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滑膜囊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文春 李振强 陈尔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膝关节的滑膜附着及关节内滑膜隐窝的出现情况。膝关节内滑膜隐窝有;髌上囊内侧隐窝、髌上囊外侧隐窝、前上隐窝、前上内侧隐窝,前上外侧隐窝,后上内侧隐窝和后上外侧隐窝。其中后上内、外侧隐离恒定存...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膝关节的滑膜附着及关节内滑膜隐窝的出现情况。膝关节内滑膜隐窝有;髌上囊内侧隐窝、髌上囊外侧隐窝、前上隐窝、前上内侧隐窝,前上外侧隐窝,后上内侧隐窝和后上外侧隐窝。其中后上内、外侧隐离恒定存在。为膝关节附近手术和膝关节镜术入路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囊 滑膜隐窝 解剖学
下载PDF
大白鼠乳头体核突触的生后发育——亚突触结构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柯尊记 王亚威 +1 位作者 周兰仙 胡家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用透射电镜结合体视学方法,首次定量地研究了大白鼠下丘脑乳头体核神经毯中亚突触结构在生后第3天、第10天、第20天和第90天的变化。结果显示,突触连接的相对体积(Vv)和相对面积(Sv)在生后第3天到第10天增加最快。突触前终末在生后第3... 用透射电镜结合体视学方法,首次定量地研究了大白鼠下丘脑乳头体核神经毯中亚突触结构在生后第3天、第10天、第20天和第90天的变化。结果显示,突触连接的相对体积(Vv)和相对面积(Sv)在生后第3天到第10天增加最快。突触前终末在生后第3天时较大,到生后第10天时明显缩小,以后其平均面积和平均周长都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突触前终末含线粒体的数目到生后第20天时才大量增加。突触连接的平均长度在所观察的各日龄组间未发现明显的规律性,可能与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及其高度可塑性有关。结合文献,可将生后的前两周称为突触的增殖期,生后第三周称为突触的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体核 神经毯 突触 发育
下载PDF
椎弓根的测量与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汉琴 黄铁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2-455,共4页
对30具男性成人干燥椎骨椎弓根的长、高、厚,体根角及椎弓根间夹角进行了测量.发现椎弓根长自上而下呈缓慢增加趋势;椎弓根高及厚在距重力线较近的椎骨明显增大;体根角的大小与载荷在椎骨前后柱间的传递方向有关;椎弓根间夹角在颈曲最大... 对30具男性成人干燥椎骨椎弓根的长、高、厚,体根角及椎弓根间夹角进行了测量.发现椎弓根长自上而下呈缓慢增加趋势;椎弓根高及厚在距重力线较近的椎骨明显增大;体根角的大小与载荷在椎骨前后柱间的传递方向有关;椎弓根间夹角在颈曲最大,胸腰曲移行处最小.结果提示:不同节段椎弓根的有关测量值的差异主要与该节段椎骨距重力线远近、重心高低及脊柱曲度方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椎骨 骨测量
下载PDF
长期微量元素摄入异常对皮纹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席刚明 黄铁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36,共3页
对鄂西长期居住严重缺碘环境的克汀病人(173例)和长期居住高氟环境的氟中毒病人(322例)的手纹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克汀病人、氟中毒病人除与正常人的手纹有显著差异外,克汀病人与氟中毒病人之间在手纹上也有一定差别。本文对这种... 对鄂西长期居住严重缺碘环境的克汀病人(173例)和长期居住高氟环境的氟中毒病人(322例)的手纹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克汀病人、氟中毒病人除与正常人的手纹有显著差异外,克汀病人与氟中毒病人之间在手纹上也有一定差别。本文对这种异同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碘缺乏 高氟 皮纹 肤纹 克汀病 氟中毒
下载PDF
乙状窦后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万群 黄铁柱 《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15-17,共3页
对32个颅骨(64例)乙状窦后区进行了观测,并以星点、颞枕线、乳突前后缘为参考点,描述了该区域的体表投影。观测结果提示乙状窦后手术入路在颞枕线上距星点下方1.84cm,距乳突前垂直线(相当于耳后沟)2.2cm左右的范... 对32个颅骨(64例)乙状窦后区进行了观测,并以星点、颞枕线、乳突前后缘为参考点,描述了该区域的体表投影。观测结果提示乙状窦后手术入路在颞枕线上距星点下方1.84cm,距乳突前垂直线(相当于耳后沟)2.2cm左右的范围内钻孔,既能充分暴露视野,也比较安全,可避免损伤乙状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学 体表投影 颅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