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在经烧伤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蔡夺 吴巍巍 +2 位作者 程丹 李聪 孟凡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优拓SSD敷料)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按照静脉留置输液技术规范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置管后对...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优拓SSD敷料)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按照静脉留置输液技术规范经瘢痕外周静脉置管,置管后对照组采用普通套管贴膜覆盖置管及周围皮肤,观察组先用优拓SSD敷料覆盖,再用普通套管贴膜固定置管。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局部感染发生率、更换贴膜敷料的次数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优拓SSD敷料用于经瘢痕留置套管针,可以防止瘢痕与贴膜粘连,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局部感染及瘢痕组织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静脉留置针 皮肤损伤 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 贴膜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制作手功能康复视频在烧伤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蔡夺 贺婷婷 +2 位作者 张丹丹 徐晓川 吴巍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制作的手功能康复视频在烧伤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分别在出院后第1~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对照组以电话、微信语音或图片的方式讲解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制作的手功能康复视频在烧伤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分别在出院后第1~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对照组以电话、微信语音或图片的方式讲解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多学科团队录制的手功能康复视频发送给患儿家长,指导其学习并对患儿实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及照顾者满意度。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家长对患儿手部外观、宣教内容及形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制作的手功能康复视频可以促进患儿及照顾者积极配合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促进患儿手部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儿 瘢痕 多学科团队 康复视频 手功能康复 家庭护理
下载PDF
双人护理抢救小组在烧伤科重症患者早期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丹 吴巍巍 蔡夺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2806-2807,共2页
目的:评价双人护理抢救小组在烧伤科重症患者早期急救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收入监护室的68例重症患者,采用双人护理抢救小组的方法进行早期急救,明确抢救护理人员站位及抢救人员责任分工。记录抢救时间、护士自我操作满意度、医生满... 目的:评价双人护理抢救小组在烧伤科重症患者早期急救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收入监护室的68例重症患者,采用双人护理抢救小组的方法进行早期急救,明确抢救护理人员站位及抢救人员责任分工。记录抢救时间、护士自我操作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患者救治结果。结果:68例患者均达到抢救成功标准,平均抢救时间22.66 min;67例(98.5%)的患者均康复出院,1例患者在伤后148 h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护士自我操作满意度90%,医生满意度100%。结论:双人护理抢救小组可在不影响患者急救质量的前提下,节省急救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人护理抢救小组 入院抢救 站位 责任 分工
下载PDF
手术清创联合负压引流灌洗治疗Fournier坏疽患者4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周鑫 孔祥力 +7 位作者 张喜 赵景春 洪雷 张修航 薛岩 张楠 于家傲 石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7-1343,共7页
目的:观察40例Fournier坏疽(FG)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探讨改良后负压引流灌洗技术在FG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本科室收集的40例F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手术清创联合负压灌洗技术治疗。记录术前患者病因、... 目的:观察40例Fournier坏疽(FG)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探讨改良后负压引流灌洗技术在FG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本科室收集的40例F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手术清创联合负压灌洗技术治疗。记录术前患者病因、并发症、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创面细菌培养和术后住院时长,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和预后远期随访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22~81岁,伴有肛周感染28例,糖尿病11例,外伤5例,截瘫致压疮1例,无明显诱因6例。病理检查,慢性化脓性炎症伴脓肿形成;采用手术清创,根据创面结果,覆盖负压同时改良引流灌洗方式进行创面治疗。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复发,平均住院时间24.65 d,25例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狭窄;8例累及阴囊患者恢复良好,外形及功能正常;7例植皮患者皮片生长良好;2例皮瓣修复患者皮瓣血供良好,未出现红肿破溃;8例累及下肢患者患部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残疾及瘢痕增生。结论:采用手术清创联合负压引流灌洗技术治疗FG有利于观察创面的变化,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NIER坏疽 坏死性筋膜炎 负压引流 皮肤移植 皮瓣修复
下载PDF
黄连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和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池明 高玲 +2 位作者 吴巍巍 张博儒 王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构建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探讨黄连素对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黄连素+LPS组和黄连素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LPS组小鼠通过滴鼻给予5mg·kg^... 目的:构建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探讨黄连素对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黄连素+LPS组和黄连素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LPS组小鼠通过滴鼻给予5mg·kg^(-1) LPS 6h,黄连素+LPS组小鼠在给予LPS的前5天灌胃50mg·kg^(-1)黄连素,黄连素组小鼠给予50mg·kg^(-1)黄连素灌胃5d。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形态表现;检测各组小鼠肺湿干重比值;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浓度和细胞渗出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BALF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增加,肺泡空间增大,肺泡壁增厚,小鼠肺湿干重比值明显升高(P<0.01),总蛋白质浓度升高(P<0.05),BALF中细胞渗透数增多(P<0.01),BALF中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中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Bax/Bcl-2比值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黄连素+LPS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改变减轻,小鼠肺湿干重比值降低(P<0.05),总蛋白浓度降低(P<0.05),BALF中细胞渗透数降低(P<0.05),BALF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1),肺组织中ROS水平降低,肺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肺组织中Bax/Bcl-2比值降低(P<0.01)。结论:黄连素可改善LPS诱导的小鼠ALI和炎症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ROS水平和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活性氧簇 线粒体 黄连素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疼痛小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付雯雯 薛岩 +5 位作者 刘军 江一川 张虹 于晓风 曲绍春 睢大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768-4770,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在多种疼痛模型下的镇痛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头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5、1.0、2.0 mg/kg)组,阳性对照药益赛普组(14 mg/kg);对照组和益赛普组于实验第1、4天皮下注射给药,乌头注射液各组肌肉注射给...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在多种疼痛模型下的镇痛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头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5、1.0、2.0 mg/kg)组,阳性对照药益赛普组(14 mg/kg);对照组和益赛普组于实验第1、4天皮下注射给药,乌头注射液各组肌肉注射给药,连续7 d。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头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4、0.8、1.6 mg/kg)组,阳性对照药益赛普(10 mg/kg)组;对照组和益赛普组于实验第1、4天皮下注射给药。乌头注射液各组肌肉注射给药,连续7 d。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小鼠热板实验、大鼠光热致痛甩尾实验3个疼痛模型,研究乌头注射液的镇痛作用。结果乌头注射液能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法和大鼠光热致痛法痛阈。结论乌头注射液对多种疼痛模型均具有明显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镇痛
下载PDF
大鼠非人工呼吸机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付雯雯 于晓风 +4 位作者 薛岩 于萍 吴雪记 徐华丽 睢大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8-1062,I0004,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非人工呼吸机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通过对形态学、血液生化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评价,为研究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和评价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药效学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 目的:建立大鼠非人工呼吸机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通过对形态学、血液生化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评价,为研究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和评价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药效学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h,再灌注2h,建立大鼠非人工呼吸机下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穿线不结扎。通过检测大鼠心肌缺血面积(AAR)、心肌梗死面积(AAI)和心肌无复流面积(AAN),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PAR)和聚集率(PAG)等对模型的建立进行评价。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AAR、AAI和AAN均明显增加(P<0.01),血清CK-MB、AST和LDH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全血低切(20/s)、中切(60/s)和高切(120/s)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明显增加(P<0.01),PAR,1、3和5min PAG及最大聚集率(MPAG)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非人工呼吸机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该模型操作简便、动物损伤小、成模率高、实验周期短、实验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工呼吸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无复流现象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烧伤康复体系的建设
8
作者 于家傲 张修航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1-1108,共8页
烧伤康复是烧伤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烧伤治疗的目标从挽救生命、消灭创面转变成高质量恢复机体功能,烧伤康复逐步融入烧伤治疗的各个层面中。在临床实践中,随着早期预防性康复观念的确立、创面修复中功能性重建观念的重塑以及整体... 烧伤康复是烧伤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烧伤治疗的目标从挽救生命、消灭创面转变成高质量恢复机体功能,烧伤康复逐步融入烧伤治疗的各个层面中。在临床实践中,随着早期预防性康复观念的确立、创面修复中功能性重建观念的重塑以及整体康复观念的明晰,烧伤康复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烧伤康复体系不是指向性医疗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多项医疗技术的加成表达,涵盖多学科内容,包括交叉学科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也涉及亚专科方面。烧伤康复始终贯穿、游走于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中,包括早期的体位摆放,以及后期的针对性物理、化学治疗,乃至神经认知治疗方面,且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伴随着对康复质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康复研究 康复体系 康复理念 身体功能
原文传递
低能量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儿童早期增生性瘢痕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倩玉 元泰皓 +4 位作者 陈宗安 谢春晖 夏玲玲 王文波 武晓莉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8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低能量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用于儿童早期增生性瘢痕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增生性瘢痕儿童患者15例,将其瘢痕平均分为A、B和C三组,A和C组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月进行一次低能量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 目的探讨低能量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用于儿童早期增生性瘢痕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增生性瘢痕儿童患者15例,将其瘢痕平均分为A、B和C三组,A和C组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月进行一次低能量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连续治疗3次,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随访。采用患者及观察者双向瘢痕评估量表(The 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Scale,POSAS)和视觉评估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OSAS总分、患者POSAS总分、观察者POSAS总分均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单项评分中,除血管化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分均为治疗组更低(p<0.05)。血管化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4)。VAS平均评分为3.53±1.50。结论低能量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可用于儿童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儿童 激光治疗 早期干预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烧伤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兴 于家傲 +2 位作者 武振东 张修航 赵景春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烧伤病理性瘢痕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留下的严重后遗症,继发的组织畸形及功能障碍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由于烧伤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尽管治疗手段多样,临床上仍无确切的治疗措施。近年研究显示,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一种... 烧伤病理性瘢痕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留下的严重后遗症,继发的组织畸形及功能障碍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由于烧伤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尽管治疗手段多样,临床上仍无确切的治疗措施。近年研究显示,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治疗方法,已显示出疗效确切、经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该疗法可减轻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增生、改善瘢痕外观,缓解疼痛瘙痒等临床症状,有利于局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烧伤 病理性瘢痕 治疗进展 治疗机制
原文传递
大面积烧伤患者模拟急救中护理双人分工对临床实习护生培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巍巍 赵晓甦 +8 位作者 蔡夺 程丹 马岩 徐晓川 迟骋 李聪 张博儒 张芜茗 李虹彦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模拟急救中护理双人分工对临床实习护生培训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美国烧伤协会制订的烧伤患者高级生命支持教程,制订10条临床急救措施,包括维持气道通畅及保护颈椎、呼吸及通...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模拟急救中护理双人分工对临床实习护生培训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美国烧伤协会制订的烧伤患者高级生命支持教程,制订10条临床急救措施,包括维持气道通畅及保护颈椎、呼吸及通气支持、循环支持、评估神经系统损伤、暴露、液体复苏、监护生命体征、留置尿管、留置胃管、采血及备血。设计急救护理双人分工,分为第1护理和第2护理,其中第1护理的具体分工为维持气道通畅及保护颈椎、呼吸及通气支持、评估神经系统损伤、留置尿管、留置胃管,第2护理的具体分工为余5项。选择笔者单位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符合人选标准的临床实习护生136人,采用随机数字的单双号分组的形式,分为分工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各68人。以模拟“大面积烧伤患者人院后护理双人急救操作配合”为主题,对2组护生进行授课及模拟演练。其中分工组护生在此基础上增加双人分工的培训,针对第1护理、第2护理的具体分工进行解释说明。分别在每次演练后对2组护生进行整套急救操作完成时间、单项急救操作完成质量、单项急救操作重复次数、未完成单项急救操作次数4个方面的考核评价。对数据行t检验、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分工组护生整套急救操作完成时间为(41.7±1.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生的(51.5±2.4)min,t=31.07,P〈0.001。分工组护生维持气道通畅及保护颈椎、呼吸及通气支持、评估神经系统损伤3项急救操作完成质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12.84~-10.77,P值均小于0.001),2组护生余7项急救操作完成质量分值相近(t值为-1.71~0.67,P值均大于0.05)。分工组护生呼吸及通气支持、循环支持、暴露及监护生命体征4项急救操作重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护生余6项急救操作重复次数相近(P值均大于0.05)。分工组护生未完成评估神经系统损伤、留置胃管、采血及备血3项急救操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护生未完成余7项急救操作次数相近(P值均大于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模拟急救中护理双人分工可缩短临床培训中实施急救的整体时间,提高实施急救措施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临床护理研究 急救培训 急救分工
原文传递
两种消毒方法对烧伤患者使用悬浮床滤单终末消毒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巍巍 蔡夺 +2 位作者 程丹 于家傲 陈玉坤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比较2种消毒方法对悬浮床滤单的终末消毒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8月期间60张使用后需进行终末消毒的悬浮床滤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滤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张。观察组应用老肯牌臭氧床单元消毒机进行二次消毒,消毒... 目的比较2种消毒方法对悬浮床滤单的终末消毒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8月期间60张使用后需进行终末消毒的悬浮床滤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滤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张。观察组应用老肯牌臭氧床单元消毒机进行二次消毒,消毒时间均为30 min,输出臭氧浓度均≥6 000 mg/m3,产生浓度均为300 mg/m3。对照组采用2 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 min。比较2组滤单消毒前后菌落数,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其他条件致病菌的杀菌效果,滤单破损率。对数据行t检验、Wilcoxon及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消毒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5、Z=-0.334,P〉0.05)。消毒后,观察组、对照组滤单菌落数分别为(1.7±1.5)、(1.9±1.4)集落形成单位(CFU)/cm2,达到消毒标准(〈5 CFU/cm2),且均明显低于消毒前(Z=-6.681、-6.683,P〈0.01)。组内消毒前后杀菌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间消毒前后杀菌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滤单破损率分别为3.33%(1/30)和26.67%(8/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臭氧床单元消毒机及有效氯消毒剂浸泡的消毒方法进行滤单终末消毒效果均达到国家卫生部消毒标准,但应用有效氯消毒剂消毒造成滤单的破损率较高,故推荐应用臭氧消毒机进行滤单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消毒 臭氧 悬浮床 滤单 三氯异氰尿酸
原文传递
出院前虚拟现实视频心理干预对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出院后情绪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贺婷婷 张修航 +2 位作者 孔祥力 程丹 吴巍巍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出院前虚拟现实视频心理干预对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出院后情绪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9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84例面部深度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随访脱落后,虚... 目的探讨出院前虚拟现实视频心理干预对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出院后情绪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9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84例面部深度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随访脱落后,虚拟现实视频组纳入40例(男21例、女19例)、普通视频组纳入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分别为18~53、19~55岁。选择7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治愈且回归正常工作生活的面部深度烧伤后康复患者,将每例患者受伤前后与治疗各阶段照片及相应解说、出院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生活状态影像等编辑录制成视频。从出院前7 d开始,虚拟现实视频组患者通过虚拟现实眼镜观看视频,普通视频组患者通过平板电脑观看视频,共7 d。出院前7 d(观看视频前)及出院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评估2组患者焦虑、抑郁、社交回避与苦恼情绪。对数据行配对样本或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出院前7 d,普通视频组患者焦虑、抑郁、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分别为(34±7)、(34±6)、(11.5±3.9)分,与虚拟现实视频组的(35±7)、(35±5)、(10.5±3.9)分相近(t=-0.803、-1.050、1.122,P>0.05),且均高于国内常模。出院后1个月,虚拟现实视频组患者焦虑、抑郁、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分别为(31±5)、(31±5)、(7.2±2.5)分,明显低于出院前7 d(t=6.609、7.492、7.622,P<0.01);普通视频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分别为(37±7)、(38±8)、(13.9±7.4)分,明显高于出院前7 d(t=2.802、3.599、2.739,P<0.01)。出院后1个月,虚拟现实视频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明显低于普通视频组(t=4.722、5.043、5.490,P<0.01)。结论应用虚拟现实视频对面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出院前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及社交回避与苦恼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面部 情绪 虚拟现实技术 心理干预
原文传递
四肢电烧伤创面的皮瓣修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金秀 王涛 +2 位作者 蒋子平 于家傲 路来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四肢电烧伤创面皮瓣修复的修复方法和手术适应证. 方法 1997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四肢电烧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分别于电烧伤后7~14d内采用了皮瓣修复,其中局部旋转皮瓣4例,鱼际皮瓣1例,示指背侧皮瓣2例,交腿皮瓣1例,足... 目的 探讨四肢电烧伤创面皮瓣修复的修复方法和手术适应证. 方法 1997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四肢电烧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分别于电烧伤后7~14d内采用了皮瓣修复,其中局部旋转皮瓣4例,鱼际皮瓣1例,示指背侧皮瓣2例,交腿皮瓣1例,足底内侧皮瓣1例,带蒂背阔肌皮瓣2例,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4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4例,髂腹股沟皮瓣10例;游离桡动脉皮瓣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3例;前臂后侧骨间前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1例,小腿后侧穿支逆行岛状皮瓣2例,小腿前外侧穿支逆行岛状皮瓣1例.皮瓣切取范围42.0 cm×13.0 cm~6.0 cm×3.0 cm.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4~42个月,平均6、7个月.皮瓣完全成活35例,占92.1%;尖端部分坏死3例,占7.9%.坏死部分经局部换药均在术后1个月内自行愈合.肢体和手的外形较为满意,手腕部电烧伤病例28例,功能优和良共15例,占57.1%;中8例,占28.6%;差5例,占14.3%. 结论 对电烧伤创面进行早期皮瓣修复,是保护肢体深部组织结构、预防控制继发感染、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烧伤 四肢 外科皮瓣 创面
原文传递
严重烧伤急救中双人护理流程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巍巍 郭放 +3 位作者 李聪 徐晓川 张芜茗 李虹彦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8-279,共2页
大面积烧伤早期由于体液大量渗出而导致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应尽快进行监护、给氧、液体复苏等有效的对症处置。但由于大面积烧伤多为突发事件,医护人员如缺乏应急预案,可能造成急救过程混乱延误抢救时机,影响患者预后。护... 大面积烧伤早期由于体液大量渗出而导致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应尽快进行监护、给氧、液体复苏等有效的对症处置。但由于大面积烧伤多为突发事件,医护人员如缺乏应急预案,可能造成急救过程混乱延误抢救时机,影响患者预后。护士作为急救中的参与者,承担着重要的救护任务,但目前国内外鲜见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急救的相关护理流程规范。为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急救效率,笔者单位自2011年10月起,针对该类患者的急救设计双人护理流程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过程 护理流程 大面积烧伤患者 严重烧伤 应用 设计 烧伤早期 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大容量烧伤换药车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贺婷婷 苏淑梅 +3 位作者 蔡夺 程丹 迟骋 吴巍巍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大面积烧伤患者多需在床旁换药,换药所需敷料等物品种类多、数量大,换药后产生较多的医疗垃圾。传统的换药车结构简单,仅为单一操作台面,未进行层次划分,不能规范放置大量无菌换药敷料等物品,不便于医师拿取、延长换药时间。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患者 药车 大容量 床旁换药 应用 设计 物品种类 医疗垃圾
原文传递
握手抚慰联合呼吸指导对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蔡夺 吴巍巍 +2 位作者 张晓杰 赵秋艳 迟茗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 探讨握手抚慰联合呼吸指导对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换药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握手抚慰联合呼吸指导的方式.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使... 目的 探讨握手抚慰联合呼吸指导对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换药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握手抚慰联合呼吸指导的方式.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使用相同的换药方法,并由同一名护士对换药前后进行疼痛评分,换药时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3次换药前后疼痛评分.结果 换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3.79±2.27),(3.85 ±2.46)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7,P>0.05).换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2.17±1.53),(4.30±2.98)分,换药后实验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6,P<0.01).结论 握手抚慰联合呼吸指导可缓解患者换药时所产生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疼痛 握手抚慰 呼吸指导 创面 换药
原文传递
烧伤患儿的疼痛评估及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巍巍 路英慧 +1 位作者 程丹 吴世锋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小儿是发生烧伤的高危人群,烧伤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由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疼痛的认知能力及行为反应存在差异,故针对小儿进行有效疼痛评估尤为困难。了解患儿的疼痛,明确疼痛的不良反应,及时有效地评估及采取合适的疼痛干预措... 小儿是发生烧伤的高危人群,烧伤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由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疼痛的认知能力及行为反应存在差异,故针对小儿进行有效疼痛评估尤为困难。了解患儿的疼痛,明确疼痛的不良反应,及时有效地评估及采取合适的疼痛干预措施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小儿烧伤疼痛的不同评估方法及非药物干预相关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儿童 疼痛 管理
原文传递
烧伤翻身床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巍巍 蔡夺 +1 位作者 程丹 李虹彦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2-484,共3页
为解决原有烧伤翻身床影响患者舒适及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对其排泄孔、托头板及安全护拦进行了相应改进。1将原有翻身床尺寸固定的排泄孔加设滑动堵板,改进为可调解排泄孔。2在原有翻身床铺旁增设安全护拦。3将原有翻身床托头板中... 为解决原有烧伤翻身床影响患者舒适及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对其排泄孔、托头板及安全护拦进行了相应改进。1将原有翻身床尺寸固定的排泄孔加设滑动堵板,改进为可调解排泄孔。2在原有翻身床铺旁增设安全护拦。3将原有翻身床托头板中间钻孔,增加面部窗口。将改进后翻身床与原有翻身床进行安全性和舒适度的比较,改进后翻身床减少了因排泄孔尺寸固定导致的臀部压疮及不舒适的发生,避免了俯卧位时造成的鼻部受压影响呼吸及头部滑脱现象,避免了由于缺乏安全护拦造成患者坠床及肢体滑脱的风险,且患者使用过程舒适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翻身床 病人安全
原文传递
自制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表在严重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巍巍 高永梅 +1 位作者 蔡夺 池明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4-396,共3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在严重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中应用自制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表的效果。方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烧伤外科(下称第一医院)于2012年自制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表,首页用于记录患儿基本信息、既往营养相关情况及实施... 目的回顾性探讨在严重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中应用自制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表的效果。方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烧伤外科(下称第一医院)于2012年自制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表,首页用于记录患儿基本信息、既往营养相关情况及实施肠内营养前的营养相关指标情况,每日评估记录页记录患儿当日恢复情况、置管情况、喂养情况、耐受情况及肠内营养相关指标情况。将2012年9月-2015年5月第一医院收治的肠内营养期间应用自制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表进行护理的50例严重烧伤患儿设为评估表组,将2009年11月-2012年8月第一医院收治的肠内营养期间采用既往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常规护理的47例严重烧伤患儿设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行至少2周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儿肠内营养第14天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Hb、尿素氮、血钾、血钠、血氯、血钙水平及体质量指数,以及2组患儿肠内营养2周内腹胀、腹泻、呕吐、堵管发生情况。对数据进行£检验、x^2检验。结果肠内营养第14天,评估表组患儿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Hb、尿素氮、血钾、血钠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为2.99~8.32,P值均小于0.01),血氯、血钙水平与对照组相近(t值分别为0.26、0.50,P值均大于0.05)。肠内营养2周内,评估表组患儿发生腹胀3例、腹泻2例、呕吐2例、堵管1例,对照组患儿发生腹胀11例、腹泻13例、呕吐8例、堵管9例,评估表组患儿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值为4.443~10.374,P值均小于0.01)。结论应用自制烧伤患儿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表可改善严重烧伤患儿肠内营养的疗效,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堵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儿童 肠道营养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