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风景写生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例 |
赵坤
刘玮
|
《艺术科技》
|
2017 |
0 |
|
2
|
美术类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及提升路径——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例 |
刘兆武
赵坤
郑金鹏
|
《艺术教育》
|
2021 |
0 |
|
3
|
吉林艺术学院、白城师范学院雕塑作品选登 |
田国林
王守云
刘颖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4
|
吉林艺术学院教师抗疫作品选登 |
董健
胥乃丹
冯犇湲
刘丽
吴雁
崔荣芳
王麒钧
王守云
史国娟
夏远鹤
王星儒
葛琳
宋海峰
张雯迪
苗强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5
|
吉林艺术学院抗疫作品选登 |
朱臣
冯犇湲(指导)
吴轶博(指导)
闫垒垒
吕霈然
刘佳
杜京洋
张益豪
朱明宇
李鹏(指导)
朴宏吉
张洪建
刘文江
张倩玲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
6
|
列宾美术学院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启示 |
葛琳
|
《美术大观》
|
2013 |
1
|
|
7
|
美术学的学科建设与地域艺术资源的契合 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科建设为例 |
吴晓欧
|
《艺术教育》
|
2016 |
0 |
|
8
|
版画实践教学探究——以吉林艺术学院版画系为例 |
何军
|
《艺术教育》
|
2017 |
3
|
|
9
|
大地艺术视角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以哈尔滨闫家岗稻田画艺术为例 |
李雨乔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0
|
绘画学科艺术硕士研究生(MFA)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 |
刘兆武
于久棋
|
《艺术教育》
|
2015 |
0 |
|
11
|
高校美术学专业“互联网+”教学模式探索 |
李秋艳
刘宇楠
姜通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3
|
|
12
|
公共性与八十年代艺术话语共同体重构——以《美术》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
宋晓琛
|
《戏剧之家》
|
2014 |
0 |
|
13
|
传统版画技法与多媒体艺术的有效融合探究 |
武鹏
|
《新闻研究导刊》
|
2024 |
0 |
|
14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的东北解放区美术工作实践——以《东北画报》为考察中心 |
闫垒垒
刘寅凯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15
|
天机自动 触物发声——赵开坤艺术研究 |
吴晓欧
张辉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7 |
2
|
|
16
|
“互联网+”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
李秋艳
姜通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2
|
|
17
|
美术馆管理的学科建设研究 |
吴晓欧
张辉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3 |
1
|
|
18
|
白山黑水间的民族记忆——抗联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时代流变 |
张红梅
朱贺萌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3
|
|
19
|
古代印度佛教造像艺术溯源 |
吴晓欧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0 |
|
20
|
女性与西方绘画艺术 |
李沛航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