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电子传输层掺杂改善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惠山 程加力 +2 位作者 赵毅 侯晶莹 刘式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64-1366,共3页
利用BCP掺杂到电子传输层Alq中,在掺杂层中阻挡了空穴的迁移,调整了空穴和电子的平衡,将激子有效地限制在发光层中发光,从而增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外加电压9V时达到4.1cd/A(掺杂浓度8%时),与一般未掺杂器件相... 利用BCP掺杂到电子传输层Alq中,在掺杂层中阻挡了空穴的迁移,调整了空穴和电子的平衡,将激子有效地限制在发光层中发光,从而增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外加电压9V时达到4.1cd/A(掺杂浓度8%时),与一般未掺杂器件相比效率提高了2倍多同时也减少空穴到达阴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掺杂 效率
下载PDF
一种利用双发光区的有机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晶莹 姜文龙 +2 位作者 赵毅 高强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7-413,共7页
针对一般掺杂结构的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同时色度逐渐变差的特点 ,我们引入了在NPB层和Alq3 层内同时掺杂DCJTB的具有双发光区的器件结构。制备的双发光区掺杂器件在驱动电压 8~ 2 0V内发光效率只下... 针对一般掺杂结构的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同时色度逐渐变差的特点 ,我们引入了在NPB层和Alq3 层内同时掺杂DCJTB的具有双发光区的器件结构。制备的双发光区掺杂器件在驱动电压 8~ 2 0V内发光效率只下降了 4 % ;而色度从 8V时的 (x =0 .6 2 87,y =0 .36 6 3)变化到 2 0V时的 (x =0 .6 0 75 ,y =0 .384 1) ;器件的发光亮度从 8V时的 178cd/m2 变化到 2 0V时的 5 96 2cd/m2 ,具有较好的性能水平。观察到器件效率基本上不依赖于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同时器件也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色纯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发光效率 色度 双发光层掺杂
下载PDF
集成微光机械振动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研究
3
作者 张平 伦凤艳 +1 位作者 王淑荣 高福斌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9-411,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集成微光机械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芯片制作工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结构材料,采用旋涂和干法刻蚀技术,实现了光波导集成光路和悬臂梁-质量块微机械结构在硅基底上的集成。详细讨论了高分子聚合物微器件制作工艺中... 介绍了一种新型集成微光机械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芯片制作工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结构材料,采用旋涂和干法刻蚀技术,实现了光波导集成光路和悬臂梁-质量块微机械结构在硅基底上的集成。详细讨论了高分子聚合物微器件制作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工艺难点以及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感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旋涂 干法刻蚀 光波导 悬臂梁
下载PDF
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国林 季文海 王一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03,共6页
CO分子在4.6μm具有最强吸收峰,以此作为气体吸收的中心波长,结合光源EMS200光源的发光特性,设计开放式的球面反射镜气室,采用单探测器双通的结构,研制了一种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利用模拟混合气站配备标准的CO气体浓度,对该仪器的相... CO分子在4.6μm具有最强吸收峰,以此作为气体吸收的中心波长,结合光源EMS200光源的发光特性,设计开放式的球面反射镜气室,采用单探测器双通的结构,研制了一种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利用模拟混合气站配备标准的CO气体浓度,对该仪器的相关性能开展研究。研究表明:仪器分辨率为20 ppm(1 ppm=10^(-6)),最低检测下限为18 ppm。CO浓度在30~1 500 ppm范围内,其测量误差不超过8.5%。与激光光谱技术的CO检测仪相比,该系统采用脉冲红外热光源,其性价比高;采用开放球面反射镜气室,光路简单易于实现。所以该CO检测仪在煤矿开采、环境监测、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吸收 CO气体检测 光电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聚酯棉布的可穿戴自供电长期稳定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平 李顺心 +1 位作者 吕超 徐颖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2-1568,共7页
在聚酯棉布衬底上,通过滴涂法得到可穿戴且自供电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表征,测试器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光响应性能.结果表明:钙钛矿晶体优先分布在布料的缝隙间;在1 V... 在聚酯棉布衬底上,通过滴涂法得到可穿戴且自供电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表征,测试器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光响应性能.结果表明:钙钛矿晶体优先分布在布料的缝隙间;在1 V的偏压下,器件的响应度为82 mA/W,响应时间为32 ms,恢复时间为33 ms;器件在没有偏压的情况下也可工作,表现出3.57×10^(3)的高开关比;在弯曲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直接在衣服上制备的器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器件具有长期稳定性,至少60 d后仍保持其最初的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 光电探测器 自供电 稳定性 可穿戴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QCM二氧化碳气体检测系统
6
作者 赵利强 向星岩 +3 位作者 徐潇依 王刚 陈伟 张彤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59,共7页
为了实现人居环境下高精度二氧化碳气体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5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分析了QCM质量灵敏度分布原理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超声法合成敏感材料,采用滴涂法制备基... 为了实现人居环境下高精度二氧化碳气体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5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分析了QCM质量灵敏度分布原理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超声法合成敏感材料,采用滴涂法制备基于金电极的QCM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并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二氧化碳气体检测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在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2000~5000 ppm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拟合曲线相关系数为0.988,系统灵敏度为0.034 Hz/ppm,响应时间为32 s,恢复时间为20 s,表现出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系统最大绝对误差小于±25 ppm,且系统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及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石英晶体微天平 二氧化碳检测 气体传感器 FPGA
下载PDF
红外CH_4检测仪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一丁 钟宏杰 +2 位作者 金钦汉 白旭东 王德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1,共3页
基于朗伯 -比尔吸收定律 ,设计具有新型光路和电路结构的便携式红外 CH4 气体检测仪 .该仪器具有智能化、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点 ,可以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石油。
关键词 红外检测仪 气体 甲烷 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效动态内存的LED显示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亚茹 王瑞光 +1 位作者 陈宇 汪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2-588,共7页
对以静态RAM为存储器的子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定的显示指标下,决定该系统可控像素点数的参数为扫描模块的单点读取时钟频率,由此产生了以高速动态内存为存储器的设计系统。对此系统中扫描模块可实现的单点读取有效频率进行了分析... 对以静态RAM为存储器的子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定的显示指标下,决定该系统可控像素点数的参数为扫描模块的单点读取时钟频率,由此产生了以高速动态内存为存储器的设计系统。对此系统中扫描模块可实现的单点读取有效频率进行了分析,证实此设计系统可降低硬件成本。提出和分析了以动态内存为存储的两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经相互对比,证明了以一片动态内存实现双体功能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对此方案进行了设计分析与实现。最终在不提高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可控像素点数是以静态RAM为存储系统中可控像素点数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子系统 动态内存 有效频率 扫描模块
下载PDF
ZnO:Al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艺滨 杜国同 +2 位作者 刘维峰 杨天鹏 王新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9-572,共4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c轴择优取向的ZnO:A l(AZO)透明导电薄膜,靶材为AZO(2%质量分数A l2O3)陶瓷靶。对在不同溅射功率下沉积出来的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XRD)、可见光区透射谱、四探针方法分别进行结构和光电特性的表...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c轴择优取向的ZnO:A l(AZO)透明导电薄膜,靶材为AZO(2%质量分数A l2O3)陶瓷靶。对在不同溅射功率下沉积出来的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XRD)、可见光区透射谱、四探针方法分别进行结构和光电特性的表征。得出在200W下沉积的膜性能最好,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达到89%以上,电阻率最低为9.3×10-4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磁控溅射 透明导电薄膜 AZO膜
下载PDF
沉积亚单层荧光染料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步文 李传南 +2 位作者 李新红 马春生 刘式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45-1148,共4页
结合掺杂薄层作为发光探针层的方法和亚单层(submonolayer)有机发光技术,利用沉积在有机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的亚单层奎丫啶酮(Quinacridone,QAD)分子作为探针,同时改变QAD层的位置,对有机发光器件中激子的形成与扩散进行了研究,器件结构为... 结合掺杂薄层作为发光探针层的方法和亚单层(submonolayer)有机发光技术,利用沉积在有机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的亚单层奎丫啶酮(Quinacridone,QAD)分子作为探针,同时改变QAD层的位置,对有机发光器件中激子的形成与扩散进行了研究,器件结构为ITO/NPB(60nm)/Alq3(xnm)/QAD(0.05nm)/Alq3[(60-x)nm]/LiF/Al(其中x=0,2.5,5,7.5nm).通过对各器件不同条件下的电致发光谱、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的对比研究,得到在x=5nm处引入亚单层QAD可以使QAD分子通过能量转移而获得的激子数量最多,进而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亚单层 奎丫啶酮 激子 能量转移
下载PDF
基于特殊悬臂梁的光纤Bragg光栅应力传感器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颖 张鹰 +2 位作者 于永森 郑伟 张玉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760,共4页
分析了悬臂梁的结构特性及引起Bragg反射中心波长变化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具有不同区域应力灵敏度的悬臂梁。利用悬臂梁不同区域光纤Bragg光栅(FBG)的Bragg反射中心波长差实现了一种简单方便的增敏方案。该方案利用这种特殊悬臂梁的自身... 分析了悬臂梁的结构特性及引起Bragg反射中心波长变化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具有不同区域应力灵敏度的悬臂梁。利用悬臂梁不同区域光纤Bragg光栅(FBG)的Bragg反射中心波长差实现了一种简单方便的增敏方案。该方案利用这种特殊悬臂梁的自身结构可使测试灵敏度提高将近一倍,而且成功地解决了温度应力交叉敏感的测量难题,消除了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测量误差,实现了利用光纤Bragg光栅对应力单参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光纤BRAGG光栅 悬臂梁 应力传感器 交叉敏感
下载PDF
掺镱光纤放大器增益特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玉海 马春生 +1 位作者 李德禄 郑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5-859,共5页
在引入光场与掺杂分布的重叠因子及忽略放大自发辐射(ASE)和光纤损耗的情况下,通过求解掺Yb3+光纤放大器(YDFA)的能级速率方程和光传输方程,得到了在稳态条件下YDFA的速率-传输方程组的解,推导出了泵浦阈值、放大器增益、最佳光纤长度... 在引入光场与掺杂分布的重叠因子及忽略放大自发辐射(ASE)和光纤损耗的情况下,通过求解掺Yb3+光纤放大器(YDFA)的能级速率方程和光传输方程,得到了在稳态条件下YDFA的速率-传输方程组的解,推导出了泵浦阈值、放大器增益、最佳光纤长度的表达式.研究了泵浦光、信号光、掺杂浓度、最佳光纤长度、最佳光纤长度下增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YB^3+光纤 光放大器 速率-传输方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硅片上顶发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惠山 陈淑芬 +3 位作者 吴志军 赵毅 侯晶莹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6,共5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机发光器件在硅片上的有源矩阵显示,有必要探讨在硅片上直接制作透明阴极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在顶发射发光器件中,为了到达高的发光效率,底部阳极一般采用高反射率的金属。在通常所用的各种金属当中,金属银对可见光...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机发光器件在硅片上的有源矩阵显示,有必要探讨在硅片上直接制作透明阴极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在顶发射发光器件中,为了到达高的发光效率,底部阳极一般采用高反射率的金属。在通常所用的各种金属当中,金属银对可见光具有很高的反射率,然而由于其具有相当低的功函数,导致与有机材料间能级的不匹配,从而引起有机发光器件中阳极空穴注入的不理想而影响器件的性能。我们在硅片上制备顶发射的有机发光器件,用薄层QAD(quinacridone)作为发光层,表面修饰的银作为阳极,制备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亮度在外加电压10V时达到13 700cd/m2,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7V时达到4. 3cd/A,是没有薄层QAD器件的2倍多,是由在器件中存在Alq3 与QAD之间F ster能量转移机制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顶发射 亮度 电流效率
下载PDF
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像素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慧 王文博 +4 位作者 陈淑芬 孟彦龙 杜寰 韩郑生 赵毅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由于微型显示像素面积的限制,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像素驱动电路需要实现足够小的驱动电流。文章提出的三管电压控制型像素驱动电路与常规的采用电流镜电路的电流控制型像素驱动电路都能实现微显示所需的小电流驱动。利用Synopsys公司的H-... 由于微型显示像素面积的限制,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像素驱动电路需要实现足够小的驱动电流。文章提出的三管电压控制型像素驱动电路与常规的采用电流镜电路的电流控制型像素驱动电路都能实现微显示所需的小电流驱动。利用Synopsys公司的H-spice软件对两种电路仿真比较,发现电流控制型电路具有线性灰度和较宽的有效灰度范围,但是通过调整电压控制型电路中与OLED并联的晶体管的宽长比,即可使其有效灰度范围与电流控制型电路可比。同时也发现电流控制型电路的功耗是电压控制型电路的4倍以上,且电路形式较复杂,工艺要求较高。所以三管电压控制型电路更适合于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驱动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驱动 电压控制型 电流控制型 像素驱动 小电流驱动
下载PDF
一种基于啁啾光纤光栅温度不敏感的应力传感器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永森 赵志勇 +4 位作者 卓仲畅 马玉刚 郑伟 钱颖 张玉书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5,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啁啾光纤光栅温度不敏感的应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以腐蚀后啁啾的Bragg光纤光栅为敏感元件,利用光栅反射功率的变化测量应力的变化,反射功率对温度是不敏感的。利用光功率计检测光栅反射功率的变化。
关键词 光纤光栅 腐蚀 啁啾 功率检测
下载PDF
引入阱结构改善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惠山 陈淑芬 +2 位作者 赵毅 侯晶莹 刘式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548,共4页
利用阱结构作为发光层,阱由8-羟基喹啉铝和4,4′-N,N′?dicarbazole-biphenyl交替蒸发长成,改善了器件的效率,这归因于增加空穴和电子在薄发光层的堆积,形成的激子有效地被限制在薄的发光层中发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外加电压8V... 利用阱结构作为发光层,阱由8-羟基喹啉铝和4,4′-N,N′?dicarbazole-biphenyl交替蒸发长成,改善了器件的效率,这归因于增加空穴和电子在薄发光层的堆积,形成的激子有效地被限制在薄的发光层中发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外加电压8V时达到4.1cd/A,与一般异质结器件相比效率提高了2倍多·这说明在适当阱数时用简单办法可提高器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阱结构 效率
下载PDF
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酞菁铜的合成、光特性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为 马春雨 +5 位作者 程传辉 于书坤 范昭奇 夏道成 杜锡光 杜国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9-773,共5页
利用分步合成方法在酞菁铜外围引入4个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团,合成一种酞菁铜,经过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此化合物在低温近红外1180 nm左右有较强的光磷光发光,可作为潜在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电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化... 利用分步合成方法在酞菁铜外围引入4个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团,合成一种酞菁铜,经过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此化合物在低温近红外1180 nm左右有较强的光磷光发光,可作为潜在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电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化合物的电化学过程是环上氧化还原的单电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铜 苯氧基 光致发光 电化学 光谱电化学
下载PDF
M OEMS光开关静电驱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东明 董玮 +6 位作者 郭文滨 刘彩霞 常惠明 张龙 纪平 徐宝琨 陈维友 《光电子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给出基于硅的微机械光开关的设计分析。优化设计了光开关结构 ,提出了一种降低扭臂式结构光开关驱动电压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结构 ,给出了静电驱动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 MOEMS 优化设计 光开关 静电驱动 扭臂
下载PDF
取样光纤光栅温度特性及其温度补偿封装 被引量:4
19
作者 卓仲畅 于永森 +5 位作者 赵志勇 马玉刚 张健 钱颖 郑伟 张玉书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用长周期振幅掩模板(周期为500μm)和相位掩模板(周期为1.0739μm),采用曝光法制作出了1.5cm长的取样光纤光栅。测试了光纤光栅的温度特性,发现光纤光栅的反射波长随温度的升高向长波方向漂移,三个主峰波长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  用长周期振幅掩模板(周期为500μm)和相位掩模板(周期为1.0739μm),采用曝光法制作出了1.5cm长的取样光纤光栅。测试了光纤光栅的温度特性,发现光纤光栅的反射波长随温度的升高向长波方向漂移,三个主峰波长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波长与温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温度变化并不会引起通道间隔的变化,温度漂移系数约为0.01nm/℃。采用与Bragg光纤光栅相同的负温度系数的衬底材料来补偿中心波长随温度的漂移,封装后的取样光纤光栅的温度系数达到0.00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样光纤光栅 温度补偿封装 负温度系数
下载PDF
高效率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晶莹 程刚 +1 位作者 赵毅 刘式墉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3-436,共4页
 通过引入磷光材料Ir(ppy3)作为敏化剂,制作了高效率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r(ppy)3和荧光染料DCJTB共掺入CBP母体中。此共掺层的厚度以及浓度都影响到整个器件的效率和颜色。Alq和BCP分别用作电子传输层和激子阻挡层,NPB用作蓝光...  通过引入磷光材料Ir(ppy3)作为敏化剂,制作了高效率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r(ppy)3和荧光染料DCJTB共掺入CBP母体中。此共掺层的厚度以及浓度都影响到整个器件的效率和颜色。Alq和BCP分别用作电子传输层和激子阻挡层,NPB用作蓝光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器件的最大效率和亮度分别可以达到9cd/A和12020cd/m2。通过调节掺杂层的厚度以及Ir(ppy)3和DCJTB的浓度,可以得到相当纯正的白光,其色坐标为(0.33,0.32),在10~19V的范围内几乎不随驱动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器件 磷光敏化剂 有机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