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超声诊断的带教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幸文琼 艾星子.艾里 +3 位作者 何月萍 侯艺蓉 徐文捷 陈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2期1893-1895,共3页
目的总结妇产科超声诊断的带教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该科超声室带教56名学生的教学经验。结果妇产科超声诊断带教面临学生年龄、学历跨度大,所学专业、基础不一,轮转时间长短不等等问题。个性化及多元化的带... 目的总结妇产科超声诊断的带教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该科超声室带教56名学生的教学经验。结果妇产科超声诊断带教面临学生年龄、学历跨度大,所学专业、基础不一,轮转时间长短不等等问题。个性化及多元化的带教方式,可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并得到学生认可。结论在妇产科超声带教中,结合学科及学生特点,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采用个性化、多元化教学模式并严格教学管理,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诊断显像 妇产科 教育方法 带教体会
下载PDF
互动沟通模式配合问题导向教学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牛苏梅 雷蕾 李芳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480-1481,共2页
目的分析妇产科带教中开展互动沟通模式配合问题导向教学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妇产科进行临床实习的60例实习生为研究主体,研究启动于2021年1月,结束在2021年12月。通过随机摸红蓝球方式将所有实习生划分成常规组以及试验组,以摸红球... 目的分析妇产科带教中开展互动沟通模式配合问题导向教学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妇产科进行临床实习的60例实习生为研究主体,研究启动于2021年1月,结束在2021年12月。通过随机摸红蓝球方式将所有实习生划分成常规组以及试验组,以摸红球者作为常规组(30例),以摸蓝球作为试验组(30例),予以常规组实习生传统带教模式,予以试验组实习生互动沟通模式配合问题导向教学。对比每组实习生考核成绩以及教学质量反馈得分。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生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兴趣、职业认同感以及人文素养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带教中开展互动沟通模式配合问题导向教学,能够提升实习生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教 妇产科 问题导向教学
下载PDF
产科高级模拟教学在妊娠期心脏骤停复苏培训中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雷蕾 叶庆华 +2 位作者 王国增 杨晓菊 陈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产科高级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进行妊娠期心脏骤停复苏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2018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妇产科基地轮转的第3年住院医师,共7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2015级... 目的探讨产科高级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进行妊娠期心脏骤停复苏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2018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妇产科基地轮转的第3年住院医师,共7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2015级住院医师,使用高级孕妇模拟人3 Gsimmom,结合复合式情景进行授课。对照组为2014级住院医师,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方法,用复苏安妮模拟人,气管插管模型,除颤仪进行分项操作训练并考核。对两组培训前后单项技能操作和医疗行为关键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住院医师填写反馈表评价该课程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气道管理,静脉药物使用单项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团队协作、人文关怀、医患沟通、临床识别能力、工作态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94%住院医师对课程评价高于90分。结论产科高级模拟教学能够让住院医师获得真实临床场景的体验,相对于传统的实践教学,对住院医师在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提升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且住院医师对该课程有较高满意度,值得在住培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情景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肺复苏
下载PDF
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思考
4
作者 杨晓菊 陈迟 +2 位作者 李小娜 李艳 雷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403-403,共1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在医学院校毕业后,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产科学的不断发展和高危产科病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在医学院校毕业后,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产科学的不断发展和高危产科病人的不断增多,对产科住院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科从制定培训计划、培养临床思维及医教研综合能力、加强人文及医患沟通素养、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产科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医院开展产褥期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董晗琼 叶萌 +1 位作者 姜金霞 王文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1,共4页
介绍医院开展产褥期延续护理的作用及方案,从组建跨学科产后延续护理团队、建立高质量的电话随访流程、聚焦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技术支持、践行多元协同护理模式、倡导高级实践护士主导的家庭访视等方面进行详述,并对各干预方式的优势和... 介绍医院开展产褥期延续护理的作用及方案,从组建跨学科产后延续护理团队、建立高质量的电话随访流程、聚焦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技术支持、践行多元协同护理模式、倡导高级实践护士主导的家庭访视等方面进行详述,并对各干预方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思索及展望,为实施由医院开展的产褥期延续护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 延续护理 电话随访 家庭访视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水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江楠 岳倩 +5 位作者 段玉英 田甜 支云清 王昱洁 李维华 徐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7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水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62例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术中局部应用稀释...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水分离法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62例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术中局部应用稀释的垂体后叶素)3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垂体后叶素)3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和体温。同时测定研究组17例双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及窦状卵泡数(Fo),观察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卵巢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水分离法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有利于保护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垂体后叶素 水分离法 卵巢功能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系统及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吕斯迹 黄莉霞 +3 位作者 赵鑫 薛雪 童晓文 吴乾渝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与液基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cytologytest,L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7例患者行TruScreen、LCT检查,以阴道镜下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假阴性率。...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与液基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cytologytest,L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7例患者行TruScreen、LCT检查,以阴道镜下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假阴性率。结果:TruScreen、LCT阳性结果分别为229例和42例,病理学检查阳性结果为30例。Tru-Screen、LCT及TruScreen联合LC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73.3%、46.7%和90%,特异度分别为54.7%、93.9%和50.5%,假阴性率分别为26.7%、53.3%和10%。TruScreen及Tr-uScreen联合LCT检查敏感度高于L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creen与Tru-Screen联合LCT检查的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中,TruScreen的效果评价高于LCT。在我国,TruScreen作为一种新的宫颈病变筛查技术可能会达到较好的筛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系统 液基细胞学检测 宫颈病变
下载PDF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内分泌功能改善的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恺京 忻颖 +3 位作者 周小钢 徐冰 支云清 朱江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生殖内分泌失调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对11例伴有肥胖的PCOS患者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观察月经周期、生殖内分泌及体...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生殖内分泌失调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对11例伴有肥胖的PCOS患者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观察月经周期、生殖内分泌及体重等的变化。结果11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10例(10/11)术后3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周期,其中6例(6/6)术前稀发排卵的患者均恢复正常排卵,4例术前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术后3个月雄激素水平均恢复到正常范围,4例(4/7)多毛患者术后3~6个月Ferriman-Gallwey多毛评分降至5分以下。术后随访3~24个月,BMI下降4.1~7.6,(5.3±1.5)。结论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能有效改善肥胖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短时间内月经恢复,不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袖状切除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 腹腔镜
下载PDF
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 ERRα表达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岩 徐怀胜 +2 位作者 王丽莉 辛卫娟 吴乾渝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ERRα与雌、孕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在ERα阴性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MTT、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雌二醇(E2)、孕酮(P)作用于HEC-1B细胞后细胞增殖和ERRα mRNA的变化。结果:E2促进细胞增殖,E2(10-6~10-8mol/L... 目的:探讨ERRα与雌、孕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在ERα阴性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MTT、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雌二醇(E2)、孕酮(P)作用于HEC-1B细胞后细胞增殖和ERRα mRNA的变化。结果:E2促进细胞增殖,E2(10-6~10-8mol/L)组OD值与对照组相比在48h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E2明显上调ERRα表达,且10-7mol/L时上调最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ERRα mRNA表达含量与相应细胞生长变化显示:24、48h呈正相关(P<0.05),表明雌激素通过上调ERRα表达而诱导细胞增殖。P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10-4~10-6mol/L)组OD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明显下调ERRα表达,且10-4mol/L时下调最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ERRαmRNA表达含量与相应浓度细胞生长变化在24h呈正相关(P<0.05),表明孕激素通过下调ERRα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结论:ERRα在ERα阴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子宫内膜肿瘤 雌激素类 孕激素类
下载PDF
女性盆腔脓肿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岚 杜佳娣 +1 位作者 魏秋 童晓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02至2008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治疗的60例女性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入院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对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探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02至2008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治疗的60例女性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入院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对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探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盆腔脓肿大部分发生在育龄妇女,临床表现发热、腹痛及盆腔包块,临床诊断正确率61.6%,误诊率38.4%。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体温及血象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感染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前者优于后者。结论女性盆腔脓肿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宫颈分泌物培养和MR I检查在诊断盆腔脓肿中发挥重要作用。治疗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好,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脓肿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生酮饮食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莉 童晓文 +2 位作者 丁岩 赵鑫 吴乾渝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4-598,共5页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中链甘油三酯(MCT)生酮饮食诱导裸鼠产生酮症,观察生酮饮食对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3-4周龄雌性裸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SD)、生酮饮食组(KD)和无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组(...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中链甘油三酯(MCT)生酮饮食诱导裸鼠产生酮症,观察生酮饮食对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3-4周龄雌性裸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SD)、生酮饮食组(KD)和无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组(NCKD)3组;裸鼠右侧腋窝皮下注射子宫内膜癌细胞悬液,接种后予以不同饮食饲养;观察期间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径线并计算体积,于第30天处死裸鼠取瘤称重。结果:7天后观察,与SD组比较,KD组及NCKD组血糖约降低40%,血酮体升高3-5倍;3组裸鼠成瘤率100%;30天后KD组和NCKD组肿瘤体积及重量均小于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与NCKD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链甘油三酯生酮饮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虽然不能替代传统抗肿瘤治疗方法,但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子宫内膜肿瘤 中链甘油三酯 小鼠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叶庆华 王昕 +2 位作者 李艳 王军臣 童晓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门诊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提示为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473例,进行宫颈LEEP/锥切术,将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符合程度,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门诊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提示为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473例,进行宫颈LEEP/锥切术,将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符合程度,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宫颈LEEP/锥切术之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两者病理结果相符率93.48%(67/102)。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中,LEEP术较活检病理级别降低者占22.55%(23/102);LEEP术较活检病理级别升高者占11.76%(12/102),两种方法结果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阴道镜可发现宫颈微小病灶,结合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手段,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宫颈活检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高频电波刀
下载PDF
过敏高风险婴儿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多因素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22
13
作者 钱继红 陈同辛 +11 位作者 敖黎明 陈冠仪 杨祖菁 王留娣 高美玲 吴星英 陆国强 顾擎东 董蔚 郑珠丽 吴圣楣 朱建幸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高风险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具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新生儿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对影响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目的探讨过敏高风险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具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新生儿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对影响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4名婴儿中,有114例在生后1年内出现1种或多种过敏症状。单因素分析中有12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7项指标入选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母孕期过敏性疾病发作史(OR=2.523,95%CI为1.263~5.041,P<0.01)、双亲有过敏性疾病史(OR=6.116,95%CI为2.546~14.692,P<0.01)、母亲血清IgE值(OR=2.413,95%CI为1.710~3.404,P<0.01)、被动吸烟(OR=2.778,95%CI为1.402~5.502,P<0.01)、出生后6个月内添加鸡蛋(OR=2.693,95%CI为1.238~5.859,P<0.05)、纯母乳喂养(OR=0.196,95%CI为0.086~0.447,P<0.01)和部分水解配方奶(pHF)喂养(OR=0.099,95%CI为0.038~0.255,P<0.01)。结论妊娠期加强对有过敏史妇女的保护,防止过敏性疾病的复发,避免过敏高风险婴儿过早接触香烟、过早添加鸡蛋,母乳喂养及pHE喂养等综合措施可减少过敏高风险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高风险婴儿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P16、Ki67和MCM5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扬 王军臣 +3 位作者 符雪莲 丁继莲 史阳 陶昱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P16、Ki67、MCM5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特征,与CIN分级和高危HPV感染的关系,及其提示CIN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组织学诊断为CIN181例(其中CINⅠ54例,CINⅡ87例,CINⅢ40例),荧光... 目的探讨P16、Ki67、MCM5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特征,与CIN分级和高危HPV感染的关系,及其提示CIN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组织学诊断为CIN181例(其中CINⅠ54例,CINⅡ87例,CINⅢ40例),荧光PCR方法检测病变中高危HPV(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的感染情况;以非宫颈病变切除的子宫颈组织为正常对照,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P16、Ki67和MCM5在宫颈CIN中表达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这些指标的表达与CIN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其对CIN病变预后的意义。结果 (1)CIN病变中高危HPV阳性率为63.54%(115/181),在各级CIN中阳性率分别为:CINⅠ33.3%(18/54),CINⅡ73.56%(64/87)和CINⅢ82.5%(33/40),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P16在各级CIN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6%(23/54)、85.1%(74/87)和87.5%(35/40),并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Ki67在各级CIN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5%(37/54)、63.2%(55/87)和60%(24/40);两者的表达与CIN分级有关。MCM5在各级CIN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5%(37/54)、67.8%(59/87)和77.5%(31/40),其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与CIN分级无关。(3)对其中86例患者进行1~126个月时间的随访,60患者经过锥切或者LEEP术治疗,其中35例病变持续存在或进展为高级别病变;而26患者未经治疗,其中14例患者病变持续存在或进展为高级别病变,2例发展为浸润癌。Ki67和MCM5表达与CIN病变的预后有提示作用。结论 P16,MCM5和ki67表达均与高危HPV感染有关,三者在不同级别CIN中表达率不同,有助于CIN的诊断,P16的不同分布特征与CIN病变级别有关;而MCM5的表达与P16和ki67一致,是有助于CIN诊断的有效标记物;ki67和MCM5表达能提示CIN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P16 MCM5 KI67 预后
下载PDF
Aurora-A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以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雷蕾 叶庆华 +2 位作者 王国增 黄贤莉 吴乾渝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94-499,共6页
目的分析正常宫颈、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中Aurora-A的表达差异,观察其异常表达对宫颈癌变过程的影响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 目的分析正常宫颈、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中Aurora-A的表达差异,观察其异常表达对宫颈癌变过程的影响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了解Aroura-A在CIN与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已进行宫颈管分泌物高危型HPV检测的宫颈活检或手术标本存档蜡块100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20例,CIN1级组织20例、CIN 2级组织20例、CIN 3级组织20例,宫颈癌全部选取的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urora-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urora-A表达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urora-A在CIN以及宫颈癌中存在高表达(P<0.05),且其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而增强,两者呈正相关性(r=0.475,P<0.001);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组织中,Aurora-A表达与HPV感染间存在正相关(V=0.591,P<0.05)。结论 Aurora-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Aurora-A可能作为早期诊断CIN或宫颈癌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同时也可能是宫颈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ORA-A 中心体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国增 吴乾渝 +2 位作者 刘岚 周奇 李婷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二甲双胍干预人子宫内膜癌RL95-2和KLE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法检测IGF-1Rβ、Akt和p-Akt...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二甲双胍干预人子宫内膜癌RL95-2和KLE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法检测IGF-1Rβ、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RL95-2和KLE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二甲双胍使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IGF-1Rβ和p-Akt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GF-1Rβ表达和抑制Akt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二甲双胍 AKT IGF-1Rβ
下载PDF
自然流产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子秋 刘岚 陶昱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inglabeling,TUNEL)检测40例早孕...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inglabeling,TUNEL)检测40例早孕自然流产病例(研究组)和40例早孕人工流产病例(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凋亡指数在自然流产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和蜕膜中分别为(24.54±3.21)%、(40.25±5.27)%和(56.14±4.56)%,早孕人工流产分别为(10.31±1.25)%、(15.65±5.45)%和(10.54±1.82)%,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其在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 流产 细胞凋亡 绒毛 蜕膜
下载PDF
新生儿脐带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妊娠糖代谢异常母体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芳 赵宇华 +1 位作者 陆洁敏 刘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妊娠糖代谢异常母体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相关性。方法本院分娩的足月单活胎孕母及其分娩的新生儿60例,分为GDM组、GIGT组、正常对照组,各20例。孕妇分娩前2周静脉采全血,Elisa法...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妊娠糖代谢异常母体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相关性。方法本院分娩的足月单活胎孕母及其分娩的新生儿60例,分为GDM组、GIGT组、正常对照组,各20例。孕妇分娩前2周静脉采全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Alc水平;新生儿娩出后,断脐采血,双位点免疫酶分析法检测血清中IGF-Ⅰ水平。对各组HbAlc水平、新生儿脐带血IGF-Ⅰ水平、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GDM组HbA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IGT组IGF-Ⅰ水平、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IGF-Ⅰ与出生体质量之间、HbAlc与IGF-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GIGT组与GDM组IGF-Ⅰ与出生体质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孕母妊娠末期血浆IGF-Ⅰ的检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应胎儿内分泌因子IGF-I水平,IGF-I水平反映了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下载PDF
小肠间质瘤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丽莉 魏秋 吴乾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1-1141,共1页
患者72岁,因下腹隐痛1年,加剧3d于2008年3月28日入院。绝经30年,3—0-1-3.绝经后无阴道流血.分泌物量少.无异味。病程中,无发热,体重无明显下降,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BP110/70mmHg,P76次/min.心肺肝肾未见异常.腹软,... 患者72岁,因下腹隐痛1年,加剧3d于2008年3月28日入院。绝经30年,3—0-1-3.绝经后无阴道流血.分泌物量少.无异味。病程中,无发热,体重无明显下降,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BP110/70mmHg,P76次/min.心肺肝肾未见异常.腹软,盆腔一包块达脐耻间,压痛不明显。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畅.宫颈光,萎缩.宫体附件扪诊不清,盆腔触及一包块11cm×12cm×10cm,边界不清,质地中等,活动度差,无压痛。B超示(图1):子宫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间质瘤 卵巢肿瘤 误诊 阴道流血 下腹隐痛 体格检查 妇科检查 绝经后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型别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怀芳 朱新贤 +1 位作者 王昕 李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5-777,共3页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寡核苷酸微流芯片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并研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HPV感染型别的关系。方法对335例临床病例进行筛查、细胞学分级并分组,活检标本通过寡核苷酸微流芯片上特异性探针进行HPV分型...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寡核苷酸微流芯片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并研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HPV感染型别的关系。方法对335例临床病例进行筛查、细胞学分级并分组,活检标本通过寡核苷酸微流芯片上特异性探针进行HPV分型。结果335例患者中,HPV阳性率为22.1%。宫颈良性疾病组的HPV阳性率为10.9%,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组分别为47.2%、66.7%、68.4%和75.0%,均显著高于宫颈良性疾病组(P值均<0.05)。结论随着CIN级别的升高,高危HPV型感染比例增加,寡核苷酸微流芯片检测能区分多种HPV型别,可用于临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HPV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寡核苷酸微流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