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写生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赵坤 刘玮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1期398-398,共1页
本文以美术学院多年开展风景写生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为基础,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结构的优化与组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推进实验室建设、强化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列举了建设... 本文以美术学院多年开展风景写生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为基础,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结构的优化与组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推进实验室建设、强化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列举了建设精品课程的成绩与经验,从而总结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写生 课程建设 实践研究
下载PDF
美术类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及提升路径——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刘兆武 赵坤 郑金鹏 《艺术教育》 2021年第8期269-272,共4页
大学社会服务既是高等院校的职能之一,也是一流高校建设的评价指标。美术院校作为文化艺术繁荣的重要驱动,在服务和引领文化方向、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使命。文章阐明了美术类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价值内涵,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 大学社会服务既是高等院校的职能之一,也是一流高校建设的评价指标。美术院校作为文化艺术繁荣的重要驱动,在服务和引领文化方向、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使命。文章阐明了美术类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价值内涵,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社会服务举措和成果为例,分析探讨美术类高校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践行文艺创作方针、服务社会公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社会服务效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 美术类院校 服务路径
原文传递
吉林艺术学院、白城师范学院雕塑作品选登
3
作者 田国林 王守云 刘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I0006-I0006,共1页
下载PDF
吉林艺术学院教师抗疫作品选登
4
作者 董健 胥乃丹 +12 位作者 冯犇湲 刘丽 吴雁 崔荣芳 王麒钧 王守云 史国娟 夏远鹤 王星儒 葛琳 宋海峰 张雯迪 苗强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I0001-I0005,共5页
下载PDF
吉林艺术学院抗疫作品选登
5
作者 朱臣 冯犇湲(指导) +11 位作者 吴轶博(指导) 闫垒垒 吕霈然 刘佳 杜京洋 张益豪 朱明宇 李鹏(指导) 朴宏吉 张洪建 刘文江 张倩玲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I0003,I0004,共3页
下载PDF
列宾美术学院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葛琳 《美术大观》 2013年第9期154-154,共1页
本文通过分析列宾美术学院基础教学的特点,希望对国内美术学院基础教学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科学体系有所启示。
关键词 列宾美术学院 现实主义 绘画艺术教育 特点
下载PDF
美术学的学科建设与地域艺术资源的契合 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科建设为例
7
作者 吴晓欧 《艺术教育》 2016年第4期147-148,共2页
如果说高校教育可以用某种模式来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那么这个模式可以建构在坚守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其手段与方法、层面与角度,是可控制和调整的。诸如艺术资本的多变、不确定性,艺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艺术管理人的成长,艺术活动的... 如果说高校教育可以用某种模式来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那么这个模式可以建构在坚守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其手段与方法、层面与角度,是可控制和调整的。诸如艺术资本的多变、不确定性,艺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艺术管理人的成长,艺术活动的社会公共性扩展,包括回本溯源的"艺术的本体是什么"等问题,反馈到美术学这一学科的高等教育领域里,都会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更新。文章结合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实例,对学科建设与地域资源的结合做出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 学科建设 地域美术 美术展览
原文传递
版画实践教学探究——以吉林艺术学院版画系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军 《艺术教育》 2017年第5期153-154,共2页
文章以吉林艺术学院版画系近两年的实践教学为例,梳理了版画实践教学的过程,探究了造型能力(版画语言转换能力)、版画技术在版画实践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及想象力、创造力在版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者对版画实践教学中的课程设置、... 文章以吉林艺术学院版画系近两年的实践教学为例,梳理了版画实践教学的过程,探究了造型能力(版画语言转换能力)、版画技术在版画实践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及想象力、创造力在版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者对版画实践教学中的课程设置、版画版种的学习过程中博与专的关系、版画技法教学与版画创作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改革,以期提升学生版画创作的艺术与学术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造型能力
原文传递
大地艺术视角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以哈尔滨闫家岗稻田画艺术为例
9
作者 李雨乔 《黑河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0-182,185,共4页
稻田画是大地艺术传播媒介的方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稻田画在我国不断兴起,北大荒集团闫家岗稻田画在2023年掀起了一小波的流量浪潮,吸引大波观众慕名前往打卡观赏。... 稻田画是大地艺术传播媒介的方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稻田画在我国不断兴起,北大荒集团闫家岗稻田画在2023年掀起了一小波的流量浪潮,吸引大波观众慕名前往打卡观赏。以大地艺术的角度出发,结合闫家岗稻田画的自然与人文区位条件,探究闫家岗稻田画的艺术内容与美育功能,并对闫家岗稻田画项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艺术 稻田景观 闫家岗稻田画
下载PDF
绘画学科艺术硕士研究生(MFA)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
10
作者 刘兆武 于久棋 《艺术教育》 2015年第10期105-105,共1页
吉林艺术学院自2009年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FA)以来,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前沿性、当代性的MFA教学模式。学院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努... 吉林艺术学院自2009年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FA)以来,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前沿性、当代性的MFA教学模式。学院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注重学生艺术观念的养成和创作表达方式的自我生成。在创作实践中强化学生对媒介、语言的认知和应用,形成以宽泛的文化滋养为教学背景、以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生成为目标、以培育学生艺术信念为核心的MFA培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A 文化滋养 艺术实践 艺术信念
原文传递
高校美术学专业“互联网+”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秋艳 刘宇楠 姜通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4-88,99,共6页
从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现行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美术学专业“互联网+”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在“互联网+”语境下,把传统美术学专业教学模式更新为一种“自主-合作-调研”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更新的核心在于创立专... 从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现行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美术学专业“互联网+”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在“互联网+”语境下,把传统美术学专业教学模式更新为一种“自主-合作-调研”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更新的核心在于创立专业人才自主学习的条件、发挥其能动作用,结合文化回应教学形式,构建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和师生合作调研为一体的创客培养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增大对网络专业资源的筛查及应用力度,进而有效地提升专业人才的学术研究及实践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美术教学模式 文化回应教学 创客教育模式
下载PDF
公共性与八十年代艺术话语共同体重构——以《美术》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宋晓琛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1期329-331,共3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艺术公共性重建和公共话语共同体重构的时代。在此期间,艺术话语个体从政治集群中离散出来,在社团、学会、沙龙、报刊媒介中进行公共话语交往,艺术共同体形成新的交往理性。《美术》杂志作为八十年代的关键刊物系联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艺术公共性重建和公共话语共同体重构的时代。在此期间,艺术话语个体从政治集群中离散出来,在社团、学会、沙龙、报刊媒介中进行公共话语交往,艺术共同体形成新的交往理性。《美术》杂志作为八十年代的关键刊物系联着其他艺术和社会话语场域,在"私人性-公共性"的交织和"公众-公开-公共性"的矛盾悖论中集中体现着话语圈/话语共同体的聚合、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杂志 公共性 艺术话语共同体 重构
下载PDF
传统版画技法与多媒体艺术的有效融合探究
13
作者 武鹏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20期163-166,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传统版画技法与多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融合方式,以及其艺术表现对观众体验的影响。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传统版画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旨在揭示两者融合的创新潜力和表现力,以及这种融合如何改变观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方式... 文章旨在探讨传统版画技法与多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融合方式,以及其艺术表现对观众体验的影响。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传统版画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旨在揭示两者融合的创新潜力和表现力,以及这种融合如何改变观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方式,扩展艺术的表达边界。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艺术作品实例和艺术家访谈,系统分析在不同艺术项目中,传统版画技法如何与数字投影、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这些案例,评估技术融合在艺术创作和观众参与度方面的效果,以及这种跨界合作如何提升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互动性。结果显示,虽然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传统版画赋予了新的生命,使其不局限于静态展示,还能通过互动和动态元素增强观众的沉浸感,但这种技术融合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文章指出,传统版画技法与多媒体艺术的有效融合尽管存在挑战,但开辟了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并为传统艺术形式的当代转型提供了有效路径。此外,文章还建议艺术教育和实践应更加注重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以培养新一代跨界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技法 传统 多媒体 艺术 融合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的东北解放区美术工作实践——以《东北画报》为考察中心
14
作者 闫垒垒 刘寅凯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
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促成了中国革命文艺活动的革新,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诞生,在《讲话》精神指导下,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美术工作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抗战胜利后,根据中... 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促成了中国革命文艺活动的革新,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诞生,在《讲话》精神指导下,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美术工作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山东、苏北、陕甘宁、晋察冀等地部分人民军队和干部相继开赴东北,1945年11月冀热辽画报社跟随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部队率先进入东北,在沈阳安顿后其创办的《冀热辽画报》改名《东北画报》,配合人民军队和地方干部发动群众、进行美术宣传,其主要任务是报道战争的发展形势,真实、形象地记录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东北解放区 文艺活动 《讲话》精神 冀热辽军区 抗战胜利后 美术宣传 战略方针
下载PDF
天机自动 触物发声——赵开坤艺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晓欧 张辉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7年第2期60-61,共2页
赵开坤一生的艺术创作与风景写生分不开,比较清晰地呈现几个阶段,也代表他艺术发展的不同风貌。寻找他艺术创作本源,貌似西方绘画风格对他艺术成长影响较深,但以中国文论的价值体系讲解他的艺术最恰当不过的。
关键词 赵开坤 油画 风景画
下载PDF
“互联网+”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秋艳 姜通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在大数据环境下,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学场景创新、专业方向增设、美术作品管理、美术作品评价、数字化展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践表明:在高校美术课堂应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了教学场景,线上教学的灵活运用提高... 在大数据环境下,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学场景创新、专业方向增设、美术作品管理、美术作品评价、数字化展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践表明:在高校美术课堂应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了教学场景,线上教学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了美术学专业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以满足新时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多维度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美术作品管理、评价方面的创新应用进一步完善了美术专业学科的评估内容;拓展和丰富了美术作品的展览平台,作品展览数据库的应用使得艺术作品展览场所不再受限,还能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自媒体广泛传播.聚焦"互联网+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及应用策略,不断尝试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美术教育 教学互动 客观评价 展览数据库
下载PDF
美术馆管理的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晓欧 张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0期159-161,共3页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美术馆早已不只是一个固定的、局限的建筑空间,它被看做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以全方位、整体性与开放式的观点洞察世界的思维方式。近几年,全国高校开始陆续设置"美术博物馆学研究"、"美...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美术馆早已不只是一个固定的、局限的建筑空间,它被看做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以全方位、整体性与开放式的观点洞察世界的思维方式。近几年,全国高校开始陆续设置"美术博物馆学研究"、"美术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艺术展览与策划研究"、"艺术市场与收藏管理"等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12年设立了"美术博物馆学研究"的博士学位,顺应了国内美术馆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管理 学科建设 美术馆学
下载PDF
白山黑水间的民族记忆——抗联题材美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时代流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红梅 朱贺萌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9-40,共12页
抗联题材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时代语境,以改革开放为界,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直至70年代末,在中国语境中进行,跨越了新旧两个社会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从民族性抗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抗联题材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时代语境,以改革开放为界,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直至70年代末,在中国语境中进行,跨越了新旧两个社会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从民族性抗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功能化存在,开启了现实主义美术的本土化进程;第二个阶段从1978年至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现实主义美术由对艺术风格、艺术语言多样性探索的现代性转向新世纪作为承担民族国家社会责任的主题性,完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 现实主义 时代流变
下载PDF
古代印度佛教造像艺术溯源
19
作者 吴晓欧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古代印度佛教造像的起源与发展曾经有两个主要脉络:犍陀罗风格与马图拉风格,它们都统一于古老的印度相学中。亚历山大的远征带来的希腊化传播对犍陀罗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最早地接受了希腊造型艺术的影响,而马图拉的佛陀造像直接借用了民... 古代印度佛教造像的起源与发展曾经有两个主要脉络:犍陀罗风格与马图拉风格,它们都统一于古老的印度相学中。亚历山大的远征带来的希腊化传播对犍陀罗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最早地接受了希腊造型艺术的影响,而马图拉的佛陀造像直接借用了民间神灵药叉的形象而呈现出一种本土化民族化的样式。相学与古印度的婆罗门教所宣扬的种姓制度一样存在久远,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规则以区定人的命运,高贵与平贱,慧悟与愚沌等。佛造像借用相学的"伟人像"而演生出了"32相"、"80种好"仪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印度 佛教艺术 犍陀罗 马图拉 相学 仪规
下载PDF
女性与西方绘画艺术
20
作者 李沛航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2-27,共6页
近年来,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女性与艺术成为颇引人关注的话题。然而回顾人类的艺术长廊,女性在艺术领域远没有达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从奴隶社会到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只作为被创作的符号应用在男性艺术家的创作中。至17世纪,女艺术家才... 近年来,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女性与艺术成为颇引人关注的话题。然而回顾人类的艺术长廊,女性在艺术领域远没有达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从奴隶社会到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只作为被创作的符号应用在男性艺术家的创作中。至17世纪,女艺术家才在艺术史上争得了一席之地。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性别已不再成为决定作品是否伟大的理由,女性艺术家越来越多地涉足当代艺术主流并跻身于大师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女权运动 符号 人文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