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旱作节水研究团队 科研成果创佳绩 乡村振兴谱新篇
1
作者 孙宁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首席专家 赵洪祥,男,1973年10月出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延边大学农学院本科毕业,同年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至今。吉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访问学者。
关键词 延边大学 科研成果 沈阳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乡村振兴 作物学 内布拉斯加 研究团队
下载PDF
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潜力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曹玉军 吕艳杰 +5 位作者 王晓慧 魏雯雯 姚凡云 刘春光 王立春 王永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6-934,共9页
为挖掘玉米产量潜力,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利用在东北地区已验证的Hybrid-maize模型及多年气象数据对吉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东部湿润生态区(桦甸)、中部半湿润生态区(公主岭)、西部半干旱生态区(乾安)]不同品种、播期和密度及其... 为挖掘玉米产量潜力,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利用在东北地区已验证的Hybrid-maize模型及多年气象数据对吉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东部湿润生态区(桦甸)、中部半湿润生态区(公主岭)、西部半干旱生态区(乾安)]不同品种、播期和密度及其相互组合下的玉米产量潜力进行模拟,并对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考虑产量潜力变异情况及品种本身的生产特性,构建了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播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不同生态区的表现不同,湿润区应选择早播,播种日期在4月20日左右较适宜,而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应尽量晚播,适宜播期应在5月中旬左右。2)不同生态区对密度的容纳能力表现为湿润区(桦甸)>半湿润区(公主岭)>半干旱区(乾安),3个地区的适宜密度分别为90 000株·hm^(-2)、8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左右。3)选用生育期更长的品种表现出了较高的增产潜力,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区域生态条件,尽量选择晚熟品种,在当前播期条件下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品种生育期内需要的有效生长积温(GDD)可增至1 600℃以上。4)与当前生产技术相比,将播期、密度、品种三者优化组合,高产体系长期平均产量潜力可增产14.39%~29.23%。本研究可为吉林省玉米高产措施的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玉米产量大面积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maize模型 生态区 玉米 产量潜力 高产栽培体系 吉林省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3
作者 曹玉军 刘志铭 +6 位作者 兰天娇 刘小丹 魏雯雯 姚凡云 吕艳杰 王立春 王永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83-2195,共13页
明确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叶片氮含量与光合特性对不同氮素用量的响应趋势,对东北地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年以来吉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6个代表性品种为研究对象(1970s:吉单101、中单2号... 明确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叶片氮含量与光合特性对不同氮素用量的响应趋势,对东北地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年以来吉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6个代表性品种为研究对象(1970s:吉单101、中单2号;1990s:四单19、吉单159;2010s:先玉335和农华101),在大田条件下共设置4个氮素水平(0、125、250和375 kg hm^(–2)),分析了氮素施用量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叶片氮含量及光合特征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氮水平下玉米籽粒产量均随品种更替而提高,现代品种在较高氮水平下(≥250 kg hm^(–2))产量优势更明显,各处理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单穗粒数和粒重同时增加的结果。当施氮量不高于250 kg hm^(–2)时,各年代玉米品种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现代品种显著高于老品种,当施氮量为375kghm^(–2)时Pn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表现为老品种高于现代品种。而吐丝至蜡熟期,Pn降低幅度随施氮量增加和品种更替而减小。玉米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在不同时期均表现为2010s最高、1990s次之、1970s最低,其中2010s品种的光补偿点比1990s、1970s品种平均分别提高9.72%、27.84%,暗呼吸速率平均提高7.82%、32.98%。各年代品种比叶重(specific leafweight,SLW)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同一施氮量下SLW表现为随品种更替而降低。不同品种叶片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不施氮处理老品种显著降低,施氮处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Pn与SLW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Pn与Narea之间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方程拟合,Pn随Narea增加出现转折的Narea值为1.57g m–2。不同年代品种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而较高氮水平下(≥250 kg hm^(–2))PNUE随品种更替而显著提高。综上,在较高氮水平下现代玉米品种比老品种显著增产主要归因于其Pn和PNUE的提高,而Pn和PNUE的提高又与比叶重(SLM)、叶片N含量(Nmass、Narea)等性状密切相关,推荐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改良 施氮量 光合特性 比叶重 叶片含氮量 产量
下载PDF
吉林省农田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宝玉 王洪君 +2 位作者 王楠 曹铁华 梁烜赫 《农学学报》 2013年第8期32-37,共6页
详细叙述了吉林省农田自然环境、面源污染和耕地土壤退化现状,产地环境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回顾了主要气象灾害、面源污染及耕地质量退化形成的原因,分析了30年来,粮食产量波动规律及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此为基础,... 详细叙述了吉林省农田自然环境、面源污染和耕地土壤退化现状,产地环境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回顾了主要气象灾害、面源污染及耕地质量退化形成的原因,分析了30年来,粮食产量波动规律及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吉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的关键技术措施,认为科学施肥,提高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生产力是解决粮食可持续的关键技术环节。粮食可持续关键技术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吉林省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粮食品质,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农田生态环境 可持续粮食生产 技术途径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不同栽培模式大豆生育特征与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孝贡 盖嘉慧 +5 位作者 刘剑钊 郭金瑞 蔡红光 张洪喜 闫晓艳 任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7-950,955,共5页
对吉林省中部两种栽培模式下大豆干物质及养分累积特征的分析,拟探明不同栽培模式下植株生育特征及氮磷钾累积特性。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模式产量为2 268.0kg·hm-2,比常规栽培模式增产16.3%;干物质积累较常规栽培模式提高26.8%。与... 对吉林省中部两种栽培模式下大豆干物质及养分累积特征的分析,拟探明不同栽培模式下植株生育特征及氮磷钾累积特性。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模式产量为2 268.0kg·hm-2,比常规栽培模式增产16.3%;干物质积累较常规栽培模式提高26.8%。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高产栽培模式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明显增加,较常规栽培模式分别提高52.6%、60.5%、65.71%。高产栽培模式下吸收高峰明显后移,可见增加后期养分供应对于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中部 大豆 栽培模式 需肥规律
原文传递
吉林省东部湿润区坡地玉米经济施肥量研究
6
作者 武巍 方向前 +3 位作者 张之鑫 王巍巍 张国辉 蔡玉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8期27-28,31,共3页
通过对吉林省东部玉米的氮、磷、钾不同施肥量的研究,得出本地区最佳的经济施肥量即最经济施氮量为148.92 kg/hm^2;最经济施磷量为96.75 kg/hm^2;最经济施钾量为85.54 kg/hm^2。对该地区玉米氮、磷、钾的经济施用量提供技术支撑,对农民... 通过对吉林省东部玉米的氮、磷、钾不同施肥量的研究,得出本地区最佳的经济施肥量即最经济施氮量为148.92 kg/hm^2;最经济施磷量为96.75 kg/hm^2;最经济施钾量为85.54 kg/hm^2。对该地区玉米氮、磷、钾的经济施用量提供技术支撑,对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氮磷钾 经济施肥量 吉林省东部湿润区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兴吉 王岭 +7 位作者 程松 刘剑钊 王艺霖 逄娜 梁尧 张水梅 任军 蔡红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5-844,共10页
【目的】基于多年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试验,探究吉林省中部黑土区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及群体氮素累积与分配特征。【方法】本试验于2017—201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为双因素田间试验。主因素为施氮水平,分别为0 (N0)、60 (N60)、120 ... 【目的】基于多年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试验,探究吉林省中部黑土区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及群体氮素累积与分配特征。【方法】本试验于2017—201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为双因素田间试验。主因素为施氮水平,分别为0 (N0)、60 (N60)、120 (N120)、180 (N180)、240 (N240)、300 (N300)、360 (N360) kg/hm^(2);副因素为品种,分别为富民985 (Fumin 985)和翔玉211 (Xiangyu 211)。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及产量构成。【结果】增施氮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年份、处理、品种对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N0处理的产量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逐年递减,2018年和2019年相比于2017年产量分别降低10.9%和26.2%;各处理间差异也逐渐增大,2017年N180处理比N0处理产量增加23.2%,到2019年N180处理比N0处理产量增加55.1%;品种间比较,2017—2019年翔玉211产量均高于富民985产量,并且翔玉211适宜施氮量略高于富民985适宜施氮量。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氮肥处理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均于吐丝期至乳熟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N180处理的茎、叶、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不同施氮水平下,花后氮积累量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秸秆理论带入全氮养分量差异明显,且不同施氮水平的氮还田量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上升,2017年,N300处理下氮还田量最高,为68.9 kg/hm^(2),较N0、N360处理分别增加155.0%、15.2%;2019年,N240处理下氮还田量最高,为109.9 kg/hm^(2),较N0、N360处理分别增加156.7%、33.4%。本研究以2017和2019年数据拟合方程,计算得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后玉米最佳经济产量为13028 kg/hm^(2),适宜氮肥用量为162 kg/hm^(2)。【结论】在吉林中部黑土区,多年连续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虽然年际条件、品种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依然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吐丝至乳熟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本试验条件下保持产量水平12~13 t/hm^(2)的氮肥适宜用量为160~16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翻还田 玉米 品种 氮水平 秸秆氮量 产量 吸氮量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秸秆覆盖与秸秆离田效果试验
8
作者 于永恒 李德陆 +7 位作者 赵洪波 郑殿臣 高福生 杜艳红 庄文君 佟殿文 刘盛虹 方向前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9期83-84,共2页
开展秸秆覆盖田与秸秆离田用免耕播种机种植玉米的试验,通过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离田处理比秸秆覆盖处理增产2629 kg/hm^(2),增产幅度23.5%,并且秸秆离田处理的各生育期明显比秸秆覆盖处理提前,秸秆离田处... 开展秸秆覆盖田与秸秆离田用免耕播种机种植玉米的试验,通过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离田处理比秸秆覆盖处理增产2629 kg/hm^(2),增产幅度23.5%,并且秸秆离田处理的各生育期明显比秸秆覆盖处理提前,秸秆离田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高。对研究结果分析得知,造成秸秆覆盖种植玉米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保苗率和保株率明显低于秸秆离田处理。为使秸秆覆盖种植玉米的产量接近或超过离田种植玉米的产量,首先提高秸秆覆盖种植玉米的保苗率和保株率的技术措施,精细做到覆盖秸秆厚薄均匀一致且长度小于5 cm,采用精准播种技术措施,加大病虫害防治的力度,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秸秆覆盖种植玉米培肥耕地并达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秸秆离田 免耕播种机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吉林省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侯云鹏 孔丽丽 +3 位作者 尹彩侠 秦裕波 李前 谢佳贵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3-567,共5页
摘要:针对吉林省玉米施肥存在过量、不平衡和肥料利用率较低的现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expertsystem(NE)推荐施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E推荐施肥对吉林省玉米有一定的增产... 摘要:针对吉林省玉米施肥存在过量、不平衡和肥料利用率较低的现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expertsystem(NE)推荐施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E推荐施肥对吉林省玉米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和显著的增收效应。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在减施氮肥52.1.79.2kg/hm2(25.8%~33.4%)、磷肥50.1~61.4kg/hm2(46.9%~52.7%)、钾肥22.7~28.7kg/hrn2(24.9%。30.2%)的情况下,NE推荐施肥处理(OPT)增产167~551kg/hm2、增收963—2022元/hm2,氮吸收量提高3.2~12.8kg/hm2,磷吸收量提高0.7—2.1kg/hm2,钾吸收量提高5.3~7.2kg/hm2,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3.7.19.6百分点。由此得出,养分专家系统(NE)适宜在吉林省玉米区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玉米 产量 养分吸收 肥料利用效率 吉林省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吉林省黑土耕层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梅楠 谷岩 +5 位作者 李德忠 梁尧 袁静超 刘剑钊 任军 蔡红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98,共8页
黑土作为吉林中部平原粮食主产区主要土壤类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以吉林省典型黑土耕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1401个土壤样本,测定8项土壤理化指标及玉米产量。采用最小数据集法筛选评价指标,... 黑土作为吉林中部平原粮食主产区主要土壤类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以吉林省典型黑土耕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1401个土壤样本,测定8项土壤理化指标及玉米产量。采用最小数据集法筛选评价指标,对于黑土耕层土壤进行质量评价,并综合土壤质量指数和产量提出评价指标的适宜范围。结果表明:吉林省黑土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耕层容重、有机质、速效磷、pH构成,由全量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重要数据集(Important Data Set,IDS)和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分别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716、0.771,表明MDS可以替代TDS对黑土耕层土壤质量进行评价。黑土玉米种植区耕层土壤质量指数分布在0.22~0.75之间,均值为0.53,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土壤质量指数随产量先增加后降低。黑土耕层保持较高土壤质量及产量的评价指标适宜范围分别为:容重为1.23~1.43 g/cm^(3),酸碱度(pH值)为4.74~6.96,有机质为33.14~35.81 g/kg,有效磷为122.46~136.06 mg/kg。该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黑土耕层土壤质量诊断、提高黑土肥力及选择适合农田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及参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耕层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质量指数
下载PDF
吉林省非林地栽参基地土壤和人参根部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尧 姜晓莉 +3 位作者 李刚 任红菲 杨粉团 曹庆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6,共9页
为了全面了解吉林省非林地栽参基地土壤和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根部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潜在风险,对抚松县(24个样点)和集安市(21个样点)非林地栽参基地的土壤和人参根部Pb、As、Cd、Cu和Zn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 为了全面了解吉林省非林地栽参基地土壤和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根部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潜在风险,对抚松县(24个样点)和集安市(21个样点)非林地栽参基地的土壤和人参根部Pb、As、Cd、Cu和Zn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同时对人参根部的重金属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As、Cd、Cu和Zn平均含量在抚松县基地土壤中分别为23.89、7.08、0.19、19.08和81.00 mg·kg-1,而在集安市基地土壤中分别为28.65、7.81、0.20、20.72和81.32mg·kg-1。2个基地土壤中Cd含量的变异系数均最高,说明2个基地土壤中的Cd含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2个基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均低于0.7,并且均以Cd为最高,其次是Zn和Cu,As和Pb较低;各样点5种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基本上均低于1。抚松县和集安市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1和0.55,其中,抚松县3号样点和集安市21号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高于1,其余各样点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1,说明2个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清洁水平。2个基地土壤Cd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最高(均明显高于40),其余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低于40,说明Cd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贡献因子。从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看,抚松县3号样点和集安市21号样点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他样点土壤则处于轻微水平。Pb、As、Cd、Cu和Zn平均含量在抚松县产人参根部分别为0.11、0.07、0.12、8.76和19.67 mg·kg-1,在集安市产人参根部分别为0.13、0.06、0.29、7.46和23.60 mg·kg-1。其中,抚松县产人参根部的Pb、As、Cd和Cu平均含量均低于重金属污染物的限量值,集安市产人参根部的Pb、As和Cu平均含量也低于限量值。总体来看,目前吉林省抚松县和集安市非林地栽参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所产人参质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个别样点土壤的Cd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应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林地栽参基地 土壤 人参 重金属元素含量 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施肥量下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方向前 闫伟平 +3 位作者 吕端春 付稀厚 方淑惠 边少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1,共3页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根据玉米的用肥特点,探讨当地不同施肥量的玉米植株分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为55 000株/h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出自变量粒数、百粒质...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根据玉米的用肥特点,探讨当地不同施肥量的玉米植株分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为55 000株/h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出自变量粒数、百粒质量的直接作用系数为0.940、0.481,2个自变量间接作用系数均为0.080。在玉米生产中保留分蘖,省工省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量 分蘖
下载PDF
吉林省半干旱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伟平 刘洋 +7 位作者 常莹 于飞 徐长宏 韩喜国 李海 石丰敏 吴春胜 边少锋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试验对先玉335、郑单958、吉单198、农华101 4个玉米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子粒灌浆速率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灌浆速率曲线不同,在9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先玉335"子粒灌浆效率最高。在相同灌浆持续期内,... 试验对先玉335、郑单958、吉单198、农华101 4个玉米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子粒灌浆速率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灌浆速率曲线不同,在9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先玉335"子粒灌浆效率最高。在相同灌浆持续期内,9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先玉335"群体子粒产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相同种植密度与灌浆持续期下,灌浆速率的高低决定了子粒群体产量。试验中"先玉335"各项产量指标较优,利于提高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玉米 灌浆速率 种植密度 产量 吉林省
下载PDF
农业灌溉现状及作物对灌溉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晨 边少锋 +7 位作者 张丽华 赵洪祥 谭国波 闫伟平 孙宁 李斐 李前 张治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0,共5页
灌溉是维持半干旱区作物生产的重要措施,节水灌溉技术因各国国情、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会有所差异,发展节水灌溉是未来农业灌溉的前进方向,是迈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必经之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发育受灌溉因素影响较大,... 灌溉是维持半干旱区作物生产的重要措施,节水灌溉技术因各国国情、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会有所差异,发展节水灌溉是未来农业灌溉的前进方向,是迈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必经之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发育受灌溉因素影响较大,了解作物应对灌溉的生理响应机制可改善灌溉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为灌溉条件下作物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从国内外的农业灌溉现状出发,总结了近年来农业灌溉对作物产量形成特性、养分的积累与转运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农业灌溉和作物在灌溉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现状 节水灌溉 产量 养分 生理响应
下载PDF
吉林中部超高产大豆的生育特征与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盖嘉慧 闫孝贡 +5 位作者 刘剑钊 郭金瑞 袁静超 张洪喜 闫晓艳 任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1-454,共4页
以高产大豆品种杂交豆1号和吉育88为试验材料,采用有机无机肥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底肥、口肥、追肥和叶面喷肥相结合的超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吉林中部超高产大豆的生育特征和营养特性。结果表明:吉林中部超高产大豆产量可... 以高产大豆品种杂交豆1号和吉育88为试验材料,采用有机无机肥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底肥、口肥、追肥和叶面喷肥相结合的超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吉林中部超高产大豆的生育特征和营养特性。结果表明:吉林中部超高产大豆产量可以达到4650kg·hm^-2以上,最大叶面积指数大于5.4;全生育期氮、磷、钾最大积累量分别不低于315.7,40.7,169.9kg·hm^-2;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值10 115.5~11 599.2kg·hm^-2,干物质日积累最大值134.2~141.9kg·hm^-2·d^-1,开花后吸肥量增大,吸肥强度增大,可见,提高大豆生育中后期氮、磷、钾的供应强度是大豆超高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中部 大豆 超高产 产量 生育特征 营养特性
原文传递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制约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77
16
作者 方向前 曹文明 +4 位作者 丁绍文 杨宝君 付稀厚 刘金鹤 边少锋 《中国种业》 2013年第4期40-42,共3页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提高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通过国家丰粮工程"九五"至"十二五"玉米大面积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提出解决制约因素的对策,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提供有力...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提高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通过国家丰粮工程"九五"至"十二五"玉米大面积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提出解决制约因素的对策,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冷凉区 玉米 制约因素 对策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花生覆膜栽培技术及种植效益提高途径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英 杨桐珲 +4 位作者 续延国 张东二 姜业成 孙海全 王晓慧 《南方农业》 2022年第8期13-15,共3页
近年来,吉林省花生产业发展迅猛,花生的种植面积、总产、单产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吉林省西部的花生种植面积占吉林省90%以上,但是还存在管理方式粗放、没有实用的生产标准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乃至全国花生种植水平,提升... 近年来,吉林省花生产业发展迅猛,花生的种植面积、总产、单产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吉林省西部的花生种植面积占吉林省90%以上,但是还存在管理方式粗放、没有实用的生产标准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乃至全国花生种植水平,提升花生产量和品质,针对吉林省西部花生主产区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花生栽培技术要点、高效栽培措施、吉林省种植花生的优势及提高花生种植效益的途径等4个方面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覆膜栽培 种植效益 吉林省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水果型鲜食甜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文明 方向前 +4 位作者 李忠芹 付稀厚 杨宝君 石宝忠 丁玉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27-27,29,共2页
介绍了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水果型鲜食甜玉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与设隔离、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 栽培技术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
下载PDF
综合农艺措施实现东北玉米生产和环境效益及土壤肥力的同步提升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玉军 姚凡云 +7 位作者 吕艳杰 魏雯雯 刘小丹 刘志铭 徐文华 梁杰 王立春 王永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0,共13页
【目的】东北春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密度偏低、肥料施用不合理、耕层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持续增产及养分效率的提升。研究综合农艺措施下玉米产量、植株氮素吸收与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为春玉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目的】东北春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密度偏低、肥料施用不合理、耕层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持续增产及养分效率的提升。研究综合农艺措施下玉米产量、植株氮素吸收与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为春玉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以玉米品种‘富民108’为供试材料,在吉林省农安县进行田间试验。整合密度、耕作方式、氮素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等技术要素,设置了高产高效模式(HH)和超高产模式(SH),同时设置农户模式(FP)和基础地力模式(CK)作为对照;为计算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在FP、HH和SH模式下各自增设不施氮肥空白处理。在玉米6个生育期,取植株样品测定氮素含量和吸收量,同时取0—40 cm土壤样品测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成熟期考种、测产。【结果】3年试验玉米籽粒产量均表现为SH>HH>FP(P<0.05),SH比HH、FP处理平均提高了8.76%、20.16%。氮素偏生产力(PFPN)3年均以HH处理最高,SH处理最低,HH比FP、SH处理平均分别提高37.92%、45.65%;氮素农学效率(AEN)和氮素回收效率(REN)均表现为HH>SH>FP,HH处理的AEN和REN分别比SH、FP处理提高了21.21%、35.72%和9.69%、63.56%。植株氮积累量在苗期至拔节期FP、HH、SH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生殖生长阶段(R1至R6)植株氮素积累量占氮素总积累量的比例为SH(36.21%)>HH(34.60%)>FP(29.75%)>CK(26.33%)。籽粒氮素积累量来自花后吸收的比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SH、HH、FP、CK处理花后氮素吸收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8.43%、44.78%、40.40%、35.39%。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在玉米开花期前均以FP处理最高,而开花期到成熟期以SH处理最高,与FP、HH处理相比,SH处理的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平均分别提高了12.00%、4.05%,20—4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4.81%、4.93%。HH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显著低于FP和SH处理,而土壤氮素盈余量均以FP处理最高,比HH、SH处理分别平均高了23.36%、5.25%。玉米净收益HH比FP、SH处理分别提高了14.38%、18.30%。【结论】高产高效模式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利用率,降低了土壤氮残留率和氮损失量,而超高产模式虽然使产量进一步显著增加,但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增加了土壤氮素残留与表观损失量。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率、经济效益及潜在环境风险,将种植密度由6.0万株/hm2提高至7.5万株/hm2,氮肥播前一次性基施改为减量分次施用,配套秋季深翻、夏季深松的高产高效模式,可以实现春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综合农艺措施 氮素效率 产量 土壤氮损失 氮素平衡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白浆土施用农家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武巍 方向前 +1 位作者 蔡玉红 魏春雁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22-22,24,共2页
分析白浆土农家肥不同施用处理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年施农家肥的地块,土壤速效养分高于间隔1年施农家肥、多年不施农家肥的地块。施农家肥的地块玉米产量比长期不施农家肥的地块显著增产,比间隔施农家肥地块有增产,... 分析白浆土农家肥不同施用处理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年施农家肥的地块,土壤速效养分高于间隔1年施农家肥、多年不施农家肥的地块。施农家肥的地块玉米产量比长期不施农家肥的地块显著增产,比间隔施农家肥地块有增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处理 白浆土 产量 吉林省东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