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以J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颖 王丽华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5年第9期93-94,126,共3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教学方式,顺应新时代教学改革要求,本文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作用两个方面探讨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教学现状,以J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为例,...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教学方式,顺应新时代教学改革要求,本文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作用两个方面探讨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教学现状,以J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为例,提出要构建立足于地方,服务于教学、科研、政府的电子政务实验平台,以此来完善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专业 电子政务实验教学 电子政务实验平台
下载PDF
论法学专业“打破四个界限”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吉首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佶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我国传统法学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吉首大学法学专业教学特色鲜明,在长期的实践和摸索下,总结出法学专业"打破四个界限"的实践教学模式,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实践教学分类规划... 我国传统法学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吉首大学法学专业教学特色鲜明,在长期的实践和摸索下,总结出法学专业"打破四个界限"的实践教学模式,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实践教学分类规划、单独考核的原则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点围绕法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作用来对法学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专业 四个界限 教学模式 建构
下载PDF
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兼谈对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建设的启示
3
作者 阮丽娟 田开友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83-87,共5页
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建设法学专业时,应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建设目标,汇聚校内外力量开放办学以化解法学专业建设的区位基础弱势,同时应面向西部基层以克服法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劣势。为实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 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建设法学专业时,应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建设目标,汇聚校内外力量开放办学以化解法学专业建设的区位基础弱势,同时应面向西部基层以克服法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劣势。为实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应苦练内功,合理制定法学专业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 民族地区 法学教育 专业建设
下载PDF
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吉首大学法学学科建设为例
4
作者 阮丽娟 田开友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1期17-18,共2页
为推进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实现民族地区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民族地区高校的法学学科建设应考虑其实际情况,客观地为法学学科定位,即结合所在大学的办学定位,与法学学科的特点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为法学学科定位,进... 为推进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实现民族地区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民族地区高校的法学学科建设应考虑其实际情况,客观地为法学学科定位,即结合所在大学的办学定位,与法学学科的特点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为法学学科定位,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法学教育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探——以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为例
5
作者 宋佳骏 黄华英 覃芳 《科技风》 2015年第24期200-200,共1页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预科阶段学生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民族团结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为例,结合工作中实际情况,着眼于预科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分析并探讨解...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预科阶段学生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民族团结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为例,结合工作中实际情况,着眼于预科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进而推动预科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预科 学生干部队伍 管理心理 民族责任感
下载PDF
高校学生志愿者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俊峦 《时代金融》 2019年第26期145-146,148,共3页
本文通过对高校志愿者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特征,发现现阶段高校志愿者管理出现了管理机制断层、活动创新性不足、志愿者结构极不稳定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志愿者 高校 管理 对策
下载PDF
从湘西苗绣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基于社科法学的视角
7
作者 马晓萍 《染整技术》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通过社科法学视角,深入剖析湘西苗绣的保护现状、分布特点、研究方法和分析过程,揭示湘西苗绣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和旅游开发等策略,促进湘西苗绣的保护与发展,对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具... 通过社科法学视角,深入剖析湘西苗绣的保护现状、分布特点、研究方法和分析过程,揭示湘西苗绣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和旅游开发等策略,促进湘西苗绣的保护与发展,对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法学 苗绣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后供给”管理——走出农村公共产品“公地悲剧”宿命的关键 被引量:11
8
作者 岑乾明 宋卫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农村公共产品不仅存在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还存在"后供给"管理混乱与缺失的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后供给"管理的混乱与缺失造成了各种形式的"公地悲剧",加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为避免"公地悲... 农村公共产品不仅存在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还存在"后供给"管理混乱与缺失的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后供给"管理的混乱与缺失造成了各种形式的"公地悲剧",加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为避免"公地悲剧"的历史重复发生,农村公共产品不仅要注重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应该注重"后供给"的管理。乡镇基层政府应该大胆进行改革创新,依托村民、非营利民间团体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等各方主体,形成共同管理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走出"公地悲剧"的宿命怪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后供给” 有效供给 公地悲剧 善治 多中心治理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66
9
作者 杨安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2,共8页
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 ,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我国学界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危机的类型与特性、公共危机的诱因、研究领域... 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 ,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我国学界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危机的类型与特性、公共危机的诱因、研究领域与范围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机制 )的构建等进行缕析。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发展 ,同时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归纳 ,也有助于我们看出其中的不足乃至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共危机管理 问题 国内外 发展 机制 研究综述 概念界定 范围 体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马鞍山村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岑乾明 宋卫琴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对于本来就财政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应尽快走出"新农村建设必须靠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的认识误区。文章结合对湘西州吉首市马鞍山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与文献分析,提出通过股份合作、民间融资、建立... 对于本来就财政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应尽快走出"新农村建设必须靠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的认识误区。文章结合对湘西州吉首市马鞍山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与文献分析,提出通过股份合作、民间融资、建立乡镇村级间的互助基金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重构地方各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构建"多中心"的治理模式,从根本上革新原有的供给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充足、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体制 多中心治理
下载PDF
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探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娜娜 朱颖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3期24-26,共3页
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包括学校整体氛围和资源条件、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教学投入意愿、学生基本素质和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针对影响因素和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特殊性,提出准确定位公共管理类专... 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包括学校整体氛围和资源条件、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教学投入意愿、学生基本素质和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针对影响因素和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特殊性,提出准确定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与优化教师综合素质、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拓展教学平台等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公共管理类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
下载PDF
创新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探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龙兴武 蒋辉 《知识经济》 2012年第19期179-180,共2页
一个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不仅是教学依托的载体,更是确保专业人才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兴建虽有十几年,但各高校对此专业属性、内涵及课程体系的理解仍存在许多差异。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创新建构一个... 一个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不仅是教学依托的载体,更是确保专业人才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兴建虽有十几年,但各高校对此专业属性、内涵及课程体系的理解仍存在许多差异。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创新建构一个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践课+专业方向课+地方特色选修课组成的创新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仍是当前各高校需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创新应用型 课程体系结构
下载PDF
整合教育: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新范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安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75-78,共4页
整合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推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倡导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有机统一。实施整合教育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除了基础课程外,公共管... 整合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推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倡导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有机统一。实施整合教育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除了基础课程外,公共管理整合教育还应包括公民教育、伦理教育、公众教育、公平教育、行动教育、领导教育等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教育 公共管理教育 新范式
下载PDF
略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的改革 被引量:2
14
作者 岑乾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70-74,共5页
官僚制是现代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模式,曾在工业时代高效运作,而在现代却因僵化、机构臃肿、滋生腐败、效率低下等倍受批评。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各国针对官僚制弊端进行的行政改革运动,其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以革除官僚制... 官僚制是现代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模式,曾在工业时代高效运作,而在现代却因僵化、机构臃肿、滋生腐败、效率低下等倍受批评。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各国针对官僚制弊端进行的行政改革运动,其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以革除官僚制的种种弊端,值得我国政府改革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政府 官僚制
下载PDF
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爱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肩负着为地方培养法治人才,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加强其专业特色建设关涉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但是,我国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专业同质化以及知识技能平庸化的困境。因此,地方高校...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肩负着为地方培养法治人才,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加强其专业特色建设关涉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但是,我国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专业同质化以及知识技能平庸化的困境。因此,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应该结合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侧重职业取向,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科学定位专业方向;从现实性、针对性以及独特性等途径加强专业内核建设;通过学术活动加强学科文化熏陶、增强学科内部的文化认同与理解、注重学科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专业特色 现实困境 策略建构
下载PDF
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娜娜 朱颖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14期78-79,82,共3页
根据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及质量要求的特殊性,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把握人文标准、应用性标准和满意标准。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理念,本文从投入、过程和输出三大模块构建地方高校公... 根据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及质量要求的特殊性,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把握人文标准、应用性标准和满意标准。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理念,本文从投入、过程和输出三大模块构建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指标体系,且具体指标需体现三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公共管理类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岑乾明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11期56-58,共3页
根据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文章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人"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第二层次是通才素质,包括科学人文素质;第三层次是... 根据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文章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人"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第二层次是通才素质,包括科学人文素质;第三层次是专才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处理能力、公共问题分析和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 综合素质
下载PDF
浅论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模式——以《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岑乾明 《沧桑》 2010年第3期206-207,222,共3页
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典型、新鲜且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精心组织课堂案例教学,开展多种互动式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的激励机制及课程的考核制度都应围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典型、新鲜且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精心组织课堂案例教学,开展多种互动式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的激励机制及课程的考核制度都应围绕案例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案例教学还应注意提高效率,处理好教学效率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案例教学 互动教学 机制创新
下载PDF
地方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19
作者 朱颖 罗贤春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24-27,共4页
为解决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章以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平台、两个模式、三个面向、七类能力的... 为解决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章以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平台、两个模式、三个面向、七类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期为地方高校文科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体系 地方高校
下载PDF
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产学研视角
20
作者 韩娜娜 王丽华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4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其发展遭遇瓶颈。研究一套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并综合提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 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其发展遭遇瓶颈。研究一套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并综合提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树立产学研合作意识、深入拓展和建立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讨论了其具体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