作站构建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和囊变坏死区以及相应对侧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分析各测量区的ADC值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部分ADC值[(1.47±0.18)×10-3 mm2.s-1]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0.97±0.18)×10-3 mm2.s-1](P<0.01),相应对侧脑白质ADC值分别为(0.76±0.06)×10-3 mm2.s-1和(0.75±0.06)×10-3 mm2.s-1;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周围水肿区ADC值[(1.61±0.19)×10-3 mm2.s-1]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1.26±0.14)×10-3 mm2.s-1](P<0.01),相应对侧脑白质ADC值分别为(0.74±0.04)×10-3 mm2.s-1和(0.77±0.06)×10-3 mm2.s-1;低级别胶质瘤囊变坏死区ADC值[(1.88±0.11)×10-3 mm2.s-1]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1.31±0.14)×10-3 mm2.s-1](P<0.01),相应对侧脑白质ADC值分别为(0.75±0.08)×10-3 mm2.s-1和(0.73±0.06)×10-3 mm2.s-1。脑胶质瘤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囊变坏死区的ADC值与肿瘤的恶性度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821、-0.726和-0.919,P<0.01)。结论: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实质区、瘤周水肿区、瘤体囊变坏死区ADC值有明显差异,ADC值测量可作为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弥散系数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 脑白质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特征与组织学分化的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丹丹 王景宇 +2 位作者 冬冬 张磊 王淑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cle spiral CT,MSCT)增强扫描表现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SCT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术前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将肿瘤之CT征象(CT三维图像上肿瘤最大径及厚度、强化方式...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cle spiral CT,MSCT)增强扫描表现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SCT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术前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将肿瘤之CT征象(CT三维图像上肿瘤最大径及厚度、强化方式及程度、瘤周低密度带厚度)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对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MSCT三维成像上病灶厚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及瘤周低密度带厚度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2)MSCT三维成像上肿瘤最大径与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MSCT增强扫描部分表现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术前诊断胃癌的分化程度、分析术式及评价预后具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预后
下载PDF
弥散加权和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宏伟 兰文婧 +5 位作者 刘洋 刘安 谷艳英 刘丹研 许冰 王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2-745,共4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6例,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及DTI扫描,比较患侧和健侧弥散... 目的:分析脑梗死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6例,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及DTI扫描,比较患侧和健侧弥散信号的改变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各项异性指数(FA)值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DWI信号改变、ADC值及FA值的关系。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病灶在DWI呈高信号,慢性期表现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平均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明显高于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平均rADC值(P<0.05)。45例不同时期(超急性期4例,急性期16例,亚急性期14例,慢性期11例)患者脑梗死区平均FA值明显低于健侧对应区的平均FA值(P<0.05)。结论:DWI和DTI可以快速检出超急性和急性期脑梗死,DWI和MRI的联合应用可以对脑梗死进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弥散张量 脑梗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在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中脑组织灌注信息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宏伟 武薇 +2 位作者 兰文婧 谷艳英 吴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灌注信息的诊断价值,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TIA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对比弥散成像(DWI)与灌注成像即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和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显示病...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灌注信息的诊断价值,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TIA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对比弥散成像(DWI)与灌注成像即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和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显示病灶大小的情况,得到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图,分析DSC和ASL结果的差异。结果DSC检查患侧与健侧灌注程度改变,T=2.91,α水平设在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ASL检查患侧与健侧灌注程度的改变,T=2.37,α水平设在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DSC及ASL方法显示患侧灌注程度,卡方值为-0.984,P>0.05为无统计学差别。结论用ASL完全无创性的方法,对灌注程度进行定量的分析,且实行方便、操作简单,这种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得以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MRI评价骨肉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国库 赵绘萍 +1 位作者 刘安 赵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93-1895,1903,共4页
目的通过对骨肉瘤患者行MRI扫描,并与CT、X线平片相比较,总结骨肉瘤的MRI影像特点及评价MRI在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收集17例骨肉瘤患者,均经MRI、CT及X线平片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骨肉瘤MRI上可表现瘤骨、骨质破坏骨膜... 目的通过对骨肉瘤患者行MRI扫描,并与CT、X线平片相比较,总结骨肉瘤的MRI影像特点及评价MRI在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收集17例骨肉瘤患者,均经MRI、CT及X线平片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骨肉瘤MRI上可表现瘤骨、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等征象。在骨髓浸润的显示、肿瘤与肌肉、血管、神经、相邻关节的关系、跳跃病灶的显示及骨肉瘤内出血和坏死的显示,MRI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对骨肉瘤纵向浸润范围的显示,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其横向范围的显示,MRI与CT无明显差别。结论MRI能准确显示骨肉瘤的浸润范围及肿瘤内基本病变的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骨肉瘤 评价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小儿常见肝脏肿瘤的诊断特征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继萍 冷吉燕 +2 位作者 崔亚琼 张丽 王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718-721,共4页
小儿肝脏肿瘤较少见,约占儿童期肿瘤的5%,但是由于小儿对疾病的述说能力有限,特别是婴幼儿更不能及时正确地反应病情,再加上家长对小儿观察不仔细等原因,造成诊断的困难,而且单凭触及包块较难鉴别肿块的良恶性,然而早期的诊断、定性、... 小儿肝脏肿瘤较少见,约占儿童期肿瘤的5%,但是由于小儿对疾病的述说能力有限,特别是婴幼儿更不能及时正确地反应病情,再加上家长对小儿观察不仔细等原因,造成诊断的困难,而且单凭触及包块较难鉴别肿块的良恶性,然而早期的诊断、定性、定位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CT诊断对肿瘤的定位、定性特别重要。现对常见的肝脏肿瘤CT诊断特征及价值结合本院病例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99)Tc^m-HL91 SPECT乏氧显像在非小细胞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小博 金刚 +3 位作者 王艳波 赵颖 王迎秋 刘玉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乏氧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31例拟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前2天、后2天分别静脉注射99Tcm-HL91740-925MBq后进行4h及24h... 目的探讨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乏氧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31例拟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前2天、后2天分别静脉注射99Tcm-HL91740-925MBq后进行4h及24hSPECT断层显像,根据显像进行目测和半定量分析(T/N值,靶与非靶比值),根据放疗前24h显像T/N值将患者分为低摄取组(T/N<2.76,n=6)及高摄取组(T/N≥2.76,n=25),对两组放疗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低摄取组放疗近期有效率为83.3%(1/6)高于高摄取组为44.0%(1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断层显像T/N比值下降率分别为30.3%和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Tcm-HL91非小细胞肺癌乏氧显像在预测放疗近期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 细胞低氧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