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提高农村青年就业质量?——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齐文浩 贝宁 孟大虎 《宏观质量研究》 2025年第1期25-39,共15页
农村青年是在农村环境中成长的青年一代,是联系城市与乡村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纽带,其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实现社会稳定的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数据,通过深入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联合作... 农村青年是在农村环境中成长的青年一代,是联系城市与乡村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纽带,其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实现社会稳定的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数据,通过深入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联合作用机制对农村青年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其一,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可以有效替代低水平社会资本劣势;其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联合作用机制对低经济水平地区农村青年群体、女性农村青年群体、24~35岁范围内农村青年群体就业质量的提升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有鉴于此,提出构建多层次的就业平台、合理运用多元化手段、加强创新性理念的培育、制定差异化战略等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青年 就业质量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联合作用
下载PDF
基于四“新”维度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齐文浩 赵晨 苏治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四“新”维度,新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是依靠技术突破创新而产生的生产力跃迁,是以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依靠...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四“新”维度,新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是依靠技术突破创新而产生的生产力跃迁,是以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依靠科技推动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其依靠持续的技术突破,摆脱了资源驱动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是更清洁、更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能源转型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条件呈现出逐年向好的态势,但也存在新劳动者储备不足、新劳动工具发展受限、新劳动对象应用场景欠缺、新型基础设施协调性较差等问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是要着重培养新科技人才、数字技术人才和“卡脖子”关键技术人才;二是要以基础研究为依托,推动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三是要尽快建立起数据大市场;四是要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建用并重,强化以用促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推动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原文传递
农旅融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晓勋 赵晨 齐文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9,共14页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立足农旅融合视角,基于我国2010—2022年间25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农旅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特征。结果发现:农旅融合对农村人...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立足农旅融合视角,基于我国2010—2022年间25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农旅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特征。结果发现:农旅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影响主要来源于农旅融合对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旅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农旅融合的环境效益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农旅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旅融合的发展不仅会带动本城市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还对邻近城市具有拉动作用。基于此,提出强化政策引导、注重地域差异、加强交流合作等建议,以期为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生产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活环境
下载PDF
国内农民增收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4
作者 齐文浩 张淼 陈慧盈晰 《学术交流》 2025年第2期120-135,共16页
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把握农民增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对2002—2023年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中农民增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农民增收研究规模稳步增长,高校是研... 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把握农民增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对2002—2023年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中农民增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农民增收研究规模稳步增长,高校是研究主力军,但学者分布分散,且合作网络较为薄弱。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和数字赋能农民增收两方面。研究趋势呈现多元化、跨领域以及聚焦机制研究等特点。未来研究建议重点关注数字赋能、农民素质提升、跨学科研究和实证经验研究等方面,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知识图谱 CiteSpace 研究热点
下载PDF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地区经济安全水平 被引量:6
5
作者 齐文浩 宋长兴 蔡宏波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37,共19页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这一对外开放政策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统筹好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关系、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258...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这一对外开放政策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统筹好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关系、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和由此产生的异质性现象。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因所处区位、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安全基础产生异质性,具体表现在沿海、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及经济安全基础较好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经济安全水平赋能效率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矫正资源错配、促进经济集聚和优化营商环境等路径实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充分认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同时,基于“从外部着眼,从内部着手”的基本原则,为加快提升地区经济安全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对外开放 地区经济安全 发展和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