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流变学在儿科的应用
1
作者 王宏伟 程佩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9-100,共2页
一、基本概念和检查方法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和其流动成分流动变形规律的学科。临床血液流变学主要探讨各种疾病时血液流变行为的变化规律及它们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其临床基本概念是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一、基本概念和检查方法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和其流动成分流动变形规律的学科。临床血液流变学主要探讨各种疾病时血液流变行为的变化规律及它们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其临床基本概念是血液高粘滞综合征。根据病因不同可将血液高粘滞综合征为三类:①原发性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由于血液成分原发性流变性质异常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检测 儿科
下载PDF
骨盐含量测定及其在儿科的应用
2
作者 李堂 刘皖君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78-182,共5页
随着仪器性能和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骨盐含量(BMC)测定在儿科的应用日益广泛。BMC不但作为评价正常小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还有助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本文叙述了测定BMC的原理、各年龄组正常值以及不同奶方喂养和肾脏... 随着仪器性能和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骨盐含量(BMC)测定在儿科的应用日益广泛。BMC不但作为评价正常小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还有助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本文叙述了测定BMC的原理、各年龄组正常值以及不同奶方喂养和肾脏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低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对小儿BMC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盐 含量测定 儿科
下载PDF
用HBV-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儿科病房HBV传播危险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少明 董永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本文应用HBV-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综合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患儿HBV感染情况,以了解儿科病房内HBV传播的危险性,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
关键词 HBV-DNA 分子杂交技术 病毒传播
下载PDF
正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陈玲 刘皖君 +1 位作者 程念惠 刘锦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共2页
测定51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1~10天血清胆红素(SB),并对SB与围产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峰值平均为184±70μmol/L,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高峰出现在生后第4~5天,其中峰值≥205μmol/L和≥256μmol/L者分别为51.6%和21.9%,显著... 测定51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1~10天血清胆红素(SB),并对SB与围产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峰值平均为184±70μmol/L,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高峰出现在生后第4~5天,其中峰值≥205μmol/L和≥256μmol/L者分别为51.6%和21.9%,显著高于国外新生儿标准;母乳喂养、催产素促产和男性与SB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母妊高征、分娩方式等无显著相关。本文提供了正常新生儿SB动态变化值,为制定临床早期干预指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胆红素 动态变化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机理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董永绥 黄志华 +1 位作者 吴兰芬 张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6-27,共2页
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丙氨酸转氨酶(SALT)、肝脏大小,并对部分患儿检测了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十二指肠液中胆红素浓度。结果表明,茵栀黄注射液有显著的退黄作用,并能使肿大的肝脏缩小,而对细胞免... 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丙氨酸转氨酶(SALT)、肝脏大小,并对部分患儿检测了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十二指肠液中胆红素浓度。结果表明,茵栀黄注射液有显著的退黄作用,并能使肿大的肝脏缩小,而对细胞免疫障碍无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婴儿 肝炎综合征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志华 黄欣 +1 位作者 魏虹 蔡宝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0-31,共2页
为探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影响,对30例临床诊断的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影响,对十二指肠液胆红素影响,对胆汁和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影响。结果显示,微生... 为探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影响,对30例临床诊断的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影响,对十二指肠液胆红素影响,对胆汁和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影响。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减少十二指肠液和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量。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具有退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妈咪爱 母乳性黄疸 治疗
下载PDF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预后 被引量:12
7
作者 方峰 董永绥 +1 位作者 张明 李革 《武汉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13-14,共2页
巨细胞病毒(CMV)是我国婴儿肝炎的常见病原.严重的先天感染者,病死率高,并可致智力障碍、感觉神经性耳聋等后遗症.本文对1985年9月~1988年1月和1991年6月~1993年6月本科收治的102例婴儿CMV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30例病后12~40月随访结... 巨细胞病毒(CMV)是我国婴儿肝炎的常见病原.严重的先天感染者,病死率高,并可致智力障碍、感觉神经性耳聋等后遗症.本文对1985年9月~1988年1月和1991年6月~1993年6月本科收治的102例婴儿CMV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30例病后12~40月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巨细胞病毒 预后 婴后
下载PDF
穿心莲成分API_(0134)防治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衡生 王宏伟 +2 位作者 徐钦儒 刘桐林 匡裕久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84-386,共3页
建立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研究API0134对家兔血脂、超氧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作用以及对肾脏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API0134用药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建立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研究API0134对家兔血脂、超氧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作用以及对肾脏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API0134用药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LDL-C高于模型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MDA正常。用药组肾组织损害较轻。研究证实,API0134能够预防兔的高脂血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系膜细胞及基质的增殖,保护肾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高脂血症 系膜细胞增殖 API0134 肾炎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晓红 黄跃堂 刘皖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21-322,共2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探讨NO 和ET-1在HIE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24 例HIE患儿脑脊液NO和ET-1 水平,并与8 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HIE组患儿脑脊液NO 和ET-1 水...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探讨NO 和ET-1在HIE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24 例HIE患儿脑脊液NO和ET-1 水平,并与8 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HIE组患儿脑脊液NO 和ET-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中、重度HIE组患儿脑脊液NO 和ET-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HIE组(P< 0.05),头颅CT异常HIE患儿脑脊液ET-1 水平明显高于CT正常者(P< 0.01)。结论 NO和ET-1 参与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NO和E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诱导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凋亡和增殖抑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开颜 房崇芸 彭光洁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探讨氢化可的松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对 12例确诊的儿童 AITP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糖皮质激素处理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 ,并用Wst- 1(四氮唑盐 ... 探讨氢化可的松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对 12例确诊的儿童 AITP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糖皮质激素处理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 ,并用Wst- 1(四氮唑盐 )测定代表增殖的活细胞数。结果显示 ,激素处理组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活细胞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激素处理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高于处理前和正常对照组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 ,氢化可的松具有明显的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和增殖抑制作用 ,说明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诱导 AITP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和增殖抑制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淋巴细胞凋亡 抑制
下载PDF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虹 陈玲 +1 位作者 程念惠 刘皖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9-140,143,共3页
对武汉地区18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测定了出生后l~10d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深度(MCHC)等6项指标。资料表明:新生儿在出生... 对武汉地区18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测定了出生后l~10d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深度(MCHC)等6项指标。资料表明:新生儿在出生10d内Hb、RBC和HCT均持续下降,至第10天接近成人数值;MCV、MCH和MCHC诸值亦随日龄增长而下降,但在生后第10天仍明显高于婴幼儿和成人数值。以上数据与国外资料颇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 新生儿贫血
下载PDF
糖原累积病与丙氨酸转氨酶异常的关系:附10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正明 陶德定 +1 位作者 董永绥 官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0-391,共2页
糖原累积病是儿童肝脏肿大中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认为其主要临床特征(Ⅰ型)是肝肿大、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而肝功能(主要指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患儿ALT多数不正常。因此,搞清楚糖原累积病与ALT之... 糖原累积病是儿童肝脏肿大中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认为其主要临床特征(Ⅰ型)是肝肿大、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而肝功能(主要指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患儿ALT多数不正常。因此,搞清楚糖原累积病与ALT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们收治的lo例糖原累积病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儿童 丙氨酸转氨酶 ALT
下载PDF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全裕凤 常立文 +1 位作者 张国风 马丽亚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生后 3d的早产鼠随机分为Ⅰ .空气对照组 ,Ⅱ .高氧对照组 ,Ⅲ .高氧 +rhEpo组 ,Ⅳ .空气 +rhEpo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90 %氧 (O2 )中 ,rhEpo组自生后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生后 3d的早产鼠随机分为Ⅰ .空气对照组 ,Ⅱ .高氧对照组 ,Ⅲ .高氧 +rhEpo组 ,Ⅳ .空气 +rhEpo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90 %氧 (O2 )中 ,rhEpo组自生后 3d开始皮下注射rhEpo 80 0U/kg ,隔日 1次。分别于暴露 3d ,7d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还原型谷光甘肽 (GSH)、总蛋白、丙二醛 (MDA)、非血红素铁含量 ,并比较肺湿重 /干重(W /D)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①与空气组相比 ,高氧组高氧 3d时MDA含量显著增加 [(1.39± 0 .6 0 )nmol/mlvs (0 .35± 0 .2 2 )nmol/ml](P <0 .0 1) ;肺组织呈急性肺损伤病理改变。与空气组比较 ,高氧组 7d时非血红素铁、MDA、总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 [(10 9.31± 7.86 ) μg/dlvs (94.95± 10 .83) μg/dl,(1.5 3± 0 .39)nmol/mlvs(0 .30± 0 .13)nmol/ml,(0 .47± 0 .0 2 ) g/Lvs(0 .2 5± 0 .0 4) g/L](P <0 .0 1) ;肺W /D值升高 (5 .5 4± 0 .41vs 5 .0 0± 0 .15 ) (P <0 .0 5 ) ,肺病理改变加重出现肺纤维化趋势及结构紊乱。②高氧 +rhEpo组 3d时BALF中MDA为(0 .6 9± 0 .19)nmol/ml;7d时非血红素铁、MDA、总蛋白含量、肺W /D值分别为 (99.6 0± 8.2 1) μg/dl,(0 .80±0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早产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肺损伤 自由基理论
下载PDF
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小平 刘皖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测定85例窒息新生儿血清尿素氮、肌酐,电解质及尿pH和渗透压值,重度窒息者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重度窒息新生儿尿素氮及肌酐显著高于轻度窒息者,重度窒息新生儿氮质血症,急性肾衰和低钠血症发生率(50.0%、30.0%和37.5%)亦显著... 测定85例窒息新生儿血清尿素氮、肌酐,电解质及尿pH和渗透压值,重度窒息者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重度窒息新生儿尿素氮及肌酐显著高于轻度窒息者,重度窒息新生儿氮质血症,急性肾衰和低钠血症发生率(50.0%、30.0%和37.5%)亦显著高于轻度窒息者(17.8%、4.4%和15.6%)。窒息新生儿尿pH值增高而渗透压降低,重度窒息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肾衰竭 新生儿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峰 董永绥 +1 位作者 魏晴 刘双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74-474,共1页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研究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武汉430030方峰,董永绥,魏晴,刘双又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母婴传播中图法分类号R373.9,R714.12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1]。我们...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研究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武汉430030方峰,董永绥,魏晴,刘双又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母婴传播中图法分类号R373.9,R714.12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1]。我们自1988年1月至1990年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病毒传播 母婴传播
下载PDF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16
作者 罗小平 宁琴 刘皖君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1-24,共4页
正确处理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于降低围产期死亡率、预防和减少远期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 HIE 的治疗尚无统一认识,针对 HIE 的特异治疗首先是脑水肿的处理,包括巴比妥类、糖皮质激素和高渗制剂的使用等,但疗效均不肯定... 正确处理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于降低围产期死亡率、预防和减少远期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 HIE 的治疗尚无统一认识,针对 HIE 的特异治疗首先是脑水肿的处理,包括巴比妥类、糖皮质激素和高渗制剂的使用等,但疗效均不肯定。缺氧缺血性惊厥的治疗首选苯巴比妥。正在进行研究的药物包括氧自由基的抑制和清除荆、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 脑病
下载PDF
2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T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明 孔静宜 董永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对28例巨细胞病毒(CMV)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包括OKT_3、OKT_4的OKT_3检测,对其中15例作了临床症状与T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并与12例非病毒性婴肝及12例正常婴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MV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有较长时间的... 对28例巨细胞病毒(CMV)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包括OKT_3、OKT_4的OKT_3检测,对其中15例作了临床症状与T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并与12例非病毒性婴肝及12例正常婴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MV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有较长时间的T细胞亚群异常,这种异常与患儿病程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提出CMV婴儿肝炎综合征有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肝炎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大蒜素注射液治疗小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峰 李红 +1 位作者 崔雯 董永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88-90,共3页
目的:验证大蒜素注射液(简称大蒜素)是否具有抗巨细胞病毒(CMV)的效应。方法:(1)观察空斑抑制率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抗原(IEA)表达水平,在体外评价大蒜素对 HCMV 实验毒株 AD_(169)和临床分离毒株的作用。(2)从肝组织病理变化... 目的:验证大蒜素注射液(简称大蒜素)是否具有抗巨细胞病毒(CMV)的效应。方法:(1)观察空斑抑制率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抗原(IEA)表达水平,在体外评价大蒜素对 HCMV 实验毒株 AD_(169)和临床分离毒株的作用。(2)从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功能(sALT)和肝组织内病毒基因表达水平三方面评价大蒜素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肝炎模型小鼠的整体疗效。结果:(1)空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在细胞最大耐受浓度(MTC)时对 AD_(169)株的空斑抑制率达63.5%。用流式细胞仪评价 MTC 浓度大蒜素对 HCMV IEA 的抑制效应显示对7株临床分离毒株的抗原抑制率为43.3%~66.7%,平均58.4%,接近药物对 AD_(169)株的抑制效应(60.5%)。(2)6只接受药物治疗2周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和 sALT 异常程度明显低于未治疗模型组,肝组织内病毒基因表达水平亦明显低于后组。结论:大蒜素无论在体外细胞水平,还是在动物整体水平均具明显抗 CMV 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注射液 巨细胞病毒 肝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光洁 郭艺杰 +1 位作者 曹学兵 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6-377,共2页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65例不同病期AL患儿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7.32+4.31ng/ml)比较,初诊时急性期组(12.01±...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65例不同病期AL患儿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7.32+4.31ng/ml)比较,初诊时急性期组(12.01±4.40ng/ml)及复发组(12.59±2.79ng/ml)明显增高(P<0.01),完全缓解组(7.73±4.17ng/ml)则无明显差异(P>0.05)。对急性期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4^+降低,CD8^+增高,CD4^+/CD8^+比值降低。提示血清TNF-α水平可作为AL患儿疾病活动性、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患儿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儿童 肿瘤坏死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L-NAME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丽亚 常立文 全裕凤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研究 Nω-硝基 - L -精氨酸甲酯 (Nω- nitro- L - arginine methyl ester,L - NAME)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以探求内源性一氧化氮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生后 3d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 : .高氧对照组 , .高氧 +L- NAME组 , ... 研究 Nω-硝基 - L -精氨酸甲酯 (Nω- nitro- L - arginine methyl ester,L - NAME)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以探求内源性一氧化氮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生后 3d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 : .高氧对照组 , .高氧 +L- NAME组 , .空气对照组 , .空气 +L- NAME组。检测暴露 3d及 7d时各组的肺湿重 /干重比值 (W/ D)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 ,3d时 , 组的总蛋白和 W/ D值高于 组和 组 (均为 P<0 .0 1) ;7d时 , 组的 W/ D、总蛋白和 MDA均较 组增加 (P<0 .0 5、 0 .0 1和 0 .0 1) ,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 I组 (P<0 .0 1)。 组与 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类似 ,但 7d时无明显增生反应 ; 、 组无明显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L - NAME加重新生鼠高氧诱导的肺水肿及呼吸膜通透性 ,提示内源性一氧化氮在机体对抗高氧诱导的肺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高氧 肺损伤 L-NAME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