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医科大学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的血清学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李守国 张惠娟 +1 位作者 王夏 施侣元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7年第3期6-8,共3页
对入学新生和5年后毕业生进行体检,用酶标法检测血清中HBVM。入学时检查了79人,HBV的总感染率为37.73%,即62.27%的学生血活内未测到任何HBVM,提示他们是HBV的易感者。毕业时检查419人,HBV的总感染率上升到64.20%,易感者下降... 对入学新生和5年后毕业生进行体检,用酶标法检测血清中HBVM。入学时检查了79人,HBV的总感染率为37.73%,即62.27%的学生血活内未测到任何HBVM,提示他们是HBV的易感者。毕业时检查419人,HBV的总感染率上升到64.20%,易感者下降为35.80%。建议对人学新生进行乙肝HBVM的筛检,并对易感者进行乙肝自动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横断面研究 血清学 HBVM
下载PDF
武汉市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树发 施侣元 +1 位作者 朱伟严 翟凤英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56-359,共4页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的主要死亡原因,我国还没有全面的发病率和死亡统计资料。为了解我国前列腺癌的流行情况,在武汉市1990~1992年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报告的基础上,收集了1990~1995年住院治疗的102例前列...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的主要死亡原因,我国还没有全面的发病率和死亡统计资料。为了解我国前列腺癌的流行情况,在武汉市1990~1992年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报告的基础上,收集了1990~1995年住院治疗的102例前列腺癌现患病例进行了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37/10万和0.75/10万,世界人口年平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0/10万和0.66/10万。泌尿系统病史〔OR=5.42,95%可信区间(CI)=1.56~18.83〕、子女数超过3个(OR=2.43,95%CI=1.17~5.02)、青壮年期每周性交超过3次(OR=3.38,95%CI=1.51~7.58)、滥用药物(OR=4.11,95%CI=1.65~10.25)、体质指数高(OR=2.58,95%CI=1.30~5.11)等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而体力劳动(OR=0.35,95%CI=0.17~0.71)、初次遗精年龄晚于18岁(OR=0.20,95%CI=0.08~0.52)等是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武汉市
下载PDF
武汉市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树发 施侣元 +1 位作者 张惠娟 何尚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7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在武汉市1990~1992年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37/10万和0.75/10万,世界人口年平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 本文在武汉市1990~1992年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37/10万和0.75/10万,世界人口年平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0/10万和0.66/10万。泌尿系统病史(OR=5.42,95%可信区间=1.56~18.83)、子女数超过3个(OR=2.43,95%可信区间=1.17~5.02)、每周性交超过3次(OR=3.38,95%可信区间=1.51~7.58)、滥用药物(OR=4.11,95%可信区间=1.65~10.25)、体质指数高(OR=2.58,95%可信区间=1.30~5.11)等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而体力劳动(OR=0.35,95%可信区间=0.17~0.71)、初次遗精年龄晚于18岁(OR=0.20,95%可信区间=0.08~0.52)等是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药物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Ⅰ) 被引量:3
4
作者 施侣元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分析性研究方法可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两类。目的主要是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检验病因假设,其研究结果可提示疾病预防控制的可能方式。
关键词 药物流行病学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流行病学研究
5
作者 黄绪镇 何尚浦 +4 位作者 施侣元 聂绍发 丁民襄 胡承运 陈志诚 《骨科》 CAS 1990年第4期194-195,共2页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能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据国内各地人口死亡原因统计,心血管病已成为第一死因。为了探索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对制定高血压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武汉市江汉区人群高血压病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流行病学研究 肾并发症 高血压家族史 武汉市江汉区 防制措施 钠盐摄入 心血管病 平均血压 相对危险性
下载PDF
NIDDM致病候选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绢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7年第4期180-183,共4页
综述了NIDDM致病候选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近况。其中,己糖激酶Ⅱ(HKⅡ)基因,激素原转化酶3(PC3)基因被认为不大可能是NIDDM的主要致病基因;线粒体tRNA(mtRNA)基因突变与NIDDM的一个亚型有关... 综述了NIDDM致病候选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近况。其中,己糖激酶Ⅱ(HKⅡ)基因,激素原转化酶3(PC3)基因被认为不大可能是NIDDM的主要致病基因;线粒体tRNA(mtRNA)基因突变与NIDDM的一个亚型有关;rad基因与NIDDM有关,但有争议;β细胞ATP敏感钾通道(ATP-K+)基因的BIR和SUR亚单位与日本人NIDDM遗传易患性无关,SUR基因缺陷可能是北欧白人NIDDM发病的主要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DDM 致病候选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IGFs系统与前列腺癌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仇成轩 施侣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49-650,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IGFs系统 分子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女性乳腺癌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8
作者 顾源 施侣元 +5 位作者 詹卓玲 张惠娟 安莲珍 郑绍卿 袁俊 尹祖善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4年第6期62-64,共3页
本文应用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对5个城市居民中的23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其460名对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女性乳腺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2.06%)显著高于对照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0.23%,RR=9.06,... 本文应用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对5个城市居民中的23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其460名对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女性乳腺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2.06%)显著高于对照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0.23%,RR=9.06,95%,CI=3.07-26.68);用Falconer阈值模型估算出女性乳腺癌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50.66±6.16%;并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条件下,分析了影响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礼腺癌家族史仍为有意义的因素。本文结果提示遗传因素为影响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与有关环境危险因素拟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遗传流行病学 女性 一级亲属 发病 患者 危险因素 混杂因素 遗传度 联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与肿瘤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9
作者 谭爱军 李国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191-195,共5页
营养素与肿瘤发病关系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但其研究的进展较快。早先的研究表明,维生素A摄入量与口腔、咽喉、肺、膀胱和子宫等部位的肿瘤发病呈负相关。然而随后许多学者发现,这些研究中的“维生素A”实际上都来源于植物类食物;且进一步... 营养素与肿瘤发病关系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但其研究的进展较快。早先的研究表明,维生素A摄入量与口腔、咽喉、肺、膀胱和子宫等部位的肿瘤发病呈负相关。然而随后许多学者发现,这些研究中的“维生素A”实际上都来源于植物类食物;且进一步揭示,这种负相关不是由维生素A,而是由膳食中的β胡萝卜素本身的摄入情况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胡萝卜素 流行病学 预防
下载PDF
药物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Ⅱ)
10
作者 施侣元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70-173,共4页
1.4 资料分析与评价 调查结束后进行的资料分析,主要是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对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有无显著差别,以确定疾病与可疑危险因素之间有无联系,评价联系的性质与强度,并按暴露水平分级,推算是否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1.4.1
关键词 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副作用 对照研究
下载PDF
非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分类和命名
11
作者 仇成轩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对现行的非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分类和命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依据分类目的、逻辑一致性和不同分类维度的相对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建议分类方案,该方案将非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分为10种基本类型,对一种基本设计... 本文对现行的非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分类和命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依据分类目的、逻辑一致性和不同分类维度的相对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建议分类方案,该方案将非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分为10种基本类型,对一种基本设计类型附加某种分类维度还可引出更特定的设计类型。依据该方案可区分现有的各种类型的非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并可澄清一些模糊的设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研究设计 分类 命名 方法学
下载PDF
平顶山煤矿区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福霞 施侣元 +10 位作者 田鹤玉 朱燃 孙雁玲 魏金枝 王文绢 叶秋枝 李英群 董士中 秦祖喧 张木勋 蔡士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51-153,148,共4页
1996年5~8月对平顶山煤矿区20~74岁人群进行了糖尿病(DM)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共调查3380人,发现DM137人,患病率为4.05%,糖耐量低减(IGT)143人,患病率为4.23%,经1990年全国人口年龄... 1996年5~8月对平顶山煤矿区20~74岁人群进行了糖尿病(DM)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共调查3380人,发现DM137人,患病率为4.05%,糖耐量低减(IGT)143人,患病率为4.23%,经1990年全国人口年龄标化后,DM患病率为4.82%,IGT患病率为3.87%。DM、IGT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明显上升。男性DM年龄标化患病率为5.11%,与女性(4.8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男性IGT标化率为3.30%,显著低于女性(5.07%)。DM、IGT的患病率在工人中最低,分别为2.02%、2.64%;离退休者最高,分别为23.57%、11.46%;井上工作人员为5.35%,6.13%显著高于井下工作人员2.09%,1.34%;文盲者DM、IGT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7.11%、8.82%;人均收入不同者,DM及IGT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按体重不同分析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病学 煤矿区
下载PDF
Meta-analysis在流行病学应用中的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俊 李国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5年第6期279-280,共2页
Meta-analysis在流行病学应用中的进展同济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430030)杨俊,李国光自Light和Smith(1971)首次发表meta-analysis的文章后,Class首先为其下了如下定义... Meta-analysis在流行病学应用中的进展同济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430030)杨俊,李国光自Light和Smith(1971)首次发表meta-analysis的文章后,Class首先为其下了如下定义:它是一种为了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平顶山煤矿区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
14
作者 董福霞 施侣元 +10 位作者 田鹤玉 朱燃 孙雁玲 魏金枝 王文绢 叶秋枝 李英群 董士中 秦祖喧 张木勋 蔡士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8年第4期180-183,共4页
对平顶山煤矿区20~74岁人群进行了糖尿病(DM)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共调查3380人,发现DM137人,患病率为4.05%,糖耐量低减(IGT)143人,患病率为4.23%,经1990年全国人口年龄标化后,DM患病率... 对平顶山煤矿区20~74岁人群进行了糖尿病(DM)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共调查3380人,发现DM137人,患病率为4.05%,糖耐量低减(IGT)143人,患病率为4.23%,经1990年全国人口年龄标化后,DM患病率为4.82%,IGT患病率为3.87%。DM、IGT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明显上升。男性DM年龄标化患病率为5.11%,与女性(4.8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男性IGT标化率为3.30%,显著低于女性(5.07%)。DM、IGT的患病率在工人中最低,分别为2.02%、2.64%;离退休者最高,分别为23.57%、11.46%;井上工作人员5.35%,6.13%显著高于井下工作人员2.09%,1.34%;文盲者DM、IGT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7.11%、8.82%;人均收入不同者,DM及IGT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按体重不同分析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人民群 糖尿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环境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15
作者 梁勇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86-88,共3页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环境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梁勇1综述施侣元1审校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ilitus,简称IDDM)是主要始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严重内分泌代谢疾病。一...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环境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梁勇1综述施侣元1审校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ilitus,简称IDDM)是主要始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严重内分泌代谢疾病。一般认为IDDM是多基因遗传病,即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IDDM 环境流行病学
下载PDF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前列腺癌流行趋势 被引量:9
16
作者 段琼红 聂绍发 +1 位作者 仇成轩 施侣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3-195,共3页
为评价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在疾病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并为前列腺癌的人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武汉市居民前列腺癌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以 1990~ 1995年资料建立模型预测 1996~ 1997年流行水平和趋势 ,... 为评价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在疾病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并为前列腺癌的人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武汉市居民前列腺癌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以 1990~ 1995年资料建立模型预测 1996~ 1997年流行水平和趋势 ,结果发病率回代平均误差率和R2 分别为 3 82 %和 0 7734 ,外推预测平均误差率为 5 15 % ;死亡率回代平均误差率和R2 分别为 4 89%和 0 95 15 ,外推预测平均误差率为2 5 1%。以 1990~ 1997年资料建立模型预测 1998~ 2 0 0 0年流行趋势 ,结果发病率回代平均误差率和R2 分别为 3 2 4%和0 8195 ;死亡率回代平均误差率和R2 分别为 4 0 2 %和0 95 5 4。外推预测结果显示 :今后几年内 ,武汉市居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相对稳定状态 ,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模型 前列腺癌 发病率 预测
下载PDF
海南省农村中学生龋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小兰 黄铭西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寻找龋病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652名13~19岁中学生龋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口控卫生习惯、家庭成员惠龋情况、锻炼身体等31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总龋惠率为66.26%,患者龋均为2.31颗.龋患率与早晚是否刷... 目的寻找龋病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652名13~19岁中学生龋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口控卫生习惯、家庭成员惠龋情况、锻炼身体等31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总龋惠率为66.26%,患者龋均为2.31颗.龋患率与早晚是否刷牙、睡前是否吃零食、是否经常锻炼身体、家庭成员是否患龋齿有密切关系,logistic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也得出类似结果.结论家庭成员患龋齿和睡前吃零食习惯是龋病的危险因子,早晚刷牙是保护因子,OR值分别为1.96、1.71、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农村 中学生 龋病 危险因素 口腔卫生习惯
下载PDF
灰色系统残差GM(1,1)模型应用于前列腺癌流行趋势预测 被引量:21
18
作者 段琼虹 聂绍发 +1 位作者 仇成轩 施侣元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年第5期385-386,共2页
根据武汉市城区居民 1990~ 1997年前列腺癌死亡资料建立灰色系统残差 GM(1,1)模型 ,预测 1998~ 2 0 0 0年该市居民前列腺癌流行趋势 ,旨在评价灰色系统残差 GM(1,1)的效果 ,并为前列腺癌的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拟和结果显示 ,模型的平... 根据武汉市城区居民 1990~ 1997年前列腺癌死亡资料建立灰色系统残差 GM(1,1)模型 ,预测 1998~ 2 0 0 0年该市居民前列腺癌流行趋势 ,旨在评价灰色系统残差 GM(1,1)的效果 ,并为前列腺癌的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拟和结果显示 ,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 6 .88% ,精度为优 (C=0 .32 ,P=1)。预测结果表明 ,武汉市城区居民 (男性 )此间前列腺癌死亡率呈缓慢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测 灰色系统残差 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武汉市居民1990~1997年前列腺癌流行趋势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仇成轩 施侣元 +2 位作者 段纪俊 张惠娟 聂绍发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年第5期301-303,共3页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武汉市城区居民1990 ~1997 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以探讨其流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区居民前列腺癌年平均粗发病率和死亡率(95 % 可信区间)分别为1.42/10 万(1.24/1...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武汉市城区居民1990 ~1997 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以探讨其流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区居民前列腺癌年平均粗发病率和死亡率(95 % 可信区间)分别为1.42/10 万(1.24/10 万~1.61/10 万) 和1.02/10 万(0.87/10 万~1.18/10 万) ;相应的中国人口标化率分别为1.40/10 万(1.37/10 万~1.43/10 万) 和0.99/10 万(0.97/10 万~1.02/10 万) ;世界标准人口标化率分别为1.89/10 万(1.68/10 万~2.11/10 万) 和1.50/10 万(1.31/10 万~1.69/10万) ;1990 ~1997 年间该市居民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稳定上升趋势;前列腺癌多发生于50 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其平均发病和死亡年龄分别为69.3 ±8.5 岁( 中位数70.0 岁) 和70.9 ±8.8 岁( 中位数71.8 岁) 。结果显示,武汉市城区居民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上属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死亡率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武汉市居民前列腺癌流行趋势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仇成轩 施侣元 +2 位作者 张惠娟 段纪俊 聂绍发 《中国肿瘤》 CAS 2000年第3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流行趋势预测 武汉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