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白头鹎
1
作者 陈阳 张淼 +3 位作者 王波 燕红 张超凡 马琼芳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2022年5月7日,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址岛阔叶人工林内观察并拍摄到2只小型鸟类,经查阅相关图鉴及检索确定为白头鹎,为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白头鹎 分布 新记录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峰 《吉林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43-45,48,共4页
本文介绍了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指出了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吉林 莫莫格保护区 管理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雪霏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6期170-171,共2页
当下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个难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应仅仅是就地保护,还应与社区发展相容相依。基于此,以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围绕保护区与周边社区... 当下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个难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应仅仅是就地保护,还应与社区发展相容相依。基于此,以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围绕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促进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莫格保护区 周边社区 保护与发展 经济
下载PDF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的鱼类栖息地修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富亿 文波龙 +2 位作者 李晓宇 刘宏远 邹畅林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鱼类是水禽栖息地及其迁徙停歇地中的重要食物基础。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白鹤(Grus leucogeranus)和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等珍稀濒危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针对该保护区中的鱼类资源增殖能力下降、水禽栖息地及其迁徙... 鱼类是水禽栖息地及其迁徙停歇地中的重要食物基础。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白鹤(Grus leucogeranus)和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等珍稀濒危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针对该保护区中的鱼类资源增殖能力下降、水禽栖息地及其迁徙停歇地的适宜性水平降低的现状,2016年至2017年期间,采用湿地水文和基底修复的方法,对嫩江近岸浅水区和洪泛区中鱼类的自然栖息地进行了修复;鱼类栖息地修复前、后,分别于2015年9月和2017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鱼类栖息地,开展了鱼类样本采集和调查,研究了鱼类栖息地修复前、后鱼类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评价了鱼类栖息地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鱼类自然栖息地相比,修复栖息地的鱼类物种数量明显增多,而经济鱼类的相对种群生物量和相对种群数量却分别减小了16.02%和39.98%,小型非经济鱼类的相对种群生物量和相对种群数量比自然栖息地分别增大了1.43倍和63.54%,鱼类现存资源量、平均年鱼类现存资源量和平均年鱼类分布密度大幅增加;修复栖息地鱼类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自然栖息地分别减小了31.98%和34.42%。所采用的湿地水文和基底修复方法,提高了修复栖息地对鱼类的适宜性,促进了鱼类资源自然增殖和种群自我发展,实现了嫩江近岸浅水区和洪泛区作为水禽栖息地及其迁徙停歇地功能的可持续性,弥补了自然栖息地适宜性差、鱼类自然增殖能力低和种群发展不可持续的缺陷。该修复方法可以为松嫩平原湿地型自然保护区鱼类栖息地修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栖息地 修复 河流湿地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林业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30期125-125,127,共2页
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我国建立了林业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是确保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有效提升自然保护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是以Excel报表的形式对林业自然保护区进行一个... 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我国建立了林业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是确保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有效提升自然保护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是以Excel报表的形式对林业自然保护区进行一个统一的汇总,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现代化管理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与实现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春季水禽迁徙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 李梦莎 +1 位作者 刘尊显 权万浩 《野生动物》 2007年第3期11-14,共4页
笔者于2006年4月15日~5月5日,在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春季迁徙水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水禽35种,隶属于7目9科,总数量15 257只。鸭类最多,达9 898只,其次是雁类,为4 913只,其他还有大天鹅10只,鹭类56只,鹤类3... 笔者于2006年4月15日~5月5日,在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春季迁徙水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水禽35种,隶属于7目9科,总数量15 257只。鸭类最多,达9 898只,其次是雁类,为4 913只,其他还有大天鹅10只,鹭类56只,鹤类34只,鸥类72只,鹬类25只,鸊(?)类15只,凤头麦鸡200只,鸬鹚33只,骨顶鸡1只。统计的游禽共为14 869只,占总数量的97.46%;涉禽共为388只,只占总数量的2.54%。此外,对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自然保护区 迁徙 水禽 保护
下载PDF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监测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富亿 文波龙 +2 位作者 李晓宇 刘宏远 邹畅林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74,共22页
鱼类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水鸟的食物,鱼类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湿地中鸟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2013年,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该保护区中的湿地是白鹤(Grus leucogeranus)和东方白鹳(Cico... 鱼类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水鸟的食物,鱼类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湿地中鸟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2013年,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该保护区中的湿地是白鹤(Grus leucogeranus)和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等迁徙鸟类的重要停歇地。2017~2022年,采用内陆鱼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对该保护区中河流和湖泊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组成和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2007~2011年和2017~2022年该保护区河流和湖泊的鱼类采样和调查数据以及文献资料,分析了鱼类物种多样性组成特点,探讨了鱼类物种的地理分布特征和鱼类群落结构动态,分析了其与鸟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2年,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嫩江的5处江段和5座湖泊(鹅头泡、茨勒泡、哈尔挠泡、莫什海泡和月亮泡)中,共记录5目11科47属57种鱼类,2017~2022年的鱼类物种丰富度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比2007~2011年的分别减小了8.89%和16.53%;鱼类的种上分类阶元物种分布格局为鲤形目和鲤科占主体,具有东亚内陆鱼类组成的共同特点;鱼类物种的绝对特有性为5种,相对特有性为9.43%,鱼类相对特有性高于黑龙江水系的典型地理区;鱼类物种的绝对濒危性为5种,相对濒危性为9.43%,鱼类物种的相对濒危性低于黑龙江水系,但高于黑龙江水系的部分典型地理区;冷水性类群的物种数为10种,相对冷水种数为18.87%,都明显低于黑龙江水系及其典型地理区;土著鱼类由5个区系生态类群构成,北方类群物种数所占比例为28.30%,符合黑龙江水系内陆鱼类区系组成特点;2017~2022年的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比2007~2011年的分别增大了3.88%、1.88%和31.70%,鱼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的稳定性水平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物种多样性 鱼类特有性 鱼类濒危性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区范围调整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辉 姜明 +2 位作者 朱庆龙 邹畅林 侯光雷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7-533,共7页
从吉林省自然资源、湿地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在科学调查和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区范围调整的方案,即将该保护区的部分边界调整至与镇赉县的对应边界重合,将缓冲区、实验区中的社区用... 从吉林省自然资源、湿地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在科学调查和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区范围调整的方案,即将该保护区的部分边界调整至与镇赉县的对应边界重合,将缓冲区、实验区中的社区用地和实验区中的基本农田用地划出保护区范围。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区范围调整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减小为127482.21 hm^(2),核心区面积和缓冲区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分别增大为43.46%和43.97%,实验区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减小为1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区 调整 社区用地 基本农田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富亿 吕宪国 +5 位作者 娄彦景 娄晓楠 薛滨 姚书春 肖海丰 王波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4-222,共9页
2008~2010年,在鱼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鱼类物种5目11科42属49种,其中本区土著种5目10科38属4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4种,中国易危种5种,冷水种8种,国... 2008~2010年,在鱼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鱼类物种5目11科42属49种,其中本区土著种5目10科38属4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4种,中国易危种5种,冷水种8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1种。土著种群落中,有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32种,鲤科(Cyprinidae)鱼类29种,鮈亚科(Gobioninae)鱼类13种;古北界北方区黑龙江亚区黑龙江分区的物种为22种;源于东部平原和北方平原生态类群的鱼类有27种;适应于江—湖缓流环境和淡水定居生活的鱼类有33种;草上产卵和水层产卵繁殖的鱼类有37种;杂食性和初级肉食性种类有28种,它们均相对占优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嫩江的鱼类群落物种结构Jaccard系数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18和0.838;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和常见种分别为14种和25种;物种多度格局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与嫩江密切相关,鱼类区系复杂,物种组成与生态类型多样;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但仍面临着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尚占有一定比例而导致群落结构脆弱的潜在威胁。保持嫩江鱼类群落结构的稳定,对维护和发展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土著种 区系组成 物种多样性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莫莫格湿地植被结构研究及其对碱性湿地演替的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宁宇 张志翔 +1 位作者 崔丽娟 孙孝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莫莫格湿地属于典型的松嫩平原碱性湿地,在白鹤的全球迁飞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退化过程中植被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以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为基础,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去趋势对应分析(DCA)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植... 莫莫格湿地属于典型的松嫩平原碱性湿地,在白鹤的全球迁飞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退化过程中植被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以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为基础,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去趋势对应分析(DCA)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植被进行分类,并以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的方法研究当地物种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莫莫格湿地的植被可以划分为9种类型,即羊草群落、水蓼群落、扁秆藨草群落、鹅绒委陵菜群落、芦苇群落、毛马唐群落、狗尾草群落、虎尾草群落和蒿类群落,其中虎尾草群落和蒿类群落是分布最为广泛的2个类型。莫莫格湿地植被主要组成部分为中生植物群落,表明该湿地正处于退化过程中,植被类型可归类为退化草甸。植被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湿地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土壤p H值、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也是影响该地区植被结构的重要因素。适当干扰促进了虎尾草单优势种群落的形成,羊草群落和过度放牧不是其出现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退化 植被 碱性湿地 虎尾草 莫莫格湿地
下载PDF
林业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丽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22期92-93,共2页
概述了林业湿地的分类及功能以及我国林业湿地资源和我国林业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对我国林业湿地资源的保护及管理对策,即建立健全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机制,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资金保障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力度,进而提升我... 概述了林业湿地的分类及功能以及我国林业湿地资源和我国林业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对我国林业湿地资源的保护及管理对策,即建立健全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机制,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资金保障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力度,进而提升我国林业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水平,以便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湿地资源 保护现状 管理对策
下载PDF
莫莫格湿地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宝 姜维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29-31,共3页
该文着重对莫莫格湿地环境作用、科考价值和综合功能进行了准确定位,深刻分析了莫莫格湿地当前的生境退化、多头管理等现状及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湿地保护区生境恢复及管理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莫莫格湿地 自然保护区 生态用水调节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8
13
作者 姜力 张占庆 +3 位作者 姚明远 焦铮 于波 张超凡 《吉林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39-42,共4页
本文介绍了自然教育概念、我国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分析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教育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吉林省鸟类新纪录——沙丘鹤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国海 王海涛 +1 位作者 孙鹏 杨萍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0,共2页
报道了吉林省鸟类新纪录———沙丘鹤,由此吉林省的鹤类由6种增至7种.
关键词 沙丘鹤 鸟类 新纪录
下载PDF
吉林省鸟类新纪录——疣鼻天鹅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国海 孙鹏 王海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疣鼻天鹅 鸟类 新纪录
下载PDF
林业湿地环境保护对策研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丽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24期136-137,共2页
概述了林业湿地存在的意义、存在的价值,阐述了湿地的功能。提出林业湿地环境保护的对策,可通过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宣传、普及湿地生态教育,进行分类保护,来恢复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施策,提升林业湿地保... 概述了林业湿地存在的意义、存在的价值,阐述了湿地的功能。提出林业湿地环境保护的对策,可通过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宣传、普及湿地生态教育,进行分类保护,来恢复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施策,提升林业湿地保护成效,充分发挥林业湿地的强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湿地 环境保护 对策
下载PDF
吉林省鸟类新纪录——阔嘴鹬
17
作者 于国海 王永 张晓晶 《吉林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8-28,31,共2页
阔嘴鹬属鴴形目的小型鸟类,在吉林省一直没有记录。2010年8月7日和8月11日,分别在白城大岗13 km泡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头泡记录到阔嘴鹬,填补了阔嘴鹬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关键词 吉林省 鸟类 新纪录 阔嘴鹬
下载PDF
吉林省鸟类新纪录——大滨鹬
18
作者 于国海 张晓晶 +1 位作者 徐宝财 杨平 《野生动物》 201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2010年8月7日,在白城大岗13公里泡观察到1只滨鹬,并拍到清晰的照片,经查阅相关图鉴资料确定为(?)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Dvolopsvifsr)滨鹬属(Calidris)大滨鹬(tenuirostris),该种为吉林省鸟类新记录。
关键词 大滨鹬 鸟类 新纪录
下载PDF
吉林省鸟类新纪录—白眼潜鸭
19
作者 孙鹏 邹畅林 于国海 《野生动物》 2012年第6期359-359,共1页
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属雁形目、鸭科、潜鸭属鸟类,在东北地区一直没有记录。2010年4月11日在吉林省镇赉县大五家稻田泄水池记录到白眼潜鸭1只,填补了白眼潜鸭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关键词 吉林省 鸟类 东北地区 雁形目 镇赉县 稻田
下载PDF
吉林省鸟类新记录——震旦鸦雀
20
作者 王永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43-44,共2页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吉林省最大的湿地保留地,有鸟类298种,2021年3月12日科研监测人员在区内记录到震旦鸦雀6只,拍摄了照片,经查阅文献确认为吉林省鸟类新记录。
关键词 吉林省 鸟类 新纪录 震旦鸦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