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水下三角洲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的环境信息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敏杰 郑洪波 +1 位作者 杨守业 范代读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3-477,共5页
分析长江水下三角洲YD 0901孔的粒度、TOC(总有机碳)和TN(总氮),建立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图(平均分辨率为20a).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大暖期"(距今7ka~6ka)水下三角洲加速营造,同时闽浙泥质区开始缓慢形成.TOC和TN测试... 分析长江水下三角洲YD 0901孔的粒度、TOC(总有机碳)和TN(总氮),建立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图(平均分辨率为20a).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大暖期"(距今7ka~6ka)水下三角洲加速营造,同时闽浙泥质区开始缓慢形成.TOC和TN测试数据表明:在距今2.7ka左右,YD0901孔的TN含量逐渐增加,说明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加剧;而TOC由于部分的成岩作用,含量并未明显增加.通过沉积相分析,得到最大海侵面的深度,为准确估算冰后期最大海侵以来水下三角洲沉积总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长江水下三角洲 沉积速率 总有机碳 总氮
下载PDF
长江口-东海陆架黏土中高活性铁的富集效应及环境控制机制
2
作者 徐飘飘 苏妮 +2 位作者 连尔刚 王锐 杨守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4,共11页
铁元素的化学相态分析是深入理解沉积物的来源、环境演化以及铁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手段,但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铁化学相态研究薄弱,制约了表生铁循环的研究认知。本文选择长江口-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通过六步提取法分析沉积物全... 铁元素的化学相态分析是深入理解沉积物的来源、环境演化以及铁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手段,但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铁化学相态研究薄弱,制约了表生铁循环的研究认知。本文选择长江口-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通过六步提取法分析沉积物全样及其黏土组分中总铁(FeT)、高活性铁(FeHR)、弱活性铁(Fe_(PR))和不活性铁(Fe_(U))的含量,含量均遵循Fe_(HR)>Fe_(PR)>Fe_(U)。全样中Fe_(T)和Fe_(HR)的含量与平均粒径、黏土、有机碳和铝含量密切相关,表明富含有机质的黏土矿物易于富集高活性铁;相较于全样,黏土组分中Fe_(HR)/Fe_(T)比值升高10%,而Fe_(PR)/Fe_(T)比值则降低10%,反映黏土组分对高活性铁的富集效应。河口动力环境基本控制沉积物中Fe的相态分布,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沉积物全样中Fe_(T)和Fe_(HR)含量较高,且受粒度的影响显著;黏土组分可以显著消除粒度效应的影响,Fe_(T)和Fe_(HR)被大量截留在最大浑浊带前缘的河口低盐度区域;而在中高盐度的口外区域,Fe的来源相对稳定,主要为富Fe_(HR)的长江源和贫Fe_(HR)的陆架源沉积物混合。本研究揭示黏土组分在流域-河口-陆架的迁移可能主导了高活性Fe在陆海界面的分布和循环过程,这对深入理解入海颗粒态Fe的源汇过程、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相态 黏土组分 富集效应 长江口 东海
下载PDF
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 被引量:28
3
作者 成水平 冯玉琴 +4 位作者 吴娟 尹大强 梁威 张浏 吴东彪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9,共4页
针对巢湖流域典型城市河流污染特征及成因,以合肥市南淝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以水功能区划及水质修复为目标的"库—河—湖"多闸坝水质水量调配技术、河道水陆生态界面重建与污染生物生态拦截技术、底泥疏浚与污染控制技术、污水... 针对巢湖流域典型城市河流污染特征及成因,以合肥市南淝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以水功能区划及水质修复为目标的"库—河—湖"多闸坝水质水量调配技术、河道水陆生态界面重建与污染生物生态拦截技术、底泥疏浚与污染控制技术、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城市景观河道水生植物组合强化净化技术、基于生态功能的景观设计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了城市河流水质保障与修复技术体系。该技术应用于合肥市南淝河上游示范河段后,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为巢湖流域城市河湖水系污染控制、缺水城市水体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治理提供技术体系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水生植被重建 水质提升 生物多样性水专项
下载PDF
环境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晓辉 仇雁翎 +1 位作者 朱志良 赵建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76-2086,共11页
有机磷酸酯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电子设备、建筑材料中作为阻燃剂或塑化剂,其使用量逐渐增长,已经导致可以在多种环境介质中检测到.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有机磷酸酯的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从空气、沉积物、生物、水等环境... 有机磷酸酯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电子设备、建筑材料中作为阻燃剂或塑化剂,其使用量逐渐增长,已经导致可以在多种环境介质中检测到.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有机磷酸酯的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从空气、沉积物、生物、水等环境介质中提取、净化和检测有机磷酸酯的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讨论了实验过程中替代标、内标的选择及空白污染控制措施.最后,对未来相关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阻燃剂 分析方法 进展
原文传递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低剂量-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卫立 张洪昌 +1 位作者 张爱茜 尹大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5-31,共7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低剂量-效应已成为生态毒理学界的研究热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接近或低于无可见不良效应浓度水平(NOAEL)时仍可诱发生物效应并存在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这对现行的动物繁殖和发育毒理学检测规程以及环境内分...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低剂量-效应已成为生态毒理学界的研究热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接近或低于无可见不良效应浓度水平(NOAEL)时仍可诱发生物效应并存在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这对现行的动物繁殖和发育毒理学检测规程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此外,由于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呈低剂量长期暴露的特征,研究低剂量-效应对正确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低剂量-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低剂量-效应 剂量-效应关系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三氯生在水环境中的存在行为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周世兵 周雪飞 +1 位作者 张亚雷 石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1-74,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关注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对环境的污染。三氯生(TCS)作为药品与个人护理品的杀菌、防腐剂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详细介绍了三氯生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水环境中的赋存现状,并初步比较了污水处理工艺对三氯生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 药品与个人护理品 三氯生 迁移转化 去除
下载PDF
测定环境污染物对青海弧菌发光强度抑制的微板发光法研究 被引量:61
7
作者 刘保奇 葛会林 刘树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6-191,共6页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为检测生物,以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建立了测定环境污染物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测试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pH值、菌密度、反应时间等实...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为检测生物,以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建立了测定环境污染物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测试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pH值、菌密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7种取代酚环境污染物对Q67的发光抑制毒性效应.提出应用非线性迭代最小二乘拟合法模拟环境污染物对Q67毒性的剂量-效应曲线(DRC),拟合效应与实验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通过拟合的DRC参数,准确地计算了污染物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对比有关文献方法,微板发光法具有更简便快捷,节省试剂药品,便于多次平行测定从而提高准确度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发光菌 微板发光毒性测试 取代酚
下载PDF
环境介质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潜在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代朝猛 周雪飞 +1 位作者 张亚雷 段艳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物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归,逐渐成为环境工作者和公众密切关注的焦点。这些物质特殊的物化特性及其被大量使用的现状,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由PPCPs使用所...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物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归,逐渐成为环境工作者和公众密切关注的焦点。这些物质特殊的物化特性及其被大量使用的现状,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由PPCPs使用所引发的风险问题正在成为当前学术界所面临的研究方向之一。欧洲和美国已经开始了对PPCPs的风险评估研究,中国研究者仅对某些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对PPCPs的潜在风险研究还呈空白。从PPCPs的物化特性及其对环境介质的影响入手,对其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目前国外PPCPs风险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开展PPCPs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 物化特性 潜在风险研究
下载PDF
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陈文召 李光明 +1 位作者 徐竟成 仇雁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1,共6页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悬浮固体、油污染和热污染等四个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遥感 水环境监测 水污染
下载PDF
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中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竺 郜洪文 +1 位作者 陈玲 赵建夫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5年第5期64-71,共8页
农药在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农药残留分析的困难,使得环境中农药的残留分析成为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固相萃取法(SPE)因高效、可靠、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适用于农药残留物分析。本文对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应用... 农药在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农药残留分析的困难,使得环境中农药的残留分析成为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固相萃取法(SPE)因高效、可靠、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适用于农药残留物分析。本文对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就农药的检测方法(如LC、GC)做了总结概括。最后提出固相萃取在环境领域中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趋势是使用SPE-HPLC对极性差异很大,酸碱性范围很广的各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技术 农药残留 环境分析 研究进展 农药残留分析 固相萃取技术 环境领域 SPE-HPLC 固相萃取法 残留物分析 多残留分析 科学研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崇明北湖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因子的GAM回归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佳 黄清辉 李建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91-1295,共5页
以崇明北湖为例,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该湖的叶绿素a浓度与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和水温之间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P<0.05),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之间的关系先为单调递增,当总磷浓度达到0.12mg/L时... 以崇明北湖为例,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该湖的叶绿素a浓度与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和水温之间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P<0.05),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之间的关系先为单调递增,当总磷浓度达到0.12mg/L时,变为单调递减;不同总氮浓度区间上,总氮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不同,氮浓度为0.6~1.8mg/L时,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不大;水温在24~26℃时,叶绿素a浓度最高.叶绿素a浓度与氮磷比之间也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P<0.1),氮限制时,叶绿素浓度与氮磷比呈反比;磷限制时,叶绿素a浓度随着氮磷比单调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模型 广义加性模型(GAM)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崇明北湖
下载PDF
过氧化钙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静 周雪飞 钱雅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1-326,共6页
过氧化钙(CaO2)作为一种兼具释氧性和氧化性的材料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修复中.本文综述了过氧化钙近年来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最新进展.从释氧剂和氧化剂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过氧化钙在底泥、土壤、地下水等环境介质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钙(CaO2)作为一种兼具释氧性和氧化性的材料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修复中.本文综述了过氧化钙近年来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最新进展.从释氧剂和氧化剂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过氧化钙在底泥、土壤、地下水等环境介质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概括了过氧化钙纳米改性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过氧化钙环境修复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钙 释氧剂 氧化剂 环境修复
原文传递
基于GIS和RS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蓓佳 王少平 杨海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5-809,共5页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从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结合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体系.结合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和权重,采用基于矢量的空间叠加方法,对表征研究区域的城市...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从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结合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体系.结合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和权重,采用基于矢量的空间叠加方法,对表征研究区域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单因子和多因子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为研究区域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闵行区
下载PDF
环境中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的分析测试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石璐 周雪飞 +1 位作者 张亚雷 顾国维 《净水技术》 CAS 2008年第5期56-63,共8页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在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土壤、污泥中普遍检出,其质量浓度通常在ng/L~μg/L水平。环境样品中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需进行多步骤处理,如提取富集和衍生化以及净化等,PPCPs常用的分析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在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土壤、污泥中普遍检出,其质量浓度通常在ng/L~μg/L水平。环境样品中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需进行多步骤处理,如提取富集和衍生化以及净化等,PPCPs常用的分析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双质谱、液相色谱双质谱等,论文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固相萃取是最常用的富集方法,液相色谱双质谱由于不需要衍生化在环境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开发对多种物质同时识别并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的分析方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 测定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双质谱
下载PDF
水体环境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污染现状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雪飞 代朝猛 +1 位作者 张亚雷 石璐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508,共4页
阐述了水体环境中的氟喹诺酮类(FQs)药物的来源和污染现状,介绍了 FQs 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转归途径,归纳了各种当前使用较多的 FQs 分析检测方法的功能特点和适用条件。指出今后在 FQs 分析技术的开发上,应注重提高检测容量、... 阐述了水体环境中的氟喹诺酮类(FQs)药物的来源和污染现状,介绍了 FQs 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转归途径,归纳了各种当前使用较多的 FQs 分析检测方法的功能特点和适用条件。指出今后在 FQs 分析技术的开发上,应注重提高检测容量、降低检出限和削减环境负面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制药 水体环境 污染 分析 检测
下载PDF
水环境中PPCPs的臭氧氧化和高级氧化技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家斌 周雪飞 张亚雷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85-90,共6页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是最近十年引起关注的一类新型有机微量污染物,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工艺都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PPCPs,因此有必要采用臭氧氧化、高级氧化等工艺进...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是最近十年引起关注的一类新型有机微量污染物,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工艺都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PPCPs,因此有必要采用臭氧氧化、高级氧化等工艺进行深度处理。臭氧是选择性氧化剂,其与PPCPs的反应受PPCPs的基团电子特性和溶液pH的影响;高级氧化技术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氧化能力强,与PPCPs的反应没有选择性,主要包括O3/H2O2、UV/H2O2、UV/TiO2、芬顿和光芬顿氧化等。这些深度处理工艺的采用受一些因素的限制,同种工艺或不同工艺的组合能达到更高的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CPS 臭氧氧化 高级氧化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膜处理和活性炭吸附去除水环境中的PPCPs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雪飞 陈家斌 张亚雷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81-84,共4页
近年来,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环境中的污染正引起环境工作者的关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PPCPs,其随出水进入地表水环境中,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膜处理技术由于空间排斥作用,能有效截留比膜孔小的PPCPs;疏水性相互... 近年来,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环境中的污染正引起环境工作者的关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PPCPs,其随出水进入地表水环境中,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膜处理技术由于空间排斥作用,能有效截留比膜孔小的PPCPs;疏水性相互作用和静电排斥也会影响PPCPs的去除。由于活性炭和PPCPs的疏水性作用,PPCPs能够被有效吸附去除,且不产生副产物,但活性炭需要再生处理。虽然深度处理能有效去除出水中的PPCPs,但是源头控制策略相对于末端处理来说是更有意义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CPS 膜处理 活性炭吸附 去除效率
下载PDF
多溴联苯醚及其环境行为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冰 仇雁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1,共5页
多溴联苯醚(PBDEs)在环境中的浓度快速增长,在各种生物体和人体中也发现了PBDEs的存在,因此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介绍了PBDEs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在环境中的分布归趋和控制措施,着重介绍了... 多溴联苯醚(PBDEs)在环境中的浓度快速增长,在各种生物体和人体中也发现了PBDEs的存在,因此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介绍了PBDEs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在环境中的分布归趋和控制措施,着重介绍了水环境中PBDEs的分布和归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阻燃剂 水环境 环境行为
下载PDF
环境中布洛芬和氯贝酸的赋存及在SND工艺中的去除 被引量:3
19
作者 滑熠龙 周雪飞 +2 位作者 陈家斌 刘清 张亚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8,共4页
调查了上海市黄浦江等水体中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存在情况,研究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中起始药物浓度、C/N和SRT对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去除。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COD 200 mg/L,NH3-N质量浓度20 mg/L,C/N为9.1:1,pH为7.5~8.0,HRT为12 h,SRT为30 ... 调查了上海市黄浦江等水体中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存在情况,研究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中起始药物浓度、C/N和SRT对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去除。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COD 200 mg/L,NH3-N质量浓度20 mg/L,C/N为9.1:1,pH为7.5~8.0,HRT为12 h,SRT为30 d。进水药物浓度由1μg/L提高至100μg/L,导致布洛芬和氯贝酸去除率分别由95%和28%降低至69%和3%;碳氮比和污泥龄的增加,利于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去除,二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 同步硝化反硝化 布洛芬 氯贝酸 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真真 林志芬 +1 位作者 伊大强 殷克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为了促使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深入和细致,得到更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对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在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及沉积物监测和生物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根据SPME在测定污染物的浓度和存在形式,来源、分布和运移规律,以及... 为了促使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深入和细致,得到更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对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在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及沉积物监测和生物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根据SPME在测定污染物的浓度和存在形式,来源、分布和运移规律,以及降解、转化过程等方面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开发SPME原位测定技术和与大型仪器联用技术,将有利于其测定范围和种类的增加。同时由于SPME技术的特点适合海洋环境介质的测定,建议在海洋监测领域推广使用,使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深入和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固相微萃取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