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汪清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作者 何忠 刘荣华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0年第9期148-148,共1页
把市场做为第一信号,把效益和发展放在第一位,重点推广市场前景好的农业新技术,减小市场风险。把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做为首要。针对农业新技术的地域性特点,从小面积的试验、示范入手,然后大面积推广。搞好网络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完善... 把市场做为第一信号,把效益和发展放在第一位,重点推广市场前景好的农业新技术,减小市场风险。把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做为首要。针对农业新技术的地域性特点,从小面积的试验、示范入手,然后大面积推广。搞好网络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村级机构设置,充分发挥各级服务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人员素质 经费 新技术
下载PDF
论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
作者 李永植 权伍领 《新农村(黑龙江)》 2015年第14期59-59,共1页
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途径.
关键词 农业信息 技术培训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黑木耳液体发酵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欣宇 林花 +3 位作者 刁春妍 安然 王怀志 车成来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2期79-82,共4页
黑木耳是一种公认的高价值药食两用菌。液体发酵技术生产周期短、效率高、产量大、品质稳定,是开发利用黑木耳资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黑木耳液体发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黑木耳液体菌种和液体发酵及其发酵产物方法... 黑木耳是一种公认的高价值药食两用菌。液体发酵技术生产周期短、效率高、产量大、品质稳定,是开发利用黑木耳资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黑木耳液体发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黑木耳液体菌种和液体发酵及其发酵产物方法、多糖的提取及应用进行综述,为黑木耳液体发酵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液体发酵 发酵产物 多糖
下载PDF
镇赉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邹俊岩 张健 +3 位作者 张春燕 王海波 孙国军 安然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9期154-156,共3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实现玉米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保障。分析了镇赉县玉米生产现状,并通过选种、播前准备、掌握播种期、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研究
下载PDF
也谈黑玉米的种植技术
5
作者 张延林 陈淑梅 《中国农业信息》 2012年第09S期55-55,共1页
黑玉米的得名是因富含水溶性黑色素的原因。黑玉米所含植物蛋白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都较之普通玉米要高出许多,尤其是含丰富的抗癌元素硒,更是提高了黑玉米的身价,增加了该农作物的经济价值。黑玉米籽粒糯性强,入口爽滑,风味独特。经过... 黑玉米的得名是因富含水溶性黑色素的原因。黑玉米所含植物蛋白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都较之普通玉米要高出许多,尤其是含丰富的抗癌元素硒,更是提高了黑玉米的身价,增加了该农作物的经济价值。黑玉米籽粒糯性强,入口爽滑,风味独特。经过科学研究得知具有养颜防衰、美容健体之功效。在人们崇尚黑色食物的今天,黑玉米是理想的天然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玉米 播种 田间管理 施肥 采收 隔离
下载PDF
浅谈玉米通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高树育 王艳丽 武立丹 《新农村(黑龙江)》 2013年第20期126-126,共1页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该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品质。本文介绍了玉米通透密植高...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该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品质。本文介绍了玉米通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栽培模式和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通透密植 栽培技术 模式 要点
下载PDF
浅谈杂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王奉美 王艳丽 +1 位作者 高树育 徐冲力 《新农村(黑龙江)》 2014年第10期139-139,共1页
杂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因各地气候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品种的适应范围与区域有很大关系,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因此,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本文介绍了杂交玉米... 杂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因各地气候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品种的适应范围与区域有很大关系,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因此,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本文介绍了杂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高产栽培 技术 措施
下载PDF
刺五加果生物活性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欣宇 林花 +3 位作者 刁春妍 安然 王怀志 车成来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3期10-13,共4页
本文对刺五加果生物活性、质量评价方法、提取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刺五加果的产品以及综合利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刺五加果 生物活性 质量评价 提取方法
下载PDF
竹茹中苜蓿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林花 王欣宇 +5 位作者 金龙哲 王宇辉 刁春研 安然 王怀志 车成来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4期13-17,共5页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提取分离得到的苜蓿素进行含量测定,为竹茹中苜蓿素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依据。采用95%乙醇对竹茹进行浸泡提取,将提取后的浸膏溶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利用HPLC法测定竹茹乙酸乙酯萃...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提取分离得到的苜蓿素进行含量测定,为竹茹中苜蓿素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依据。采用95%乙醇对竹茹进行浸泡提取,将提取后的浸膏溶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利用HPLC法测定竹茹乙酸乙酯萃取物中苜蓿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苜蓿素在50.0~35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为Y=36009x-44332(R^(2)=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n=6),加样回收率为97.98%(RSD=0.60%)。测得竹茹中乙醇提取物中苜蓿素的含量为6.73mg·g^(-1),竹茹中苜蓿素的含量为0.006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竹茹中苜蓿素的含量测定,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竹茹中苜蓿素的含量测定提供数据参考,为竹茹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茹 苜蓿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碱水超声法提取二醇型人参皂苷工艺研究
10
作者 林花 王欣宇 +5 位作者 金龙哲 王宇辉 刁春妍 安然 武文彬 车成来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7期40-42,4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碱水提取人参皂苷方法与传统用蒸馏水和甲醇提取人参皂苷方法的不同,研究超声碱水提取人参皂苷的优势,寻找最佳实验条件,从而得到能获取最高提取率的超声碱水提取方法。方法:提取时采用超声碱水提取方法,实验分为五个变量... 目的:比较超声碱水提取人参皂苷方法与传统用蒸馏水和甲醇提取人参皂苷方法的不同,研究超声碱水提取人参皂苷的优势,寻找最佳实验条件,从而得到能获取最高提取率的超声碱水提取方法。方法:提取时采用超声碱水提取方法,实验分为五个变量,分别为提取温度、碱水pH值、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每个变量设置三个梯度,设置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共11组实验。实验以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功率120 W,pH值13,料液比1∶10为对照组。提取时采用超声波清洗器,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获得五个最佳实验条件,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方案。确定最佳工艺方案后,按最佳工艺方案里的实验条件进行试验。超声甲醇提取和蒸馏水提取时,除提取所用溶剂不同外,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温度、提取功率均与超声碱水提取人参皂苷方法的对照组一致。分析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选用Hypersil Gold C_(18)(250 mm×4.6 mm,5μm)测定13组实验的人参皂苷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水(B),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十一组超声碱水提取人参皂苷总提取率分别为:当料液比1∶10时,0.363%;1∶15时,0.303%;1∶20时,0.339%。提取温度20℃时,0.374%;35℃时,0.303%;50℃时,0.309%。提取时间20 min时,0.338%;60 min时,303%;50 min时,0.338%。超声功率80 W时,0.284%;120 W时,0.303%;160 W时,0.312%。溶剂pH值9时,0.316%;pH值11时,0.303%;pH值13时,0.627%。超声蒸馏水提取的总提取率为167%;超声甲醇提取的总提取率为0.196%。结论:通过进行单因素考察实验,设置十一组实验,运用超声波清洗器提取,高效液相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提取率,可以得出超声碱水提取人参皂苷的最佳实验条件为20℃、pH值13、160 W、20 min、料液比1∶10。通过超声碱水提取人参皂苷与传统提取人参皂苷提取率相比,超声碱水提取法提取率高,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较大的提高提取Rb1,Rb2,Rc,Rd四种人参皂苷的提取率,增加人参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超声碱水提取法 单因素实验 提取率
下载PDF
二醇型人参皂苷HPLC含量测定研究
11
作者 林花 王欣宇 +4 位作者 金龙哲 刁春研 安然 武文琳 车成来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7期32-36,共5页
本文利用HPLC法测定人参中二醇型人参皂苷Rb1、Rb2、Rc、Rd的含量。采用HPLC法,在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40℃时进行检测,得到4种人参皂苷的标准曲线,进行方法学考察包括线性关系、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回收率试验、重复性试验,根据... 本文利用HPLC法测定人参中二醇型人参皂苷Rb1、Rb2、Rc、Rd的含量。采用HPLC法,在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40℃时进行检测,得到4种人参皂苷的标准曲线,进行方法学考察包括线性关系、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回收率试验、重复性试验,根据峰面积计算4种人参皂苷的浓度和含量。结果表明:得到4种人参皂苷的标准曲线及其线性回归方程,说明4种人参皂苷线性关系良好;经测定含量为Rb10.522%,Rc 0.679%,Rb20.864%,Rd 0.177%。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b1、Rb2、Rc、Rd的含量,能够使4种人参皂苷得到很好的分离,此法准确、有效、经济、简便,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此法能够对人参皂苷Rb1、Rb2、Rc、Rd进行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我国玉米种植业发展现状及方向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淑梅 安玉富 《中国农业信息》 2012年第A10期97-97,共1页
玉米种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6世纪中叶中国引入玉米,已经具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玉米属喜温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我国主要有东北春玉米、黄淮海平原玉米和西南山地... 玉米种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6世纪中叶中国引入玉米,已经具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玉米属喜温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我国主要有东北春玉米、黄淮海平原玉米和西南山地丘陵玉米三大玉米生态区。我国玉米种植业虽然面积很大,但单产却不高,因此,提高玉米的单产是今后玉米种植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植 发展方向 生态 产量
下载PDF
浅谈有机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文琳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9期71-71,共1页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有了很大程度进步,诸多的农业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有机大豆的生产作为重要的农作物种植类型,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就有机大豆发展的重要性和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就有机大...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有了很大程度进步,诸多的农业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有机大豆的生产作为重要的农作物种植类型,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就有机大豆发展的重要性和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就有机大豆生产问题和优化措施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大豆 现状 问题
下载PDF
浅谈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4
作者 王艳丽 王奉美 +1 位作者 高树育 徐冲力 《新农村(黑龙江)》 2014年第10期151-151,共1页
重迎茬是我国大豆主产中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问题。重迎茬大豆植株生长矮小,病虫害加重,大豆的生物产量和子食产量明显下降,虫食率、病粒率增加,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其影响因素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本文分析了大豆重迎茬减产... 重迎茬是我国大豆主产中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问题。重迎茬大豆植株生长矮小,病虫害加重,大豆的生物产量和子食产量明显下降,虫食率、病粒率增加,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其影响因素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本文分析了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提出其相应措施,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迎茬 减产 原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应用蛋白酶进行牛肉嫩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权伍荣 郑玉淑 +2 位作者 李官浩 高明绪 严昌国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以牛肉为材料,研究不同嫩化液及重组等处理对牛肉的持水力值、pH值及色泽等指标变化的影响,旨在阐明牛肉嫩化机理,寻找适于对牛肉生产的嫩化方法和最佳物质组合,确定牛肉的最佳加工工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4℃条件下,不同嫩化液对牛... 以牛肉为材料,研究不同嫩化液及重组等处理对牛肉的持水力值、pH值及色泽等指标变化的影响,旨在阐明牛肉嫩化机理,寻找适于对牛肉生产的嫩化方法和最佳物质组合,确定牛肉的最佳加工工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4℃条件下,不同嫩化液对牛肉嫩化的单因素试验显示:各种嫩化液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肉的嫩度,以0.03%CaCl2溶液、40%木瓜液、60%苹果梨汁20 mL/100 g嫩化效果较好,对牛肉色泽均有显著影响;CaCl2溶液对pH值没有显著影响,但木瓜液和苹果梨汁对pH值均有一定影响。优化试验表明:牛肉嫩化效果的主次顺序为CaCl2溶液>木瓜液>苹果梨汁>腌渍时间,3种嫩化液组合注射,其CaCl2溶液、木瓜液、苹果梨汁浓度分别为0.03%、40%、20%,在4℃条件腌制时间为12 h,牛肉嫩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嫩化 重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