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虚解毒方辅助治疗2~4期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赵振霞 赵志尧 +1 位作者 刘振州 贾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44-346,共3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在临床指标肾小球过滤率(eGFR)持续降低或出现肾损伤时间超过3个月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1] 。有关数据 [2] 显示,我国成年人CKD患病达10.8%。CKD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酸中毒、高血钾、矿物质代谢异常等临床表现 [3] ,且...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在临床指标肾小球过滤率(eGFR)持续降低或出现肾损伤时间超过3个月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1] 。有关数据 [2] 显示,我国成年人CKD患病达10.8%。CKD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酸中毒、高血钾、矿物质代谢异常等临床表现 [3] ,且CKD有不可逆,持续进展的特点,如不对其进行干预,最终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 [4] 。目前没有治愈CKD的特效药,临床上一般进行干预治疗以延缓其进展。CKD在中医上属于肾精亏虚、脾失健运等多脏腑亏虚之症 [5] ,当以调虚解毒为治则。调虚解毒方以多种中草药调配而成,有补养血气、巩固肾源以及调节免疫力等作用。目前调虚解毒方相关文献极少且只对疗效进行了初步研究 [6] 。鉴于此,本文研究调虚解毒方在辅助治疗CKD患者上的疗效,及对肾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 脾失健运 解毒方 高血钾 肾精亏虚 临床指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赋能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雪 秦彦国 +3 位作者 李俊峰 马莉 李金秋 钟莉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7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髋骨骨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给予赋能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采...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髋骨骨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给予赋能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术前及术后3周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一般自我效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Barthel指数和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两组Barthel指数、GSE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健康教育能提高髋骨骨折患者一般自我效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赋能 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骨科和口腔颌面外科3D打印模型的精度验证和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邹运 韩青 +7 位作者 徐晓麟 杨莹莹 张客松 杨科荣 秦彦国 邹永巍 王金成 张首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6-1001,I0006,共7页
目的:探讨骨科和口腔颌面外科立体光固化(SLA)-3D打印模型的精确度,阐明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随机纳入SLA-3D打印模型33例(长骨10例、不规则骨13例和假体10例),进行CT回扫并行三维重建;依据模型临床应用特点选取最大高径(MH)... 目的:探讨骨科和口腔颌面外科立体光固化(SLA)-3D打印模型的精确度,阐明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随机纳入SLA-3D打印模型33例(长骨10例、不规则骨13例和假体10例),进行CT回扫并行三维重建;依据模型临床应用特点选取最大高径(MH)、最大长径(ML)、最大宽径(MW)、滑车宽径(WT)、滑车长径(LT)、关节盂长径(LGC)、关节盂宽径(WGC)、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距离(DPI)、髋臼直径(DA)、髓腔直径(DMC)、右下颌支前缘高度(AHRR)和右下颌支后缘高度(PHRR)等相关参数分别对原始数据及模型数据进行测量,计算各参数的绝对和相对误差,以组内相关系数(ICC)作为评价数据一致性指标,对假体模型进行空间误差分析。结果:33例SLA-3D打印模型中,除不规则骨组MW外,与原始数据比较,各组其他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数据与原始数据间各项参数ICC值均大于0.950,绝对和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0.58mm和-1.37%;假体模型空间误差最大值为0.237mm,总平均值为0.132mm。结论:SLA-3D打印模型CT的数据与原始数据高度一致,其在骨科及颌面外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准确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光固化模型 精度 可靠性
下载PDF
骨科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德春 刘莉 +4 位作者 马新利 李磊 宋清华 郑爽 高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7期7698-7702,共5页
背景: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技术已被应用到生物医药领域,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利益。目的:综述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 Med数据... 背景: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技术已被应用到生物医药领域,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利益。目的:综述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 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4年10月关于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陶瓷材料的文章,设定中文检索词为"纳米、生物陶瓷",英文检索词为"nano,bioceramic"。结果与结论: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研究及开发,一些纳米技术已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应用纳米技术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防治作用。纳米陶瓷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克服了生物陶瓷的许多不足,在骨科领域获得重要应用,比如有人工关节、人工骨骼、骨充填材料、骨置换材料、人工椎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纳米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陶瓷 综述
下载PDF
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和并发症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海锐 赵志尧 +1 位作者 黄炳哲 刘晓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半月板畸形,主要在亚洲人中多见,常累及外侧半月板。对于无症状的盘状半月板患者通常采取观察、避免受伤等保守方法治疗,对于有症状和撕裂的患者则需要行手术方法治疗。目前多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 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半月板畸形,主要在亚洲人中多见,常累及外侧半月板。对于无症状的盘状半月板患者通常采取观察、避免受伤等保守方法治疗,对于有症状和撕裂的患者则需要行手术方法治疗。目前多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和半月板修复术,并且早期至中期的报告良好。患者的手术年龄、术后随访时间和手术类型都是预后的影响因素。部分患者手术后会出现膝关节长时间疼痛,早期骨关节炎,再撕裂和剥脱性软骨炎等并发症。其中长时间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剥脱性软骨炎的发生率最低。半月板再撕裂则是患者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手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 儿童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负载ZIF-8的GelMA水凝胶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和抑菌作用评价
6
作者 姜孔昭 李驰宇 +1 位作者 罗云纲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含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8(ZIF-8)的复合光交联水凝胶,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药物释放能力和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ZIF-8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ZIF-8颗粒微观形态表现。将ZIF-8颗粒以质量分数0.2%的比例与甲基... 目的:制备一种含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8(ZIF-8)的复合光交联水凝胶,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药物释放能力和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ZIF-8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ZIF-8颗粒微观形态表现。将ZIF-8颗粒以质量分数0.2%的比例与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混合获得复合水凝胶GelMA-Z。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各时间点GelMA-Z中锌离子(Zn^(2+))累计释放量。NIH-3T3细胞分为对照组、GelMA组和GelMA-Z组,将GelMA和GelMA-Z与NIH-3T3细胞共培养1、3和7 d,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分为对照组、GelMA组和GelMA-Z组,将GelMA和GelMA-Z分别与E.coli和S.aureus共培养6、12和24 h,采用酶标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菌活性,采用平板抑菌实验和活/死细菌染色实验检测各组细菌菌落形成情况和活/死细菌染色情况。结果:SEM观察,采用水热法合成的ZIF-8颗粒具有均匀的粒径。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GelMA-Z中Zn^(2+)在1 d内呈突释阶段后缓慢释放,7 d左右达到平衡。与对照组比较,1、3和7 d时GelMA组和GelMA-Z组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标仪检测菌液活性,与细菌共培养6、12和24 h时,与对照组和GelMA组比较,GelMA-Z组E.coli和S.aureus活性明显降低(P<0.05)。平板抑菌实验,GelMA-Z组中菌液涂布后形成的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和GelMA组。活/死细菌染色实验,GelMA-Z组存在大量红色荧光染色的死细菌,对照组和GelMA组中则为大量绿色荧光染色的活细菌。结论:负载ZIF-8的GelMA水凝胶可实现原位光交联,具有良好的Zn^(2+)释放能力和抗菌性,是一种可用于感染伤口治疗的新型水凝胶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8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 水凝胶 感染伤口 抗菌性能
下载PDF
骨科去金属伪影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客松 徐晓麟 +5 位作者 韩青 邹运 陈炳鹏 杨科荣 姜浩 王金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3,220,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金属去伪影(O-MAR)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CT检查中去除金属伪影和提高图像质量的效果,阐明该技术对于关节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的意义。方法:收集20例带有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假体患者CT数据。每组数据包括120和140千电... 目的:探讨骨科金属去伪影(O-MAR)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CT检查中去除金属伪影和提高图像质量的效果,阐明该技术对于关节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的意义。方法:收集20例带有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假体患者CT数据。每组数据包括120和140千电子伏特(Kev)2种电子管电压,每个管电压组分别包括非O-MAR组和O-MAR组,每例患者CT数据包括4个小组数据,即120Kev/-O-MAR、120Kev/+O-MAR、140Kev/-O-MAR和140Kev/+O-MAR组。数据收集后使用Mimics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CT数据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包括对伪影严重程度和数据质量评分,定量分析包括对各组金属伪影体积、感兴趣区(ROI)内平均CT值和标准差(SD)的对比。其中ROI 1和ROI 2分别选择在射束硬化金属伪影(放射状高密度金属伪影)区域和光子饥饿金属伪影(条带状低密度金属伪影)区域。结果:三维测量,除120Kev/-O-MAR组与140Kev/-O-MAR组间伪影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外,其余各组间伪影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MAR技术明显降低了射束硬化伪影体积。二维测量,除ROI 2中120Kev/-O-MAR组和140Kev/-O-MAR组间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外,其余各组间平均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MAR技术在二维层面可去除高密度的射束硬化金属伪影和低密度的光子饥饿金属伪影。结论:O-MAR技术可以明显减少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在CT扫描时产生的金属伪影,同时明显提高CT数据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关节置换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金属伪影 骨科
下载PDF
3D打印金属内植物在骨科的应用特点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敏超 黄燕 +3 位作者 袁伟健 迟玉菲 李祖浩 武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5027-5033,共7页
背景:对于严重创伤、肿瘤切除术后、关节翻修术造成的复杂骨缺损,由于缺损较大且不规则、病理状态下骨再生能力受限,使用骨科常规金属内植物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目的:介绍3D打印金属内植物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并讨论在基础研究中如何进... 背景:对于严重创伤、肿瘤切除术后、关节翻修术造成的复杂骨缺损,由于缺损较大且不规则、病理状态下骨再生能力受限,使用骨科常规金属内植物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目的:介绍3D打印金属内植物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并讨论在基础研究中如何进一步优化3D打印金属内植物体系,加强骨缺损处骨再生及与宿主骨的整合效果。方法:作者以"3D printing,Bone defect,metal implant,prosthesis,3D打印,骨缺损,金属内植物,假体"为关键词,检索2005至2018年期间Pub 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Medline、万方、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初检文章401篇,筛选后对67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2)3D打印金属关节、髋臼、椎体、骨盆等内植物已在临床得到应用,术后随访表明应用3D打印金属内植物的患者获得早期稳定性,内植物与宿主骨结合牢固,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少见,获得较满意的效果;(3)在基础研究中对3D打印金属内植物进一步进行优化,应用优化3D打印支架孔隙结构和材料选择,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锶盐等进行生物涂层,纳入外源性干细胞和生长因子局部作用等方式,可以促进健康状态或者病理状态下的骨缺损愈合;(4)3D打印金属内植物个体化的设计、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诱导骨长入能力显著促进假体-宿主骨的整合效果,为未来骨科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金属内植物 骨缺损 综述 假体和植入物 假体植入 骨再生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科开放伤创面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帆 陈思彤 +3 位作者 李秋菊 李容杭 张妍 朱蓝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2期269-271,共3页
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是骨科的常见疾病,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临床难题[1]。研究表明及时、彻底的清创手术可有效降低感染率,而抗生素药物的经验性应用可进一步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2]。但伴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开放骨折患者伤口感... 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是骨科的常见疾病,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临床难题[1]。研究表明及时、彻底的清创手术可有效降低感染率,而抗生素药物的经验性应用可进一步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2]。但伴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开放骨折患者伤口感染耐药情况日益加重,如何有效控制术后感染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术后感染 临床医生 临床难题 清创手术 抗生素药物 耐药情况 伤口感染
下载PDF
传统引流技术与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骨科创面感染治疗的对比研究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清华 周成亮 +3 位作者 郑长军 白玉和 任园 张树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比较骨科传统的引流技术与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分析VSD治疗的优势。方法:选取收治的骨科创面感染并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人70例,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骨... 目的:比较骨科传统的引流技术与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分析VSD治疗的优势。方法:选取收治的骨科创面感染并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人70例,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骨科传统常规的引流技术,并积极抗感染;观察组予以VSD并积极抗感染。比较两种技术的总有效率和两组病人的平均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35例病人中有效29人,总有效率82.9%,观察组35例病人中有效34例,总有效率97.1%,卡方检验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3±7.8)d,而观察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8.9±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8)。结论:VSD与传统的骨科感染性创面引流技术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临床疗效显著,且减少了病人换药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吸引 骨科手术 创面感染 疗效比较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重建骨科弹性组织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高玮男 刘贺 +1 位作者 王中汉 王金成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607-611,共5页
骨科弹性组织半月板、关节软骨、椎间盘、肌腱可维持正常运动,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弹性组织因其生物力学环境复杂,手术疗效不佳。生物3D打印技术可精准控制打印物结构、形态和细胞的种类、分布、排列及细胞外成分,为骨科弹... 骨科弹性组织半月板、关节软骨、椎间盘、肌腱可维持正常运动,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弹性组织因其生物力学环境复杂,手术疗效不佳。生物3D打印技术可精准控制打印物结构、形态和细胞的种类、分布、排列及细胞外成分,为骨科弹性组织的高度仿生重建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骨科弹性组织重建过程中应用的生物3D打印机类型、墨水成分及支架构造的研究进展,为该技术在骨科弹性组织重建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半月板 关节软骨 椎间盘 肌腱
下载PDF
浅谈“新医科”背景下的神经病学教学体系改革
12
作者 韩莹莹 康春阳 +3 位作者 李东霓 王志佳 刘晓阳 钟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在教育部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背景下,新医科作为四新之一,其人才培养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主导掀起了一场科技革命浪潮,给高校医学教育带来福音... 在教育部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背景下,新医科作为四新之一,其人才培养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主导掀起了一场科技革命浪潮,给高校医学教育带来福音,同时也给相关教学活动提出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革命浪潮 人才培养 新工科 战略目标 教学活动
下载PDF
大数据及精准医疗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3
作者 杜珍武 孙昊炎 +2 位作者 石传楷 李庆宇 宋旸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0期1250-1253,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学领域的不断创新,大数据和精准医疗正日益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支柱。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应对大数据和精准医疗带来的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学领域的不断创新,大数据和精准医疗正日益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支柱。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应对大数据和精准医疗带来的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1]。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分析工具。医学研究生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能力,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决策提供支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医学研究生 临床决策 传统医学 大数据 医学领域 知识和技能 临床实践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14
作者 韩莹莹 钟专 +5 位作者 褚月娇 康春阳 李东霓 王志佳 刘晓阳 张白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8期1006-1009,共4页
培养医疗大数据复合型人才,让培养的人才成为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未来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方向[1]。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大数据技术被提升至“国家... 培养医疗大数据复合型人才,让培养的人才成为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未来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方向[1]。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大数据技术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一种创新的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大数据技术 未来医学 医疗大数据 人工智能 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肌腱病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加霖 高尧 +5 位作者 李涵 张紫钰 王一茗 徐瑞 王中汉 金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44-1953,共10页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因其含有多种细胞因子与其他蛋白成分且易制备、较安全,被作为治疗肌腱病的主要或辅助疗法。目前,对于富血小板血浆肌腱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和疗效存在争议。目的:综述影响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疗效的相关因素以及富血小...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因其含有多种细胞因子与其他蛋白成分且易制备、较安全,被作为治疗肌腱病的主要或辅助疗法。目前,对于富血小板血浆肌腱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和疗效存在争议。目的:综述影响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疗效的相关因素以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肌腱病机制,给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辅助治疗肌腱病的方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PRP,tendinopathy,preparation,mechanism,combination therapy”,中文检索词为“富血小板血浆,肌腱病,制备,机制,联合疗法”,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90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5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目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过程无统一标准,制备方法和成分、激活方式以及给药方式和施用次数等治疗方法差异可能影响富血小板血浆的疗效,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尚未确定。评价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疗效的最佳方式是确定特定生长因子在肌腱修复相关分子信号通路中所起的作用,体外和体内基础研究发现,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组织再生和调节炎症的功能,可增加肌腱的力学强度、弹性模量和机械载荷。此外,肌腱病治疗的影响因素是多重的,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能在一定意义上克服单一富血小板血浆存在的局限性,对于肌腱病更具现实意义。与组织工程学疗法、临床疗法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富血小板血浆对肌腱病的治疗效果,取得更好的预后,进一步拓展富血小板血浆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病 富血小板血浆 制备 机制 联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满足不同类型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需求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紫钰 王一茗 +4 位作者 李涵 王中汉 陆加霖 徐瑞 金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72-2779,共8页
背景: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自我修复能力差,传统疗法只能使缺损处再生出纤维软骨,无法彻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故需一种可以再生出透明软骨的疗法修复缺损。根据关节软骨的缺损深度、部位以及是否伴随炎症可将关节软骨缺损分类,不同类型... 背景: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自我修复能力差,传统疗法只能使缺损处再生出纤维软骨,无法彻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故需一种可以再生出透明软骨的疗法修复缺损。根据关节软骨的缺损深度、部位以及是否伴随炎症可将关节软骨缺损分类,不同类型的关节软骨缺损有不同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策略。富血小板血浆作为富含各种生长因子的自体血小板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并且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对多种类型关节软骨缺损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就目前而言,富血小板血浆疗法有望治愈关节软骨缺损。目的:总结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储存以及激活方式,分析富血小板血浆所具性质是否满足不同类型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需求,综述富血小板血浆对不同类型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软骨,制备,机制,软骨缺损”,英文检索词为“platelet-rich plasma,articular cartilage,prepraration,mechanism,full-thickness cartilage defect,osteochondral defect,weight-bearing areas defect,hip,knee,ankle,osteoarthritis,rheumatoid arthritis”,检索建库至2021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5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的性质可满足多种类型软骨缺损的治疗需求,包括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调节软骨基质分泌、促进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架结构、减轻炎症、润滑粗糙关节面、降低体内免疫反应等。富血小板血浆对全层软骨缺损、骨软骨缺损、负重区软骨缺损、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富血小板血浆对这些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提示其具有修复生长板缺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软骨 全层软骨缺损 骨软骨缺损 负重区软骨缺损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融合全局-局部注意模块的Mask R-CNN膝关节囊肿检测方法
17
作者 张丽媛 赵海蓉 +1 位作者 何巍 唐雄风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3-1190,共8页
精准的膝关节囊肿检测是辅助多种膝关节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MR影像中膝关节囊肿与关节内积液和囊肿型肿瘤等其他病灶在影像特征上比较相似,导致检测任务难度较大。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局部注意模块的MaskR... 精准的膝关节囊肿检测是辅助多种膝关节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MR影像中膝关节囊肿与关节内积液和囊肿型肿瘤等其他病灶在影像特征上比较相似,导致检测任务难度较大。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局部注意模块的MaskR-CNN多任务学习模型,同时实现MR影像中膝关节囊肿的自动识别、检测与分割。首先,该方法利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将膝关节影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形成具有多尺度信息的特征图,为模型提供更准确的判别特征。其次,引入多任务不确定性损失函数,采用同方差不确定性表明每个任务的相对置信度,对任务权重进行自适应调整,可以自动搜索最优解。最后,使用GrabCut方法基于预标记边界框生成掩码,进一步构建膝关节MR影像数据集,提升了数据标注的质量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膝关节MR影像中的囊肿病灶,同时检测和分割平均精度分别达到了92.3%和92.8%,效果上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囊肿 多任务学习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Mask R-CNN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肺腺癌个体化新抗原预测结果分析
18
作者 秦续元 周平平 +2 位作者 宋旸 杜珍武 张桂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6期699-703,共5页
肿瘤新抗原(Tumor Neoantigen)又称为肿瘤特异性抗原,该抗原只在肿瘤细胞内表达而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并能被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LA)I类分子识别、结合并递呈到肿瘤细胞表面,激活特异性T淋巴细胞,引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1]。
关键词 肿瘤特异性抗原 抗肿瘤免疫反应 新抗原 递呈 肺腺癌 高通量测序 个体化 正常细胞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胡高戬 晁杨 赵建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4期402-405,共4页
脊柱骨折脱位(SFD)主要病因是高处坠落伤或车祸伤,因脱位严重破坏了脊柱稳定性,需要手术治疗[1]。大部分SFD患者合并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少数患者SFD后仅有轻微或无神经损伤症状,这类患者手术难度较大,存在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加重的风险。... 脊柱骨折脱位(SFD)主要病因是高处坠落伤或车祸伤,因脱位严重破坏了脊柱稳定性,需要手术治疗[1]。大部分SFD患者合并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少数患者SFD后仅有轻微或无神经损伤症状,这类患者手术难度较大,存在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加重的风险。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SFD最常用方法[2-3],其中椎弓根螺钉植入、骨折复位和脊髓减压容易导致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脱位 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症状 高处坠落伤 脊柱稳定性 骨折复位 脊髓减压 车祸伤
下载PDF
基于磁纳米粒子治疗恶性骨肿瘤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包俊清 王中汉 肖全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1291-1298,共8页
恶性骨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等手段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恶性骨肿瘤治疗效果,但仍存在肿瘤复发率高、药物局部作用较弱、全身副作用较大等限制。新兴的磁靶向技... 恶性骨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等手段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恶性骨肿瘤治疗效果,但仍存在肿瘤复发率高、药物局部作用较弱、全身副作用较大等限制。新兴的磁靶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局部药物浓度不足的难题。通过磁场引导,磁性纳米粒子可以在肿瘤病灶部位聚集,发挥肿瘤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磁性纳米粒子在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为后续磁性纳米粒子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骨肿瘤 靶向 代谢 生物安全性 磁热治疗 化疗药物递送 免疫治疗 骨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