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国家红松、云杉良种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1
作者 费晓光 吴蕴洋 +3 位作者 王大宁 李鹏 邵慧忱 程彬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3-44,48,共3页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国家红松、云杉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为良种基地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满足新时期林业发展对林木良种的需求。
关键词 林木良种基地 红松 云杉 建设现状 建议
下载PDF
吉林省东北林蛙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调查分析
2
作者 勾天兵 王牧原 +3 位作者 陈玲 林士杰 崔铁花 李伟东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1-32,35,共3页
本文应用实地和问卷调查2种手段,对吉林省东北林蛙主产区的养殖现状、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调查。调查区域养殖户主要采取半人工养殖模式,2023年度部分养殖户的林蛙产量出现减产现象。分析了制约林蛙产业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可持续... 本文应用实地和问卷调查2种手段,对吉林省东北林蛙主产区的养殖现状、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调查。调查区域养殖户主要采取半人工养殖模式,2023年度部分养殖户的林蛙产量出现减产现象。分析了制约林蛙产业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东北林蛙 养殖 调查分析 建议
下载PDF
林业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管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桂娟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从林业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采购、安装调试与验收应用、保养与维修、计量管理、经济管理、报废处理、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针对科研仪器设备配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式管理机制,以及强化管理人员、使用人员、... 本文从林业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采购、安装调试与验收应用、保养与维修、计量管理、经济管理、报废处理、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针对科研仪器设备配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式管理机制,以及强化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维修人员素质,实行维修保障工作的社会化管理的方法,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现代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科学研究 仪器设备 管理机制
下载PDF
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熊猫馆设计研究
4
作者 杨元新 孙丹月 +3 位作者 蒋烨 崔志鹏 陈思羽 程彬 《北方建筑》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建设了一座较高标准的熊猫馆。作为吉林省唯一的集科普、宣教、观赏为一体的熊猫馆,遵循前瞻性、功能性和整体性的设计原...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建设了一座较高标准的熊猫馆。作为吉林省唯一的集科普、宣教、观赏为一体的熊猫馆,遵循前瞻性、功能性和整体性的设计原则,从平面布置、立面设计及功能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熊猫馆的建设,为东北虎园增加了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不仅为大熊猫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地,也为探讨和实验大熊猫在高纬度地区生活状况,丰富救护繁育中心科普宣教内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馆 建筑设计 动物救护
下载PDF
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集水区林业工程治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河 陈建军 +2 位作者 孙镜明 刘燕春 王元兴 《吉林林业科技》 2010年第6期27-30,39,共5页
采用林业工程方法治理侵蚀沟集水区,森林覆盖率可由原来的3.0%~11.7%提高到37.1%~93.5%,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3 352~4 048 t·km-2.a-1下降到1 708~2 148 t·km-2.a-1,下降51%~72%,径流系数减少48.4%,土壤蓄水量增加2 236.... 采用林业工程方法治理侵蚀沟集水区,森林覆盖率可由原来的3.0%~11.7%提高到37.1%~93.5%,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3 352~4 048 t·km-2.a-1下降到1 708~2 148 t·km-2.a-1,下降51%~72%,径流系数减少48.4%,土壤蓄水量增加2 236.1 m3·km-2,土壤湿度提高36%~48%,治理效果显著。无论平缓台地集水区或坡地集水区其影响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均为保留农田宽度,保留20 m宽度的农田治理效果最佳;当采用全部还林措施治理时灌木是主要影响因素,乔灌混交林治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长白山区 侵蚀沟集水区 林业工程 治理
下载PDF
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适宜树种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延杰 陈建军 +4 位作者 孙镜明 王龙福 刘永富 矫世奎 任宣百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1-15,共5页
确定根蘖能力、固土能力、耐瘠薄能力、耐干旱能力4个性状为选择目标性状,并兼顾参试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对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适宜栽植的树种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不同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性差异;按4... 确定根蘖能力、固土能力、耐瘠薄能力、耐干旱能力4个性状为选择目标性状,并兼顾参试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对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适宜栽植的树种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不同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性差异;按4个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综合表现评定,选择出在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中适宜栽植的最佳树种,分别是:胡枝子、刺槐、紫穗槐、沙棘、赤松、白榆、山杨、旱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 侵蚀沟 林业工程治理 适宜树种 选择
下载PDF
1950—2015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杰玲 马琼芳 +4 位作者 燕红 陈玲 卞大伟 李伟东 张超凡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6期60-68,共9页
以吉林西部为研究区域,用GIS与RS相结合,利用动态度模型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1950—2015年吉林省西部湿地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76—2015年吉林西部湿地总面积呈波动型减少的趋势,自然湿地中的沼泽湿地持续性减少,河流、湖泊湿地先增... 以吉林西部为研究区域,用GIS与RS相结合,利用动态度模型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1950—2015年吉林省西部湿地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76—2015年吉林西部湿地总面积呈波动型减少的趋势,自然湿地中的沼泽湿地持续性减少,河流、湖泊湿地先增加后减少;人工湿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自然湿地主要向耕地、草地和盐碱地转移,水田的增加方式主要有旱田改水田,沼泽改水田两种方式;自然湿地丧失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嫩江、松花江沿岸、以及查干湖、月亮湖等湖泊附近,人工湿地面积(水田)增加的主要区域位于研究区中、东部河流湖泊沿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变化 吉林西部 动态度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下载PDF
吉林省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演变过程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大伟 胡长群 +7 位作者 何怀江 包广道 王梓默 刘婷 燕红 马琼芳 郝欣宇 罗也 《森林工程》 2020年第5期45-53,61,共10页
为准确了解吉林省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提供土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恢复技术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内9个市、县(区)林业、国土、水利、测绘、农委和气象等部门的矢量数据和地方史志等基础资料收集,并检索了相关文献、标准和... 为准确了解吉林省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提供土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恢复技术的基础数据,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内9个市、县(区)林业、国土、水利、测绘、农委和气象等部门的矢量数据和地方史志等基础资料收集,并检索了相关文献、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同时结合实地踏查,分别采用遥感影像分类和土地利用现状归类两种方法对辽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处理、分析和研判。结果表明:1970s(20世纪70年代)辽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沼泽为主,自1970s—2016年近50 a间,吉林省辽河流域范围内沼泽湿地、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水田和水体面积稍有增加。土地利用逐渐转为耕地、居民建设用地等人工干预较强的土地利用类型,尤其以居民建设用地增加幅度最大。流域流经的中西部城市四平、梨树及双辽等地区,其草地、沼泽等土地利用类型急剧减少,耕地、居民用地及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而东南部的辽源地区则表现为天然林减少,耕地、居民用地不断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 土地利用类型 演变过程
下载PDF
吉林省红松生态区划与适地适树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宪成 梁万军 刘福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红松基准上层高及环境因子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地理、立地条件等为区划指标,通过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应用主成分分析、有约束条件的二维逐步聚类方法,实现了以乡(林场)为区划单元的生态区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量化... 采用红松基准上层高及环境因子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地理、立地条件等为区划指标,通过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应用主成分分析、有约束条件的二维逐步聚类方法,实现了以乡(林场)为区划单元的生态区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量化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任意地点立地质量评价及造林地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红松 生态区划 适地适树
下载PDF
吉林省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布、危害及评估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志明 刘国荣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在吉林省境内对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调查表明,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L.、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calaJ.C.Fisher ex Rabenhorst、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Sawada)Shan... 在吉林省境内对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调查表明,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L.、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calaJ.C.Fisher ex Rabenhorst、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Sawada)Shang、冠瘿病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and Townserd)和草坪草褐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6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分布,并对危害情况以及发生特点进行了危险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植物 检疫
下载PDF
吉林省常见灌木树种抗火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勇 章林 +3 位作者 林峰 刘贵明 孙景花 王晓娜 《吉林林业科技》 2017年第5期26-32,共7页
通过对吉林省18种常见灌木树种的理化指标测定、生物生态学调查和实验室林火行为试验,选取21个指标,应用专家打分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灌木树种抗火性,结果表明:Ⅰ类——抗火性强树种为小叶丁香、金叶榆,Ⅱ类——抗火性... 通过对吉林省18种常见灌木树种的理化指标测定、生物生态学调查和实验室林火行为试验,选取21个指标,应用专家打分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灌木树种抗火性,结果表明:Ⅰ类——抗火性强树种为小叶丁香、金叶榆,Ⅱ类——抗火性较强树种为榆叶梅、红瑞木、小叶女贞、早锦带花和紫丁香,Ⅲ类——抗火性一般树种为珍珠梅、茶条槭、金银忍冬、金山绣线菊、鸡树条荚蒾、山里红、紫穗槐、刺玫蔷薇、连翘和珍珠绣线菊,Ⅳ类——抗火性弱树种为铺地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灌木树种 抗火性 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吉林省中东部用材林基地森林立地类型区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陶静 周珍世 +4 位作者 才巨峰 秦彩云 张海霞 陈连正 孙长彬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14,21,共4页
关键词 吉林省 材林基地 森林立地类型 区划
下载PDF
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晓军 李锦花 +5 位作者 刘比斯 孟祥鑫 赵忠仁 王启东 张宏武 万修良 《吉林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6-38,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状况,分析了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现状 防治
下载PDF
吉林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4
作者 吴林 陈潇 +5 位作者 裴彤 韩娇 张秋莹 魏晓琼 李金英 王颖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186-190,共5页
蓝莓作为一种新型世界性果品,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等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蓝莓研究试种以来,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蓝莓产业深入发展,并加速了与乡村振兴政策的融合。本文结合吉林省目前... 蓝莓作为一种新型世界性果品,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等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蓝莓研究试种以来,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蓝莓产业深入发展,并加速了与乡村振兴政策的融合。本文结合吉林省目前蓝莓产业现状,深入探究吉林省的自然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状况,因地制宜提出未来蓝莓产业的发展方向,对解决吉林省现有蓝莓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带动蓝莓经济发展、优化产业模式及特色产业的振兴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产业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吉林省品种杨基因收集圃营建及生长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建军 李鹏辉 +6 位作者 梁宏玉 孙镜明 于安 陆志民 任宣百 冯博 李杰玲 《吉林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7,共5页
在吉林省双辽市营建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圃内共收集品种(系)131个,保存品种(系)127个,6 463株。对圃内参与品比的88个品种(系)生长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品比的88个品种(系)中,在黑钙土型沙土上生长量大于对照白城小黑杨的有58个品种... 在吉林省双辽市营建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圃内共收集品种(系)131个,保存品种(系)127个,6 463株。对圃内参与品比的88个品种(系)生长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品比的88个品种(系)中,在黑钙土型沙土上生长量大于对照白城小黑杨的有58个品种(系)。其中:速生品种(系)有33号杨、47号杨、晚花杨;较速生品种(系)有西+加杨、W-14杨、N119杨、格尔里杨、吉林加拿大杨、2号杨、莫斯科加拿大杨、摩里柏林杨、大同86-12杨、黑×小(选)杨、加型杨,为吉林省品种杨杂交育种理想的速生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杨 基因收集 生长量 评价
下载PDF
基于METT技术的吉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晓东 孔维尧 +3 位作者 徐克 郑振河 吴景才 李伟东 《吉林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22-33,39,共13页
在对吉林省林业系统所属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K-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按照保护区级别与管理体制,对保护区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保护区标准得分以及30个评估项得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法... 在对吉林省林业系统所属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K-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按照保护区级别与管理体制,对保护区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保护区标准得分以及30个评估项得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法律地位、保护区条例、保护区设计、资源管理、商业旅游经营5个评分项得分差异不显著,其余25项均呈显著水平;国家级保护区METT标准分平均得分为63.36分,而非国家级仅有39.12分。保护区级别与管理有效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03;不同管理体制保护区在管理计划、日常工作计划、政府部门和商业伙伴、经济效益4个评分项中得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评分项差异不显著。保护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经费、管理能力和社区参与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保护管理建议。METT标准分平均得分为63.36分,而非国家级保护区仅有39.1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T技术 吉林省 自然保护区 管理有效性 评价
下载PDF
吉林省森林火险监测点布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林 孙平岩 +3 位作者 王晓娜 林旭 张大明 孙景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790-15791,15860,共3页
森林火险监测是科学防火和因险而防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为了更好地建设森林火险的监测系统,对吉林省森林火险监测点的布设原则、森林火险监测区区划及森林火险监测点的位置选择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的森林火险监测系统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森林火险 监测点 区划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榆树疏林生长与更新现状和恢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万君 董晓刚 +4 位作者 付晓霞 邹建军 孙先伟 赵洪军 王东娜 《吉林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6-19,22,共5页
对吉林省西部榆树疏林进行生长与更新调查和人工植苗更新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榆树疏林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依干扰程度分为重度干扰型、轻度干扰型和中度干扰型3种类型;中度干扰型又可分为两个亚型,即低密度单层榆树疏林亚型和低密... 对吉林省西部榆树疏林进行生长与更新调查和人工植苗更新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榆树疏林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依干扰程度分为重度干扰型、轻度干扰型和中度干扰型3种类型;中度干扰型又可分为两个亚型,即低密度单层榆树疏林亚型和低密度灌丛榆树疏林亚型。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干扰程度,确定3种榆树疏林恢复模式:平缓沙地榆树疏林、瘠薄沙丘单层榆树疏林和厚土层沙丘复层榆树疏林;并制订了4项相应的恢复技术,即:人工造林恢复技术,人工播种和人工辅助天然下种恢复技术,抚育恢复技术和管护恢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疏林 生长现状 更新 恢复技术
下载PDF
吉林省森林土壤碳汇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立民 陈广 +3 位作者 吕梦燕 毛赫 王晓娜 任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以吉林省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调查资料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估了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结果表明:吉林省森林土壤碳储量为10.21亿t,森林土壤碳密度为116.33 t·hm-2,森林土壤年固碳量为409... 以吉林省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调查资料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估了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结果表明:吉林省森林土壤碳储量为10.21亿t,森林土壤碳密度为116.33 t·hm-2,森林土壤年固碳量为409.95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森林土壤 碳汇功能
下载PDF
吉林省镇赉县WRSIS系统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孔维尧 郭岳 +1 位作者 燕红 韩晓东 《野生动物》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项研究依托吉林省镇赉县的WRSIS系统,分析了当地夏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填补了人工湿地与动物群落间关系研究的空白。2011年8月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将研究区内的生境划分为人工湿地、稻田2种类型,记录观察到的鸟类种类、数量以及对生境... 本项研究依托吉林省镇赉县的WRSIS系统,分析了当地夏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填补了人工湿地与动物群落间关系研究的空白。2011年8月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将研究区内的生境划分为人工湿地、稻田2种类型,记录观察到的鸟类种类、数量以及对生境的利用方式(觅食、停歇)。计算每种鸟类在不同生境中的总数量和遇见率。采用鸟类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描述鸟类群落特征,对4个指标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鸟类数量和遇见率均高于稻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鸟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显著高于稻田群落,其中丰富度、多样性的显著性高于均匀度,而鸟类个体数组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鸟类群落 WRSIS系统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