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息原理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论全息诊疗法、全息生物学及尺度对应现象
1
作者 吴月明 赵晓立 王秀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一、全息诊疗法与全息生物学 自1973年以来,医学界、科技界的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已充分证实了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在针炙实践中所发现的人体穴位全息分布规律,即:人体任一节肢或其它较大的相对独立部分的穴位,如以其所对应的人体整... 一、全息诊疗法与全息生物学 自1973年以来,医学界、科技界的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已充分证实了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在针炙实践中所发现的人体穴位全息分布规律,即:人体任一节肢或其它较大的相对独立部分的穴位,如以其所对应的人体整体上的部位名称(如头、颈、心、肺、胃……等)来命名,则穴位排布的结果,使每一节肢或其它较大的相对独立部分,恰似整个人体的大致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诊疗法 全息生物学 全息原理 生物医学领域 全息胚 第二掌骨侧 节肢 应用研究 人体穴位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下载PDF
压敏片在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白玉龙 陈世盖 +1 位作者 许胜文 袁旬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4-86,共3页
本文对测量关节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分布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人类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方法。染色法测量关节接触面积,测试结果可靠,但不能反映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情况,虽然压敏片有7.85%的压力信息... 本文对测量关节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分布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人类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方法。染色法测量关节接触面积,测试结果可靠,但不能反映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情况,虽然压敏片有7.85%的压力信息丢失,它却能测试关节的接触压力和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片 染色法 关节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工效生物力学与效应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丁祖泉 《人类工效学》 1995年第2期62-65,68,共5页
工效生物力学与效应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丁祖泉(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92)在人类工效学所研究的人、机、环境这三大要素中,“人”无疑是最基本的要素。而人的整个活动主要是通过人体的运动系统来实现的。该系统主要... 工效生物力学与效应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丁祖泉(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92)在人类工效学所研究的人、机、环境这三大要素中,“人”无疑是最基本的要素。而人的整个活动主要是通过人体的运动系统来实现的。该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等软组织三大部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效生物力学 工效生物效应 神经系统 生物组织特性 运动规律 负荷能力 疲劳与损伤机制 人工代偿技术
下载PDF
椎间盘部分切除对颈椎运动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侯铁胜 杨维权 +1 位作者 于涛 丁祖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采用三维运动学的测定方法观察了椎间盘部分切除对颈椎运动学的影响。方法为将8个杂种犬新鲜颈椎活动节段标本施加模拟颈椎活动方式时的载荷,观察和记录椎间盘切除前后的三维运动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椎间盘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具... 本文采用三维运动学的测定方法观察了椎间盘部分切除对颈椎运动学的影响。方法为将8个杂种犬新鲜颈椎活动节段标本施加模拟颈椎活动方式时的载荷,观察和记录椎间盘切除前后的三维运动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椎间盘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椎间盘部分切除可明显地改变颈椎的运动学特性,影响颈椎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切除术 颈椎 运动学
下载PDF
足跖骨的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昕 顾湘杰 +3 位作者 高建新 陈劲松 桂鉴超 夏新雷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进行三维医学图像研究。方法选取前足跖骨为实验材料,以CT连续扫描图像胶片为图像载体,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通过人机对话提取图像边缘信息,利用体视算法,实现基于微机的CT图像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图像可进行任意旋转、... 进行三维医学图像研究。方法选取前足跖骨为实验材料,以CT连续扫描图像胶片为图像载体,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通过人机对话提取图像边缘信息,利用体视算法,实现基于微机的CT图像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图像可进行任意旋转、多视角检测、组织切割分离与手术模拟。结论此三维重建方法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微机 CT 足跖骨
下载PDF
人体腰椎活动节段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侯铁胜 屠开元 +4 位作者 徐印坎 张文明 王惠聪 赵清澄 张林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采用三维光弹性实验方法观察了正常腰椎活动节段的应力分布。用精密浇铸,严格几何相似的光弹性环氧树脂腰椎和硅橡胶椎间盘模型进行三维光弹性实验,并观察腰椎的等应力差图和有效应力值分布。本实验观察到,腰椎椎体上下缘应力分布... 本文采用三维光弹性实验方法观察了正常腰椎活动节段的应力分布。用精密浇铸,严格几何相似的光弹性环氧树脂腰椎和硅橡胶椎间盘模型进行三维光弹性实验,并观察腰椎的等应力差图和有效应力值分布。本实验观察到,腰椎椎体上下缘应力分布较均匀对称,其后缘应力大于前缘,后部结构应力较小。作者认为,三维光弹性实验方法具有直观性强,能有效和准确地确定腰椎的应力分布,对腰椎生物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腰椎后缘应力大于前缘,使椎体后缘承载较大,将会增加腰椎间盘退变和损伤的机会,这可能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腰椎 应力分布
下载PDF
膝关节 Q 角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世益 袁旬华 +1 位作者 丁祖泉 王惠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94,F003,共5页
本研究利用精密三维位移测读仪,研究分析了Q角的变化趋势,以及对髌股关节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角是一空间夹角,随屈膝角的增大而增大。力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所呈的平面夹角Qp也就是通常所指的Q角,在屈膝15°左右达... 本研究利用精密三维位移测读仪,研究分析了Q角的变化趋势,以及对髌股关节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角是一空间夹角,随屈膝角的增大而增大。力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所呈的平面夹角Qp也就是通常所指的Q角,在屈膝15°左右达最大,而在90°左右达最小。整个屈膝过程中,QP在5°-15°之间变化,变化幅度达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Q角 髌股关节 屈膝
全文增补中
富有活力的生物力学新分支学科——浅谈工效生物力学
8
作者 丁祖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7-51,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发展,一门充满活力的新兴边缘学科——人类工效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8年12月国家教委、科委正式批准了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的建立,标志着这门新学科在我国真正确立了。人类工效学,在欧洲一般称为Er...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发展,一门充满活力的新兴边缘学科——人类工效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8年12月国家教委、科委正式批准了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的建立,标志着这门新学科在我国真正确立了。人类工效学,在欧洲一般称为Ergonomics,它是由两个希腊词根组成的:Ergo意为工作效率、Nomics意为"法则"。在美国则常称为:Human Factors,1950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人类工效学学会。其后,美国、西德、法国、苏联、日本等国都相继成立了全国性的学会,1959年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简称IEA)正式成立。此后国际人类工效学学术会议频频举行,至今已开了11届,学术研究活动十分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工效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中医中药夺魁国际市场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
9
作者 吴月明 吴国孚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1994年第4期274-277,共4页
中医中药夺魁国际市场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吴月明,吴国孚(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管理系)上海200092上海200000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从沿海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纵深地区大步推进,一个多层次、... 中医中药夺魁国际市场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吴月明,吴国孚(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管理系)上海200092上海200000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从沿海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纵深地区大步推进,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国际市场 对策
下载PDF
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顾湘杰 陈劲松 +4 位作者 鲍根喜 马昕 夏新雷 桂鉴超 高建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此项技术编制一个骨科专业医用软件。结果①实现多种目标组织的三维显示及三维空间测量;②实现计算机模拟骨科手术。结论此项技术能帮助骨科医生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目的研究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此项技术编制一个骨科专业医用软件。结果①实现多种目标组织的三维显示及三维空间测量;②实现计算机模拟骨科手术。结论此项技术能帮助骨科医生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的手术前规划,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安全。还可以用于教学及科研,帮助医生提高业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三维成像 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牙冠形状的三维测量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修银 杨宠莹 +1 位作者 高建新 丁祖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8-70,共3页
本文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牙冠形状的三维测量的过程。对于一个后牙牙冠的三维形状测量,我们首先测量该牙冠的五个面:颊面、舌面、近远中面、面,然后根据各测量面座标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五组局部数据转换到同一座标系中实现... 本文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牙冠形状的三维测量的过程。对于一个后牙牙冠的三维形状测量,我们首先测量该牙冠的五个面:颊面、舌面、近远中面、面,然后根据各测量面座标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五组局部数据转换到同一座标系中实现该牙冠的三维重建,并通过计算机绘图进行三维显示。该测量方法所获取的牙冠形状的三维数据为修复体CAD/CAM的实现奠定了数据基楚。本文还就该测量方法的特点、系统精度、三维重建中的数据结合方式、系统量程、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 牙冠形状 三维测量
下载PDF
Paiban骨组织单电极射频消融的范围及热场分布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汝鸣 蔡郑东 +5 位作者 郑龙坡 李健 孙伟 李国东 麻文谦 牛文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5865-5868,共4页
背景:保证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是准确判定病灶内的加热温度及范围。目的:观察骨组织单电极射频消融的范围和热场分布情况。设计、时间、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9/12在上海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黄牛胫骨新鲜标... 背景:保证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是准确判定病灶内的加热温度及范围。目的:观察骨组织单电极射频消融的范围和热场分布情况。设计、时间、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9/12在上海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黄牛胫骨新鲜标本15例,MSIS-1500型射频仪为美国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方法:使用射频仪及单电极射频针对15例新鲜牛胫骨标本进行射频消融,设置中心温度95℃,持续15min,消融中测量电极旁20mm范围内骨皮质和骨髓内16个测温点的温度。主要观察指标:消融过程中各测温点温度随时间变化及骨组织内部凝固形态和范围。结果:在骨髓和骨皮质分别形成以电极为中心半径为10mm和5mm的50℃以上高温区;电极周围骨皮质成苍白色,界限不清;骨髓凝固区域沿电极呈纵椭圆形,垂直电极方向最大横经约17.2mm,沿电极方向的最大长径平均约23.6mm。结论:单电极骨组织射频消融范围较小,用于较大骨肿瘤的治疗需多点次消融;骨皮质有明显隔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热场 数字化医学
下载PDF
用数字图象法测量砼成形早期的变形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建新 周辛庚 +1 位作者 章玮宝 龚欣芸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4-338,共5页
本文应用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对砼试件在成形早期最初26小时的变形场进行了非接触的定量测量,得到了砼成形早期收缩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整个测量过程简便直接,表明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完全可用来对砼结构的位移场进行非接触的精密测... 本文应用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对砼试件在成形早期最初26小时的变形场进行了非接触的定量测量,得到了砼成形早期收缩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整个测量过程简便直接,表明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完全可用来对砼结构的位移场进行非接触的精密测量,在配备了相应的光学观察仪器后,也可用来测量一般的应变场,从而将为土建结构的定量测试提供新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相关测量 成形 变形 混凝土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湘杰 陈劲松 +5 位作者 鲍根喜 马昕 桂鉴超 夏新雷 高建新 丁祖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评价跟骨CT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取10例患者的12只跟骨CT二维图像 ,包括10例跟骨骨折 ,2例正常跟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 ,对跟骨进行独立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设备采用Elscient2400E。结果 :... 目的 :评价跟骨CT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取10例患者的12只跟骨CT二维图像 ,包括10例跟骨骨折 ,2例正常跟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 ,对跟骨进行独立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设备采用Elscient2400E。结果 :可以直接显示单独的跟骨立体图像 ,骨折块相对位移的情况 ,跟骨体变低、变宽的程度 ,尤为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显示跟距关节面被破坏的程度 ;还可以在屏幕上移动骨块对骨折进行模拟复位 ,设计内固定的置放位置、攻入方向 ,从而实现模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帮助达到解剖复位。结论 :三维CT对跟骨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跟骨骨折 治疗
下载PDF
数字图象测量系统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建新 周辛庚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在目前常规图象分辨率基础上,对数字图象相关测量方法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给出了位移和应变测量的灵敏度,并讨论了影响灵敏度的有关因素.进而指出,数字图象测量系统特别适合于各种位移场和大变形场的定量测量,在配制了相应的光学观... 在目前常规图象分辨率基础上,对数字图象相关测量方法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给出了位移和应变测量的灵敏度,并讨论了影响灵敏度的有关因素.进而指出,数字图象测量系统特别适合于各种位移场和大变形场的定量测量,在配制了相应的光学观察仪器后,也基本适合一般变形场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关 变形测量 灵敏度 光测法
下载PDF
变形测量的数字图像相关分析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建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8-103,共6页
通过变形形态函数的引入,将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搜索方法进一步推广,提出了数字图像相关分析法.在这一方法中,把对位移及其各个导数分量独立进行的相关迭代变为对变形形态函数的系数进行相关迭代,从而既简化了迭代过程,又实现了... 通过变形形态函数的引入,将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搜索方法进一步推广,提出了数字图像相关分析法.在这一方法中,把对位移及其各个导数分量独立进行的相关迭代变为对变形形态函数的系数进行相关迭代,从而既简化了迭代过程,又实现了整个变形场的直接测量(计算).典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力学 数字散斑 相关分析 变形形态
下载PDF
屈膝过程中的胫股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世益 袁旬华 王惠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9-191,共3页
本文采用三维位移测量方法,测试10例离体人膝标本的胫股关节三维运动特性。发现屈膝过程中,胫股运动也具有典型的三维运动特点。其中在屈膝初期的30°内,胫骨内旋最明显并伴有胫骨内翻现象,平均内旋8°,内翻6-7m... 本文采用三维位移测量方法,测试10例离体人膝标本的胫股关节三维运动特性。发现屈膝过程中,胫股运动也具有典型的三维运动特点。其中在屈膝初期的30°内,胫骨内旋最明显并伴有胫骨内翻现象,平均内旋8°,内翻6-7mm,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股扣锁使膝关节稳定,屈曲时胫股“解锁”使膝关节松弛,具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提示,在解释传统的胫股扣锁现象时不应遗漏伴随发生的胫骨内/外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胫股关节 扣锁机制 三维运动
原文传递
膝关节屈曲过程中Q角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旬华 陈世益 +1 位作者 丁祖泉 王惠聪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65-71,共7页
关键词 膝关节 屈曲 Q角 变化
下载PDF
人体科学——现代科技的前沿领域
19
作者 吴月明 谢作陶 赵晓立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功能的科学,是平行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正在形成的新兴的大部门。目前有不少命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如“人体科学是当代科学突破的重要前沿”、“人体科学可能导致一场21世纪新的科学革命...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功能的科学,是平行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正在形成的新兴的大部门。目前有不少命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如“人体科学是当代科学突破的重要前沿”、“人体科学可能导致一场21世纪新的科学革命”、“未来的世纪是生命的世纪”等等。然而,人体科学何以有此威力?如何认识她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科学 前沿领域 气功态 假说 “气” 现代科技 特异功能 人体功能态 “反常”现象 全息胚
下载PDF
综合法评定运动员肌肉疲劳的动态指标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月明 陈惠兴 +3 位作者 史习智 吴萍嘉 许绍辉 张荣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本文根据生理、生化、肌电信号的综合测试和分析结果对运动员肌肉疲劳动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定。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测试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将为研制实时肌肉疲劳监测系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肌肉疲劳 动态指标 运动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