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17
1
作者 熊璐 钱超 余卓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从原理、结构、特点、控制策略和制动动力学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复合制动系统的3种结构型式(油门踏板型、未解耦型和解耦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是未来复合制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原理、结构、特点、控制策略和制动动力学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复合制动系统的3种结构型式(油门踏板型、未解耦型和解耦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是未来复合制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解耦型复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并且总结了正常制动和紧急制动2种工况下液压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的动态协调控制方法,最后提出复合制动对于液压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复合制动 控制策略 动态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车身3自由度刚体模态计算的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何海 周鋐 +1 位作者 徐海卿 王思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道路试验,并建立了3自由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ADAMS模型。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发现,该驾驶室前、后悬置共振频率吻合,第3阶固有频率处于共振频率范围内,为此提出了将后悬置垂向刚度降低20%的...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道路试验,并建立了3自由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ADAMS模型。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发现,该驾驶室前、后悬置共振频率吻合,第3阶固有频率处于共振频率范围内,为此提出了将后悬置垂向刚度降低20%的优化方案。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车速下,优化后的驾驶员座椅处加速度均方根值均降低,驾驶室舒适性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载货汽车 驾驶室悬置 道路试验 振动 模态分析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开发和行驶能耗优化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辛波 刘浩 +2 位作者 钟再敏 王心坚 谷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43,共5页
论述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性能,并以试制的样车为研究对象,在四轮转鼓试验台上进行了行驶特性试验,表明了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 s以内、最高车速在150 km/h以上的优越性。为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及延长续驶里程,提出了行驶能耗优化方法,... 论述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性能,并以试制的样车为研究对象,在四轮转鼓试验台上进行了行驶特性试验,表明了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 s以内、最高车速在150 km/h以上的优越性。为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及延长续驶里程,提出了行驶能耗优化方法,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多种转矩分配策略下的行驶能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可减少3.41%的能耗,从而提高了整车行驶效率,延长了行驶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行驶能耗 优化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余卓平 余萌里 熊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2,59,共5页
传统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是基于轮缸P-V特性设计的,本文选择另一种方法——查表法,对轮缸压力实施精确控制。通过设计查表表格,基于AMESim建立了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单元模型。利用模型仿真与分析轮缸压力精... 传统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是基于轮缸P-V特性设计的,本文选择另一种方法——查表法,对轮缸压力实施精确控制。通过设计查表表格,基于AMESim建立了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单元模型。利用模型仿真与分析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结合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 轮缸压力控制 查表法 AMESIM
下载PDF
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动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宋珂 章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19,共6页
分析了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动力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策略,给出其关键部件的设计要求及方法。阐述了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传统纯电动汽车、传统混合动力汽车、Plug-in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相比在废气排放、制造成本、燃... 分析了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动力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策略,给出其关键部件的设计要求及方法。阐述了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传统纯电动汽车、传统混合动力汽车、Plug-in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相比在废气排放、制造成本、燃油消耗、系统复杂度和续驶里程等5个方面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 增程器 动力系统
下载PDF
DCT混合动力汽车构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琪 赵治国 +1 位作者 陈海军 刁威振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3,共5页
介绍了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应用DCT技术的优势,提出了装备DCT的几种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从结构、功能等方面对各构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工程化实现、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角度对每种构型的可行性进行定性分析。重点阐述了2种具备高可行性... 介绍了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应用DCT技术的优势,提出了装备DCT的几种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从结构、功能等方面对各构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工程化实现、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角度对每种构型的可行性进行定性分析。重点阐述了2种具备高可行性和研究价值的构型:BSG+主电机DCT后布置方案在短期内具有较好可行性;BSG+DCT奇数轴电机双电机结构是DCT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构型
下载PDF
动力吸振器在轿车低频轰鸣声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响 周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针对某试验车后排右侧乘员处低频轰鸣声的特性及传递路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确定发动机的2阶振动是该低频轰鸣声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发动机的后悬置点传递到车身而引起的。提出了安装动力吸振器来减小发动机后悬置点处对振动传递的方法,并... 针对某试验车后排右侧乘员处低频轰鸣声的特性及传递路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确定发动机的2阶振动是该低频轰鸣声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发动机的后悬置点传递到车身而引起的。提出了安装动力吸振器来减小发动机后悬置点处对振动传递的方法,并通过锤击试验和整车道路模拟试验表明,在该车前副车架后悬置点处安装动力吸振器,能够有效抑制其发动机转速为2 040 r/min时后排产生的低频轰鸣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动力吸振器 低频轰鸣声 控制
下载PDF
电动汽车车身平顺性及车轮接地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擎宇 陈辛波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某分布式四轮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Adams/car中建立了整车模型,通过对前、后悬架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探讨其对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的影响。基于α法建立评价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指标的多目标函数,对灵敏度较高的悬架参数... 以某分布式四轮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Adams/car中建立了整车模型,通过对前、后悬架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探讨其对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的影响。基于α法建立评价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指标的多目标函数,对灵敏度较高的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前、后悬架的刚度减小,前悬架的阻尼增大。与优化前相比,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16%,左、右前轮动载荷的均方根值均减小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身平顺性 车轮接地性 优化
下载PDF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仿真
9
作者 王神保 张戟 《汽车工程师》 2012年第8期24-27,共4页
新能源汽车3大关键技术包括动力电池及其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电机控制以及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整车控制策略直接决定能量流在汽车内部的流动及整车性能的好坏。文章利用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详细的动力总成多能源能量管理控制模... 新能源汽车3大关键技术包括动力电池及其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电机控制以及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整车控制策略直接决定能量流在汽车内部的流动及整车性能的好坏。文章利用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详细的动力总成多能源能量管理控制模块,并通过ADVISOR仿真平台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100km油耗仅5.1L,0~100km/h加速时间为23.1s,最大行驶速度168.3km/h;表明该能量管理策略能明显改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也具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控制策略 模糊控制 ADVISOR软件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集成控制及变速技术
10
作者 赵治国 《汽车制造业》 2014年第9期10-10,共1页
面对交通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巨大挑战,以能源多元化、排放洁净化及燃料节约化为主要特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相互竞争,并引发了汽车动力的电控化和电气化两大技术变革,促进了汽车能源及动力的快速转型。混合动力电动... 面对交通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巨大挑战,以能源多元化、排放洁净化及燃料节约化为主要特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相互竞争,并引发了汽车动力的电控化和电气化两大技术变革,促进了汽车能源及动力的快速转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内燃机车辆和纯电动汽车的双重优点,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被业界认为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节能环保方案。在过去约10年里,随着高功率电力电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汽车动力系统 变速技术 集成控制 ELECTRIC 节能环保 环境污染问题 电力电子技术
下载PDF
汽车电子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11
作者 马天才 贾文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是汽车电子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基于开发外围接口电路和软件,扩大教学实验的范围,创造学生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和实际工程应用技术的途径。
关键词 汽车电子技术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 实验平台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操纵及车辆运动轨迹信息的驾驶分心辨识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加 陈慧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8,共5页
提出了一种驾驶分心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的信号可从配备了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车辆上获得。在驾驶模拟器上,驾驶员通过在驾驶过程中执行第二任务模拟分心驾驶,从而获得专注与分心两种驾驶状态下的数据。采用车辆偏航角以及转向盘转速的... 提出了一种驾驶分心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的信号可从配备了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的车辆上获得。在驾驶模拟器上,驾驶员通过在驾驶过程中执行第二任务模拟分心驾驶,从而获得专注与分心两种驾驶状态下的数据。采用车辆偏航角以及转向盘转速的标准差作为辨识特征量,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建立了专注与分心的驾驶员状态模型。对模型的离线验证表明,该方法对驾驶分心辨识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分心辨识 驾驶操纵 车辆运动轨迹 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
下载PDF
某中型客车进气噪声声学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杨 周鋐 +1 位作者 靳畅 张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9,28,共5页
通过对某中型客车空气滤清系统的声场仿真计算和整车进气噪声试验分析,提取其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并进行了声学优化。首先采用四负载法提取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建立进气系统声学边界元模型,预测进气系统进气口噪声并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 通过对某中型客车空气滤清系统的声场仿真计算和整车进气噪声试验分析,提取其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并进行了声学优化。首先采用四负载法提取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建立进气系统声学边界元模型,预测进气系统进气口噪声并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提取声源的准确性;然后进行整车进气系统噪声试验,分析进气噪声频谱特性,确定消声频率;最后通过仿真设计了消声元件,并提出优化方案用于实车验证。整车进气噪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进气系统声学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客车 进气噪声 声源特性 声学优化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启动机理及冷启动策略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建新 高鑫 张存满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3-540,共8页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冷启动机理,并分析了PEMFC典型的冷启动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和归纳了PEMFC的冷启动影响因素,归纳出了影响PEMFC冷启动过程的关键因素,并将现有的PEMFC冷启动策略按照自启动和辅...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冷启动机理,并分析了PEMFC典型的冷启动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和归纳了PEMFC的冷启动影响因素,归纳出了影响PEMFC冷启动过程的关键因素,并将现有的PEMFC冷启动策略按照自启动和辅助启动两大类别分别论述了各种冷启动策略的原理,对其优缺点加以评述。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认为,在PEMFC阴极侧通入热空气的方法可能是实现PEMFC辅助冷启动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也可能是未来解决PEMFC冷启动的有效方法,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冷启动 机理 PEMFC 启动过程 影响因素 自启动 热空气
下载PDF
ISO26262标准下永磁同步电机故障对整车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邬肖鹏 刘飞 +1 位作者 熊璐 余卓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故障进行了详细分类,总结了各种故障带来的影响。基于CARsim整车仿真环境,设计了多种极限工况,对前轮两轮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出现电机故障时的整车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并基于ISO26262标准对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进行了汽车安全... 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故障进行了详细分类,总结了各种故障带来的影响。基于CARsim整车仿真环境,设计了多种极限工况,对前轮两轮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出现电机故障时的整车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并基于ISO26262标准对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进行了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评级工作,所得结论可为电机和整车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故障 整车安全性 ISO26262 ASIL评级
下载PDF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衰退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新丰 杨代军 周拓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76-286,共11页
耐久性问题是制约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产业化的一个关键。该文以目前最常用的全氟磺酸膜燃料电池为对象,基于文献研究法,对目前在燃料电池耐久性、性能衰退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归纳了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膜、催化剂、... 耐久性问题是制约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产业化的一个关键。该文以目前最常用的全氟磺酸膜燃料电池为对象,基于文献研究法,对目前在燃料电池耐久性、性能衰退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归纳了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双极板等主要组件的性能衰退机理,利用逻辑链分析方法描述了其性能衰退的过程,归纳了道路环境下影响燃料电池性能衰退的不同原因类型,给出了车载运行环境和操作工况对燃料电池性能衰退影响的半定量分析,给出了改进燃料电池系统耐久性的一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质子交换膜(PEM) 道路工作环境 耐久性 性能衰退 逻辑链图
下载PDF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轮缸压力开环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泽昌 刘杨 +1 位作者 邢秀园 王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6,共5页
基于采用一体式制动主缸总成的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AMESim/Matlab联合仿真平台上搭建液压制动系统模型。通过对液压制动力调节特性的理论分析提出数表插值算法,并通过仿真试验分析轮缸制动间隙对压力调节的影响... 基于采用一体式制动主缸总成的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AMESim/Matlab联合仿真平台上搭建液压制动系统模型。通过对液压制动力调节特性的理论分析提出数表插值算法,并通过仿真试验分析轮缸制动间隙对压力调节的影响,运用分段控制的方式,用阶梯法对数表插值算法进行改进,在不大于3个电磁阀开关周期的调节时间中将压力调节精度控制在0.5 MPa内,实现了精细快速的调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 轮缸压力 制动间隙调节
下载PDF
48V微混HEV BOOST模式转矩瞬态优化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治国 杨云云 +1 位作者 何露 吴朝春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6-51,共6页
为解决48 V微混混合动力轿车在急加速工况下发动机排放恶化和瞬态转矩响应量不足的问题,利用配备BRM(启动电机)的48 V微混HEV动力系统可短时工作于BOOST模式的优势,开发了急加速工况下的双动力源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并基于模糊控制器实时... 为解决48 V微混混合动力轿车在急加速工况下发动机排放恶化和瞬态转矩响应量不足的问题,利用配备BRM(启动电机)的48 V微混HEV动力系统可短时工作于BOOST模式的优势,开发了急加速工况下的双动力源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并基于模糊控制器实时优化了发动机输出转矩。通过仿真试验表明,所提出的BOOST模式控制策略可较好地识别驾驶员不同的急加速请求意愿,实时决策出的发动机转矩可满足转矩请求并优化发动机排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8V微混HEV BOOST模式 发动机转矩 瞬态优化控制
下载PDF
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转矩协调最优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治国 王琪 +1 位作者 陈海军 刁威振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对于某一自主开发汽车的六速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DDCT),提出了对不同驾驶意图、分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的转矩协调最优控制策略:在转矩相阶段,运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确定了离合器转矩变化率;在惯性相阶段,采用发动机点火参数与燃油供给调节控... 对于某一自主开发汽车的六速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DDCT),提出了对不同驾驶意图、分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的转矩协调最优控制策略:在转矩相阶段,运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确定了离合器转矩变化率;在惯性相阶段,采用发动机点火参数与燃油供给调节控制以缩短惯性相时间;在微滑摩阶段及需求转矩切换阶段,建立了体现驾驶意图的控制因子映射。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搭建了DDCT换挡过程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的换挡冲击在-2 m/s3以内,产生的总滑摩功在2 kJ以内;因而,该控制策略能体现驾驶员的换挡意图,且满足换挡品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变速器 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DDCT) 换挡过程 转矩协调 二次型最优控制
下载PDF
干式DCT起步离合器传递转矩滑模观测估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治国 何露 +1 位作者 杨云云 吴朝春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29,共7页
以5速干式DCT为研究对象,分析干式DCT车辆起步过程,搭建车辆起步过程动力学及控制策略模型,同时基于未知输入重构并运用高阶滑模观测器对起步过程离合器传递转矩进行仿真估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高阶滑模观测器以及未知输入重构能较好... 以5速干式DCT为研究对象,分析干式DCT车辆起步过程,搭建车辆起步过程动力学及控制策略模型,同时基于未知输入重构并运用高阶滑模观测器对起步过程离合器传递转矩进行仿真估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高阶滑模观测器以及未知输入重构能较好估计出DCT车辆起步过程离合器实际传递的转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T 起步过程 传递转矩 高阶滑模观测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