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我国高校医学专业建立急救医学系的可行性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育珊 刘忠民 +3 位作者 李丹 董丽华 陈颖 吴丽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在我国高校医学专业建立急救医学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在校医学大学生对教改的兴趣和就业思想动态,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在校医学生对未来从事急诊急救工作“很有兴趣”和“有兴趣”的占... 目的探讨在我国高校医学专业建立急救医学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在校医学大学生对教改的兴趣和就业思想动态,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在校医学生对未来从事急诊急救工作“很有兴趣”和“有兴趣”的占有比例为73.33%;愿意选择ICU专业的占37.14%;选择医院急诊工作的占38.73%;65.40%的医学生从同龄人的心态认为高考招生未来会有人选择急救医学专业。另外53.97%的学生认为,目前高校应将急救医学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甚至还有21.90%的学生认为应作为专业课开设。结论在我国高校医学专业建立急救医学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目前高校应将急救医学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医学专业 急救医学 急诊医学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急诊中心静点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侯翠华 马莉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978-979,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点室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下载PDF
1例药物中毒引起心搏骤停的急救与护理
3
作者 康玉杰 邢艳杰 《吉林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052-1052,共1页
关键词 心搏骤停 急救与护理 药物中毒 急性中毒性 正常生理功能 心血管内 心血管损伤 病理改变
下载PDF
IL-6 IL-10及TNF-α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引发MODS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9
4
作者 李艳辉 姜兴权 +2 位作者 孙宏志 王欢 胡家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04-80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AOPP引发MODS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2例AOPP伴MODS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并与正...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AOPP引发MODS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2例AOPP伴MODS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OPP患者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均升高,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OPP可导致细胞因子失调,细胞因子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MOD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相关临床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艳辉 宋德彪 +4 位作者 胡家昌 李俊峰 吴丽红 王欢 孙宏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呼吸衰竭相关的临床因素,寻找防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方法重度AOPP患者34例,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呼吸衰竭组(A组,n=16)和非呼吸衰竭组(B组,n=18),观察呼吸衰竭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及... 目的探讨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呼吸衰竭相关的临床因素,寻找防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方法重度AOPP患者34例,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呼吸衰竭组(A组,n=16)和非呼吸衰竭组(B组,n=18),观察呼吸衰竭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及上机时间,观察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脏器损伤个数、血糖及血浆胆碱酯酶的变化、胃管洗胃情况及住院期间阿托品应用总量的差异。结果AOPP致呼吸衰竭的原因依次为肺水肿、呼吸中枢衰竭、中间综合征及解毒剂过量;A组APACHEⅡ评分、脏器损伤个数及住院期间阿托品总量明显高于B组;A组入院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B组;A组留置胃管间断洗胃的比例明显少于B组;相关分析显示,血糖与呼吸衰竭无相关性,而APACHEⅡ评分、脏器损伤个数、阿托品总量与呼吸衰竭呈正相关,胆碱酯酶水平与呼吸衰竭呈负相关。结论胆碱酯酶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可反映AOPP的中毒程度,可用于AOPP患者呼吸衰竭的预测;洗胃机洗胃后再给予留置胃管洗胃是防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正确应用阿托品是防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急性呼吸衰竭 胆碱酯酶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姜兴权 王育珊 +2 位作者 王奭骥 胡家昌 宋德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评价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在控制急性肺损伤(ALI)和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中的作用。方法57例ALI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组(n=28)和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n=29),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 目的评价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在控制急性肺损伤(ALI)和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中的作用。方法57例ALI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组(n=28)和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n=29),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ICU病死率及其死亡的原因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对ALI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优于肺保护性通气组;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对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肺保护性通气组,另外,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发生率、机械通气相关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均明显下降;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ICU病死率为20.69%,明显优于肺保护性通气组(46.43%,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能改善ALI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能降低其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机械通气相关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防治MODS及降低ALI患者病死率上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保护性通气 乌司他丁 病死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主要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德新 王育珊 +1 位作者 张东 尹永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ICU病房长期机械通气(≥7 d)患者撤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长期机械通气撤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45例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早期气管切开、原发病,通气前生命体征、辅助检查以及APACHEⅡ评分。根据撤机成败判... 目的分析ICU病房长期机械通气(≥7 d)患者撤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长期机械通气撤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45例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早期气管切开、原发病,通气前生命体征、辅助检查以及APACHEⅡ评分。根据撤机成败判定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依照设定的临床资料调查指标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23例,撤机失败22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1.1%和48.9%;APACHEⅡ评分撤机失败组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气管切开比例撤机成功组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心功能状态撤机成功组优于撤机失败组。结论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原发病加重和(或)出现较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其撤机成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其中上机前患者的基础状态、血浆Alb水平、心功能状态、APACHEⅡ评分等对撤机成败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 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乌司他丁干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姜兴权 胡家昌 +1 位作者 宋德彪 李艳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8-890,共3页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干预在防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方面的作用。方法45例重症AOPP患者随机分为鸟司他丁干预组(n=23)和非乌司他丁干预组(n=2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全血胆碱酯酶和肌酸...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干预在防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方面的作用。方法45例重症AOPP患者随机分为鸟司他丁干预组(n=23)和非乌司他丁干预组(n=2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全血胆碱酯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ICU病死率及其死亡的原因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全血胆碱酯酶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干预组对重症AOPP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均明显下降;鸟司他丁干预组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ICU病死率为4.35%,明显优于对照纽(27.27%,P<0.05),使重症AOPP患者ICU救治的痊愈率从72.73%提高到95.65%(P<0.05)。结论乌司他丁干预能改善重症AOPP患者全血胆碱酯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降低VAP、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防治AOPP引发的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方面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干预 乌司他丁 病死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乌司他丁干预治疗对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防治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卢俊英 王育珊 +2 位作者 刘德新 刘海波 张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观察心搏骤停成功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超过10min的患者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治疗效果,为提高心搏骤停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防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0例心搏骤停成功复苏且R... 目的观察心搏骤停成功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超过10min的患者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治疗效果,为提高心搏骤停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防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0例心搏骤停成功复苏且ROSC时间超过10min的患者,以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干预治疗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脏器功能受累水平、PR—MODS发生率及最终存活率。结果ROSC即刻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否采用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重要脏器受损指标水平、危重病病情预测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两者无明显差异;乌司他丁治疗组24h、48h、72h检测结果显示,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与时间呈正相关;ROSC72h脏器受累平均数目也低于常规治疗组,但PR—MODS发生率及最终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治疗对PR—MODS形成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选用的治疗剂量和给药方法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复苏后综合征 乌司他丁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爽 宋德彪 +1 位作者 李艳辉 王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用于早期评价心肺复苏(CPR)术后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可行性。方法2009—05-2011—06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收治的CPR术后恢复自主循环并处于昏迷状态需进一步高级生命...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用于早期评价心肺复苏(CPR)术后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可行性。方法2009—05-2011—06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收治的CPR术后恢复自主循环并处于昏迷状态需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的患者25例。在患者人院后的24h内留取标本行NSE、动脉血乳酸水平的测定,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动态监测NSE水平变化。对入选病例进行随访(期限为3个月),并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按照评分标准分为A组(死亡、植物状态、意识转清生活不能自理)和B组(生活能自理、正常生活但有轻度神经障碍)。利用SPSS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人院时GCS评分低于B组,但动脉血乳酸、血NSE水平均高于B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监测NSE水平,NSE水平高峰值约在CPR后48h出现。结论NSE可以作为评价CPR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指标。NSE与GCS评分、血乳酸等指标均可反映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NSE水平越高,脑损伤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缺血缺氧性脑病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动脉血乳酸 预后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糖水平与脏器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艳辉 段晓琴 +2 位作者 李丹 胡家昌 李俊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糖水平与脏器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AOPP患者,监测其住院第1、3、5天血糖、胆碱酯酶、各脏器功能损伤情况及预后,根据入院当天静脉血糖水平分为A组(血糖3、9~6....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糖水平与脏器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AOPP患者,监测其住院第1、3、5天血糖、胆碱酯酶、各脏器功能损伤情况及预后,根据入院当天静脉血糖水平分为A组(血糖3、9~6.1mmoL/L)18例、B组(血糖6.1~11.12mmoL/L)42例和C组(血糖〉11.12mmoL/L)16例,以APACHEⅡ评分为标准,分析A、B、C组血糖水平与脏器功能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组APACHEⅡ评分、CK-MB水平、AMS水平均较A组明显升高(P〈0.05),C组第1、3天CHE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ALT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B组CHE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P〈0.01),APACHEⅡ评分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与呼吸衰竭、脑损伤(昏迷)、胰腺损伤、消化道出血、死亡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肝脏损伤呈负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糖水平与APACHE11评分、CK-MB、CREA和AMS均呈正相关(P〈0.05,P〈0.01),与CHE、ALT呈负相关(P〈0.05)。结论AOPP患者血糖水平与脏器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糖 脏器损伤 预后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星海 王育珊 王江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1-672,F0003,F0004,共4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 诱发 胃肠道外疾病 独立危险因素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黏膜相关性
下载PDF
人参糖蛋白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罗浩铭 陈英红 +5 位作者 周婷婷 洪铁 姜瑞芝 王颖 杨晓虹 马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9-445,共7页
目的:确定人参糖蛋白的基本化学组成,探讨其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设备,对已除去皂苷的人参水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 目的:确定人参糖蛋白的基本化学组成,探讨其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设备,对已除去皂苷的人参水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参糖蛋白的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将人参制备成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物后进行单糖组成分析。注射东莨菪碱建立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小鼠),模型组(训练后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2.5mg·kg-1),阳性药组(训练前灌胃给药吡拉西坦9 mg·kg-1,30d),低、中、高剂量人参糖蛋白组(训练前灌胃给药,剂量为7.5、75.0、225.0mg·kg-1),每组10只。水迷宫实验测定各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跳台实验测定小鼠跨平台次数。结果:人参糖蛋白总糖质量分数为58.41%,由7种单糖组成,其蛋白质量分数为19.93%,由17种氨基酸组成。人参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200-50 000。Morris水迷宫实验,从第3天开始,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人参糖蛋白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跨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在对位训练中,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人参糖蛋白组小鼠60s内在平台所在象限s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从第2天起,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人参糖蛋白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跳台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人参糖蛋白组小鼠3min内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中剂量人参糖蛋白组小鼠停留在平台上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人参糖蛋白具有提高小鼠记忆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糖蛋白 学习能力 记忆能力 东莨菪碱
下载PDF
PEEP方式机械通气在治疗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尹永杰 朱洪权 刘德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PEEP方式 机械通气 老年人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围手术危重期的ICU管理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育珊 吴淑华 +1 位作者 陈星海 李艳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危重病人的ICU管理与辅助治疗、提高术后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ICU病房常规及有创监测、出凝血实验室监测、人工机械辅助通气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所有病人均发生窦性心动过速 ...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危重病人的ICU管理与辅助治疗、提高术后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ICU病房常规及有创监测、出凝血实验室监测、人工机械辅助通气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所有病人均发生窦性心动过速 ,5 8 6 2 %发生心律失常 ,以室性期前收缩、房颤最为常见 ;全部病例中有 6 8 97%术后血压不稳定 ,其中低血压、休克 16例 ,高血压 4例 ;5例发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由于发现及时经积极药物治疗全部恢复正常。对术后病人给予肝素拮抗剂—鱼精蛋白的比例为 1∶1~ 1 2 ,治疗效果理想 ;所有病人术后均在全麻未醒、气管插管下进入ICU病房。人工机械通气平均上机时间为 (12 35± 6 73)h ,血氧饱和度保持在 95 %以上。全部病人于 72h内安全渡过危重期转出ICU病房。结论 加强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围手术危重期的ICU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必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旁路移植术 围手术期 ICU 人工机械通气 鱼精蛋白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丽华 胡国华 +3 位作者 王育珊 孙冬 张海娜 刘彩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晚期帕金森病 治疗药物 临床研究 左旋多巴制剂 DA受体激动剂 神经变性疾病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田晶 刘海波 +3 位作者 常红 崔勇 张艳凤 于晓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54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出血性脑梗死组(52例)及对照组(149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脑...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54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出血性脑梗死组(52例)及对照组(149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患者的3.36%,脑栓塞、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为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溶栓治疗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但容易形成局部血肿,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栓塞、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容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与原有梗死灶大小及部位有关,优于对照组,大量出血形成血肿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危险因素 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东北雷公藤对肾小球肾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萍 李艳辉 +3 位作者 刘树军 顾华 张艳华 苗起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目的 :探讨东北雷公藤对阿霉素肾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肾炎大鼠经东北雷公藤灌胃 2 8d后 ,检测大鼠尿蛋白、肾组织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PAI- 1 )及血胆固醇、肝功、肾功变化。结果 :东北雷公藤具有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 目的 :探讨东北雷公藤对阿霉素肾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肾炎大鼠经东北雷公藤灌胃 2 8d后 ,检测大鼠尿蛋白、肾组织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PAI- 1 )及血胆固醇、肝功、肾功变化。结果 :东北雷公藤具有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肾组织中 PAI- 1的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治疗应用 肾小球肾炎 中药疗法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明月 刘伟 +1 位作者 赖冰洁 潘振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2-1524,共3页
临床上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大类,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疼痛,大多发生在术后24~48 h。目前,临床上的胸科手术仍以开胸手术为主,开胸手术切口较长,切口附近神经密布,创伤大,神经,肌肉损伤大,可引起剧烈的术后疼痛,患者咳嗽、排痰... 临床上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大类,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疼痛,大多发生在术后24~48 h。目前,临床上的胸科手术仍以开胸手术为主,开胸手术切口较长,切口附近神经密布,创伤大,神经,肌肉损伤大,可引起剧烈的术后疼痛,患者咳嗽、排痰、变换体位时,疼痛更加剧烈,由此可引发肺部相关并发症,术后的有效镇痛可以减少或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术后疼痛 镇痛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机械通气患者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兴权 宋德彪 +1 位作者 刘海波 胡家昌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探讨中成药在防治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ILI)和相关性肺炎(VAP)以及降低患者病死率的作用。方法: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对照组,25例)和机械通气痰热清干预组(试验组,25例...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探讨中成药在防治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ILI)和相关性肺炎(VAP)以及降低患者病死率的作用。方法: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对照组,25例)和机械通气痰热清干预组(试验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气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ICU)病死率及其死亡的原因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试验组对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其肺及肺外器官功能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VILI、VAP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试验组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ICU病死率为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经痰热清干预能改善其呼吸力学和动脉血气,并降低VILI、VAP的发生率,降低MODS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机械通气 肺损伤 肺炎 病死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