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9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作站模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为例
1
作者 孙艳娜 洪玲 周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面向交通强国战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遵循青少年成长需求、认知特点和创新实践教育规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结合学科特色,设计制订了面向未来交通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培养方案。通过创新课题形式培养青少年的... 面向交通强国战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遵循青少年成长需求、认知特点和创新实践教育规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结合学科特色,设计制订了面向未来交通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培养方案。通过创新课题形式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交通强国建设,共同培养交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站经过3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创新性的突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实践工作站 创新课题 青少年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验室工作改革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洪玲 丛林 叶玉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5 219,共5页
为了增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必要紧密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将原有的4个层次实验比重做相应的调整,大幅增加开放性实验以及现场实践。同时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优化其... 为了增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必要紧密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将原有的4个层次实验比重做相应的调整,大幅增加开放性实验以及现场实践。同时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优化其组成和岗位配置,并通过合理使用和积极培养,提升整体综合业务素质。新形势下实验室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将为创新性科学研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师培养 实验教学 队伍建设 工作改革
下载PDF
交通工程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海浩 吴娇蓉 毋妙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3,157,共4页
从分析专业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和交通工程学科实验教学的现状入手,阐述交通工程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定位和构成,并提出现阶段交通工程学科实验教学体系中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教材等重点建设内容。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 实验教材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线上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以“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沥清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孙艳娜 洪玲 +1 位作者 孙大权 任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3-236,共4页
针对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开展实验教学问题,提出并实施了"原理讲解+虚拟仿真+实验直播"的线上实验教学模式。文章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虚拟仿真 实验直播
下载PDF
交通工程专业教育关键要素及达成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娇蓉 白玉 惠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2期51-53,共3页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学习成果即毕业生学生能力的提升上。注重教育的产出及其实际成效是追求教育质量的核心,教育产出即学生毕业时具备的能力(称为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学习成果即毕业生学生能力的提升上。注重教育的产出及其实际成效是追求教育质量的核心,教育产出即学生毕业时具备的能力(称为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为了保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其课程体系的一致性,本文针对这三项工程教育关键要素,提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标准、规范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可以作为工程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专业 关键要素 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达成度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三个面向”的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艳丽 王忠宇 吴兵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1期202-204,共3页
"三个面向"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主攻方向,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交通工程是面向实践的专业,基于"三个面向"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对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极为重要。面向前沿科技、面向一流学科建设、面向交... "三个面向"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主攻方向,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交通工程是面向实践的专业,基于"三个面向"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对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极为重要。面向前沿科技、面向一流学科建设、面向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需求,文章对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教学队伍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实验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三个面向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模式研究——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娇蓉 惠英 贾弦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41期40-42,14,共4页
本文从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有助于学生对企业在研项目上的跟踪和深度参与、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的连贯性;有助于毕业设计贴合实际工程,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有助于学校掌握企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面向工程教育实践基... 本文从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有助于学生对企业在研项目上的跟踪和深度参与、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的连贯性;有助于毕业设计贴合实际工程,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有助于学校掌握企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面向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模式实施的必要性,结合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企业项目周期与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安排的冲突和在企业实践基地的全过程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和全过程监管机制,有助于在全国开设交通工程运输专业的学校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实践基地 企业实习 毕业设计 贯通模式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监管机制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以《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课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娇蓉 孙海浩 魏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30期135-138,共4页
针对目前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忽视研究生主体地位、课堂缺乏互动环节等问题,本文选择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开展创新工程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研究。结合课程... 针对目前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忽视研究生主体地位、课堂缺乏互动环节等问题,本文选择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开展创新工程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研究。结合课程自身实验与实践的教学特点,以加强师生互动、研究生之间交流、启发研究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体系、考核评价方式配套的教学改革方案。总结110位研究生反馈的教学建议,分析2011年度研究生案例教学考核结果,为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后续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 研究生专业课程 实验与实践 互动教学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交叉口行人交通分析实验设计与教学
9
作者 王艳丽 王晨曦 +2 位作者 孙海浩 洪玲 王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9期9-12,共4页
研究交叉口行人交通对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利用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交通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已有的机动车交通仿真的基础上引入行人交通,设计了基于仿真的交叉口行人交通分析实验。结合具体实验案例展示了实验过程,并... 研究交叉口行人交通对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利用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交通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已有的机动车交通仿真的基础上引入行人交通,设计了基于仿真的交叉口行人交通分析实验。结合具体实验案例展示了实验过程,并通过分析行人加入及参数设置对机动车交通仿真的影响给出了实验结果分析示例。该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交叉口复杂交通流的理解,可直接应用到交通工程类本科生实验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 行人交通 实验设计 VISSIM仿真
下载PDF
开放性实验和专业课程设计包延伸的交通工程专业综合毕业设计实施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娇蓉 辛飞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43期3-6,共4页
本文以交通工程行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毕业设计综合性实践训练为目标,提出了开放性实验、专业课程设计包、综合毕业设计逐级延伸的模式,加强学生对应用型工程课程包中相关系统层次性、衔接性的整体分析能力。即以开放性实验数据为... 本文以交通工程行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毕业设计综合性实践训练为目标,提出了开放性实验、专业课程设计包、综合毕业设计逐级延伸的模式,加强学生对应用型工程课程包中相关系统层次性、衔接性的整体分析能力。即以开放性实验数据为基础,开展课程设计训练,将课程设计的部分方案引入综合毕业设计,作为综合毕业设计的输入条件,最终形成前后知识点衔接的递进式交通工程专业综合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按照逆向实施思路,设计逐级延伸的交通工程专业综合设计的流程,明确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各环节的控制要素。提出建立从"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到"综合毕业设计"的跟踪管理系统的构想,针对不同学生需求,对毕业设计考核方法提出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 专业课程设计包 综合毕业设计 逐级延伸 流程 管理系统
下载PDF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兴一 杜昭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9期93-94,共2页
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三方面对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当前工程材料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提出了自主性、个性化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了"类慕课"的全新教学方式,并... 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三方面对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当前工程材料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提出了自主性、个性化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了"类慕课"的全新教学方式,并增加综合性创新实验,以实现实验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在教学评估方面,分别从学生对实验的了解情况,试验操作情况以及试验报告完成情况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跟踪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类慕课 教学考核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谱实测研究
12
作者 房建 王宏轩 +3 位作者 郑稳稳 涂祥国 雷晓燕 练松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研究.首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实测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剔除异常值、消除趋势项等预处理.其次,利用改进的协方差法计算得到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析轨道类型...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研究.首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实测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剔除异常值、消除趋势项等预处理.其次,利用改进的协方差法计算得到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析轨道类型、曲线半径及钢轨接头对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布规律的影响.然后,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谱进行拟合.最后,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统计谱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直线段接头区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曲线在整个分析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多特征峰值;直线段接头区上、下行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值随波长的分布特征和数值相差不大,说明上、下行的轨面不平顺状态基本相同;钢轨的磨耗程度与曲线半径呈负相关,内、外轨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的差异随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曲线半径是影响轨面不平顺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线路类型对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的影响不大,不同曲线半径、焊接接头影响明显,在对轨道进行维护和养护时需关注小曲线半径区段以及焊接接头区段的不平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面短波不平顺 功率谱密度 改进协方差法 焊接接头区 曲线半径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治 叶霞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利用现代工具能力和理解工程与社会的关系等毕业要求,在《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课程教学中,整合并梳理教学内容,实践了一系列新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外习题内涵设计、引...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利用现代工具能力和理解工程与社会的关系等毕业要求,在《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课程教学中,整合并梳理教学内容,实践了一系列新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外习题内涵设计、引入校企联合教学模式、构思课外学时等,提升了《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对其他工科专业课程提升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理念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教学质量 方法
下载PDF
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轸 肖松林 唐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2-26,共5页
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体系存在问题和功能需求出发,借鉴社会控制论的核心理论,提出教育内容的更新机制;通过把认知疗法融入到受教内容中,将受教内容分为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危险认知、习惯养成和其他五大类;依据受教群体的... 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体系存在问题和功能需求出发,借鉴社会控制论的核心理论,提出教育内容的更新机制;通过把认知疗法融入到受教内容中,将受教内容分为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危险认知、习惯养成和其他五大类;依据受教群体的成长、分化及演变特点,对生物学中的谱系树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具有树根、树干、树枝、树叶四大部分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知识树模型,构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内容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教育内容 谱系树模型 认知理论 社会控制论
下载PDF
交通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网络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艳丽 吴兵 李林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19期4-6,共3页
为满足特殊时期或特殊人群的学习需求,机动灵活的网络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实验类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实验操作等要求对网络教学提出了挑战,而且不同的实验项目具体要求差异较大,网络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具体探讨。以交通工程专业为例,分析... 为满足特殊时期或特殊人群的学习需求,机动灵活的网络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实验类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实验操作等要求对网络教学提出了挑战,而且不同的实验项目具体要求差异较大,网络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具体探讨。以交通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专业课程所涉及实验类型、内容及要求,针对网络教学的实现方法和途径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为实验类课程网络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实验课程 网络教学 实现方法
下载PDF
交通语言综述化研究
16
作者 张旭 杨晓光 +1 位作者 庞聿皓 李英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在整理分析前人对交通语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义交通语言与狭义交通语言的概念。以2012年到2022年发表的1083篇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CiteSpace以可视化的方式对我国近十年来的交通语言研究进行了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 在整理分析前人对交通语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义交通语言与狭义交通语言的概念。以2012年到2022年发表的1083篇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CiteSpace以可视化的方式对我国近十年来的交通语言研究进行了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显词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交通语言文献年发文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研究方向从早期“智能交通”概念的提出逐渐过渡到与计算机等学科交叉从而进行深入研究,交通语言研究的热点集中于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和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等领域。最后通过关键词的突显情况对未来研究走向做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语言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
下载PDF
道路环境与驾驶行为数据同步采集系统研发
17
作者 杨轸 汪名选 刘帅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4期210-218,225,共10页
高精度、可移植、多维度的在途车辆及其周边驾驶环境数据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场景库测试、不良驾驶行为谱构建以及在途实时交通管控等领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单一传感器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在精度、维度上都受到了较大限制,导致其... 高精度、可移植、多维度的在途车辆及其周边驾驶环境数据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场景库测试、不良驾驶行为谱构建以及在途实时交通管控等领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单一传感器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在精度、维度上都受到了较大限制,导致其可靠度较低;为实现多类数据传感器协同一体化,研发了一款包含激光雷达、车载运动测量与组合定位、车载踏板与方向盘位移传感器和雷视道路多维感知一体机的多模块道路环境数据与驾驶行为同步采集系统,支持多项交通数据采集任务的并行处理,融合了用户的真实驾驶行为,并基于该系统设计了依维柯某车型的数据实车采集平台;该系统由上位机与下位机两个子系统构成,集成了多模块数据采集、储存、传输与标定等功能,且对各个模块完成了时间同步处理,适用于两客一危场景,并设计了易操作的上位机用户交互界面,对多模块数据实现实时可视化,直观查看各时段数据的变化规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多源交通数据 系统设计 多模块数据采集平台 数据同步可视化 SOCKET网络编程
下载PDF
基于DynusT的中观交通网络系统仿真实验设计及教学探索
18
作者 王艳丽 金宇宁 +2 位作者 田野 吴学绵 付全路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3期20-24,共5页
交通网络分析是交通工程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利用DynusT软件设计区域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仿真分析实验,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完善和创新中观层面交通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该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 交通网络分析是交通工程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利用DynusT软件设计区域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仿真分析实验,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完善和创新中观层面交通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该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区域交通流形成与运行机制的理解,提高处理复杂交通数据和解决复杂交通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观分析 交通网络 DynusT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多层交通荷载下非对称一体化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
19
作者 钱劲松 陈正 +2 位作者 欧阳韦 刘海洋 周毅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85,212,共9页
地下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其运营期的安全稳定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大断面非对称一体化地下结构在多层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依据工程典型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加路表、市政、轨道三层交通荷载,分析了非对称... 地下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其运营期的安全稳定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大断面非对称一体化地下结构在多层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依据工程典型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加路表、市政、轨道三层交通荷载,分析了非对称一体化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和应力分布特征,探究了多层交通荷载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构动力响应叠加规律。结果表明:非对称一体化结构的振动响应在市政交通层的左幅顶板中部最大,达0.5~0.7 m/s^(2),动应力在轨道交通层底角处最大,达0.08~0.10 MPa;地铁列车荷载是结构动应力的主要影响源,但土钉支护与桩基支撑能够有效降低动应力的影响;作用于地面的车辆荷载会对一体化结构的振动响应产生较显著影响,运营期应重点关注位于地面车辆行驶密集路段的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地下非对称一体化结构的优化设计、运营期养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地下结构 多层交通荷载 振动响应 动应力 结构性能
下载PDF
基于模拟驾驶的列车牵引计算实验设计
20
作者 周峰 贺艺博 洪玲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交通运输专业的“列车牵引计算”课程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大量的数值计算和感官认知的缺失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对列车牵引计算实验课程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在充分考虑课程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模拟驾驶与仿真... 交通运输专业的“列车牵引计算”课程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大量的数值计算和感官认知的缺失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对列车牵引计算实验课程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在充分考虑课程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模拟驾驶与仿真分析结合的课程实验,确定了具体的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分析内容,通过让学生进行列车模拟驾驶,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列车牵引计算相关原理与方法的目的。该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列车牵引计算专业知识的深度吸收,同时也为基于模拟驾驶的本科生实验教学提供了参考,丰富了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驾驶 实验教学 列车牵引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