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史研究中的认知神经科学观念、路径及其限度
1
作者 马修·兰普利 孟凡君(译) 高晓芳(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在当代,神经艺术史研究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崭新的理论观念。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本质等方面,功能脑区、心智模块、现代心智、镜像神经元、原初知觉这些新观点、新概念既为经典艺术问题和范畴提供... 在当代,神经艺术史研究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崭新的理论观念。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本质等方面,功能脑区、心智模块、现代心智、镜像神经元、原初知觉这些新观点、新概念既为经典艺术问题和范畴提供了新的阐释空间,同时也面对着证明困难、类比引申、深层意蕴缺失、直感经验缺位方面的质疑与挑战。如果神经艺术史无法有效介入、融入艺术史研究的具体环境、历史文化、生产制度等传统维度,形成相互参照的研究格局,那么交叉研究则仍然停留在单纯的共同性研究追求中。在致力于将共时性科学目标与历时性人文价值相互融合的研究者面前,仍然展现出一条漫漫长途。但这并不否定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可通约性,而需要研究者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心智 认知进化 认知模块 模仿与移情 原初知觉
下载PDF
论艺术、美学和生物学融合研究中的问题与多元文化取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凡君(译) 卢幸妮(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133,160,F0003,共8页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的“移情”与“模仿”机制在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推进中,就存在着忽略文化历史具体性的问题。在多元知识视域中,探索人类的生物存在和文化存在之间相互接合的复杂层次和中间阶段,避免单纯的社会生物学、文化生物学的一元化结论,既是当前部分学者的主要尝试,也构成未来美学和艺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物学 神经艺术史 镜像神经元 模仿 移情 多元文化
下载PDF
中西认知神经美学发展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凡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7,共7页
认知神经美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美学的一股重要潮流。借助客观的、科学的视角,美学的基本问题呈现出崭新的空间视域和实践领域。比较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发展历程、当前机遇和未来道路,有助于厘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有助于我们促进... 认知神经美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美学的一股重要潮流。借助客观的、科学的视角,美学的基本问题呈现出崭新的空间视域和实践领域。比较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发展历程、当前机遇和未来道路,有助于厘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有助于我们促进中西美学的交流互动。从发展线索、理论根源、焦点问题等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彰显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各自研究特色。同时,在共同话语资源和共同实践领域中促进中西美学融合,这有助于重新建构美学体系,形成关于美感科学机理的共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美学 中西比较 美感的科学机理
下载PDF
认知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被引量:3
4
作者 梁玉水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5期121-125,共5页
认知美学作为中国本土原创的美学理论,是美学与脑科学、生物科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思想范式和理论形态,主张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基础上对美学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和辨析,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新... 认知美学作为中国本土原创的美学理论,是美学与脑科学、生物科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思想范式和理论形态,主张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基础上对美学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和辨析,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问题、新概念、新范畴,指出当代美学研究应该在"科学化"的道路上求解人类审美活动之谜,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美学 审美活动 科学化 人类智能
下载PDF
从个案阐释看美学的两条路径——认知美学对本体论美学的回应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宏 艾乐思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5期109-114,共6页
美学研究有两条路径:其一是柏拉图开辟的本体论路径,已经寸步难行;其二是康德开辟的审美认知路径,在现代脑科学的支撑下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认知美学提出了"审美认知模块论",要彻底否定美本质研究,对"事物何以是美的&qu... 美学研究有两条路径:其一是柏拉图开辟的本体论路径,已经寸步难行;其二是康德开辟的审美认知路径,在现代脑科学的支撑下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认知美学提出了"审美认知模块论",要彻底否定美本质研究,对"事物何以是美的"这一美学的初始问题做出新的阐释。面对多样的审美现象,本体论美学只能以毫无根据的"美本质"来敷衍;认知美学则能够以建基于实证根据之上的科学机理加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美学 新实践美学 本体论美学 美学路径 美学论争
下载PDF
论认知美学的理论范型、思想履历及未来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玉水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认知美学作为当代美学原理建设的一个理论范型,有其生成的必然性。它是脑科学研究的进展、美学理论的积淀、现实研究的困局、人文社会科学新成果的启示,以及学者独特研究个性等多方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从认知美学理论范型的确立、思... 认知美学作为当代美学原理建设的一个理论范型,有其生成的必然性。它是脑科学研究的进展、美学理论的积淀、现实研究的困局、人文社会科学新成果的启示,以及学者独特研究个性等多方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从认知美学理论范型的确立、思想资源的回溯、未来图景的展望等诸方面对其进行身份"定位",阐明其理论的合理性和价值性,有助于深化美学界对这一理论范型的把握及对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美学 理论范型 思想史 问题域
下载PDF
近十年神经美学发展状况及其对新文科建设的贡献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凡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146,F0003,共7页
近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形成了神经生物美学、神经信息美学、认知神经美学、神经艺术学、进化神经美学、神经美学与文学、神经美育学等特征鲜明、路径清晰的研究分支。神经美学的多元发展... 近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形成了神经生物美学、神经信息美学、认知神经美学、神经艺术学、进化神经美学、神经美学与文学、神经美育学等特征鲜明、路径清晰的研究分支。神经美学的多元发展态势展现出美学作为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的包容力和延展力。神经美学的新方向既不断拓展与融合多门学科的边界,又不断聚焦美学经典问题给出当代性回答。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汇通于神经美学,两者之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在我国当前新文科建设与发展的语境中,神经美学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美学 学科集群 相关性 起因性 新文科
下载PDF
“审美认知模式”理论探究——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域的当代美学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玉水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0,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较为自觉的“科学化’研究潮流,即将“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与“美学”(Aes—thetics)这两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以期达成美学研究的“自然化”(Naturalized)“...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较为自觉的“科学化’研究潮流,即将“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与“美学”(Aes—thetics)这两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以期达成美学研究的“自然化”(Naturalized)“具身化”(Em—bodied)、“科学化”“实验化”“数量化”“模型化”,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趋势”“跨学科特点”日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美学研究 认知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当代 视域 审美 科学化
原文传递
视觉审美眼动实验与美育原理
9
作者 孟凡君 王杰 +1 位作者 孙翀 高晓芳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30-340,448,共12页
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普通高中美术教育课程标准》(2022)对“形式—感官”关系的微观规律给予了充分重视。然而,当前美育研究在具体微观规律的探索、提炼、总结、运用方面,却缺乏明晰的理论支撑和具... 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普通高中美术教育课程标准》(2022)对“形式—感官”关系的微观规律给予了充分重视。然而,当前美育研究在具体微观规律的探索、提炼、总结、运用方面,却缺乏明晰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操作方法。这导致视觉审美教学在内容、措施和方法等方面均缺乏具体细致的视觉规律指导,也使得教学语言欠缺内蕴。眼动实验是探索微观视觉审美规律和审美教育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本次研究中,眼动实验使用Tobii眼动仪(TX300),邀请6至70岁之间的52位被试者观察4幅绘画,并记录下眼动轨迹。通过实验观察,我们验证了以下假设:第一,审美偏好在面孔表情、文字符号、运动方向等因素方面的时长比重具有明确排序;第二,眼动中的动觉曲线一般贯穿视觉观察全过程,凝合着审美认知和审美情绪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眼动规律 视觉美育原理
原文传递
中国美学与世界美学对话的路径与理论建树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玉水 李志宏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109,共5页
白近代以来,中国美学逐渐汇入世界美学的话语体系之中,这种“汇流”一方面拓展了中国美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另一方面也开启了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跟随之路。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一表现更为显著。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单向引进造成了中... 白近代以来,中国美学逐渐汇入世界美学的话语体系之中,这种“汇流”一方面拓展了中国美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另一方面也开启了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跟随之路。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一表现更为显著。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单向引进造成了中国美学在美学话语体系上的“失语”状态,令中国的学者们耿耿于怀,急切希望加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研究 世界 20世纪80年代 西方美学思想 路径 对话 话语体系 近代以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