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战海燕 朴美花 +1 位作者 王艳姝 冯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阐明依托咪酯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阐明依托咪酯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1例(年龄>60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托咪酯诱导组(EP组,n=30)、依托咪酯诱导/维持组(EE组,n=31)和丙泊酚对照组(PP组,n=30)。各组患者均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芬太尼3~5μg·kg-1和顺式阿曲库铵1.5mg·kg-1静脉注射后,EE组及EP组给予依托咪酯0.2~0.3mg·kg-1静脉注射,PP组给予丙泊酚1.5~2.5mg·kg-1静脉注射。术中EE组以0.6~1.2mg·kg-1·h-1的速度输注依托咪酯;EP组及PP组以4~8mg·kg-1·h-1的速度输注丙泊酚。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24h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于术前1d及术后1、7d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评定患者是否发生POCD。结果:各组术后1、7dPOCD发生率PP组为26.7%和13.3%,EP组为30%和10%,EE组为25.5%和12.9%,3组患者间术后1、7d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术毕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与术前及EP组、PP组比较,EE组患者术毕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3组患者皮质醇浓度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均抑制老年骨科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但依托咪酯麻醉对应激反应抑制程度强于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早期POCD的影响与丙泊酚相似,且POCD的发生与血清皮质醇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老年 骨科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皮质醇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晓栋 朴美花 +1 位作者 王艳姝 冯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全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及生理盐...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全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前,氯胺酮组患者给予0.5 mg.kg-1氯胺酮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首先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度输注至术毕前30min;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同时静脉输注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7d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记录POCD发病率;并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清醒睁眼至拔管时间(T2)明显延长(P<0.05)。各组患者术后1和7d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26.7%、13.3%,氯胺酮组为6.7%、0%,右美托咪定组为20.0%、10.0%,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为13.3%、3.3%;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患者术后1和7dPOCD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及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和7dPOCD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单独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骨科全麻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右美托咪定或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不能降低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且POCD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骨科手术 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白细胞介素6 老年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盼盼 朴美花 +2 位作者 王艳姝 麻海春 冯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右美托咪啶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阐明右美托咪啶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右美托咪啶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阐明右美托咪啶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啶组及氯胺酮+右美托咪啶组(均n=30)。麻醉前,氯胺酮组给予氯胺酮0.5mg.kg-1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组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1静脉注射,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啶至术毕前30min;氯胺酮+右美托咪啶组给予氯胺酮0.5mg.kg-1静脉注射和右美托咪啶1μg.kg-1静脉注射,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啶至术毕前30min;对照组静脉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于麻醉前、手术结束后、术后24h分别采集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根据谵妄评定法(CAM),分别于术后1h、1d及3d3个时间点评定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并对各组患者清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有13例患者发生谵妄:氯胺酮组8例(26.7%),右美托咪啶组2例(6.7%),对照组3例(10%),氯胺酮+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均未发生谵妄。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患者睁眼至拔管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全麻术中右美托咪啶与氯胺酮合用能减轻氯胺酮对患者的影响,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其机制与炎症反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氯胺酮 白细胞介素6 麻醉 全身 术后谵妄 老年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姚宇 韩伟 +2 位作者 王锦卓 麻海春 王曼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468-3469,共2页
关键词 静吸复合麻醉 妇科腹腔镜 瑞芬太尼 手术中 七氟醚 手术操作时间 生命体征 手术过程
下载PDF
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眼损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宁 朴美花 +2 位作者 王美堃 刘楠 冯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发生眼损伤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例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后发生眼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青年女性患者于全身麻醉头低位下行"腹腔镜下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患者发生眼损伤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例全身麻醉非眼科手术后发生眼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青年女性患者于全身麻醉头低位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中眼睑自然闭合,无眼保护措施,术后发生角膜擦伤,对症治疗后完全康复。1例老年男性患者于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对症治疗后视力部分恢复。结论:角膜擦伤是全身麻醉相关的最常见的眼科并发症,患者大多预后良好。术后视力丧失(POVL)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具体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眼损伤 角膜擦伤 术后视力丧失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下载PDF
盐酸纳美芬对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后呼吸抑制和胃肠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楠 张文文 +1 位作者 马艳双 王虎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494-6496,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后纳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作用及对静脉自控镇痛后胃肠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纳美芬0.25μg...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后纳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作用及对静脉自控镇痛后胃肠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纳美芬0.25μg/kg组(B组)和纳美芬0.5μg/kg组(C组)。手术结束即刻静脉推注试验药物,A组则不作任何处理。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拔管时间、呼吸恢复率、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评分和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 B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而C组明显短于B组。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纳美芬0.25、0.5μg/kg可获得满意的拮抗阿片类药物术后呼吸抑制和催醒的效果,而且纳美芬0.5μg/kg的临床效果优于0.25μg/kg,同时纳美芬能减少静脉自控镇痛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呼吸抑制 静脉自控镇痛(PCIA) 术后恶心呕吐(PONV)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案例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7
作者 宋雪松 滕士勇 +2 位作者 韩伟 刘凯 麻海春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案例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效果,探讨其在改进麻醉科临床教学方法中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选择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培训的2018级住院医师24人,随机分为SC组和C组...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案例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效果,探讨其在改进麻醉科临床教学方法中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选择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培训的2018级住院医师24人,随机分为SC组和C组,每组各12人;在病例讨论教学中SC组住院医师采用SST联合CBL教学法,C组住院医师采用单纯的CBL教学。结果与培训前相比,两组住院医师培训后在理论知识和综合病例分析能力有明显提高;与C组相比,SC组在综合病例分析能力方面提高更为显著。情景模拟培训次数越多,住院医师的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越为明显。结论SST联合CBL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具有可行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 病案教学 麻醉学 住院医师 麻醉危机管理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婴幼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韩灵 金立民 麻海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婴幼儿 外科手术 应用
下载PDF
喉罩在耳鼻喉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艳华 刘环秋 +1 位作者 何其通 麻海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5期53-54,共2页
过去,面罩和气管内插管是麻醉期间标准的气道控制方法。英国的Archie Brain医师在1981年发明了喉罩,并于1988年喉罩供市场销售。喉罩已经成为另一种气道控制方法。喉罩适合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各年龄组。由于置罩和拔出喉罩时所产生的心... 过去,面罩和气管内插管是麻醉期间标准的气道控制方法。英国的Archie Brain医师在1981年发明了喉罩,并于1988年喉罩供市场销售。喉罩已经成为另一种气道控制方法。喉罩适合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各年龄组。由于置罩和拔出喉罩时所产生的心血管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耳鼻喉科手术 麻醉
下载PDF
医学情景模拟教学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麻醉技能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文 宋雪松 +2 位作者 赵壮 潘树 韩丹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10-512,F0003,共4页
目的 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典型病例为依托、教师为主导、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SST)法在麻醉技能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名2022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培训医生随机分为C组(接受CBL)和SC组(接受SST... 目的 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典型病例为依托、教师为主导、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SST)法在麻醉技能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名2022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培训医生随机分为C组(接受CBL)和SC组(接受SST结合CBL),每组12人,比较两组医生完成教学培训后的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及能力问卷调查的差异。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SC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技能考核中动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成绩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能力调查问卷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技能培训教学中,SST结合CBL的模式与单独应用CBL的教学模式相比,可显著提高理论及技能操作中动脉穿刺和中心静脉穿刺考核成绩,建议在实际麻醉学教学工作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案例的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 麻醉技能培训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露丹 韩伟 +1 位作者 耿娜 田园园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2782-2784,共3页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用途广泛。进行手术时为了使操作人员充分看清患者腹腔内的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腹腔内充入CO2形成人工气腹,对患者的肺功能有一定影响。同时腹腔镜手术需进行麻醉对肺功能也有损伤,可导...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用途广泛。进行手术时为了使操作人员充分看清患者腹腔内的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腹腔内充入CO2形成人工气腹,对患者的肺功能有一定影响。同时腹腔镜手术需进行麻醉对肺功能也有损伤,可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无法及时被排出,给各种经空气传播的致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导致患者肺部感染。据文献报道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能降低气腹对于肺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复合麻醉 肺功能 患者 丙泊酚 呼吸道分泌物 操作人员 病变部位
下载PDF
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围麻醉期处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金峰 洪原 杨桐伟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652-654,共3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妇科 麻醉
下载PDF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骨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对比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吕晓红 段宗生 +3 位作者 张剑 台永祥 王虎山 麻海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976-6978,共3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骨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方法择期行骨关节置换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的老年患者(65~85岁)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组(A组)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骨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方法择期行骨关节置换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的老年患者(65~85岁)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组(A组)与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组(B组),A组应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来进行麻醉维持,B组应用七氟烷吸入加芬太尼静脉注射来实现麻醉维持,两组均同时应用Narcotrend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A组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均大于B组(P<0.05)。A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均比B组延长(P<0.05)。结论七氟烷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组麻醉维持更平稳,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更少,术后患者苏醒更迅速,该全麻方式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行骨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七氟烷 芬太尼 骨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两种控制通气模式对老年患者喉罩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时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文文 叶保国 +3 位作者 韩春莹 左伟文 王虎山 麻海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7-388,共2页
喉罩是由英国医生ArchieBrain在1981年根据成人咽喉部解剖结构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让患者既可自主呼吸,也可正压通气。由于喉罩不进入气道,对气管黏膜无刺激且较少的咽喉部并发症,比气管导管更有利于降低气道反应性^1-],经喉罩正... 喉罩是由英国医生ArchieBrain在1981年根据成人咽喉部解剖结构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让患者既可自主呼吸,也可正压通气。由于喉罩不进入气道,对气管黏膜无刺激且较少的咽喉部并发症,比气管导管更有利于降低气道反应性^1-],经喉罩正压通气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使用喉罩通气,可显著减轻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麻醉 腹腔镜手术 压力控制通气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5
15
作者 孙娜 金立民 +2 位作者 李佳美 张晓暄 宋雪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225-5227,共3页
目的拟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ERCP患者8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或Ⅲ级,年龄70~85岁,其中男43例,女37例,体重40~78 kg,随机双盲分为芬太尼复合丙... 目的拟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ERCP患者8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或Ⅲ级,年龄70~85岁,其中男43例,女37例,体重40~78 kg,随机双盲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和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组(O组),每组40例。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 mg/kg诱导,后以丙泊酚4~7 mg·kg-1·h-1维持;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丙泊酚2 mg/kg诱导,后丙泊酚4~7 mg·kg-·h-1维持。观察并记录等效剂量的芬太尼与羟考酮注射液在ERCP手术中入室(T0)、开始泵注给药后5 min(T1)、内镜通过咽喉部时(T2)、术中(T3)、退镜时(T4),患者苏醒时(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呼吸频率(RR)、麻醉深度(BIS)并记录呛咳、体动次数、呼吸抑制(Sp O2<90%)、使用血管活性药次数、丙泊酚总用量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等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各时间段MAP、HR及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发生呛咳、体动、呼吸抑制、使用血管活性药次数、丙泊酚总用量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O组。结论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能有效维持ERCP术中循环及呼吸的平稳,不良反应较少,镇痛作用持久,是ERCP术中安全的麻醉选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丙泊酚 芬太尼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异丙酚与安氟醚或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春生 赵恒兰 +2 位作者 王凡 张彦辉 马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择期非肝胆系统手术的全麻病人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例 ,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 ( A组 )、七氟醚麻醉( B组 )、异丙酚 -安氟醚麻醉 ( C组 )、异丙酚 -七氟醚麻醉...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择期非肝胆系统手术的全麻病人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例 ,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 ( A组 )、七氟醚麻醉( B组 )、异丙酚 -安氟醚麻醉 ( C组 )、异丙酚 -七氟醚麻醉 ( D组 )。其中 A、B组为对照组 ,C、D组为观察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 2 h和术后 3d采集静脉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ALT)、碱性磷酸酶 ( ALP)、白蛋白 ( ALB)、总胆红素 ( TBIL)。结果 :A组和 B组在术后 3d ALT值高于麻醉前( P<0 .0 1 ) ,但未超出正常值范围 ,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4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2 h ALB值低于麻醉前 ( P<0 .0 5 ) ,但术后 3d各组的 ALB值均恢复正常 ,而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 ;其余各项指标全程均无显著变化 ( P>0 .0 5 )。结论 :安氟醚和七氟醚两者均有潜在的、轻度的肝毒性 ;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防止转氨酶的升高 ,对安氟醚及七氟醚所致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异丙酚复合安氟醚、七氟醚麻醉 ,是一种理想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吸复合麻醉 异丙酚 安氟醚 七氟醚 肝功能
下载PDF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择期下腹部手术麻醉中的血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淑燕 韩伟 +3 位作者 金立民 孙国印 麻海春 林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6期1118-1119,共2页
随着临床麻醉的发展,喉罩在小儿麻醉中正逐步推广,特别是在一些日间短小手术中,喉罩通气有它独到的优点。本文是在明确全身麻醉下择期小儿下腹部手术,观察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气道控制设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选择喉罩应用于小儿全身麻... 随着临床麻醉的发展,喉罩在小儿麻醉中正逐步推广,特别是在一些日间短小手术中,喉罩通气有它独到的优点。本文是在明确全身麻醉下择期小儿下腹部手术,观察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气道控制设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选择喉罩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 下腹部手术 小儿麻醉 气管插管 临床麻醉 血流变化 择期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下载PDF
老年人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春萍 卢宝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时适宜的注药速度。方法  ASA ~ 级≥ 65岁病人 40例 ,根据不同注药速度随机分为两组 : 组 :5 ml/ min, 组 :2 0 ml/ min。全部病人用 1 %异丙酚麻醉诱导 ,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 ,诱导时间、用... 目的 观察老年人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时适宜的注药速度。方法  ASA ~ 级≥ 65岁病人 40例 ,根据不同注药速度随机分为两组 : 组 :5 ml/ min, 组 :2 0 ml/ min。全部病人用 1 %异丙酚麻醉诱导 ,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 ,诱导时间、用药量 ,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结果  组诱导时间明显长于 组 ,分别为 1 0 2 .1± 2 4 .1 s和 50 .3± 8.3s;但 组用药量明显低于 组 ,分别为 1 .2 3± 0 .2 4 mg/ kg和 2 .50± 0 .45mg/kg; 组血压降低的幅度和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组。结论 老年人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以 0 .7mg/ kg· min- 1为宜 ;老年人静脉麻醉应警惕呼吸和循环的变化 ,即便对循环、呼吸影响小的药物亦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异丙酚 静脉注射速度 麻醉诱导
下载PDF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海洋 张晶晶 +2 位作者 冯春生 周春燕 麻海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3-765,共3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吸入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B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吸入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B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麻醉医师暴露在放射线下的总时间,患者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min的意识状态(OAAS)及伤口疼痛程度(VRS)。结果:B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手术中麻醉医师暴露在放射线下的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B组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30min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1及P〈0.05);两组患者伤口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特别适合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静脉麻醉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老年病人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5
20
作者 郑海波 刁润新 杨桐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5-618,共4页
关键词 老年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