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形态逻辑
1
作者 袁茵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于历史性和现实性中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作为形态逻辑的演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为世界谋大同相结合产生了理论切中现实的基本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践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共产党于历史性和现实性中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作为形态逻辑的演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为世界谋大同相结合产生了理论切中现实的基本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其出场具有革命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探索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政党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如何驾驭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等问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在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属于中国,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立场凸显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较量中取得胜利的压倒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2
作者 马强强 齐艳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4-65,共2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武器,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真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时代同行。大学生作为中...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武器,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真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时代同行。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更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真正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精神 大学生 信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3
作者 展鹤 马强强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74-75,共2页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真理。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自觉树立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真理。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
下载PDF
马克思是否有自己的生态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读及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强强 齐艳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8-11,共4页
马克思是否有自己的生态思想,或者马克思是否是一个生态学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研究时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基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不同解读。主要包括:以阿格尔为代表的生... 马克思是否有自己的生态思想,或者马克思是否是一个生态学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研究时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基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不同解读。主要包括:以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否定派,以帕森斯、佩珀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辩护派,以奥康纳、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建派。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读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价值已经得到深刻的挖掘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思想 解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0世纪上半叶文化保守主义问题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保守主义合理思想资源的吸收与超越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保守...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保守主义合理思想资源的吸收与超越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保守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与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定了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保守主义 探析
下载PDF
革命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轴心——塔克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深刻分析
6
作者 马强强 关晓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9-33,共5页
塔克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他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革命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轴心,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理论。唯物史观是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社会革命作为普遍性的世界历史... 塔克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他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革命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轴心,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理论。唯物史观是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社会革命作为普遍性的世界历史事件,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分工密切相关。社会分工下的人的奴役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主题。共产主义革命的真正目的是消灭旧分工,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铺平道路,共产主义革命是最高级的实现人的自由创造力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 经典马克思主义 革命观 唯物史观 社会分工 共产主义革命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的吸收与超越
7
作者 朱琳 樊瑞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0,共4页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0世纪上半叶社会思潮纷争历史是为解决现今社会思潮纷争而寻找历史上的依据,不断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与挑战。文章主要论述两大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问题"与"主义"之争;二...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0世纪上半叶社会思潮纷争历史是为解决现今社会思潮纷争而寻找历史上的依据,不断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与挑战。文章主要论述两大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问题"与"主义"之争;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合理思想资源的吸收与超越。藉此论析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自由主义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定了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0世纪上半叶三大社会思潮研究综述
8
作者 朱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11,共4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流派的纷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置于20世纪上半叶各种社会思潮大交流、大调整的历史背景下,探讨在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三大社会思...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流派的纷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置于20世纪上半叶各种社会思潮大交流、大调整的历史背景下,探讨在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三大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中国化的,藉此论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而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源"的追踪,弥补学术界过多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流"的成果,而忽视对"源"的挖掘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大社会思潮 综述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生态线索
9
作者 马强强 隋明聿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9-62,共4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有一条明晰的生态线索。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本主义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和对自然的征服,论证了资本主义...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有一条明晰的生态线索。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本主义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和对自然的征服,论证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科学社会主义强调了共产主义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生态线索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生态危机 共产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铭徽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第5期2-2,共1页
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认为应健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提高生态文明法制意识和制度,加强生态经济文明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 启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功利观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航 《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6年第5期2-2,4,共2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功利是一种价值,功利就是利益的问题。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特征,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的理论核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功利观 无产阶级特性
下载PDF
马克思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唯物主义视角
12
作者 王曦 马强强 《人力资源管理》 2015年第8期84-84,共1页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确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生态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以实践和历史为主轴,去理解自然、人本身。从实践的辩证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去把握人与自然...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确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生态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以实践和历史为主轴,去理解自然、人本身。从实践的辩证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与自然 新唯物主义 实践 历史
下载PDF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曦丹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1X期140-140,共1页
本文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表现及基本特征入手,分析多样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负面影响,并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策。
关键词 多样化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问题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解读
14
作者 刘子群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第5期1-1,4,共2页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基础建立在对神创论思想的批判、对自然进化思想的吸收基础上,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为本质特征,并进一步论述了人生双重目的和人的自我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在关于人类对自身认识研究史具有划时代的理论创新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生观 人生目的 人生价值
下载PDF
刍议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
15
作者 张梦阳 《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6年第5期1-1,7,共2页
文章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来源;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在我国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公平正义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研究
16
作者 王越 《中国市场》 2020年第34期10-10,18,共2页
文章旨在客观阐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现实意义基础上,探讨该类经济学日后发展的妥善方式,希望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进程,避免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照搬照抄。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发展方式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多维审视研究
17
作者 林俊辰 《大学(思政教研)》 2020年第12期5-7,共3页
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多维度生态批判及审视方法的构建,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内容,总结长期性的社会发展形态。并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下,形成正确性的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稳步、和谐发展的目的... 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多维度生态批判及审视方法的构建,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内容,总结长期性的社会发展形态。并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下,形成正确性的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稳步、和谐发展的目的,为当前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科学性 多维审视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与制度自信 被引量:4
18
作者 时万青 任贝贝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3期24-26,共3页
制度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唤起人们积极的制度化参与,增强人们对制度的自信心,进而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制度认同与制度自信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 制度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唤起人们积极的制度化参与,增强人们对制度的自信心,进而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制度认同与制度自信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当前大学生制度认同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对分配制度的公正性和对政治制度的规范性缺乏认同。培养大学生的制度认同与制度自信,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切实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对于保证国家长远持续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认同 制度自信
下载PDF
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吉林省大学生广泛应用“人人网”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展鹤 马强强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85-89,96,共6页
将"人人网"引进到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实际找到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将"人人网"引进到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实际找到利用网络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满足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吉林省 人人网
下载PDF
马克思伦理根基人性观的特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增花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3期1-3,共3页
人性理论是伦理学的逻辑起点和主体根据。马克思认为人性实质上是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个体属性与类属性即社会属性的二元统一。人性既具有具体性、自由性,又具有历史性,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这形成了马克思人性观的特质:超越对人的... 人性理论是伦理学的逻辑起点和主体根据。马克思认为人性实质上是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个体属性与类属性即社会属性的二元统一。人性既具有具体性、自由性,又具有历史性,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这形成了马克思人性观的特质:超越对人的抽象理解,现实地把握人性;超越对人的前定理解,历史地把握人性;超越对人的片面理解,全面地把握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实践 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