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中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的分析测试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石璐 周雪飞 +1 位作者 张亚雷 顾国维 《净水技术》 CAS 2008年第5期56-63,共8页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在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土壤、污泥中普遍检出,其质量浓度通常在ng/L~μg/L水平。环境样品中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需进行多步骤处理,如提取富集和衍生化以及净化等,PPCPs常用的分析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在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土壤、污泥中普遍检出,其质量浓度通常在ng/L~μg/L水平。环境样品中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需进行多步骤处理,如提取富集和衍生化以及净化等,PPCPs常用的分析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双质谱、液相色谱双质谱等,论文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固相萃取是最常用的富集方法,液相色谱双质谱由于不需要衍生化在环境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开发对多种物质同时识别并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的分析方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 测定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双质谱
下载PDF
Fe^(3+)和Br^-对饮用水氯消毒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志良 王静 +2 位作者 葛元新 马红梅 赵建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4-1267,共4页
以腐殖酸模拟天然水体中的活性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研究了含腐殖酸水样中溴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对氯消毒反应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量和相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样中的溴离子浓度增加将增加溴代三卤甲烷和总三卤甲烷... 以腐殖酸模拟天然水体中的活性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研究了含腐殖酸水样中溴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对氯消毒反应过程中挥发性卤代烃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量和相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样中的溴离子浓度增加将增加溴代三卤甲烷和总三卤甲烷的生成量,在Br-离子浓度1.0 mg/L时,THMs的总量为不含Br-时的2.7倍;当水样中含有溴离子时,在偏酸性条件下三价铁对三卤甲烷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偏碱性条件下三价铁离子提高了溴离子与腐殖酸的反应活性,从而提高了三卤甲烷的生成总量.Fe3+浓度为5 mg/L时,三溴甲烷的生成量与无Fe3+存在时相比,由51.7μg/L增加到79.4μg/L,增加幅度达54%,THMs的总量从113.49μg/L增加到162.09μg/L.溴离子对饮用水的安全性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溴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共存于偏碱性环境中时对加氯消毒后饮用水的致癌风险的影响显著增大,当Br-含量为0.2 mg/L、Fe3+含量为5 mg/L时,在pH为6和8的条件下,致癌风险比饮用水中不含Br-和Fe3+时分别增加2.5和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卤甲烷 饮用水 消毒 FE^3+ Br^- 腐殖酸
下载PDF
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DOM光谱特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沈烁 王育来 +1 位作者 杨长明 杨殿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51-2361,共11页
在南淝河15个排口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在测定了其中溶解性有机碳(SDOC)含量的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并结合 PARAFAC 模型对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组分和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南淝... 在南淝河15个排口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在测定了其中溶解性有机碳(SDOC)含量的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并结合 PARAFAC 模型对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组分和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SDOC的含量在0.28~0.95g/kg之间,平均为0.63g/kg;老城区采样点沉积物SDOC明显高于其他河段,特别是靠近污水厂尾水排放口沉积物SDOC明显高于其他采样点.南淝河沉积物紫外-可见光吸收系数aλ可以很好表征沉积物DOM含量相对大小,而光谱斜率S275-295和光谱斜率比SR反映出各采样点沉积物DOM中自生源组分的差异;利用PARAFAC模型解析出DOM四种荧光组分,其中较老的自生源腐殖质C2和新近类蛋白C4所占比例高.南淝河不同排口沉积物DOM自生源组分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老城区排口沉积物DOM以自生源组分为主,而上游排口沉积物DOM陆源组分所占比例较高,雨污排口和污水厂尾水排口虽以自生源为主,但陆源的贡献不可忽略.结果表明,光谱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表征城市河道不同排口污染源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淝河 污水排口 表层沉积物 溶解性有机质(DOM)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GC-ECD法快速测定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葛元新 朱志良 +2 位作者 马红梅 袁园 赵建夫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29,共4页
通过优化卤乙酸衍生化条件、改进色谱条件,建立了一种利用短程色谱柱快速测 定饮用水中5种卤乙酸的GC-ECD方法。方法的特点是色谱程序简单、运行时间短,色谱运行时间仅为10.8min,远少于通常的运行时间。方法的检出限较低,精密度较... 通过优化卤乙酸衍生化条件、改进色谱条件,建立了一种利用短程色谱柱快速测 定饮用水中5种卤乙酸的GC-ECD方法。方法的特点是色谱程序简单、运行时间短,色谱运行时间仅为10.8min,远少于通常的运行时间。方法的检出限较低,精密度较好,除MCAA外,MBAA、DCAA、TCAA和DBAA的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46μg/L和4%(n=7);5种卤乙酸的加标回收率在86.6%~109.3%之间,满足EPA 6251B标准方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乙酸 饮用水 GC-ECD 短程色谱柱 衍生
下载PDF
硝酸钙对底泥有机物及氮磷迁移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建伟 朱志良 赵建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3,共6页
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底泥,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Ca(NO3)2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及有机物迁移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硝酸钙会使底泥有机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且硝酸钙投加量越多,底泥有机质减少的越多。投加硝酸钙加剧了底泥氨氮的释... 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底泥,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Ca(NO3)2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及有机物迁移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硝酸钙会使底泥有机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且硝酸钙投加量越多,底泥有机质减少的越多。投加硝酸钙加剧了底泥氨氮的释放,投加量越多,底泥氨氮的释放速率越快。厌氧状态下底泥会释放出磷,而投加硝酸钙则可以抑制底泥磷的释放,并且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有效持续时间随硝酸钙投加量的增加而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有机物 氮磷 迁移循环 硝酸钙
下载PDF
附加电场对中空纤维膜污染的减缓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商冉 邓慧萍 +1 位作者 赵纯 方火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新型附加电场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实验室研究,探讨了电场对缓解微滤膜污染的作用.在恒定流量下过滤含有20mg/L腐殖酸的原水,无电压时,跨膜压力从0.0200MPa上升到0.0300MPa耗时2h,而施加60V电压时该时间段延长至10h.研究表明,原水... 通过对新型附加电场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实验室研究,探讨了电场对缓解微滤膜污染的作用.在恒定流量下过滤含有20mg/L腐殖酸的原水,无电压时,跨膜压力从0.0200MPa上升到0.0300MPa耗时2h,而施加60V电压时该时间段延长至10h.研究表明,原水中的腐殖酸在电场中发生电泳迁移,减少了向膜表面的移动,其对膜的污染被减缓;同时腐殖酸在电场中发生凝聚现象,沉积在膜表面形成疏松的滤饼层,是跨膜压力增加缓慢的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膜 电场 膜污染 腐殖酸 电场膜滤
下载PDF
南淝河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长明 吴亚琼 +1 位作者 王育来 郭韵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52-3561,共10页
为了探讨南淝河不同河段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差异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在对南淝河不同土地利用区域河段表层沉积物的主要理化指标(pH、CEC、TOC、DOC、氮分级形态)进行分析基础上,重点通过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 为了探讨南淝河不同河段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差异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在对南淝河不同土地利用区域河段表层沉积物的主要理化指标(pH、CEC、TOC、DOC、氮分级形态)进行分析基础上,重点通过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冗余分析(RDA)方法探讨了导致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门水平下优势细菌种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纲水平下除未分类外主要是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梭状芽胞杆菌纲(Clostrid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此外ε-变形菌纲(Epsilonproteobacteria)主要在南淝河下游采样点被检测到,说明其在南淝河沉积物生态系统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属水平下大多为未分类序列,长绳菌属(Longilinea)和芽孢杆菌属(Bellilinea)有优势地位.南淝河不同河段所在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会导致污染物类型、污染源强和沉积物理化指标的不同,进而影响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中游城区和工业区段的细菌多样性整体上高于上、下游;RDA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CEC、TOC、DOC、TP、WAEF-N和IEF-N是导致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受TP影响较大,绿弯菌门则受弱酸浸取态氮(WAEF-N)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淝河 表层沉积物 细菌群落结构 MiSeq高通量测序 冗余分析(RDA)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对2,4,6-三氯酚的吸附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振中 邓慧萍 詹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7,141,共7页
比较研究了5种活性炭(GAC0、GACH、GACF、GACF1M1、GACF1M3)对2,4,6-三氯酚(2,4,6-TCP)的去除效果,发现GACF1M3有最佳的TCP吸附能力;5种活性炭对TCP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60、178、207、194和238 mg/g。着重研究了GACF1M3对TCP的吸附过程。... 比较研究了5种活性炭(GAC0、GACH、GACF、GACF1M1、GACF1M3)对2,4,6-三氯酚(2,4,6-TCP)的去除效果,发现GACF1M3有最佳的TCP吸附能力;5种活性炭对TCP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60、178、207、194和238 mg/g。着重研究了GACF1M3对TCP的吸附过程。随着TCP初始浓度的增加,TCP的吸附量也相应增加;温度的改变,会影响TCP的去除率,温度从30℃增加到45℃时,相同条件下的TCP的去除率稍有下降;活性炭的投加量对TCP的去除也有较明显的影响,投加量从10 mg到500 mg,TCP的去除效果明显增强。微酸性的pH值,有利于GACF1M3吸附TCP。在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拟二级反应动力学能较好的模拟反应过程。通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实验,观察GACF1M3的表面形貌并确定表面负载金属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Fe3O4、Mn3O4、FeOxMnO(1-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2 4 6-三氯酚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负载铁锰氧化物的活性炭除砷酸盐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振中 邓慧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7-1322,共6页
为了提高活性炭对水中的砷酸盐的去除能力,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2种负载铁锰氧化物的改性活性炭(FM-GAC-1,FM-GAC-2).测定了2种改性活性炭表面的零点电荷、酸碱官能团以及金属溶出量.研究2种改性活性炭去除五价砷的吸附等温线和反应动力学... 为了提高活性炭对水中的砷酸盐的去除能力,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2种负载铁锰氧化物的改性活性炭(FM-GAC-1,FM-GAC-2).测定了2种改性活性炭表面的零点电荷、酸碱官能团以及金属溶出量.研究2种改性活性炭去除五价砷的吸附等温线和反应动力学,考察pH值、水中共存离子对其去除五价砷的影响.结果表明,FM-GAC-1和FM-GAC-2表面的零点电荷分别为6.7、6.0;酸性官能团的含量分别为2mmol·g-1、1.667mmol·g-1,碱性官能团的含量分别为1.3mmol·g-1、2.06mmol·g-1;pH值在近中性时金属溶出率最低.在25℃时,FM-GAC-1和FM-GAC-2对五价砷的吸附容量分别为28.87mg·g-1和30.32mg·g-1,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容量略有下降.吸附速率采用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拟合效果最好,化学反应步骤是改性活性炭除砷的限速步骤.pH值偏酸性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水体中SiO32-、PO43-对两者吸附砷酸盐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酸盐 活性炭 吸附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模拟效果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丽君 李怀正 +3 位作者 董梦珂 陈珂莉 张婧 李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5-62,共8页
SWMM模型由美国EPA研发,目前已成为排水系统溢流模拟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国内外排水系统内涝防治、溢流污染控制、低影响开发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对SWMM模型的GIS空间参数、物理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对降雨... SWMM模型由美国EPA研发,目前已成为排水系统溢流模拟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国内外排水系统内涝防治、溢流污染控制、低影响开发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对SWMM模型的GIS空间参数、物理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对降雨数据、管网基流数据边界条件的选取进行讨论,并对SWMM模型在排水系统溢流量、溢流峰值、溢流负荷的模拟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SWMM模型在模拟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评述,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为后续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模拟参数选择及率定验证提供数据分析基础,对SWMM模型的深入应用与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模型 参数 敏感性 溢流污染
原文传递
应用正交设计与BP网络优化制备改性活性炭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振中 邓慧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4-708,共5页
采用FeCl2·4H2O和KMnO4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为获取高效的三价砷去除率,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活性炭的改性方案.以FeCl2·4H2O和KMnO4的摩尔总浓度、FeCl2·4H2O和KMnO4物质的量比、水浴温度、干燥温度为正交... 采用FeCl2·4H2O和KMnO4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为获取高效的三价砷去除率,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结合BP神经网络优化活性炭的改性方案.以FeCl2·4H2O和KMnO4的摩尔总浓度、FeCl2·4H2O和KMnO4物质的量比、水浴温度、干燥温度为正交实验设计因子,每个因子各取5个水平,以三价砷的去除率为目标因子,编制4因素5水平正交设计表.结合BP网络强大的函数拟合功能,以正交设计表中4因素为网络输入层,以三价砷去除率为网络输出层,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进行预测和优选,得到最佳的活性炭改性方案.即FeCl2·4H2O和KMnO4的摩尔总浓度为0.12mol·L-1,物质的量比为3∶1,水浴温度45℃,干燥温度190℃.此时三价砷的去除率为0.765,与网络预测值0.788相差3.00%.运用X射线衍射及SEM电镜扫描技术对最佳条件下的改性活性炭进行表面性能研究,并测定活性炭表面的铁锰的负载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活性炭 三价砷 正交设计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与H_2O_2联用去除三氯酚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振中 邓慧萍 陶美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39-5143,共5页
采用负载铁锰氧化物的活性炭与H2O2联用形成类芬顿系统,对2,4,6-三氯酚进行去除分析。分别采用拟一级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发现TCP的降解采用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拟合效果更佳。H2O2的初始浓度不同,动力学系数k值也不相... 采用负载铁锰氧化物的活性炭与H2O2联用形成类芬顿系统,对2,4,6-三氯酚进行去除分析。分别采用拟一级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发现TCP的降解采用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拟合效果更佳。H2O2的初始浓度不同,动力学系数k值也不相同。由于TCP的降解与催化H2O2所产生的OH·浓度直接相关,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TCP的降解相应增加。然而,当H2O2的浓度继续增加时,k的值反而呈下降趋势。为进一步研究TCP降解机理,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对其降解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对[TCP]-1/kapp进行拟合,当H2O2浓度分别为0.4和4 mg/L时,其相关系数为0.943和0.989,即相关性较好。表明TCP和GACF1M3表面的吸附和由羟基引起的氧化反应的相互作用决定整个反应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2 4 6-三氯酚 动力学
下载PDF
微污染水源水ClO_2消毒中ClO_2^-的来源与控制技术
13
作者 葛元新 朱志良 +1 位作者 马红梅 赵建夫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6年第6期17-19,40,共4页
综述了ClO2消毒微污染水源水的主要无机副产物ClO2-的来源,ClO2-的产生前控制和生成后去除等方法,以减少ClO2-在饮用水中的含量。并提出了氯气氧化控制饮用水中ClO2-含量的新方法。
关键词 微污染水源水 亚氯酸盐 二氧化氯 氯气氧化法
下载PDF
PCR-DGGE分析合肥市塘西河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沈烁 杨长明 成水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7,共8页
微生物在城市内河沉积物物质循环和污染物释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群落结构特征可作为评价城市河流入河污染负荷大小以及城市河流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合肥滨湖新区塘西河不同河段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微生物在城市内河沉积物物质循环和污染物释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群落结构特征可作为评价城市河流入河污染负荷大小以及城市河流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合肥滨湖新区塘西河不同河段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对DGGE图谱中15条主要条带进行回收、扩增和测序对比,然后对采样点进行UPGMA聚类分析.同时,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检验和冗余分析(RDA)方法,探讨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理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塘西河不同采样点DGGE图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上游DGGE图谱条带数量多(平均大约为30条),但各条带的亮度差异不明显;中游条带数量少,平均仅为18条,但某些条带亮度大,表明该采样点沉积物中存在某些优势菌群;下游条带数量介于上游和中游之间,但也存在某些亮度较大的条带;上游采样点沉积物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3.31,明显高于中游采样点,也略高于下游采样点.15个序列中,10个与Gen Bank中已登录的序列同源性高于98%,1个同源性为97%,4个相似的目前尚未获得纯培养;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塘西河表层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Monte Carlo检验和RDA分析结果显示,离子交换态氮(IEF-N)对沉积物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起到主导作用(特征值为0.188,P=0.134).结合塘西河水生植物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塘西河水生植被栽种对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丰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植被种类的影响作用较植被盖度更为明显.以上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可以很好地表征塘西河流域城镇化程度以及生态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西河 表层沉积物 离子交换态氮(IEF-N) 微生物群落 PCR-DGGE 冗余分析(RDA)
原文传递
合肥市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沈烁 杨长明 杨殿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704-3710,共7页
对合肥市南淝河不同排口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并采用修正后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和钼锑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的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铁/铝磷(Fe/Al-P)和钙磷(Ca-P),同时分析了各形态磷之间以及与沉积物有机质之间... 对合肥市南淝河不同排口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并采用修正后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和钼锑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的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铁/铝磷(Fe/Al-P)和钙磷(Ca-P),同时分析了各形态磷之间以及与沉积物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由于各排口附近不同的水动力条件,污染状况以及沉积环境,各排口表层沉积物总磷(TP)的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其值在771.23~3 065.36 mg/kg之间,除二里河排口(S15)沉积物磷以钙磷(CaP)为主外,其他采样点表层沉积物磷均以铁/铝磷(Fe/Al-P)为主,各形态P的最低值均在位于南淝河上游的S4点,TP、IP、Fe/Al-P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位于望塘污水厂排口下游60 m处的S6点,潜在释放磷比例最大值在南淝河上游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较大的S3点。沉积物各形态磷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各形态磷与有机质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南淝河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受排口类型影响显著,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可能是受纳水体沉积物重要的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淝河 不同排口 表层沉积物 不同磷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