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预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梦伟 章兴(综述) 张杨杨(审校)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双链闭合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具有相对稳定、特异表达、进化保守等生物学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双链闭合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具有相对稳定、特异表达、进化保守等生物学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circRNA在多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预警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心血管疾病 诊断 预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心脏手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兰世鹏 冯登元 张杨杨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新型感染相关性生物标志物,在心脏术后早期诊断严重感染、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PC...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新型感染相关性生物标志物,在心脏术后早期诊断严重感染、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PCT作为临床检测指标已开始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心脏手术 感染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胸主动脉夹层发生风险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估
3
作者 张智 徐晓娟 +1 位作者 忻元峰 童建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8-358,共1页
目的高血压是引发胸主动脉病变的主要诱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高血压对胸主动脉组织分层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从29名高血压患者和26名非高血压患者的胸主动脉修复手术中共采集了55个新鲜的胸主动脉样本。在不同延伸速率控制... 目的高血压是引发胸主动脉病变的主要诱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高血压对胸主动脉组织分层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从29名高血压患者和26名非高血压患者的胸主动脉修复手术中共采集了55个新鲜的胸主动脉样本。在不同延伸速率控制下对样本进行剥离测试以确定组织的分层强度,同时采用拉伸测试获取组织的破坏应力。建立胸主动脉的分层强度和破坏应力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病理学分析探究胸主动脉夹层断面的微观形态特征,并结合生物力学模型进一步探究动脉壁的微观形态特征对胸主动脉组织分层强度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患者胸主动脉沿轴向的组织分层强度显著低于非高血压患者的分层强度。剥离测试中分层强度值与延伸速率呈线性增长关系。高血压患者胸主动脉沿圆周方向的破坏应力显著低于非高血压患者。病理学分析发现,在高血压患者的胸主动脉壁右侧区域中,弹性纤维的层状结构遭到破坏。胸主动脉沿轴向的组织分层强度、破坏应力与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均存在强负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胸主动脉夹层发生风险相对更高。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医生应积极干预此类患者群体发生夹层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 修复手术 病理学分析 破坏应力 生物力学模型 延伸速率 弹性纤维 生物力学分析
原文传递
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杨杨 王玮玮 +2 位作者 吕梦伟 徐增光 罗轶玮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为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应用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45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量化分析研究生基本情况、导师情况以及科研现状。结果显示自评量表均分为(178.43±57.70)分,影响研究... 为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应用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45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量化分析研究生基本情况、导师情况以及科研现状。结果显示自评量表均分为(178.43±57.70)分,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为性别、对专业最新进展的了解情况、是否开题、是否参与书写课题申报书等。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及导师要针对性地培养科研思维和提高其统计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医学硕士研究生 科研能力
下载PDF
胸腔镜切除肺内畸胎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杨杨 单龄童 +3 位作者 陈超 浦祎玮 李启凡 葛文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年第1期37-38,共2页
肺内畸胎瘤是畸胎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较为罕见的肺部良性肿瘤,临床上较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左上肺内畸胎瘤成功诊治并附文献分析。
关键词 肺肿瘤 畸胎瘤 胸腔镜 病案报道
下载PDF
食管裂孔疝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比较
6
作者 张杨杨 单龄童 +3 位作者 浦祎玮 李王莺 姚志坚 葛文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比较经胸入路与经腹入路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需手术治疗的各类型食管裂孔疝患者18例,随机分为A组(10例经胸入路)和B组(8例经腹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与近期随访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 目的比较经胸入路与经腹入路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需手术治疗的各类型食管裂孔疝患者18例,随机分为A组(10例经胸入路)和B组(8例经腹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与近期随访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A组患者出现1例肺部感染,2例功能性胃瘫,经治疗得以恢复后出院。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总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主诉无明显不适,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裂孔疝均能达到相同治疗效果,术后近期随访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手术入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因左心功能不全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预后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宋之明 丁雅刚 +2 位作者 侯杰 刘志刚 樊国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36-41,共6页
探讨左西孟旦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因左心功能不全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术后因左心功能不全应用IABP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应用“左西... 探讨左西孟旦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因左心功能不全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术后因左心功能不全应用IABP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应用“左西孟旦”为分组变量建立倾向匹配44对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IABP应用时间,急性肾损伤(AKI)发生及术后30天内死亡等预后差异,通过二分类法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左西孟旦可以缩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因左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在呼吸机应用时间(36.7±.32.3 vs 55.6±.37.8,p=0.014),IABP应用时间(7.73±5.8 vs 10.5±5.8,p=0.028),ICU住院时间(92.5±59.7 vs 115.5±43.1,p=0.041)上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0天内全因死亡率(5(11.4%)vs 4(9.1%),P=1.000无统计学差异。该类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糖尿病(OR 2.24295%CI:0.972~5.287)、LVEF<40%(OR 2.57195%CI:0.980~6.740)、CPB>3h(OR 1.87495%CI:1.238~5.597)(P<0.05);同时左西孟旦应用属于保护性因素:(OR0.27595%CI:0.112~0.675),(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以缩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因左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IABP应用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并对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并不减少术后30天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心功能不全 主动脉球囊反搏 急性肾功能损伤 左西孟旦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智 忻元峰 童建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2-52,共1页
目的主动脉夹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管疾病,其形成与发展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力学问题。重点讨论如何运用实验和计算生物力学方法定量分析和判断主动脉产生夹层的风险。方法以手术修复中获取的胸主动脉样本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速率控制... 目的主动脉夹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管疾病,其形成与发展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力学问题。重点讨论如何运用实验和计算生物力学方法定量分析和判断主动脉产生夹层的风险。方法以手术修复中获取的胸主动脉样本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速率控制下对组织进行剥离测试,计算获取主动脉产生撕裂所需的能量。病理学分析探究主动脉撕裂断面的微观形态特征以及断面的具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病理学分析 手术修复 血管疾病 生物力学 胸主动脉 速率控制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中血液异物界面作用对凝血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瑜亮 王琦 张杨杨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可持久的体外气体交换和循环支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重症患者的心肺支持治疗。ECMO应用中血液异物界面作用引起血浆蛋白吸附接触材料表面,激活凝血途径,造成凝血功能异常...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可持久的体外气体交换和循环支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重症患者的心肺支持治疗。ECMO应用中血液异物界面作用引起血浆蛋白吸附接触材料表面,激活凝血途径,造成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出血、栓塞等并发症。全身使用抗凝药物,接触材料表面抗吸附涂层、抗凝药物释放涂层等方法部分缓解和解决了血液异物界面作用。新理念的提出和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解决血液异物界面作用,提高ECMO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血液异物界面作用 凝血
下载PDF
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东辰 王琦 张杨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心脏术后常见的高死亡率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先后建立了多个心脏术后AKI预测模型。本文介绍国内外常用的14种心脏术后AKI预测模型的构成特点、临床应用以及预测能力的比较。年龄、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心脏术后常见的高死亡率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先后建立了多个心脏术后AKI预测模型。本文介绍国内外常用的14种心脏术后AKI预测模型的构成特点、临床应用以及预测能力的比较。年龄、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高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糖尿病、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联合瓣膜手术、急诊手术、术前肌酐、术前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既往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和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等危险因素被多次(>3次)纳入不同的预测模型。欧美人群中比较Cleveland、Mehta和SRI模型对AKI和需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的AKI(RRT-AKI)的预测能力时,Cleveland有较高的分辨度,但对于中国人群,以上3种模型对AKI和RRT-AKI的预测能力均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 风险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灾难医学培训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贵新 陈鹤扬 刘中民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266-267,共2页
在中国,自然的、人为的、复杂的灾难时有发生,人为计谋的灾难(谋杀抢劫、投毒放火、公共场所爆炸等)也有发生。灾难的发生大多是随机、不可预测的。一旦灾难发生,医护人员总是救援主力军,必须立即奔赴灾难现场,实施救治[1-2]。此时,... 在中国,自然的、人为的、复杂的灾难时有发生,人为计谋的灾难(谋杀抢劫、投毒放火、公共场所爆炸等)也有发生。灾难的发生大多是随机、不可预测的。一旦灾难发生,医护人员总是救援主力军,必须立即奔赴灾难现场,实施救治[1-2]。此时,救援队员面对的是艰苦、复杂、危险的灾难环境和数量巨大的患者,这种特殊性给救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医学 灾难救援 医学救援 救援队员
原文传递
心室辅助装置多相流流场数值模拟及溶血性能分析
12
作者 李铁岩 邹琳 +4 位作者 忻元峰 封云震 华一飞 万峰 刘中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多相流模型对轴流式血泵溶血性能预报的研究。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轴流泵的水动力性能、流场、切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切应力的溶血预报模型。体外6次溶血实验,每次应用2000 ml新鲜抗凝小牛血,在流量为5 L/min... 目的:探讨多相流模型对轴流式血泵溶血性能预报的研究。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轴流泵的水动力性能、流场、切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切应力的溶血预报模型。体外6次溶血实验,每次应用2000 ml新鲜抗凝小牛血,在流量为5 L/min,流出道压力100 mmHg(13.3 kPa),转机4 h,每30 min取血样本,测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同时留静置的牛血作为对照组,计算标准溶血指数(normal index of hemolysis,NIH)。结果:计算预测FHB变化与体外溶血实验基本吻合,体外验证实验计算NIH结果0.0055 g/100L,与多相流模型预测NIH结果一致。结论:多相流模型可用于心室辅助装置溶血液性能的定量预报,该方法可应用于血泵设计选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辅助装置 多相流 数值模拟 溶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