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在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4
1
作者 史秀娟 金彩霞 +4 位作者 田海滨 李姣 张陈 徐磊 吕立夏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4期637-640,共4页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价值引领,导致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课程思政是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基于医学教育的特有规律,我们以“健康中国2...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价值引领,导致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课程思政是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基于医学教育的特有规律,我们以“健康中国2030”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服务健康中国为指导,对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通过加强教师“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培训、建设生物化学的思政元素资料库、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密切关注国情社情,培养责任担当等,来自师生的反馈表明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生物化学教学已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也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物化学 医学生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临床医学专业代谢相关课程链中的实践:以同济大学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立夏 高芙蓉 +8 位作者 史秀娟 李姣 金彩霞 田海滨 张陈 杨红 徐晶莹 徐磊 李思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7期760-764,共5页
本研究以教育部发展新医科、"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导,在代谢相关的课程链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首先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培训,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其次,全面修订含有立德树人内涵的教学大纲、挖掘课... 本研究以教育部发展新医科、"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导,在代谢相关的课程链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首先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培训,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其次,全面修订含有立德树人内涵的教学大纲、挖掘课程思政的内容;最后,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链聚焦"物质代谢、糖尿病、肥胖和患者教育",基础-实践-临床层层递进,强化"预防、治疗和康养"相关的大健康理念,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实践表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开展是认可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已有机融合。将思政内容"基因式"植入专业课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成效在将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临床医学 物质代谢 患者教育
原文传递
嵌入式SPOC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姣 徐磊 +2 位作者 田海滨 徐国彤 吕立夏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1期1649-1652,共4页
随着后"慕课"时代的发展,基于"慕课"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悄然走进了实体课堂,在医学生整合课程"细胞的生物化学"中的"生物化学"模块引入SPOC教学模式,将在线资源与面授课堂相结合... 随着后"慕课"时代的发展,基于"慕课"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悄然走进了实体课堂,在医学生整合课程"细胞的生物化学"中的"生物化学"模块引入SPOC教学模式,将在线资源与面授课堂相结合,在实践中探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对基础医学教育的促进作用;学生从实践中获益匪浅,尤其是在联系临床实际问题理解和记忆生化基础知识方面,得到了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为医学生的"早临床"和学以致用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翻转课堂 生物化学 整合课程
下载PDF
低频磁场对洋葱根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歆 祝建 +3 位作者 钟季康 郝伟强 石红军 张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低频磁场对洋葱根的生长与细胞分裂的影响 ,以及由于磁场与热的共同作用对植物根及根尖细胞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对生长发育过程中洋葱根进行低频磁场 (5 0Hz,3.84mT)处理 ,对根的外部形态、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以及染色... 目的 探讨低频磁场对洋葱根的生长与细胞分裂的影响 ,以及由于磁场与热的共同作用对植物根及根尖细胞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对生长发育过程中洋葱根进行低频磁场 (5 0Hz,3.84mT)处理 ,对根的外部形态、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以及染色体形态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相同磁场强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洋葱根的生长及根尖细胞都产生一些差异。结论 温度对洋葱根的生长有较大影响。而磁场与温度的叠加效应在一定范围内 (5 0Hz ,3.84mT ,30℃ )才对洋葱根的生长及根尖细胞的增殖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根 磁场 热效应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精准医学实验在医学实验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5
作者 李姣 贾松 +3 位作者 许洁 徐磊 徐国彤 吕立夏 《实验室科学》 2018年第2期15-18,共4页
精准医学代表了一种生命医学发展的方向,将精准医学实验融入到医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学生通过抽提自身基因组DNA,以及荧光定量PCR分析乙醛脱氢酶2(ALDH2)的基因多态性,同时结合心绞痛的临床用药硝酸甘油,初步根据ALDH2的多态性来分... 精准医学代表了一种生命医学发展的方向,将精准医学实验融入到医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学生通过抽提自身基因组DNA,以及荧光定量PCR分析乙醛脱氢酶2(ALDH2)的基因多态性,同时结合心绞痛的临床用药硝酸甘油,初步根据ALDH2的多态性来分析硝酸甘油对缓解个体心绞痛的药效作用。结合精准医学的理念和分子生物学的前沿技术激发学生的思考,更好地理解个体化医疗的方法和意义,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乙醛脱氢酶2 硝酸甘油 分子生物学实验
下载PDF
墨兰组织培养中原球茎的形态解剖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祝建 张军 +3 位作者 石红军 谢良生 李开良 赵勇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50,共4页
通过对墨兰 (Cymidiumsinense)组织培养中原球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观察研究 ,发现墨兰茎尖组织培养中产生的原球茎和丛生型原球茎虽外形差别较大 ,但内部结构都具有根的典型特征 .芽的分生组织可以在原球茎表层、丛生型原球茎或其顶... 通过对墨兰 (Cymidiumsinense)组织培养中原球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观察研究 ,发现墨兰茎尖组织培养中产生的原球茎和丛生型原球茎虽外形差别较大 ,但内部结构都具有根的典型特征 .芽的分生组织可以在原球茎表层、丛生型原球茎或其顶端发生 .芽的顶端分生组织与随后产生的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共同构成胚状结构 ,其形态与种子胚相似 .由于墨兰组培中先后产生的原球茎和丛生型原球茎其内部结构都属典型的根结构 ,故称之为原球茎值得商榷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兰 原球茎 形态发生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Ni_2O_3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敬 刘艺敏 +2 位作者 张军 祝寿嵩 蔡梅雪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7-239,共3页
为了探讨三氧化二镍 (Ni2 O3)诱导人肺成纤维 (HL F)细胞恶性转化作用以及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 ,用不同浓度的 Ni2 O3在体外多次处理 HL F细胞 ,利用刀豆凝集素 A(Con A)凝集实验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进行转化细胞的恶性鉴... 为了探讨三氧化二镍 (Ni2 O3)诱导人肺成纤维 (HL F)细胞恶性转化作用以及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 ,用不同浓度的 Ni2 O3在体外多次处理 HL F细胞 ,利用刀豆凝集素 A(Con A)凝集实验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进行转化细胞的恶性鉴定 ;同时添加β-胡萝卜素 (5 .4mg/ L )和维生素 C的食物 (1.8mg/ L ) ,观察对 Ni2 O3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Ni2 O3(0 .5~ 2 .0 mg/ L)可诱导 HL F恶性转化 ,转化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排列紊乱 ,失去接触抑制 ,呈交叉重叠生长 ,转化率呈剂量 -效应关系。转化细胞可被低浓度 Con A凝集 ,并在软琼脂内生长。添加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C的处理组比单用 Ni2 O3 组的转化率显著下降 (P<0 .0 5 ) ,处理后细胞 Con A凝集反应阴性 ,不能在软琼脂内生长。结论认为 Ni2 O3有较强的诱导 HL F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 ,具有致癌性。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C对于镍诱导 HL F恶性转化具有保护作用 ,提示职业接触镍的人群有必要在膳食中增加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C,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肺成纤维细胞 Β-胡萝卜素 肺肿瘤
下载PDF
硒和维生素E抑制镍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的转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敬 刘艺敏 +2 位作者 张军 祝寿嵩 蔡梅雪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 : 探讨三氧化二镍 ( Ni2 O3)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 ( HLF)恶性转化以及硒和维生素 E的抑制作用。方法 : 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 Ni2 O3处理 HLF细胞 4次 ,利用刀豆凝集素 A( Con A)凝集试验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进行转化细胞的恶性鉴... 目的 : 探讨三氧化二镍 ( Ni2 O3)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 ( HLF)恶性转化以及硒和维生素 E的抑制作用。方法 : 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 Ni2 O3处理 HLF细胞 4次 ,利用刀豆凝集素 A( Con A)凝集试验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进行转化细胞的恶性鉴定 ;同时添加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观察其对 Ni2 O3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 : Ni2 O3可诱导 HLF恶性转化 ,转化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排列紊乱 ,失去接触抑制 ,呈交叉重叠生长 ,转化率呈剂量 -反应关系。转化细胞可被低浓度 ConA凝集 ,并在软琼脂内生长。添加硒和维生素 E的处理组与 Ni2 O3组比较 ,转化率显著下降 ( P<0 .0 5 ) ,处理后细胞 Con A凝集反应阴性 ,不能在软琼脂内生长。结论 :  Ni2 O3有较强的诱导HLF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 ,具有致癌性。硒和维生素 E对于镍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镍 维生素E 细胞转化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大鼠小脑部分表达序列标签的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学礼 吕立夏 +2 位作者 徐磊 杨翠香 王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7-850,共4页
目的 :为了获取大鼠小脑特异表达的cDNA序列 ,筛选新的EST基因片段 ,以便进一步获取有意义的cDNA全基因。方法 :以大鼠大脑、脑干mRNA逆转录cDNA作为driver (驱动 )cDNA ,大鼠小脑mRNA逆转录cDNA作为tester(测试 )cDNA ,经消减杂交法 ,... 目的 :为了获取大鼠小脑特异表达的cDNA序列 ,筛选新的EST基因片段 ,以便进一步获取有意义的cDNA全基因。方法 :以大鼠大脑、脑干mRNA逆转录cDNA作为driver (驱动 )cDNA ,大鼠小脑mRNA逆转录cDNA作为tester(测试 )cDNA ,经消减杂交法 ,消除与大脑及脑干相同的cDNA ,并富集低丰度基因 ,从而获得大鼠小脑特异表达基因片段 ,以及低表达基因片段 ,克隆制备成大鼠小脑特异表达cDNA文库。结果 :共挑选出 32个阳性克隆质粒 ,测序得到 34个不同基因片段的序列。最后用反Northern杂交去除假阳性 ,筛选出 8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cDNA基因片段。同时 ,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较 ,发现 13个新的EST序列 ,并申请获得基因序列号(AW2 8846 1-AW2 88474)。结论 :抑制消减杂交法是一种筛选特异表达基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 遗传 杂交 表达序列标签 小脑 大鼠 鉴定 基因特异表达 CDNA
下载PDF
一种简便实用的原生动物分离和计数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峰 张军 +3 位作者 李文芳 牛小敏 钱呈睿 余跃天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原生动物 草履虫 计数方法 纯系分离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吡咯烷和维生素C对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胰肝细胞粘附分子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学礼 李永渝 +3 位作者 杨翠香 张红 姚红 朱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31-1336,共6页
目的 :探讨二硫代氨基吡咯烷 (PDTC)和维生素C(VitC)对急性胰腺炎 (AP)模型大鼠胰腺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Mn -SOD ,Cu ,Zn -SOD)和细胞粘附分子 (ICAM - 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十二指肠壁进入胰管开口处 ,逆行加压注入 3%牛... 目的 :探讨二硫代氨基吡咯烷 (PDTC)和维生素C(VitC)对急性胰腺炎 (AP)模型大鼠胰腺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Mn -SOD ,Cu ,Zn -SOD)和细胞粘附分子 (ICAM - 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十二指肠壁进入胰管开口处 ,逆行加压注入 3%牛磺脱氧胆酸钠复制大鼠AP模型。模型随机分为 3组 :AP +生理盐水 (NS)组、AP +PDTC组和AP +VitC组 ,并在复制模型手术后 10min和 5h按分组给药。另设假手术组。各实验组于术后 1、5、10h取胰腺和肝脏 ,采用RT -PCR方法测定其ICAM - 1及Mn -SOD、Cu ,Zn -SOD的表达。结果 :AP +NS组胰腺和肝脏ICAM - 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胰腺Cu ,Zn -SOD表达低于假手术组 (P <0 0 5 )。AP +PDTC组和AP +VitC组胰腺Mn -SOD、Cu ,Zn -SOD表达高于AP +NS组 (P <0 0 5 ,P <0 0 1)。AP +PDTC组胰肝ICAM - 1表达低于AP+NS组 (P <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 ,PDTC和VitC缓解AP的作用机制在于不仅它们自身是抗氧化剂 ,而且它们促进SOD的表达 ,同时PDTC还具有抑制ICAM - 1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粘附分子1 超氧化物歧化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大鼠
下载PDF
维生素E对染镍肺泡巨噬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敬 刘艺敏 +3 位作者 张军 杜志娜 罗裕 王勇攀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E拮抗镍所致细胞毒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 ,观察维生素E对染镍肺泡巨噬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 [结果 ]在体外染镍肺泡巨噬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 [目的 ]探讨维生素E拮抗镍所致细胞毒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 ,观察维生素E对染镍肺泡巨噬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 [结果 ]在体外染镍肺泡巨噬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2 5、5 0或 10 0 μmol/L)可提高肺泡巨噬细胞内SOD活性 ,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维生素E能显著抑制MDA生成量 ,其中以 5 0和 10 0 μmol/L浓度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镍可增加细胞脂质过氧化 ,维生素E具有拮抗镍所致细胞毒性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环境毒理
下载PDF
茶多酚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峰 张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研究不同浓度茶多酚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抑制和杀灭的作用。用细胞生长曲线观察不同剂量的茶多酚对EJ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检测细胞凋亡还是死亡。结果表明:细胞生长曲线证实茶多酚对EJ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 研究不同浓度茶多酚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抑制和杀灭的作用。用细胞生长曲线观察不同剂量的茶多酚对EJ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检测细胞凋亡还是死亡。结果表明:细胞生长曲线证实茶多酚对EJ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与茶多酚浓度呈正相关;125~500μg/ml浓度茶多酚琼脂糖凝胶电泳呈典型的“梯状电泳(DNAladder)带;茶多酚在浓度1000μg/ml时,人膀胱癌EJ细胞被杀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膀胱癌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茶叶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和VC对K562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军 赵燕 +3 位作者 张敬 石红军 郭峰 蔡梅雪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研究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白血病细胞中c-myc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株K5 6 2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β -胡萝卜素和VC ,培养 2 4h、4 8h、72h后 ,利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两种微营养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目的 研究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白血病细胞中c-myc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株K5 6 2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β -胡萝卜素和VC ,培养 2 4h、4 8h、72h后 ,利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两种微营养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同时取作用 2 4h的细胞利用Northern印迹杂交检测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 结果 VC(5、10、10 0 μmol/L)对K5 6 2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而且低浓度的VC(5 μmol/L)对K5 6 2细胞的抑制作用出现较早。β -胡萝卜素 3个剂量组 (10、5 0、10 0 μmol/L)均可抑制K5 6 2细胞增殖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VC(5 μmol/L)和β -胡萝卜素 (5 0 μmol/L)均能诱导K5 6 2细胞凋亡。VC(5 μmol/L)对K5 6 2细胞内c -myc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 (P >0 0 5 )。β -胡萝卜素 (5 0 μmol/L)对K5 6 2细胞内c -myc的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 (P <0 0 5 )。 结论 VC抑制K5 6 2细胞增殖的效应与c-myc的表达无关。β -胡萝卜素可能通过上调c -myc基因的表达 ,进一步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维生素C 细胞凋亡 NORTHERN印迹 白血病
下载PDF
清胰汤Ⅱ号冲剂对急性胰腺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敏 林思思 +3 位作者 沈利 张瑞琴 兑丹华 李永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探讨清胰汤Ⅱ号冲剂(QYT)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C57BL/6小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3组。AP组和AP+QYT组首先经腹腔注射雨蛙肽(50μg/kg)及脂多糖(10 mg/kg)复制重症AP模型,AP组... 目的:探讨清胰汤Ⅱ号冲剂(QYT)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C57BL/6小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3组。AP组和AP+QYT组首先经腹腔注射雨蛙肽(50μg/kg)及脂多糖(10 mg/kg)复制重症AP模型,AP组小鼠给予饮用水灌胃,AP+QYT组给予QYT灌胃;正常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及饮用水灌胃。于末次注药后3 h麻醉处死动物。检测和分析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肠道细菌总数和分类、Peyer’s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血浆淀粉酶、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以及胰腺和肺脏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小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肠道细菌数量、血浆淀粉酶活性、IL-6及MCP-1水平、胰和肺组织的MPO活性都有明显升高(P<0.05);QYT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AP时相关指标的变化(P<0.05)。小肠Peyer’s结数量在各组无明显差异,但AP组的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且,AP组和AP+QYT组,尤其是后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清胰汤II号冲剂对雨蛙肽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内细菌的清除和调节肠道T淋巴细胞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胰汤Ⅱ号冲剂 急性胰腺炎 炎症介质 肠道菌群 Peyer’s集合淋巴结
下载PDF
维生素C对肺泡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军 张敬 +3 位作者 刘艺敏 王勇攀 杜志娜 罗裕 《职业与健康》 CAS 2002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C拮抗镍所致细胞毒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维生素C对染镍肺泡巨噬细胞包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体外染镍肺泡巨噬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维... 目的 探讨维生素C拮抗镍所致细胞毒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维生素C对染镍肺泡巨噬细胞包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体外染镍肺泡巨噬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25,50和100μmol/L)可提高肺泡巨噬细胞内SOD活性,具剂量反应关系。维生素C能显著抑制MDA生成量,其中以50和100μmol/L浓度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镍可致细胞脂质过氧化,维生素C具有拮抗镍所致细胞毒性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巨噬细胞 抗氧化酶 维生素C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维生素C对染镍肺泡巨噬细胞iNOS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军 张敬 +4 位作者 石红军 刘艺敏 孟宪莹 温伟彬 郝颖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90-792,共3页
目的 探讨镍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基因诱导表达中的作用 ,以及维生素C对巨噬细胞iNOS诱导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测定在维生素C(2 5 ,50 ,1 0 0 μmol/L)作用下 ,体外染镍肺泡巨噬细... 目的 探讨镍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基因诱导表达中的作用 ,以及维生素C对巨噬细胞iNOS诱导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测定在维生素C(2 5 ,50 ,1 0 0 μmol/L)作用下 ,体外染镍肺泡巨噬细胞的存活率及活力。同时观察细胞内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和活性氧的产生 ,以及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力的变化。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iNOSmRNA的表达。结果 在体外染镍肺泡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后可提高该细胞的存活率和活力 ,可减少NO和活性氧的产生 ,降低NOS和活性 ,还可抑制镍诱导的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镍可通过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NOS基因表达 ,产生大量NO ,导致细胞脂质过氧化 ,而维生素C可通过抑制iNOSmR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活性氧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茶多酚对染镍细胞脂质过氧化及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敬 张军 +3 位作者 石红军 李卓权 郭超 郭俊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6-169,共4页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茶多酚对染镍(Ni2O3,5mg/L)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检测三氧化二镍对人肺成纤维细胞...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茶多酚对染镍(Ni2O3,5mg/L)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检测三氧化二镍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LF)的DNA损伤作用以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体外染镍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茶多酚(125,250和500mg/L)可提高肺泡巨噬细胞内SOD活性,且能显著抑制MDA生成量。镍处理的HLF细胞DNA损伤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Ni2O3+ 茶多酚(TP,250mg/L)处理组DNA损伤程度低于Ni组(p<0.01)。镍可增加细胞脂质过氧化,茶多酚具有拮抗镍导致细胞毒性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功能有关。茶多酚还可以拮抗镍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脂质过氧化 DNA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镍处理 肺泡巨噬细胞膜 抗氧化 毒性
下载PDF
镍化合物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敬 张军 石红军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4-206,281,共4页
目的研究不溶性镍盐(Ni3S2和Ni2O3)和水溶性镍盐(NiSO4)对细胞DNA的损伤状况,为镍致癌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不同浓度Ni3S2、Ni2O3和NiSO4处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lungfibroblast,HLF),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 目的研究不溶性镍盐(Ni3S2和Ni2O3)和水溶性镍盐(NiSO4)对细胞DNA的损伤状况,为镍致癌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不同浓度Ni3S2、Ni2O3和NiSO4处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lungfibroblast,HLF),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镍处理各组的HLF细胞较阴性对照组细胞DNA损伤程度增高(P<0.01),彗星尾矩增大(P<0.01),有一定的剂量-反应趋势。结论3种镍化合物均可引起细胞DNA损伤,不溶性镍盐的损伤强度大于水溶性的镍盐。DNA损伤是镍化合物致癌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DNA损伤 彗星试验
下载PDF
偏头痛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翠云 张军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CAS 2005年第3期173-176,179,共5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的疾病,在总人口中约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受到影响。到目前为止,该疾病还缺乏生物学、放射学等客观的诊断标准,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体征。1988年,世界头痛协会(HIS)将不同类型的偏头痛进行了划分,其...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的疾病,在总人口中约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受到影响。到目前为止,该疾病还缺乏生物学、放射学等客观的诊断标准,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体征。1988年,世界头痛协会(HIS)将不同类型的偏头痛进行了划分,其中主要包含两大类:有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withoura,MA)和无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withoutoura,MO)。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遗传学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家族偏瘫性偏头痛(familialhemiplegicmigraine,FHM)是惟一已知相关遗传学特征和致病基因的偏头痛,影响MO和MA等普通型偏头痛的基因型和基因数量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与偏头痛相关的多种因素和候选基因,并重点阐述了遗传因素较强的亚型FHM的已知基因CACNA1A、ATP1A2以及FHM可能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家族偏瘫性偏头痛 遗传 普通型偏头痛 遗传学研究 分子 致病基因 遗传学特征 神经系统 临床体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