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背根神经节同一分离神经元膜受体电生理学及细胞神经递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司军强 胡宏镇 +3 位作者 吴晓平 樊友珍 刘长金 李之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并证实了膜受体的存在,然后将此同一细胞吸入一较大口径的微吸管,再转移至载玻片上,在倒置显微镜下完成细胞的固定、漂洗及免疚组织化学抗原-抗体反应和显色等... 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并证实了膜受体的存在,然后将此同一细胞吸入一较大口径的微吸管,再转移至载玻片上,在倒置显微镜下完成细胞的固定、漂洗及免疚组织化学抗原-抗体反应和显色等步骤。应用这一方法成功地在单个DRG神经元膜上确证了N-甲基-D-天冬氨酸及P物质自身受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 神经递质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下载PDF
马桑内酯致痫时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诱发电位的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玉芹 王阿敬 +1 位作者 胡谋先 邹飞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24-226,共3页
采用皮层贴敷马桑内酯的方法致痫大鼠。电刺激一侧坐骨神经,引导对侧皮层感觉运动区和海马CA1-CA2区诱发电位,以了解大鼠致痫状态下皮层和海马诱发电位的特征。结果显示,在皮层脑电图和海马电图出现高频痫样放电期间,皮层诱... 采用皮层贴敷马桑内酯的方法致痫大鼠。电刺激一侧坐骨神经,引导对侧皮层感觉运动区和海马CA1-CA2区诱发电位,以了解大鼠致痫状态下皮层和海马诱发电位的特征。结果显示,在皮层脑电图和海马电图出现高频痫样放电期间,皮层诱发电位振幅高达(1.81±0.72)mV,海马诱发电位为(1.83±0.29)mV,但二者变化方向相反。结果提示,皮层和海马诱发电位高振幅变化与脑电图、海马电图痫样放电的频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癫痫 海马 诱发电位 脑电图
下载PDF
大鼠急性分离DRG神经元膜SP激活电流
3
作者 李之望 司军强 +1 位作者 吴晓平 樊友珍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1-162,共2页
有关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P物质(SP)受体的报导极少且数据资料不全(Dray和Pinnock,1982)。最近我室应用细胞内记录确证了此一事实(司军强和李之望,1994)。本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P激活电流,并分析探讨了其离子机制... 有关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P物质(SP)受体的报导极少且数据资料不全(Dray和Pinnock,1982)。最近我室应用细胞内记录确证了此一事实(司军强和李之望,1994)。本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P激活电流,并分析探讨了其离子机制。实验在大鼠76个新鲜分离的DRG细胞(直径l5~65μm)进行。大部分受捡细胞对外加SP敏感(68/76,89.5%),只有少数细胞无反应(8/76,11.8%)。SP激活电流为一幅值较小,浓度依赖性(10^-8M~10^-4M)的内向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大鼠 神经元 急性分离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SP P物质 激活电流 离子机制 记录
下载PDF
L-ENK对DRG神经元膜GABR激活电流的调制
4
作者 胡宏镇 李之望 樊友珍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3-163,共1页
已有的资料证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多种受体,其中包括GABA(GABAA及GABAB)受体和脑啡肽(ENK)受体,这两类受体均与初级传人末梢膜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有关。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此两种受体能否在同一细胞共存?二者之间有无... 已有的资料证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多种受体,其中包括GABA(GABAA及GABAB)受体和脑啡肽(ENK)受体,这两类受体均与初级传人末梢膜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有关。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此两种受体能否在同一细胞共存?二者之间有无相互作用?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DRG神经元上观察了预加Leu-ENK对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在受检的101个细胞中大多数对GABA敏感(99/101),反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10^-6~10^-3M),GABA激活电流去敏感现象非常明显,即GABA激活引起的内向流幅值急速增大,在达到峰值后尽管GABA持续存在且浓度不变但电流逐步地呈指数下降直至一稳定值为止,此激活电流可为muscimol,isoguvacine所模拟,并为bicuculline所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 受体 神经元 DRG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持续存在 脑啡肽 激活电流 调制作用 敏感
下载PDF
DA对分离DRG神经元膜ATP激活电流的增强作用
5
作者 谷启海 李之望 樊友珍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已有的资料表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多巴胺(DA)受体和三磷酸腺苷(ATP)受体,二者是否可共存于同一细胞膜,它们披此间是否能相互作用?本文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新鲜分离的大鼠DRG细胞证明了DA对ATP激活电流具有明显... 已有的资料表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多巴胺(DA)受体和三磷酸腺苷(ATP)受体,二者是否可共存于同一细胞膜,它们披此间是否能相互作用?本文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新鲜分离的大鼠DRG细胞证明了DA对ATP激活电流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 DRG 神经元 三磷酸腺苷(ATP) 分离 背根神经节 增强作用 激活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缓激肽对DRG分离细胞GABA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吕承云 司军强 李之望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6-167,共2页
本文系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观察预加缓激肽(BK)对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在受检的36个细胞中绝大多数对GABA敏感(34/36),反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10^-6~10^-3M)。此GABA-激活电流可为m... 本文系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观察预加缓激肽(BK)对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在受检的36个细胞中绝大多数对GABA敏感(34/36),反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10^-6~10^-3M)。此GABA-激活电流可为museimol,isoguvacine模拟,并为bicuculline所阻断。36个细胞中多数对BK反应(31/36),大部分为内向电流(27/31),少数为外向流(4/31),5个细胞对BK无反应(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 缓激肽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BK DRG 抑制作用 反应 激活电流 调制作用 神经元
下载PDF
P物质增强大鼠急性分离DRG细胞膜ATP激活电流
7
作者 胡宏镇 李之望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已有的资料证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SP受体(Dray和Pinnoek.1982;司军强和李之望,1995;李之望等,1995;胡宏镇等,1995)以及ATP受雄(Krishtal et al,1982;Bean et al,1990;Li et al。1993;胡宏镇和李之望,1995)... 已有的资料证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SP受体(Dray和Pinnoek.1982;司军强和李之望,1995;李之望等,1995;胡宏镇等,1995)以及ATP受雄(Krishtal et al,1982;Bean et al,1990;Li et al。1993;胡宏镇和李之望,1995)。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索SP对ATP受体是否有调制作用。实验在用酶和机械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ATP-激活内向电流,在所检测的85个细胞中绝大多数细胞均对ATP敏感(82/85,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大鼠 ATP 急性分离 P物质 神经元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激活电流 调制作用 记录
下载PDF
Baclofen对DRG分离细胞ABA-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司军强 李之望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6-166,共1页
已经证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有GABAA及GABAB受体共存(Desarmenien et al,1984;林忠文和李之望,1993,美兵才等,1994)。这二种受体间是否有相互作用?最近我室用DRG神经元胞内记录研究证明GABAa受体特异性激动剂Baclofen对GABA... 已经证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有GABAA及GABAB受体共存(Desarmenien et al,1984;林忠文和李之望,1993,美兵才等,1994)。这二种受体间是否有相互作用?最近我室用DRG神经元胞内记录研究证明GABAa受体特异性激动剂Baclofen对GABAe受体介导的膜去极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司军强和李之望,1994)。本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细胞标本上确证了此一结果。实验共检测了31个细胞,其中大多数对GABA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抑制作用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神经元 GABAB受体 激动剂 GABAA受体 激活电流 GABAA 去极化
下载PDF
Baclofen抑制DRG分离细胞NMDA-激活电流
9
作者 司军强 李之望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5-165,共1页
我室及其它学者的研究证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细胞膜不仅存在有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亚型(NMDA,KA,QA/AMPA)受体,也存在有抑制性氨基酸GABAA及GABAB受体,而且发现在部分细胞这些受体可以共存。Morrisett et al(1991)曾报导... 我室及其它学者的研究证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细胞膜不仅存在有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亚型(NMDA,KA,QA/AMPA)受体,也存在有抑制性氨基酸GABAA及GABAB受体,而且发现在部分细胞这些受体可以共存。Morrisett et al(1991)曾报导GABAB受体激活对大鼠海马突触传递的NMDA成份具有抑制效应。本文研究的目的系探讨大鼠DRG神经元膜GABAB受体激活对NMDA受体介导的反应的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 GABAB受体 DRG 细胞 激活电流 AMPA 大鼠海马 调制作用 突触传递 GABAA
下载PDF
SP调制DRG分离细胞MDA-及GABA-激活电流
10
作者 司军强 李之望 樊友珍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4-165,共2页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多种受体,而且这些受体彼此可以共存,如DRG细胞膜不仅有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受体亚型(NMDA,KA,QA/AMPA),也有抑制性氨基酸GABAA和GABAB受体,而且还有肽类递质SP受体。这...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多种受体,而且这些受体彼此可以共存,如DRG细胞膜不仅有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受体亚型(NMDA,KA,QA/AMPA),也有抑制性氨基酸GABAA和GABAB受体,而且还有肽类递质SP受体。这些受体既然可以共存,它们之间是否能相互作用?本文目的是研究SP对NMDA及GABA受体的调制。实验在大鼠新鲜分离的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记录,在预加SP后观察其对NMDA及GABA激活电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GABA受体 NMDA GABAA 神经元 SP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激活电流 递质 相互作用
下载PDF
LHRH及P物质对大鼠脊神经节细胞膜GABA_A受体介导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小萍 关兵才 李之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实验在幼年大鼠脊神经节(SG)标本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表明,单独滴加0.01~1.00mmol/Lγ-氨基丁酸(GABA)在大多数受检细胞(106/127)引起荷包牡丹碱敏感的去极化,而胞体膜对0.01~0.10mm... 实验在幼年大鼠脊神经节(SG)标本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表明,单独滴加0.01~1.00mmol/Lγ-氨基丁酸(GABA)在大多数受检细胞(106/127)引起荷包牡丹碱敏感的去极化,而胞体膜对0.01~0.10mmol/L促性腺素释放激素(LHRH)或0.001~0.01mmol/LP物质(SP)仅有轻微的去极化或无反应。若将此两种肽类物质在GABA作用之前分别加至SG细胞,这时GABA所引起的反应便大为减弱。结果提示,肽类物质LHRH及SP对GABA_A受体介导的初级传入终末突触前抑制具有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节 促性腺激素 P物质 Γ-氨基丁酸 LHRH
下载PDF
大鼠DRG神经元膜SP自身受体存在的证明
12
作者 胡宏镇 司军强 +2 位作者 李之望 刘长金 樊友珍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2-162,共1页
已知:P物质(SP)为初级感觉神经元小细胞(Aδ和C型细胞)所含肽类神经递质。然而有资料表明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SP受体(Dray和Pinnock,1982).我室最近的研究工作在大鼠DRG神经元应用细胞内(司军强和李之望,1995)及全细... 已知:P物质(SP)为初级感觉神经元小细胞(Aδ和C型细胞)所含肽类神经递质。然而有资料表明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SP受体(Dray和Pinnock,1982).我室最近的研究工作在大鼠DRG神经元应用细胞内(司军强和李之望,1995)及全细胞膜片钳(李之望等,1994)记录发现大多数(约90%)DRG细胞对SP敏感。因此我们推测DRG细胞膜可能存在有SP自身受体.最近我室应用电生理学方法在DRG分离细胞证明了膜NMDA受体后,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同一细胞显示胞内谷氨酸样免疫反应性(Glu-LI),从而确证了NMDA自身受体的存在(李之望等,1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受体 DRG 大鼠 感觉神经元 SP 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存在 确证 同一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同一细胞的应用
13
作者 司军强 胡宏镇 +3 位作者 吴晓平 樊友珍 刘长金 李之望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8-169,共2页
我室在以往的工作中曾提出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可能存在有谷氨酸(Glu)自身受体。为了确证这一推论.在技术上要求能在同一细胞证明膜受体的存在,并显示出胞内台有激活该受体的神经递质。最近我们创新了一种在同一分离的DRG细胞应... 我室在以往的工作中曾提出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可能存在有谷氨酸(Glu)自身受体。为了确证这一推论.在技术上要求能在同一细胞证明膜受体的存在,并显示出胞内台有激活该受体的神经递质。最近我们创新了一种在同一分离的DRG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证明膜NMDA受体的存在,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胞内谷氨酸样免疫反应性(Glu-LI),从而成功地确证了大鼠DRG神经元膜存在有NMDA自身受体.应用同一方法我们还证明了SP自身受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自身受体 DRG 膜片钳技术 细胞 神经元 谷氨酸 存在 确证 同一
下载PDF
大鼠DRG神经元膜NMDA自身受体存在的证明
14
作者 李之望 司军强 +3 位作者 胡宏镇 刘长金 吴晓平 樊友珍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1-161,共1页
我室以往的研究证明;在蟾蜍大多数细胞(84%)对谷氨酸敏感,引起膜去极化反应,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86%的细胞呈谷氨酸样免疫反应性(Glu-LI),因而我们提出了初级感觉神经元膜可能存在有Glu自身受体的推断(周小萍等1991;李之望1992,1... 我室以往的研究证明;在蟾蜍大多数细胞(84%)对谷氨酸敏感,引起膜去极化反应,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86%的细胞呈谷氨酸样免疫反应性(Glu-LI),因而我们提出了初级感觉神经元膜可能存在有Glu自身受体的推断(周小萍等1991;李之望1992,1993)。此后日本大阪大学Tohyama实验室(Satoetsl,1993;Tohyama et a1。1994)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实验也提出了同样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受体 NMDA 大鼠 神经元 DRG 谷氨酸 细胞 证明 推论 实验室
下载PDF
大鼠DRG分离细胞膜谷氨酸受体亚型及其分布
15
作者 司军强 李之望 樊友珍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5-166,共2页
近年来陆续有报导: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谷氨酸(Glu)受体(周小萍等,1991)及其亚型NMDA(Lovinger & Weight,1988;李之望,1994;司军强和李之望,1994;Satoetal,1994;Liuetal,1994),KA(Wong et al.1993,1994)及QA/... 近年来陆续有报导: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膜存在有谷氨酸(Glu)受体(周小萍等,1991)及其亚型NMDA(Lovinger & Weight,1988;李之望,1994;司军强和李之望,1994;Satoetal,1994;Liuetal,1994),KA(Wong et al.1993,1994)及QA/AMPA(Huetmer et al,1990;Wong et al,1993,1994;Sato et al 1994)。本文的目的是研究DRG神经元膜Clu受体亚型的分布及其共存。实验在酶(Trypsin,Collagenase,DNase)和机械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NMDA-,KA-和QA/AMPA-激活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亚型 大鼠 神经元 AMPA 谷氨酸受体 NMDA 激活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记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