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畸形孕妇围引产期心理健康远程管理APP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王瑶菡 王颖 +3 位作者 曾利红 谢佳颖 李星星 秦春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 :构建胎儿畸形孕妇围引产期心理健康远程管理APP,并进行可用性及应用效果评价,以期为孕妇提供延续性心理社会支持,缓解其负面情绪。方法 :以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案为指导,将干预方案中的心理、社会、信息支持内容进... 目的 :构建胎儿畸形孕妇围引产期心理健康远程管理APP,并进行可用性及应用效果评价,以期为孕妇提供延续性心理社会支持,缓解其负面情绪。方法 :以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案为指导,将干预方案中的心理、社会、信息支持内容进行线上APP转化。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和系统可用性量表分别进行形成性可用性评价和总结性可用性评价,并分析使用该APP的干预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抑郁及社会支持水平。结果 :该APP以分期测评、心理支持、同伴支持、信息支持模块为核心,总结性可用性评价为好,干预组患者使用APP后抑郁及社会支持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APP以用户为中心,实现了延续护理智能化,有效改善了胎儿畸形孕妇围引产期的抑郁状态,提升了孕妇的社会支持水平,促进了孕妇的心理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引产 孕妇 心理健康管理 应用程序 远程医疗
原文传递
西部农村老年人对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正英 楚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388-3389,共2页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老年人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选取湘、鄂、渝、黔四省市西部边区281例农村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西部农村老年人对中医护理不了解者115例(40.9%);对中医护理相关的医疗服务需求主要包括:老年病的...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老年人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选取湘、鄂、渝、黔四省市西部边区281例农村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西部农村老年人对中医护理不了解者115例(40.9%);对中医护理相关的医疗服务需求主要包括:老年病的康复、中药用药护理、中医养生保健、疾病诊疗、慢性病护理、传染病护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表明,中医护理了解程度是常用中医操作技术需求和中药用药护理需求的第1位影响因素。结论西部农村老年人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低,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中医社区医疗获取和中医护理了解程度对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群 中医护理 认知
下载PDF
西部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正英 楚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选取湘、鄂、渝、黔四省市西部边区312例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不了解者142例(45.5%);社区居民中医护理相关的医疗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常用中医操作技术、中...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选取湘、鄂、渝、黔四省市西部边区312例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不了解者142例(45.5%);社区居民中医护理相关的医疗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常用中医操作技术、中药用药护理、中医健身康复、饮食养身护理、情志护理、中医急救护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表明,中医护理了解程度(β=1.82,OR=1.31,95%CI为1.57~1.15,P=0.005)是常用中医操作技术需求的第1位影响因素(P〈0.05),中医护理了解程度(β=2.02,OR=1.51,95%CI为1.38~1.73,P=0.025)是中药用药护理需求的第1位影响因素(P〈0.05),中医社区医疗获取(β=2.01,OR=1.31,95%CI为1.11~1.63,P=0.031)是中医健身康复需求的第1位影响因素(P〈0.05)。结论西部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低,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中医社区医疗获取和中医护理了解程度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需求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 中医护理 认知 需求
下载PDF
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楚婷 陈正英 薛桂娥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9年第9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对社区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方法在社区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并对育龄妇女和孕产妇以户为单位实施计划免疫宣传教育;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社区6个月至1岁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进行2次问卷调查,比较社区护... 目的探讨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对社区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方法在社区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并对育龄妇女和孕产妇以户为单位实施计划免疫宣传教育;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社区6个月至1岁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进行2次问卷调查,比较社区护理代办处建立前后婴儿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和计划免疫建卡率。结果社区护理代办处建立后,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以及计划免疫建卡率(分别为94.4%,97.6%,99.2%,88.9%,86.5%和93.7%)显著高于建立前(分别为86.0%,73.6%,93.4%,76.0%,71.9%和83.5%)(P<0.05,P<0.01)。结论建立社区护理代办处有利于提高社区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并能规范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代办处 婴儿 计划免疫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护理专业实验独立设课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惠娟 薛桂娥 +1 位作者 李春梅 陈诗韵 《全科护理》 2015年第16期1573-1574,共2页
结合护理专业课程群的特点,对护理专业实验独立设课的意义、建设内容和考核方法进行探讨,指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护理实验教学仍沿袭中专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现代护理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新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 结合护理专业课程群的特点,对护理专业实验独立设课的意义、建设内容和考核方法进行探讨,指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护理实验教学仍沿袭中专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现代护理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新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护理专业实验独立设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实验教学 独立设课
下载PDF
循证护理应用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正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5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应用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对2002级护理专业118名学生的社区护理实践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并分别对所有学生及10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5%学生对循证护理教学法满意;79.7%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84... 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应用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对2002级护理专业118名学生的社区护理实践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并分别对所有学生及10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5%学生对循证护理教学法满意;79.7%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84.8%学生认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运用循证护理于社区护理实践,能体现社区护理的内涵,满足社区健康需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社交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增强教学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循证护理 社区护理 教育 护理
下载PDF
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信行和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惠娟 王群立 +1 位作者 张程 黄大元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3期3717-3720,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心理状态,为开展COVID-19健康教育及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2月10-11日通过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样选取湖南某高校医学院2015~2019级5个专业(含临床医学、护理学... 目的了解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心理状态,为开展COVID-19健康教育及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2月10-11日通过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样选取湖南某高校医学院2015~2019级5个专业(含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医学检验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等)医学生,以“问卷星”形式进行自愿匿名在线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学生基本情况、COVID-19知信行、心理状态、职业态度等。共回收问卷1563份,其中有效问卷155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8%。结果1558名医学生COVID-19知识和态度得分较高,行为得分较低;女生、高年级(大三及以上)、影像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医学生知识得分,高年级、针推专业、农村医学生态度得分,以及男生、针推专业、近郊医学生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同类别其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心理得分明显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心理得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医学生对COVID-19的知识掌握较好,态度积极,但行为欠佳。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居住地医学生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心理状态存在差异,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和实施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学生 医科/心理学 调查和问卷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人性化护理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西部民族地区人性化护理教学模式。方法选择2003级和2004级护理大专生31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03级186人)和实验组(2004级12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教学模式,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态度、... 目的探讨西部民族地区人性化护理教学模式。方法选择2003级和2004级护理大专生31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03级186人)和实验组(2004级12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教学模式,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态度、教育理念等均建立在人性化基础之上,并按照人性化的特点设计的护理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改革模式持肯定态度;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和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西部民族地区运用人性化护理教学模式切实可行,能明显促进该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人性化 护理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社区护理主导EOPNS干预对初中女生单纯性肥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桂娥 楚婷 瞿家洁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0年第5期73-75,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主导的健康教育-有氧运动-心理矫正-合理饮食-医务监督(EOPNS)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影响。方法对吉首市城区某初中46例单纯性肥胖症女学生采用社区护理代办点主导,学校-社区-家庭联合实施的EOPNS干预,为期4个月。结...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主导的健康教育-有氧运动-心理矫正-合理饮食-医务监督(EOPNS)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影响。方法对吉首市城区某初中46例单纯性肥胖症女学生采用社区护理代办点主导,学校-社区-家庭联合实施的EOPNS干预,为期4个月。结果干预前后单纯性肥胖症初中女学生体重指数、腰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主导的EOPNS干预能改善单纯性肥胖症初中女学生的重要体质指标和身体形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单纯性肥胖 EOPNS干预 体重指数 腰围 社区护理
下载PDF
护理本科学生人格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莹 张静平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5期853-854,共2页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学生人格特征分布趋势,并比较其人格特质与健全的社会人格标准、护理职业人格特质要求的差异。方法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某综合性大学2000—2004级本科护理学生共200人为研究样本,采用16PF人格因素问卷及自制问卷进行...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学生人格特征分布趋势,并比较其人格特质与健全的社会人格标准、护理职业人格特质要求的差异。方法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某综合性大学2000—2004级本科护理学生共200人为研究样本,采用16PF人格因素问卷及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60名护理本科学生中H敢为性、F兴奋性、Q4紧张性处于高分端,G有恒性、L怀疑性、C稳定性处于低分端;护理本科学生情绪稳定性、有恒性人格因素与社会人格标准、护理职业人格要求存在差异。结论护理本科学生整体人格特征呈高敢为性、高兴奋性、高紧张性、低有恒性、低怀疑性、低稳定性的趋势,与社会人格标准、护理职业人格要求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护理本科学生 人格培养
下载PDF
吉首市社区空巢老人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状况研究
11
作者 楚婷 陈正英 薛桂娥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了解吉首市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及缺血性卒中危险度分布状况。方法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修订本)》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危险因素干预治疗建议(综合表)》所载明确... 目的了解吉首市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及缺血性卒中危险度分布状况。方法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修订本)》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危险因素干预治疗建议(综合表)》所载明确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为基础,自行设计《吉首市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状况调查问卷》。2009年4—7月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吉首市向阳社区、荣昌社区和峒河社区389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向阳社区、荣昌社区、峒河社区空巢老人缺血性卒中危险度筛查评分分别为(53.7±7.2)、(57.5±10.7)、(51.9±6.4)分;缺血性脑卒中极高危和高危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8.4%、69.3%、77.9%。本组空巢老人缺血性卒中4项核心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及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获得有效控制者分别为36.6%、26.5%、44.4%、35.1%。结论吉首市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缺血性卒中极高危和高危者所占比例大,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及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4项核心危险因素控制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首市 社区 空巢老人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下载PDF
护理技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12
作者 肖志凌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2年第3期200-201,共2页
为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观和运用护理程序能力,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实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课堂实验与临床实习同步教学,克服传统教学中"史见操作不见人"的不足,帮助学生树立整体护理思想,建立按护理程序工作的思维... 为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观和运用护理程序能力,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实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课堂实验与临床实习同步教学,克服传统教学中"史见操作不见人"的不足,帮助学生树立整体护理思想,建立按护理程序工作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应变、沟通等多种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技能 教学模式 改革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以问题为中心院内造口教育对结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冬琼 楚婷 蒋小景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院内造口教育对结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的影响。方法 67例接受结肠造口患者按入院号随机分为两组,奇数设为对照组共30例,偶数设为观察组共3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结肠造口教育方案,采用自设问卷进行电话随访调查,观...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院内造口教育对结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的影响。方法 67例接受结肠造口患者按入院号随机分为两组,奇数设为对照组共30例,偶数设为观察组共3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结肠造口教育方案,采用自设问卷进行电话随访调查,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院内结肠造口教育方案,即半结肠造口居家护理可能出现的15个主要问题,制成幻灯片和录像播放给患者观看,并将15个问题处理方法的印刷版资料以及电子版资料发放给患者进一步学习。比较出院后1个月两组居家护理评分结果。结果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居家护理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居家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以问题为中心的院内造口教育能有效提高结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 造口护理 教育方式 居家护理
下载PDF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睡眠质量调查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球爱 薛桂娥 楚婷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3期177-179,共3页
目的:了解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09年5月-2010年5月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收治入院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38例就睡眠障碍情况进行床旁问卷调查,调查表为以《匹... 目的:了解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09年5月-2010年5月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收治入院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38例就睡眠障碍情况进行床旁问卷调查,调查表为以《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为基础,自行设计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睡眠质量问卷。结果:84.2%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老年患者存在睡眠障碍(PSQI评分≥8);睡眠障碍前4位的原因包括:疼痛(76.3%)、体位和牵引因素(68.4%)、焦虑(52.6%)、药物依赖(42.1%);睡眠行为护理干预后PSQI评分(10.9±4.0分)与未进行干预前PsQI评分(14.2±4.6分)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老年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经过针对性的睡眠行为护理干预可能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有助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老年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睡眠障碍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湘西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认知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春梅 张华 +1 位作者 吴秀明 吴向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方法2005年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对8 527名少数民族育龄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就医行为均普遍偏低、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易接受的... 目的探讨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方法2005年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对8 527名少数民族育龄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就医行为均普遍偏低、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易接受的生殖健康教育方式前3位分别是"看CD光盘或电视"(95.2%)、"发放宣传手册及相关书籍"(89.7%)、"办墙报或宣传栏"(76.8%);当前最急需了解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是家庭保健常识。结论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预防生殖道感染的宣传普及力度,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干预措施,增强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 问卷调查 性教育 妇女卫生保健服务 少数民族
下载PDF
武陵山区土家族儿童青少年足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大元 张惠娟 +2 位作者 石慧娟 梁成青 吴国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土家族儿童青少年足型特点及其发育规律.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武陵山区1 865例土家族儿童青少年(男性953例,女性912例)的足长、足宽进行测量,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土家族儿童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土家族儿童青少年足型特点及其发育规律.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武陵山区1 865例土家族儿童青少年(男性953例,女性912例)的足长、足宽进行测量,按足长宽指数分型.结果:土家族儿童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足长与足宽存在正相关关系;足型以中间型最多,短宽型次之,窄长型最少.结论:土家族儿童青少年足型发育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并有性别差异,与汉族、壮族比较存在民族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型 土家族 儿童 青少年 人体测量法 武陵山区
下载PDF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桂娥 楚婷 +1 位作者 陈正英 康祖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44-3746,共3页
目的调查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患病率及其药物镇痛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对127例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年龄≥80岁的老年人就慢性疼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以长... 目的调查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患病率及其药物镇痛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对127例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年龄≥80岁的老年人就慢性疼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以长海痛尺和简洁疼痛问卷为基础而自行设计。结果受调查的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76.4%(诊断标准为:疼痛评分≥1分,持续时间≥3个月),在诊断为慢性疼痛的患者中,未获得药物镇痛治疗患者的比例为70.1%,镇痛不良的比例为21.6%,获得有效镇痛的比例为8.2%;使用单一非甾体抗炎药的比例为89.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表明,赡养方式(β=2.17,OR=1.71,95%CI为1.18~1.93,P=0.035)和社区医疗获取(β=2.02,OR=0.199,5%CI为1.12~1.86,P=0.024)是农村高龄老年人获得药物镇痛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患病率高,患者未获得任何镇痛药物干预比例高,获得有效镇痛的患者比例低;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应加强高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阶梯药物镇痛,改善农村高龄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药物镇痛
下载PDF
我国农民工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现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唐莹 张兴文 李春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1年第1期94-96,共3页
农民工为我国流动人口之主体,社会特征鲜明,公共卫生服务任重道远。从农民工群体身体健康状况、职业伤害、社会适应等角度阐述了农民工群体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隐患以及农民工相关卫生服务资源与利用状况。认为农民工群体卫生服务... 农民工为我国流动人口之主体,社会特征鲜明,公共卫生服务任重道远。从农民工群体身体健康状况、职业伤害、社会适应等角度阐述了农民工群体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隐患以及农民工相关卫生服务资源与利用状况。认为农民工群体卫生服务问题既有体制、文化和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执行实施法律政策过程中具体操作层面的原因,同时也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建议建立与完善农民工的卫生服务资源供给体系与保障体系,以维护与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健康 卫生服务资源 医疗保障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大学生生殖健康与护理健康教育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建林 罗雪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18期1999-2001,共3页
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科、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护理健康教育已从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是卫生、预防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在增进群体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已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护理... 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科、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护理健康教育已从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是卫生、预防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在增进群体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已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是由中华护理学会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护理学院共同合作,于1997年引入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科 生殖健康 教育策略 大学生 护理健康教育 中华护理学会 社区护理 健康水平
原文传递
社区肾移植病人心理社会状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惠娟 薛桂娥 朱江霞 《全科护理》 2010年第29期2718-2719,共2页
[目的]了解康复期肾移植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10例肾移植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有的肾移植病人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的病人表现为焦虑、恐惧、... [目的]了解康复期肾移植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10例肾移植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有的肾移植病人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的病人表现为焦虑、恐惧、自卑、抑郁、性生活压抑;有的病人社会活动空间缩小;有的病人有社会家庭支持。[结论]应加强文化层次较低、无固定收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肾移植病人的心理社会支持、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心理 社会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