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及其在过敏性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春娇 邹颖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过敏性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皮肤疾病,主要包括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湿疹等,其共同特征是反复发作和难治性,且复发皮损常位于原发皮损的消退部位,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记忆功能相关。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是记忆... 过敏性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皮肤疾病,主要包括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湿疹等,其共同特征是反复发作和难治性,且复发皮损常位于原发皮损的消退部位,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记忆功能相关。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是记忆T细胞的重要亚群之一,其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紧密相关。本文就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过敏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型记忆T细胞 特应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长期驻留
原文传递
皮肤病理学检查在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2
作者 陈佳 赵福涛 孙建方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皮损诊断的“金标准”,可帮助有皮损表现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作出尽量精准的诊断。大多数风湿免疫性疾病皮损病理表现特异性不高,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DLE)、硬皮病、成人Still病、血管炎等皮损...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皮损诊断的“金标准”,可帮助有皮损表现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作出尽量精准的诊断。大多数风湿免疫性疾病皮损病理表现特异性不高,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DLE)、硬皮病、成人Still病、血管炎等皮损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鲜明。皮肤病理检查在风湿免疫性疾病原发病诊断、合并症鉴别、疾病分型分期、发病机制探讨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正确掌握和应用皮肤病理检查技术,有助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精准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敏感性皮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3
作者 NOH Youngji 曹婷 +1 位作者 叶城斌 邹颖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8,共9页
敏感性皮肤(SS)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皮肤表面微生态失衡、皮肤的感觉神经系统及血管的反应异常、免疫和炎症反应异常等。在治疗策略上,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方面修复皮肤屏障:使用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 敏感性皮肤(SS)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皮肤表面微生态失衡、皮肤的感觉神经系统及血管的反应异常、免疫和炎症反应异常等。在治疗策略上,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方面修复皮肤屏障:使用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剂,减少水分流失并增强屏障功能;降低感觉神经的高反应性,借助TRPV1/TRPV4拮抗剂和抗炎成分降低神经活跃度,缓解不适症状;通过益生菌制剂等调节菌群失衡来缓解皮肤炎症。需要同时针对多个层面系统治疗。本文综述近年来S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未来研究及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发病机制 皮肤屏障 皮肤微生物 治疗
下载PDF
红光LED照射对自然老化SKH-1小鼠皮肤的影响
4
作者 康紫薇 陈琦 +2 位作者 申抒展 王秀丽 王佩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红光LED照射对自然老化SKH-1小鼠皮肤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12月龄SKH-1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使用红光LED仪对各组小鼠以0 J/cm^(2)、14.4 J/cm^(2)、32.4 J/cm^(2)和50.4 J/cm^(2)的能量密度连续照射60 d。在第0天、第10天、第3... 目的:探讨红光LED照射对自然老化SKH-1小鼠皮肤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12月龄SKH-1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使用红光LED仪对各组小鼠以0 J/cm^(2)、14.4 J/cm^(2)、32.4 J/cm^(2)和50.4 J/cm^(2)的能量密度连续照射60 d。在第0天、第10天、第30天和第60天,通过拍摄大体照片和皮肤镜照片记录皮肤外观变化,从皮肤粗糙、皮肤皱纹和皮肤紧致三个方面进行皮肤老化等级评分,检测角质层含水量(Water content of the stratum corneum,WCSC)、经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评估皮肤屏障功能,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真皮层信号强度,通过HE染色与Masson染色比较四组小鼠的皮肤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0 J/cm^(2)组相比,肉眼和皮肤镜下均观察到红光照射组小鼠的皮肤更光滑紧致,且皮肤老化等级评分表明在红光照射后小鼠皮肤粗糙、皮肤皱纹和皮肤紧致程度明显改善。红光照射不仅改善皮肤外观,而且能显著改善WCSC和TEWL。OCT结果表明红光照射增加了真皮层厚度和真皮信号强度。皮肤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红光照射增加表皮厚度,维持表皮层细胞形态正常且排列紧密。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红光照射的小鼠真皮胶原含量显著增多,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紧密。红光LED照射组的以上指标的改善作用随能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尤其是50.4 J/cm^(2)组的作用最为显著,且改善作用持续至照光第60天。结论:红光LED可显著改善自然老化SKH-1小鼠皮肤外观和皮肤屏障功能,增加表皮的厚度和真皮胶原含量,维持胶原纤维的紧密排列,为LED光源在皮肤老化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自然老化 SKH-1小鼠 嫩肤 皮肤屏障 胶原
下载PDF
2022年皮肤超声的最新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雅琴 杨飞跃 +2 位作者 赵宇靖 郭乐杭 徐辉雄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在过去的2022年里,高频超声技术在皮肤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许多棘手的临床问题通过采用高频超声,获得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进展,不断为超声技术赋能,为皮肤科医师提供多... 在过去的2022年里,高频超声技术在皮肤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许多棘手的临床问题通过采用高频超声,获得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进展,不断为超声技术赋能,为皮肤科医师提供多维度、精确化的临床诊疗信息。本文就2022年皮肤超声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皮肤疾病 诊断
下载PDF
阿达木单抗在非银屑病炎症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6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顾军 +3 位作者 施辛 陈玲玲 史玉玲 马慧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阿达木单抗作为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拮抗剂,在已经获批的适应证内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应证以外,阿达木单抗在多种非银屑病炎症性皮肤病,如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阿达木单抗作为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拮抗剂,在已经获批的适应证内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应证以外,阿达木单抗在多种非银屑病炎症性皮肤病,如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麻风反应、白塞病、Sweet综合征、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SAPHO综合征、结节病、环状肉芽肿、慢性荨麻疹等疾病中均显示出治疗潜力。鉴于阿达木单抗在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SJS/TEN中的治疗经验相对成熟,本专家共识旨在综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提供关于阿达木单抗治疗以上3种疾病的使用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治疗 非银屑病炎症性皮肤病 化脓性汗腺炎 坏疽性脓皮病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不同性别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科研能力培训需求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硕 张洁 +3 位作者 易章 许畅 陈中建 谭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性别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于临床科研能力培训的需求及分析。方法纳入112例上海市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星网络调查的方式填写调研问卷,收集学员基本信息、已经取得的临床科研成... 目的调查不同性别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于临床科研能力培训的需求及分析。方法纳入112例上海市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星网络调查的方式填写调研问卷,收集学员基本信息、已经取得的临床科研成果、接受临床科研能力培训的情况和对临床科研能力培训的需求。结果112例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中,包括男21例(18.75%),女91例(81.25%)。对于临床科研能力培训的认可度,选择“应当根据个人兴趣和情况作为选修内容”的男性学员(71.43%)远高于选择“有必要,应当做必修内容”的例数(23.81%),女性学员对二者选择的比例相似。对于临床科研能力培训所用时间,当前科研工作占用工作时间百分比低于25%的男性学员(52.38%)比女性学员更多(35.16%)。关于临床科研信息获取途径,男性学员利用图书馆、网页、媒体等主动获得科研信息途径较多,女性学员被动接受如讲座、讲课(23.17%)比例较男性学员高(15.69%)。对于期望的培训频率,女性学员期望培训频率高于男性学员。对于期望的培训时长,男性学员期望培训时长不超过0.5 h(42.86%),而女性学员则更期望培训时长在0.5~1.0 h(62.64%)。结论不同性别的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于临床科研能力培训的认可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频率及时间、培训需求均有区别。应因势利导,建立适合不同性别特征的临床科研能力培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皮肤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科研能力培训
下载PDF
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2020版)解读 被引量:6
8
作者 史玉玲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1],其患病率在我国各地有一定差异。2008年,在我国6个省市进行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其患病率为0.47%[2];2017年,我国西南4个省市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其患病率为0.5%[3]。针...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1],其患病率在我国各地有一定差异。2008年,在我国6个省市进行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其患病率为0.47%[2];2017年,我国西南4个省市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其患病率为0.5%[3]。针对银屑病的治疗方案甚多,目前临床上处理不同类型及不同部位银屑病的治疗原则旨在有效控制疾病,包括多种治疗方法的序贯治疗、联合治疗及替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生物制剂 适应证
原文传递
银屑病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邓文娅 张怡 +3 位作者 蒋裔 丁杨峰 陆家睛 周国江 《重庆医学》 2025年第3期639-645,共7页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该院皮肤内科银屑病诊疗中心的129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进行认知功能调查,分析银屑病...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该院皮肤内科银屑病诊疗中心的129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进行认知功能调查,分析银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认知功能总得分为12~30分。认知功能正常90例(69.77%),认知障碍39例(30.23%)。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比较,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词语流畅性、计算、抽象思维、记忆、视知觉、命名、注意得分及MoCA-B总分更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9)、受教育年限(OR=0.855)和发病诱因(OR=0.185)是银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视银屑病患者的认知筛查,早期提供认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琦 仰珈仪 王秀丽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12-217,共6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1(PD-1/PD-L1)是皮肤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在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PD-L1
下载PDF
夏氏外科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传承与创新
11
作者 肖秀丽 宿建勇 +6 位作者 商婷 卢怡 王建超 郭潋 张春华 张燕 李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
总结夏氏外科诊治特应性皮炎(AD)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夏氏外科认为,AD的发病与素体禀赋不耐有很大的关系,AD的发病主要与“湿”和“热”关系密切,将温病学说中“血热发斑”理论引入AD的治疗中,治疗上注重清热利湿和凉血潜阳法的运用... 总结夏氏外科诊治特应性皮炎(AD)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夏氏外科认为,AD的发病与素体禀赋不耐有很大的关系,AD的发病主要与“湿”和“热”关系密切,将温病学说中“血热发斑”理论引入AD的治疗中,治疗上注重清热利湿和凉血潜阳法的运用,同时针对AD剧烈瘙痒的特点,善于运用重镇潜阳药物发挥重镇止痒的功效,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夏氏外科学术思想强调衷中参西的思想,运用中医思维的同时,也注重西医最新研究进展的结合,擅长将中医“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肺主皮毛”等理论运用到AD的特应性进程和合并病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氏外科 特应性皮炎 中医药治疗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某三级专科医院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晓娟 《质量与市场》 2023年第10期64-66,共3页
内部控制管理是公立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实现公立医院合法合规、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目标。本文拟通过对某三级专科医院内部控制评价简要... 内部控制管理是公立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实现公立医院合法合规、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目标。本文拟通过对某三级专科医院内部控制评价简要分析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初步探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为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控制管理 风险识别 经济活动
下载PDF
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引起右前臂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及文献分析
13
作者 杨虹 高志琴 +4 位作者 刘思禹 谭静文 徐红 陈健 杨连娟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220-224,共5页
患者,男,80岁,农民,右前臂外侧浸润性红斑、结节、结痂1年余,糖尿病史10年。右前臂外侧可见浸润性红斑、斑块上间有小结节和疣状增生,上覆有黑色结痂,皮损面积5 cm×10 cm。刮取皮屑直接镜检发现菌丝,活检组织标本真菌直接镜检也发... 患者,男,80岁,农民,右前臂外侧浸润性红斑、结节、结痂1年余,糖尿病史10年。右前臂外侧可见浸润性红斑、斑块上间有小结节和疣状增生,上覆有黑色结痂,皮损面积5 cm×10 cm。刮取皮屑直接镜检发现菌丝,活检组织标本真菌直接镜检也发现菌丝。真菌培养均长出灰褐色绒毛状菌落,周围有灰白色边缘。玻片小培养可见分隔菌丝,个别节段膨大,分生孢子呈椭球形。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以及多核巨细胞浸润的肉芽肿性炎症。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显示,真皮内有多个紫红色圆形芽殖孢子。分离菌株的分子测序结果与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的ITS片段序列100%符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400 mg/d,5个月后皮损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仍在治疗和观察中。回顾2000年—2021年M.arundinis引起相关感染的国内外文献,探讨M.arundinis导致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暗色丝孢霉病 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 糖尿病
下载PDF
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春季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耿礼倩 李璐璐 +2 位作者 谭静文 戴尔红 杨连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54-057,共4页
分析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春季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我院门诊病例数据库,选取2023年春季(3月-6月)本院门诊诊治的11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有无口服防风通圣颗粒将患者分为防风组... 分析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春季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我院门诊病例数据库,选取2023年春季(3月-6月)本院门诊诊治的11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有无口服防风通圣颗粒将患者分为防风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防风组患者口服防风通圣颗粒,同时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仅仅西医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复发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防风组94.55%,对照组80.00%(2=5.24,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分别为防风组34.55%和与对照组43.64%(2 = 0.96,P = 0.33),防风组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组分层分析,口服防风通圣颗粒联合抗组胺药以及外用激素药膏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 vs 76.92%, P < 0.05),但是两组患者是否外用激素药膏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防风通圣颗粒联合西医对症治疗能提高春季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通圣颗粒 中西医结合治疗 面部 过敏性皮炎
原文传递
李斌从“湿瘀互结”角度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经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建坤 蒯仂 +5 位作者 李苏 叶晖 蒋建明 李欣 李福伦 李斌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6期26-29,共4页
介绍李斌教授从“湿瘀互结”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主要为经络阻滞、气血凝涩、聚而为湿,湿邪与瘀血互结,阻塞脉道,发而为病;前期治疗以健脾利湿、化瘀生肌为主,后期辅以补益气血;处方选药时祛瘀与化湿并重,... 介绍李斌教授从“湿瘀互结”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主要为经络阻滞、气血凝涩、聚而为湿,湿邪与瘀血互结,阻塞脉道,发而为病;前期治疗以健脾利湿、化瘀生肌为主,后期辅以补益气血;处方选药时祛瘀与化湿并重,擅用虫类药及藤类药。并举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皮肤溃疡 湿瘀互结 行气化瘀 虫类药 红藤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某三级专科医院化妆品检测项目财务管理浅析
16
作者 何晓娟 《财会学习》 2023年第4期154-156,共3页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专科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关乎医院的发展命脉,专科医院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积极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方法,有效控制医院各项目成本投入,以优化医院的经济发展效益,更好地促...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专科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关乎医院的发展命脉,专科医院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积极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方法,有效控制医院各项目成本投入,以优化医院的经济发展效益,更好地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本文以某三级专科医院的化妆品检测项目为研究对象,先就专科医院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专科医院在化妆品检测项目财务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完善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专科医院项目财务管理水平,进而达成医院成本收益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院 化妆品检测项目 财务管理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陆家睛 史玉玲 《皮肤科学通报》 2021年第4期304-311,M0002,M0003,共10页
糖皮质激素具有明确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诸多皮肤科疾病。虽然其疗效明确,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使用时应严格把控临床适应证。因此,为帮助临床医师最合理地发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规避治疗抵抗性、提高用药... 糖皮质激素具有明确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诸多皮肤科疾病。虽然其疗效明确,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使用时应严格把控临床适应证。因此,为帮助临床医师最合理地发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规避治疗抵抗性、提高用药安全性,现对其基础及临床等重要方面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皮肤科 规范应用
原文传递
2021年皮肤超声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丹丹 郭乐杭 徐辉雄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皮肤疾病病灶的位置浅,厚度薄,种类繁多,表现各异,为传统超声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带来困难与挑战。近年来,随着超声探头频率的持续提高和检查经验的不断积累,超声在皮肤疾病的诊断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2021年,皮肤超声... 皮肤疾病病灶的位置浅,厚度薄,种类繁多,表现各异,为传统超声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带来困难与挑战。近年来,随着超声探头频率的持续提高和检查经验的不断积累,超声在皮肤疾病的诊断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2021年,皮肤超声在肿瘤性病变、炎症性病变、人工智能诊断、基础研究及规范化培训与推广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显著进步。本文就2021年皮肤超声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学 高频超声 诊断
下载PDF
氨苯砜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德刚 史玉玲 《皮肤科学通报》 2021年第4期364-369,共6页
氨苯砜(dapsone,DDS)是一种苯胺衍生物,属于合成砜类。1937年在研究磺胺药物过程中,偶然发现DDS抗微生物活性;进一步研究抗感染机制时,又发现DDS更重要的抗炎活性。DDS能够像磺胺类药物那样干扰病原体内叶酸的合成从而发挥抑菌作用,是... 氨苯砜(dapsone,DDS)是一种苯胺衍生物,属于合成砜类。1937年在研究磺胺药物过程中,偶然发现DDS抗微生物活性;进一步研究抗感染机制时,又发现DDS更重要的抗炎活性。DDS能够像磺胺类药物那样干扰病原体内叶酸的合成从而发挥抑菌作用,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麻风联合化疗方案主要用药;DDS及其体内代谢物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功能,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炎症性疾病或血管炎类皮肤病。DDS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溶血性贫血和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dapsone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等。随着DHS风险因子HLA-B*13:01的鉴定发现和转化研究,极大地降低了DHS的发生,安全性明显提高,有助于DDS在皮肤科临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苯碸 皮肤 氨苯碸超敏反应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三七多糖对皮肤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柴景秀 台虹 +5 位作者 唐晓丹 丁瑞 李聪 王媛 刘胜茂 吴金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60-3363,共4页
三七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具有抗炎、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多糖。因其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和复杂的糖结构,三七多糖生物活性多样。研究发现,三... 三七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具有抗炎、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多糖。因其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和复杂的糖结构,三七多糖生物活性多样。研究发现,三七多糖在维护和改善皮肤健康中有重要作用,这与TGF-β/Smad信号通路、Nrf2/AREx信号通路、MAPK信号传导等密切相关。本文对三七多糖在抗皮肤氧化、抗皮肤衰老、防止紫外线诱导皮肤光老化、皮肤保湿、皮肤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三七多糖在皮肤疾病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多糖 皮肤氧化 皮肤光老化 皮肤保湿 皮肤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