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治疗的全周期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1
作者 郭菲菲 崔久嵬 《中国科学基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健康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聚焦肿瘤的全周期管理新模式,结合...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健康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聚焦肿瘤的全周期管理新模式,结合不断革新的肿瘤治疗手段,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系统探讨肿瘤治疗全周期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尝试为完善肿瘤健康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预防 肿瘤治疗 肿瘤康复 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胆道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王颖 刘博 +3 位作者 李丹 李玉 王世博 王楠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109-1113,共5页
胆道肿瘤(BTC)是一种高异质性和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症状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对于晚期BTC的治疗,传统的化疗药物疗效有限,靶向治疗仅适用于部分敏感人群,而作为免疫治疗中最有前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胆道肿瘤(BTC)是一种高异质性和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症状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对于晚期BTC的治疗,传统的化疗药物疗效有限,靶向治疗仅适用于部分敏感人群,而作为免疫治疗中最有前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在BTC中的潜在作用被不断证实,联合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前景。为探索不同的免疫治疗策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相继报道,尤其是探索免疫检查点治疗在BTC治疗中的应用的结果令人鼓舞。本综述就目前BTC中ICIs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治疗现状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艺博 崔久嵬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8,I0003,共9页
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是一种胃源性肽,也被称为饥饿素,可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是一种调节能量代谢的关键多肽,以酰基化生长激素释放肽与无活性的非酰基化生长激素释放肽两种形式存在。酰基化的生长激素释放肽与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 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是一种胃源性肽,也被称为饥饿素,可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是一种调节能量代谢的关键多肽,以酰基化生长激素释放肽与无活性的非酰基化生长激素释放肽两种形式存在。酰基化的生长激素释放肽与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结合,介导多种生理功能。除了刺激食欲增加食物摄入的作用外,生长激素释放肽还可以保护心脏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增加骨密度,调节应激与焦虑,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其受体成为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生长激素释放肽及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等功能产生直接作用;也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雌激素产生和代谢的间接作用,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其受体异常表达可作为多种肿瘤诊断、疗效预测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靶向生长激素释放肽药物也逐渐被研发,并在抗肿瘤和肿瘤患者支持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疗效。本文将讨论生长激素释放肽及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肿瘤标志物与治疗靶点的潜力,并对其相关药物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释放肽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肿瘤 恶液质
下载PDF
中国肿瘤住院患者肌肉减少症调查报告
4
作者 宋春花 程好晴 +51 位作者 崔久嵬 许红霞 王昆华 翁敏 郭增清 周福祥 林源 巴一 袁凯涛 胡雯 马虎 李苏宜 冯长艳 李增宁 赵青川 李纪鹏 郑瑾 吕全军 李涛 陈俊强 贺英 高茜 吴静 王辉 姚庆华 杨家君 刘明 宋新霞 陈公琰 丛明华 马文君 余亚英 罗素霞 周岚 乔秋阁 王巍 冯永东 罗琪 邱红 施咏梅 姜海平 齐玉梅 管文贤 陈甲信 黄河 余震 方玉 陈子华 付振明 王畅 李薇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638-650,共13页
目的报告中国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方法纳入中国肿瘤营养队列研究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INSCOC)数据库2013年7月至2023年12月86家三级甲等医院19种恶性肿瘤患者61627例。采用亚洲肌肉减少症... 目的报告中国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方法纳入中国肿瘤营养队列研究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INSCOC)数据库2013年7月至2023年12月86家三级甲等医院19种恶性肿瘤患者61627例。采用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2019年肌肉减少症诊断标准诊断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比较不同特征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患病情况。结果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为18.1%(11175/61627)。肌肉减少症患病率因肿瘤类型、TNM分期、年龄、性别、地理区域及治疗情况不同而存在差异: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患病率较高,其中胰腺癌患者患病率最高[32.4%(311/961)];肌肉减少症患病率随TNM分期增高而增大(P<0.05);70岁以上患者肌肉减少症患病率最高[34.7%(3510/10129)];女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患病率高于男性患者[16.1%(5544/34381)比20.7%(5631/27246),P<0.05];东北地区的患者患病率最低[14.7%(2398/16300)],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患病率最高[22.1%(1635/7412)]。此外,在某些肿瘤类型中,不同医疗保险类型、职业、教育水平、民族、居住地的患者肌肉减少症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化水平低、农民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的风险更高。结论本研究首次以大规模数据报告了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消化道系统、老年、农民、低教育水平及进展期肿瘤患者等是发生肌肉减少症的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肌肉减少症 四肢骨骼肌指数 现况调查 患病率 影响因素 老年 消化道系统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
作者 王海燕 曹红十 +4 位作者 张欣婷 杨静舒 王瑶 王菘煜 段小甜 《现代临床护理》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构建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多维度评价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采用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Joanna Briggs Institute... 目的构建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多维度评价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采用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Joanna Briggs Institute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database,JBI),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网站,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网站,美国指南网(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国际指南协作网,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SinoMed,CNKI和万方中关于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文献,并根据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形成初始问卷。通过德尔菲法确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文献质量为A级的5篇,B级6篇。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19/19),专家权威系数0.864,第1、2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328、0.392(P<0.01)。最终形成包含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的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临床适用性,可用于评价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肠内营养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下载PDF
20(R)-人参皂甙Rg3对老年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俊杰 宋艳秋 +3 位作者 康丽花 赵玲玲 单既英 韩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024-4025,共2页
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放、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又进一步影响〔1~3〕,因此在老年中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规治疗后,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快疾病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更为重要。20(R)-人参皂甙Rg3被证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 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放、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又进一步影响〔1~3〕,因此在老年中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规治疗后,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快疾病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更为重要。20(R)-人参皂甙Rg3被证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4〕,且有调节免疫的作用〔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3 肿瘤 血液 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肿瘤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宇飞 陈晓 李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4-911,共8页
近年来,程序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其他类型肿瘤,其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骨髓瘤... 近年来,程序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其他类型肿瘤,其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许多临床试验证明了抗PD1/PD-L1治疗可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生存期,并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尚可。目前关于其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的研究仍在继续,并进一步探索其诊断、疗效评估的理想生物标记物,以及用于长期监测的方法,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使抗PD1/PD-L1治疗更加系统、完善,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分子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安全性 疗效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基于GEO数据库对多原发肺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刘博 孙超 +1 位作者 王旭 马克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7-446,共10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多原发肺癌(MPLCs)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对肺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200972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数据初步处理后,采用Seurat R...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多原发肺癌(MPLCs)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对肺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200972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数据初步处理后,采用Seurat R包进行数据处理与细胞聚类及注释并得到DEGs。采用clusterProfiler R包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Hub基因),采用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GEPIA)检测基因在肺腺癌数据库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基因在A549细胞原位移植瘤小鼠肿瘤与正常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 Meier-Plotter软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细胞聚类分析共识别出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B细胞、髓系细胞和肥大细胞共7种细胞类型,以及肿瘤上皮细胞与正常上皮细胞14 605个DEGs。GSEA分析,得到4个在肿瘤样本中发生激活的通路[原癌基因蛋白(MYC)通路、P53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和糖酵解通路]以及1个抑制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 (TNF-α/NF-κB)通路]。筛选PPI网络中的CXC趋化因子8 (CXCL8)、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CXC趋化因子1 (CXCL1)、趋化因子配体2 (CCL2)、黏蛋白1 (MUC1)和分泌型磷蛋白1 (SPP1)为Hub基因。GEPIA数据库分析与动物实验,与肺正常组织比较,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PP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PP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短于低表达患者(P<0.01)。结论:MPLCs中不仅有原癌基因相关通路的激活,也有抑癌通路起拮抗肿瘤进展作用,同时非小细胞肺癌中SPP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提示有相对较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 基因集富集分析 生存分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6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韩倩 杨岩 +3 位作者 刘春水 王润超 侯俊杰 白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期121-123,共3页
近年来,2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同时发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可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恶性肿瘤 临床分析 伴发 同时发病 高危因素 发病率
下载PDF
影响肿瘤患者癌痛治疗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董亚冰 王楠娅 赵恒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311-1314,共4页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恐惧的症状之一。进展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可高达60%~80%,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中重度癌痛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并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三阶梯镇痛原...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恐惧的症状之一。进展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可高达60%~80%,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中重度癌痛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并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三阶梯镇痛原则,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疼痛控制不佳。若疼痛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下降,并影响预后。导致癌痛治疗失败的因素多种多样,目前尚无一致共识。既往肿瘤科医师主要关注肿瘤相关因素对癌痛治疗的影响,主要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转移的部位、治疗方法等;而随着对"总疼痛"概念的认识加深,非肿瘤因素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心理、社会支持等。本文就进展期肿瘤镇痛治疗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提升癌痛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肿瘤抗血管生成及其与免疫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娜 刘相良 +3 位作者 徐志强 马责竣 徐鹤鸣 李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6-1063,共8页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阻断特定的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反应能力进而识别和破坏肿瘤细胞,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失衡可促进肿瘤异常血管的形成,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特...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阻断特定的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反应能力进而识别和破坏肿瘤细胞,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失衡可促进肿瘤异常血管的形成,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特征,可产生低氧、酸性和间质压升高等微环境改变,使促进肿瘤免疫的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相对缺乏,抑制肿瘤免疫的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增多,从而降低免疫治疗疗效。对恶性肿瘤患者行抗血管生成治疗不但可促进异常血管正常化和重塑肿瘤微环境,还可增加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的浸润,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二者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在肺癌、肝癌、肾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患者治疗中均观察到明显获益,且总体安全性可控。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血管异常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和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肿瘤患者病情知情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海 彭昳 秦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55-235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病情知情
下载PDF
器官系统为主线,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双语教学模式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婷婷 王永琨 +4 位作者 王畅 李卓 徐英辉 马克威 王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9期1671-1673,共3页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死亡率已跃居各类疾病死因的第一位,肿瘤学科目前已经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而我国高素质的肿瘤专业人才匮乏,加快培养肿瘤学专业人才成为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既往肿瘤学知识...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死亡率已跃居各类疾病死因的第一位,肿瘤学科目前已经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而我国高素质的肿瘤专业人才匮乏,加快培养肿瘤学专业人才成为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既往肿瘤学知识分散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缺乏系统性,而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教学 器官系统 双语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证据 应用 临床 肿瘤发生发展 专业人才
下载PDF
JAK1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丹 李薇 +1 位作者 刘念 马克威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JAK1 JAK/STAT 肿瘤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阳性率与射频消融治疗后短期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超 何华 +3 位作者 董亚冰 赵玲玲 赵恒军 王楠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047-5048,共2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出率与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射频消融治疗后短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7例HCC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前均进行CTC检测,并搜集患者临床特征、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出率与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射频消融治疗后短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7例HCC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前均进行CTC检测,并搜集患者临床特征、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水平。术后1、3个月分别进行肝脏增强CT/MRI的检查,依据mRECIST标准评价患者的短期疗效,并应用Fisher精确检验法统计术前外周血CTC的检出率及其与AFP、AFP-L3肿瘤标志物水平、射频消融治疗后短期疗效的关系。结果术前CTC阳性患者为8例(21.6%)。其中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0~A期20例,CTC检测阳性者7例(35%),BCLC分期为B^C期17例,CTC检测阳性者1例(5.9%),不同BCLC分期患者CTC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48)。经过射频消融治疗后,21例在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疗效评价达完全缓解(CR),16例为部分缓解(PR)或在3个月内疾病进展。3个月内复查达到CR的21例有3例(14.3%)CTC检测阳性。疗后达PR或3个月内进展的16例中5例(31.3%)CTC阳性。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254)。8例CTC阳性的患者中有1例AFP>400 ng/ml、5例AFP-L3>1;CTC阴性的29例患者中有8例表现为AFP>400 ng/ml、4例表现为AFP-L3>1,两组AF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649)、AFP-L3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2)。结论初诊为中晚期HCC患者的CTC检测阳性率无显著提高,随AFP-L3水平升高CTC阳性率增高,但对于AFP而言该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循环肿瘤细胞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远处转移1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晶 董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0-701,共2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1931年Klemperer和Rabin首次将其描述为一种来源于间叶细胞的纤维增殖性肿瘤,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放疗 化疗
下载PDF
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答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纪伟(综述) 崔久嵬(审阅) 李薇(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9,共8页
人类肠道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是人体内最庞大的微生物群,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宿主免疫构建和影响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 人类肠道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是人体内最庞大的微生物群,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宿主免疫构建和影响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答和ICI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开展和测序分析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分析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及免疫治疗间的探索维度,干预和塑造肠道菌群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微生物制品的食源性添加、粪菌移植等研究尚未获得足够证据,肠道菌群的免疫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对ICI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代谢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恶心、呕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婷婷 陈晓 李薇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348-353,共6页
恶心、呕吐作为恶性肿瘤患者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均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恶心、呕吐的发病原因众多,其中肿瘤相关恶心... 恶心、呕吐作为恶性肿瘤患者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均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恶心、呕吐的发病原因众多,其中肿瘤相关恶心、呕吐是本文阐述的重点内容,其具体病因包括肿瘤本身导致的恶心、呕吐,肿瘤治疗相关的恶性、呕吐,精神因素相关的恶心、呕吐以及全身因素相关的恶心、呕吐,从以上发病原因入手可有效减轻恶心、呕吐带来的不良影响。对恶心、呕吐发生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呕吐机制的研究,目前该部分内容已阐述的比较清晰,而恶心的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恶心、呕吐发生程度不同,对机体营养代谢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为了治疗更为有的放矢,需要根据恶心、呕吐的病因,发生机制和程度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本文将从恶心、呕吐发生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对代谢的影响以及治疗等角度进行全面阐述,有助于对恶心呕吐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合理治疗,进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期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心 呕吐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饮食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晖 马筱慧 李宏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05期214-214,共1页
1饮食护理 1.1饮食结构饮食需多样化,营养需搭配得当,多补充多种维生素与水果[1]。“三高一多”,即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多饮水。摄入高热量食物,可保证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摄入高蛋白食物可保证皮肤... 1饮食护理 1.1饮食结构饮食需多样化,营养需搭配得当,多补充多种维生素与水果[1]。“三高一多”,即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多饮水。摄入高热量食物,可保证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摄入高蛋白食物可保证皮肤、毛发等在遭受化疗损伤后的修复。营养学家认为,在化疗期间患者所需要的蛋白质应比一般情况下增加50%,所需要的热量增加20%,所需要的水应增加50%[1]。1.2三不宜①进食时不宜多饮水,最好在进餐前后1h饮水。②进食速度不宜过快,要充分咀嚼,以便食物充分消化。③饭后2h内不宜立即平躺,最好在椅子上休息一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饮食护理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昱瑛 方玉 李薇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320-323,共4页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肿瘤相关性炎症或肿瘤相关治疗导致骨髓抑制(主要是放、化疗)引起的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可以发生在肿瘤诊治的任何阶段,其发生与肿瘤类型、分期及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2012年国内的调查显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为6...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肿瘤相关性炎症或肿瘤相关治疗导致骨髓抑制(主要是放、化疗)引起的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可以发生在肿瘤诊治的任何阶段,其发生与肿瘤类型、分期及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2012年国内的调查显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为60.83%,其中轻度贫血40.84%,中度贫血15.67%,重度贫血3.47%,极重度贫血0.84%。发病率较高的肿瘤分别为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肺癌等。研究显示,肿瘤相关性贫血会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效果,缩短生存期,增加死亡风险;而通过合理的治疗,纠正贫血后,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肿瘤本身及其并发症(如肿瘤侵犯骨髓、溶血、失血、肿瘤相关性炎症等)、治疗手段引起的骨髓抑制(化疗、放疗等)等有关。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目标为"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红细胞输注需求"。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补充造血原料(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类药物及输红细胞治疗为其常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性病性贫血 造血原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