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颖 柳菁菁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51-353,共3页
肿瘤药物治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且最为困扰的不良反应,也是很多患者恐惧抗肿瘤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抗肿瘤药物治疗所致恶心呕吐是肿瘤支持治疗的重要环节。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肿... 肿瘤药物治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且最为困扰的不良反应,也是很多患者恐惧抗肿瘤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抗肿瘤药物治疗所致恶心呕吐是肿瘤支持治疗的重要环节。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和目前多部指南或共识对抗肿瘤药物相关恶心呕吐的分类、预防和治疗提出了指导意见。2022年来自全国的肿瘤专家共同撰写了《中国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本共识内容既与国际上重要指南和共识保持一致,又充分结合了我国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我国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发病机制、药物研发进程、临床合理应用等几个方面对本共识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心 呕吐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如何认识和处理肿瘤异质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钟睿 李慧 +2 位作者 张爽 柳菁菁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2-718,共7页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可使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与转移、药物敏感性、预后等各方面产生差异。肿瘤驱动基因和靶向药物的发现发展开启了战胜肿瘤的希望之门,然而异质性的存在又让肿瘤治疗陷入了难以攻克的困境。在肿瘤复发、...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可使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与转移、药物敏感性、预后等各方面产生差异。肿瘤驱动基因和靶向药物的发现发展开启了战胜肿瘤的希望之门,然而异质性的存在又让肿瘤治疗陷入了难以攻克的困境。在肿瘤复发、进展演化的过程中肿瘤异质性如影随形,纷繁复杂。凭借不断进步的检测技术认识和理解肿瘤异质性,针对肿瘤异质性的原因和表型,定制治疗方案已成为当今精准医疗领域的重点范畴。本综述对肿瘤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肿瘤异质性,有利于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对抗肿瘤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异质性 精准医疗 驱动基因 新技术
下载PDF
新型免疫检查点——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长良 张爽 +2 位作者 柳菁菁 李双 程颖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027-1035,共9页
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位点的免疫治疗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并且在临床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然而这些药物获益人群有限,急需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且探索出合适的免疫调节机... 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位点的免疫治疗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并且在临床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然而这些药物获益人群有限,急需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且探索出合适的免疫调节机制来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本文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对新型免疫检查点的起源、基础研究及相应靶点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和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其中特异性免疫检查点包括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V区域Ig抑制子(VISTA)等,非特异性免疫检查点包括人类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CD47,期望给临床及基础研究以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恶性肿瘤
下载PDF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良 杨长良 +1 位作者 李佩东 程颖 《肿瘤防治研究》 2025年第2期87-92,共6页
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研发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作为NSCLC的一种罕见靶点逐渐引起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传统的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在HER-2... 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研发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作为NSCLC的一种罕见靶点逐渐引起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传统的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在HER-2突变人群中疗效并不满意,而抗HER-2单克隆抗体和泛HER抑制剂对生存改善有限。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发展让HER-2突变NSCLC迎来了转机,以德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新型ADC药物获得了突破,开创了HER-2突变晚期NSCLC精准治疗的新纪元。此外,新型HER-2抑制剂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将围绕HER-2突变NSCLC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HER-2突变 抗体偶联药物 HER-2抑制剂
下载PDF
透过ADRIATIC研究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模式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颖 《循证医学》 202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前言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肺癌亚型,易发生转移,诊断时70%患者病灶超出一个放疗野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ESSCLC),也有30%的患者病灶仍然局限在一侧胸... 前言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肺癌亚型,易发生转移,诊断时70%患者病灶超出一个放疗野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ESSCLC),也有30%的患者病灶仍然局限在一侧胸腔,能够包括在一个放疗野内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SCLC)。LSSCLC中除了极少数非常早期(T1-2N0)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外,同步放化疗是LS-SCLC标准的治疗选择,中位生存期在30个月左右,超过一半的患者在2年内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研发策略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健宏 田琳 +2 位作者 赵沛妍 李慧 程颖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治疗方法除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外,免疫治疗异军突起,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模式。然而,在免疫治疗策略下仍只有少部分NSCLC患者能从中持久获益,部分患者接受...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治疗方法除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外,免疫治疗异军突起,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模式。然而,在免疫治疗策略下仍只有少部分NSCLC患者能从中持久获益,部分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甚至出现了病情超进展。因此,精准的免疫治疗需要有效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指导。本文根据样本来源不同对组织样本、血液样本、肠道微生物菌群等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其中重点对血液样本,包括TCR免疫组库、Tregs细胞、细胞因子、乳酸脱氢酶等标志物进行总结及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治疗效果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扬 孙涛 +17 位作者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AK-HER2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3个分中心开展。本研究遵从研究方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伦理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为2015L04224,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70516)。在入组前获得了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AK-HER2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AK-HER2或原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初始负荷剂量8 mg/kg,维持剂量6 mg/kg,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16个周期)与多西他赛(剂量75 mg/m2,治疗持续至少9个周期)联合治疗。本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第9个周期AK-HER2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RR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1年生存率。本研究在第6个周期用药后,随机选择100例受试者(AK-HER2组∶对照组=1∶1)进行血样采集,采集时间点分别为输注45 min时(即给药结束)、给药结束后第4、8、24、72、120、168、336、504 h。采集后血样进行PK参数(PK parameter set,PKPS)分析。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55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该临床试验。AK-HER2组(n=275)和对照组(n=272)的ORR9分别为试验组受试者(n=237)达CR或PR的有129例,ORR9为54.4%,对照组受试者(n=241)达CR或PR的有134例,ORR9为55.6%。AK-HER2组与对照组的ORR9比率为97.9%[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4%~112.2%,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行了AK-HER2组和对照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的均值比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原研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药物减量或暂停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AK-HER2组为3.6%(10例),对照组为8.1%(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K-HER2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阳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5和P=0.752)。结论: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K-HER2与参照药原研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AK-HER2 疗效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从省级肿瘤专科医院角度谈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现状和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双 程颖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7期585-589,共5页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严峻。为夯实国家“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要精神,缓解民生痛点,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宏伟目标,需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规范化、个性化的全生命健康管理...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严峻。为夯实国家“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重要精神,缓解民生痛点,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宏伟目标,需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规范化、个性化的全生命健康管理理念及体系。然而在恶性肿瘤防治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尚存在不规范及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开展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的模式及现状,从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如何优化恶性肿瘤早诊早治模式,建立恶性肿瘤全程健康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评述,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在肿瘤防治领域有效落地贡献力量,为我国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的临床实践及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早诊早治 全程管理
原文传递
三药联合化疗和单药拓扑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良 刘显红 +2 位作者 柳影 白连伟 程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比较顺铂、依托泊苷、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方案和单药拓扑替康二线治疗敏感复发型小细胞肺癌(smal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吉林省肿瘤医院就诊78例患者资料,筛选敏感复发型小细胞肺... 目的:比较顺铂、依托泊苷、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方案和单药拓扑替康二线治疗敏感复发型小细胞肺癌(smal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吉林省肿瘤医院就诊78例患者资料,筛选敏感复发型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6例患者给予顺铂、依托泊苷、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方案,42例患者给予单药拓扑替康化疗。联合化疗组药物用法:顺铂25mg/m^2,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依托泊苷60mg/m^2,第1、2、3天静脉滴注;伊立替康90mg/m^2,第8天静脉滴注,连续给予5个2周方案的化疗。单药拓扑替康组药物用法:拓扑替康1.5mg/m^2,第1~5天静脉滴注,每3周1个周期。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安全性。结果:联合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5.3个月(95%CI:4.3~5.8),拓扑替康组mPFS 3.2个月(95%CI:2.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 0);联合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mOS)16.3个月(95%CI:13.8~19.1),拓扑替康组mOS 13.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 7)。联合化疗组和单药拓扑替康组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主要有中性粒细胞下降[31例(86.1%)vs. 28例(66.7%)]、白细胞下降[29例(80.6%)vs. 21例(50.0%)]、贫血[26例(72.2%)vs. 10例(23.8%)]、血小板下降[13(36.1%)vs. 11(26.2%)]。联合化疗组发生1例治疗相关死亡(发热性中性粒细胞下降合并肺部感染),拓扑替康组无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顺铂、依托泊苷、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方案比单药拓扑替康疗效更好,可考虑作为敏感复发型SCLC患者二线化疗的备选方案之一。两种化疗方案毒性均可耐受,但联合化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应进一步探索更为合适的化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敏感复发型 二线治疗 联合化疗 拓扑替康
下载PDF
91例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回顾性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柳影 朱晶 +3 位作者 刘显红 辛影 王莹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8-59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新发肺癌的15%-25%,尽管新型化疗药物及放疗技术不断进展,但预后仍较差,为进一步探讨局限期SCLC的预后因素,回顾性评价不同TNM分期、不同治疗模式对局限期SCLC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新发肺癌的15%-25%,尽管新型化疗药物及放疗技术不断进展,但预后仍较差,为进一步探讨局限期SCLC的预后因素,回顾性评价不同TNM分期、不同治疗模式对局限期SCLC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吉林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经过序贯化放疗的局限期SCLC共91例,根据2009年国际肺癌组织分期系统回顾性的将局限期患者分为I期、II期、IIIa期和IIIb期组,比较4组的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RR率为93.4%;全组中位PFS 14.25个月,I期、II期、IIIa期、IIIb期的中位PFS分别为:22.03个月、15.97个月、11.99个月和10.5个月,其中I期和IIIa期、IIIb期的中位PFS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OS为19.56个月,I期、II期、IIIa期、IIIb期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38个月、22.07个月、16.0个月和15.25个月,其中I期、II期和IIIa期、IIIb期的中位生存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IIIa期和IIIb期病例早放疗与晚放疗比较,晚放疗组生存期优于早放疗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11)。单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放疗方式和放疗前化疗周期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Cox分析表明TNM分期、PS评分、放疗前化疗周期数和放疗方式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NM分期是局限期SCLC的较好预后因素,本研究显示III期SCLC晚放疗有生存获益,对于IIIa期和IIIb期局限期SCLC患者放疗时机的选择有待进一步研究,SCLC应用TNM分期更有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TNM分期 预后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爽 柳菁菁 程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71-576,共6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进展迅速、早期转移、预后差的特点。SCLC的治疗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打破了SCLC治疗领域多年的沉寂,使SCLC的治疗模式发生改变。生物信息学的进步加速了对S...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进展迅速、早期转移、预后差的特点。SCLC的治疗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打破了SCLC治疗领域多年的沉寂,使SCLC的治疗模式发生改变。生物信息学的进步加速了对SCLC分子机制的理解,发现SCLC个体化治疗的一些潜在靶点,在临床研究中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进行不断的探索,描绘着SCLC个体化医疗的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CTLA-4、PD-1和PD-L1在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慧 刘岩 +4 位作者 柳影 柳菁菁 赵丹丹 王莹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55-760,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坏死因子(programmed death 1,PD-1)和程序坏死因子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坏死因子(programmed death 1,PD-1)和程序坏死因子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情况,探索其免疫作用机制并评估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招募290例SCLC患者及6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治疗前和治疗2^(nd)周期末SCLC患者EDTA抗凝血2 mL。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TLA-4、PD-1和PD-L1在外周血CD3、CD4、CD8及CD25的分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PD-L1在SCLC细胞系H446中的表达。结果 SCLC患者外周血中CTLA-4^+细胞和PD-1^+细胞水平分别为(1.56±1.24)%和(8.07±3.97)%、CTLA-4在CD3细胞和CD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分别为(4.87±5.18)%和(3.85±2.60)%,均低于PD-1在CD3^+或CD4^+细胞中的表达(26.63±9.04)%和(20.79±9.4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LC中CD4^+CD25^+CTLA-4^+细胞水平明显升高(1.91±1.27)%vs(7.09±5.09)%,P<0.001;PD-1^+(CD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22.56±4.21)%vs(11.47±5.85)%,P<0.001。CD4^+CD25^+CTLA-4^+细胞或CD8^+PD-1^+细胞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临床分期以及是否转移等因素无关(P>0.05)。化疗两周期末CD4^+CD25^+CTLA-4^+和CD8^+PD-1^+细胞的水平对比化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5.11±2.60)%vs(6.94±4.91)%;(8.74±3.39)%vs(11.48±5.91)%,P值均<0.000,1,但与无疾病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无显著相关性。PD-L1高表达于SCLC细胞系H446中并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浆,但在外周血中未见表达。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SCLC外周血中CTLA4高表达于调节性T细胞中,而PD-1低表达于效应性T细胞,该结果为揭示SCLC免疫监测点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且可实时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 PD-1 PD-L1 小细胞肺癌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柳菁菁 张良 +1 位作者 张爽 程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肺癌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肺癌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治疗中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免疫单药、免疫联合化疗、双免疫联合用药相继取得成功,极大改变了肺癌的治疗形式,使肺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成为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针对肺癌免疫治疗领域也在进行着更深层次的研究,包括用药模式的优化、新靶点药物研发、克服耐药策略的探索等,本文将重点介绍肺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CellSearch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数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慧 赵丹丹 +6 位作者 钟睿 柳影 马丽霞 刘显红 王莹 朱晶 程颖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4-812,共9页
目的:通过CellSearch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数目,并探讨其与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 目的:通过CellSearch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数目,并探讨其与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NSCLC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采集外周静脉血10 mL,经CellTracks Autoprep System进行磁珠法富集CTCs,采用CellTracks AnalyzerⅡ系统扫描分析CTCs的个数,将EpCAM+CK+DAPI+CD45-且细胞膜及细胞核染色完整的细胞定义为CTCs,CTCs数目≥1定义为CTCs阳性。采用χ^2检验分析CTC数目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危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可信区间(con dence interval,CI)分析CTCs对NSCLC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68例NSCLC患者中18例有CTCs,CTCs阳性率为26.5%(18/68)。Ⅰ+Ⅱ期、Ⅲ期及Ⅳ期患者的CTCs阳性率分别为23.1%(3/13)、25.0%(4/16)和28.2%(11/39);肺腺癌与肺鳞癌患者CTCs阳性率分别为30.4%(14/46)和18.2%(4/2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治疗方式均不是CTCs影响预后生存的因素(P值均>0.05)。CTCs数目≥1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TCs数目<1患者(HR=0.381,95%CI:0.151~0.963,P=0.041),但CTCs的存在与病理类型、年龄及吸烟无关(P=0.383,P=1.000和P=1.000)。结论:在Ⅰ~Ⅳ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CTCs,以Ⅳ期患者中检出率最高;CTCs数目≥1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TCs数目<1者。CTCs可能是一种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细胞 循环 预后 CellSearch技术
原文传递
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爽 柳菁菁 +2 位作者 杨长良 李双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0-614,共5页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转移部位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改善了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同时也为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了福音...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转移部位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改善了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同时也为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对于驱动基因阴性脑转移NSCLC仍然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靶向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晚期NSCLC,尤其是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一、二线治疗选择。免疫靶向治疗在NSCLC的特殊人群——脑转移患者尤其是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总结免疫靶向治疗在NSCLC脑转移尤其是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驱动基因阴性
下载PDF
纵隔镜在肺癌鉴别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锋 张良 +2 位作者 蔡明辉 丁征平 申屠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对纵隔肿物诊断和肺癌鉴别诊断/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计36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前未确诊的纵隔肿物患者162例,疑诊或确诊肺癌并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短径≥1.0 cm)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 背景与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对纵隔肿物诊断和肺癌鉴别诊断/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计36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前未确诊的纵隔肿物患者162例,疑诊或确诊肺癌并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短径≥1.0 cm)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经颈纵隔镜检查术(SCM)308例,经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PM)53例。结果①纵隔镜检查术对纵隔肿物诊断的准确性98.11%,敏感性97.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1.67%。②纵隔镜检查术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98.28%,敏感性98.03%,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100%。手术相关并发症共计7例,发生率为1.93%。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创伤轻微、安全可靠、取材足量,对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极高,也是肺癌鉴别诊断和术前分期的重要方法和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纵隔肿物 纵隔镜检查术 分期 诊断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柳菁菁 张爽 +1 位作者 李慧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4-480,共7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复杂的异质性,由于细胞起源、发病机制和驱动基因尚不明确,SCLC的诊治进展缓慢,鲜有突破,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提高SCLC疗效。肿瘤免疫治疗可提高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肿瘤细胞的能力,且对正...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复杂的异质性,由于细胞起源、发病机制和驱动基因尚不明确,SCLC的诊治进展缓慢,鲜有突破,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提高SCLC疗效。肿瘤免疫治疗可提高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肿瘤细胞的能力,且对正常组织影响轻微。目前已经开展了肿瘤疫苗、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因子、checkpoint抑制剂等治疗SCLC的临床研究,ipilimumab是最有前景的药物。免疫治疗有望为SCLC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未来还需要对SCLC的异质性、免疫治疗靶点不明确、免疫治疗耐受等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免疫治疗新浪潮下对中国肺癌免疫临床研究的审思 被引量:7
18
作者 柳菁菁 张爽 +1 位作者 李双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5-702,共8页
从抗CTLA-4抗体Ipilimumab在恶性黑色素瘤中获得成功开始,靶向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策略之一,掀起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新浪潮。在肺癌领域,国外开展了一系列免疫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Atezoli... 从抗CTLA-4抗体Ipilimumab在恶性黑色素瘤中获得成功开始,靶向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策略之一,掀起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新浪潮。在肺癌领域,国外开展了一系列免疫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Atezolizumab相继被批准用于肺癌的治疗,改写了肺癌治疗历史。在中国,也相继开展了肺癌免疫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本文主要对中国肺癌免疫研究的现状、差距和未来如何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爽 柳菁菁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23-628,共6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分化较差的高级别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尽管仅占所有肺癌的14%左右,但生长迅速、较早出现转移,复发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SCLC治疗迫在眉睫。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尤其程序...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分化较差的高级别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尽管仅占所有肺癌的14%左右,但生长迅速、较早出现转移,复发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SCLC治疗迫在眉睫。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尤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抑制剂的研究正在改变多种实体瘤的临床实践。SCLC与吸烟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肿瘤突变负荷,是免疫治疗潜在理想的肿瘤类型。本文将总结免疫治疗在SCLC的临床研究进展,探讨SCLC免疫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73
20
作者 秦叔逵 杨柳青 +12 位作者 梁军 程颖 谭清和 毕经旺 王理伟 胡冰 石建华 孙国平 白玉贤 陶敏 郭伟剑 鲁冰 张贺龙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目的观察和确证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全国14家大型医院肿瘤中心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s.... 目的观察和确证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全国14家大型医院肿瘤中心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s.gov注册号:NCT01327235)。入选中等量以上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A组(恩度单药组)、B组(顺铂单药组)和C组(恩度联合顺铂组)。3组均在充分穿刺抽液或引流后给药。A组腔内注射恩度,45 mg/次(胸腔)或60mg/次(腹腔);B组腔内注射顺铂,40 mg/次;C组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剂量相同;3组给药时间均为d1、d4、d7,连用3次为1个疗程。参照WHO标准,严密观察客观缓解率(ORR)、疾病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并评价安全性。结果全分析集(FAS)共纳入317例,其中A组105例,B组104例,C组108例;符合方案集(PPS)共纳入275例,其中A组98例,B组89例,C组88例。FAS和PPS分别有298例和273例可评价疗效。FAS中A、B、C3组的ORR分别为48.51%、46.39%和63.00%(P=0.0373),两两比较,C组较A、B组高(P=0.0189)。其中,既往无腔内治疗、胸腔积液、女性、无全身化疗、积液初治、充分引流、血性积液以及非胃癌来源的患者,应用恩度具有更好的ORR(P<0.05或P<0.01)。对于血性积液,A、C组ORR分别为71.05%和80.00%,均显著优于B组的45.16%(P=0.0090);其中,对于血性胸腔积液,A、C组ORR分别为71.42%和88.88%,均显著优于B组的40.00%(P=0.0013)。A、B、C组的中位TTP分别为68.869天、44.951天和69.030天(P=0.0121);两两比较,A、C组的中位TTP均长于B组(P=0.0240,P=0.0046)。第3次和第6次用药后,A组QOL评分和KPS评分获得改善人群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C组(P<0.05或P<0.01)。安全性方面,317例均进入安全分析集分析。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6)。结论采用恩度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疗效,尤其是对血性积液;恩度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TTP,改善患者QOL,且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腹腔积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 顺铂 治疗 腔内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