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任旅萍 孙晓 +4 位作者 陈婷婷 周荣荣 王雪 邓玮 张培培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940-945,共6页
目的 应用Delphi法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Donabedian模型为导向,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拟定“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Delphi法,经过两轮对15... 目的 应用Delphi法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Donabedian模型为导向,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拟定“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Delphi法,经过两轮对15名专家的问卷咨询和分析,进一步细化和确定该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4、0.874,总体协调系数分别为0.374、0.264(P<0.05)。最终形成“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以及48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开展“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分层分级管理 “医院-社区”联动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茜 汪夏云 +6 位作者 顾一帆 周杰 马晶晶 汤爱洁 戴秀娟 陈静娟 周姝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7-29,共3页
目的调查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制订相应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对329例择期手术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患者182例(55.32%),128例(38.... 目的调查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制订相应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对329例择期手术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患者182例(55.32%),128例(38.91%)术后第1~2天活动总时长超过1 h。性别和术后导管总数是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水平有待提高,临床护理人员需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其提高下床活动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早期下床活动 依从性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褪黑素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春球 丁卫星 李永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85-218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melatonin)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小鼠腹腔内注射1 mg/kg、5 mg/kg、50 mg/kg和75 mg/kg浓度的褪黑素,分别在15 min和45 min后,检测结肠排出玻璃珠的变化;同时,在注射褪黑素75 mg/kg前腹腔内注...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melatonin)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小鼠腹腔内注射1 mg/kg、5 mg/kg、50 mg/kg和75 mg/kg浓度的褪黑素,分别在15 min和45 min后,检测结肠排出玻璃珠的变化;同时,在注射褪黑素75 mg/kg前腹腔内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5 mg/kg),研究其对褪黑素作用的影响。另外,通过全胃肠道运输实验(伊文斯蓝排出实验)检测腹腔内注射不同浓度褪黑素(1 mg/kg、5 mg/kg、25 mg/kg和75 mg/kg)时胃肠运动的变化。结果:腹腔内注射褪黑素后15 min,在低剂量组(1 mg/kg)结肠排出玻璃珠的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高剂量组(75 mg/kg)结肠排出玻璃珠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该抑制作用可被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有效拮抗(P<0.01)。腹腔内注射褪黑素后45 min,在5 mg/kg剂量时,结肠排出玻璃珠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在1 mg/kg和50 mg/kg时,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在高剂量组(75 mg/kg)结果同上,即结肠排出玻璃珠的时间延长(P<0.05)。在胃肠道运输实验中,腹腔内注射褪黑素1 mg/kg和5 mg/kg后,运输时间缩短,排出伊文斯蓝粪粒所需时间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大剂量褪黑素(75 mg/kg)也明显延长胃肠道运输时间(P<0.01)。结论:低剂量褪黑素促进胃肠运动,高剂量褪黑素降低胃肠运动,后者作用可被褪黑素受体拮抗剂luzindole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胃肠活动 LUZINDOLE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卢列盛 丁卫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125-3128,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疾病,但是对于20%-30%内科治疗失败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较好的选择.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外科和双吻合技术的成熟,使得外科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大大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疾病,但是对于20%-30%内科治疗失败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较好的选择.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外科和双吻合技术的成熟,使得外科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大大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外科治疗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NOTES——普外科手术的新方向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宇翔 葛海燕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NOTES(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surgery)是以自然腔道(经气管、胃、结肠、阴道等)作为手术通路,而不经传统人体皮肤切口进行的内镜手术,具有腹部无疤痕、最大程度的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开支等潜... NOTES(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surgery)是以自然腔道(经气管、胃、结肠、阴道等)作为手术通路,而不经传统人体皮肤切口进行的内镜手术,具有腹部无疤痕、最大程度的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开支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内镜 NOTES ENDOSCOPY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衰弱评估工具应用的范围综述
6
作者 李垚 陈小敏 +5 位作者 夏敏 吴茜 张琳 陈叡喆 葛莉丽 吴逸梅 《护理学报》 2025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的 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用于评估肿瘤患者衰弱的工具,总结分析工具的基本特征,为医护人员选择肿瘤患者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9个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 Complete、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 目的 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用于评估肿瘤患者衰弱的工具,总结分析工具的基本特征,为医护人员选择肿瘤患者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9个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 Complete、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20日。提取肿瘤患者衰弱评估工具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范围综述对检索结果形成规范化报告。结果 最终检索出16 819篇中英文文献,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筛选出18种应用于肿瘤患者的衰弱评估工具。结论 现阶段常见18种衰弱评估工具应用在肿瘤领域9个病种,半数以上呈现出较好的评估效用,根据患者特征及应用需求选择适合工具,目前尚无肿瘤衰弱评估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衰弱 评估工具 范围综述
下载PDF
微创外科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卫星 陈春球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自100多年前Miles创立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以来.虽然其疗效得到肯定.但不少病人因手术要切除肛门而产生恐惧。吻合器的出现以及手术技巧和器械的不断改进.使直肠远端吻合的操作更简单易行.保肛的成功率也... 自100多年前Miles创立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以来.虽然其疗效得到肯定.但不少病人因手术要切除肛门而产生恐惧。吻合器的出现以及手术技巧和器械的不断改进.使直肠远端吻合的操作更简单易行.保肛的成功率也明显提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低位直肠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一栋 俞甲子 +8 位作者 张佳健 章梅武 冯丹丹 曹跃鹏 李通 张明元 郑舒淳 戴晓宇 刘忠臣 《癌症》 CAS 2024年第2期76-87,共1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 背景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导致早期肝内复发的危险临床病理因素,并构建累计事件发生概率线图,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早期肝内复发风险,并采用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cordance,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及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全方位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Cox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数量[风险比(hazard ratio,HR)=1.30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65-1.461,P<0.001]、肝转移瘤最大直径(HR=1.664,95%CI:1.154-2.397,P=0.006)、原发肿瘤N1分期(HR=1.531,95%CI:0.974-2.406,P=0.065)、原发肿瘤有远处转移(HR=1.429,95%CI:0.965-2.115,P=0.075)、原发肿瘤位置为右半结肠(HR=1.759,95%CI:1.213-2.551,P=0.003)、CRS评分大于3分(HR=1.616,95%CI:1.126-2.319,P=0.009)、KRAS基因突变(HR=2.845,95%CI:1.97-4.10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415,95%CI:0.966-2.073,P=0.074)是肝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原发肿瘤T4分期(HR=0.426,95%CI:0.169-1.071,P=0.070)、未行靶向治疗(HR=0.713,95%CI:0.497-1.023,P=0.066)是复发的预防因素,上述变量继续用LASSO回归分析发现有7个变量与患者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为术中输血(系数0.012)、肝转移瘤数量(系数0.149)、肝转移瘤最大直径(系数0.173)、原发肿瘤为右半结肠(系数0.366)、KRAS基因突变型(系数0.765)、未行新辅助化疗(系数0.174),保护因素为原发肿瘤T4分期(系数-0.09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HR=1.828,95%CI:1.232-2.712,P=0.003)、肝转移瘤数量(HR=1.203,95%CI:1.030-1.406,P=0.020)、KRAS基因突变(HR=2.761,95%CI:1.878-4.05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709,95%CI:1.122-2.603,P=0.013)是CCLM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CCLM患者术后1年肝内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其C-index为0.703(95%CI:0.678-0.727),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4,校准曲线显示与对角线较接近,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曲线离“None线”和“All线”均最远。结论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瘤数量、KRAS基因突变、未行新辅助化疗是CCLM患者肝转移瘤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移 复发 LASSO回归 列线图 预后
下载PDF
成人肠外营养维生素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
9
作者 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11 位作者 上海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科分会 上海市营养学会 蔡威 杨桦 王新颖 李幼生 吴国豪 余震 吴江 冯一 徐仁应 施咏梅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10,共18页
维生素作为广泛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微量营养素,由于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因此在肠外营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监测,国内并无系统的指南或共识。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外营养... 维生素作为广泛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微量营养素,由于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因此在肠外营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监测,国内并无系统的指南或共识。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临床应用,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上海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科分会及上海市营养学会组织全国专家,在系统性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参考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澳大利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uSPEN)及CSPEN等相关指南共识,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多次交流讨论,达成此共识。包括37条推荐意见,涉及成人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_(1)、B_(2)、B_(6)、B_(12)、烟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的推荐剂量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维生素 成人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肿瘤肌肉减少症和肿瘤恶液质的概念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锋敏 吴浩凡 庄成乐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进行性的骨骼肌疾病,以肌肉含量和功能的病理性下降为特征,好发于老年人群。大多数肿瘤患者都是高龄患者,患者在肿瘤发生前可能已经患有肌肉减少症。同时,肿瘤促进了肌肉衰退,使肿瘤患者更容易发生肌肉减少症。恶液质...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进行性的骨骼肌疾病,以肌肉含量和功能的病理性下降为特征,好发于老年人群。大多数肿瘤患者都是高龄患者,患者在肿瘤发生前可能已经患有肌肉减少症。同时,肿瘤促进了肌肉衰退,使肿瘤患者更容易发生肌肉减少症。恶液质也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多因素综合征,表现为厌食、非自愿体重下降,可伴有持续的骨骼肌萎缩,不能通过传统的营养治疗完全逆转,最终可能导致进行性的功能障碍。肿瘤肌肉减少症和肿瘤恶液质在病因和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肌肉含量的减少是这两种综合征的常见诊断要素,故肌肉减少症和恶液质常常相互指代。因此,详细阐述两者在肿瘤患者中的特点和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肿瘤患者的肌肉减少症和恶液质进行了全面的比较,阐明了这两种疾病的异同,并为肿瘤肌肉减少症患者的管理提供了循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肉减少症 恶液质 防治策略
下载PDF
肿瘤患者的运动疗法应用进展和作用机制
11
作者 任琦 张锋敏 庄成乐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615-620,共6页
恶性肿瘤的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对肿瘤患者的术后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但患者术后仍然面临着肿瘤复发的风险,同时可能伴随不良的生活质量、受损的身体功能以及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等一系列预... 恶性肿瘤的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对肿瘤患者的术后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但患者术后仍然面临着肿瘤复发的风险,同时可能伴随不良的生活质量、受损的身体功能以及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等一系列预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运动疗法成为了肿瘤患者最易实施、最方便的预后改善措施之一,近些年的肿瘤康复指南中多有提及运动疗法的重要性。通过身体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蛋白质合成,改善生理功能,并增加生理功能储备;另一方面,有助于调节体内代谢和免疫平衡,创造对抗肿瘤的内部环境。无论患者处于肿瘤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间,或伴随恶液质或肌肉减少症等疾病,运动疗法都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方式。选择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控制适当的运动频率和强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抗肿瘤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时间。本文将综述运动疗法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肿瘤 术后预后 术后放疗 术后化疗 免疫调控 预康复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美国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与启示 被引量:86
12
作者 吴茜 孙晓 +1 位作者 宋瑞梅 施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7-1020,共4页
介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多学科协作工作模式,包括学科团队构成与分工,多学科协作环境、信息平台、工作模式类型和内容。提示我国在开展多学科协作中明确团队分工与角色、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利于合作的工作氛围和... 介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多学科协作工作模式,包括学科团队构成与分工,多学科协作环境、信息平台、工作模式类型和内容。提示我国在开展多学科协作中明确团队分工与角色、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利于合作的工作氛围和保障机制,建议护理人员发挥专科特色和职业价值,在多学科协作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多学科协作 多学科团队 护士 照护 模式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在恶性肿瘤中的辅助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浦华 沈通一 葛海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171-3174,共4页
当前,恶性肿瘤已越来越趋向于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带有甘露糖敏感性血凝菌毛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mannosesensitive hemagglutinin,PA-MSHA)制剂是一类用于免疫治疗的生物制剂,正被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本文重... 当前,恶性肿瘤已越来越趋向于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带有甘露糖敏感性血凝菌毛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mannosesensitive hemagglutinin,PA-MSHA)制剂是一类用于免疫治疗的生物制剂,正被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本文重点介绍PA-MSHA制剂对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有甘露糖敏感性血凝菌毛的铜绿假单胞菌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住院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丽密 池美珠 +6 位作者 周恩敏 黄小夏 吴凡 余震 钱燕 刘纳新 邹婷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683-685,690,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检测424例住院早产儿出生后2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筛查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果住院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为(44.78±16.52)mmol/L,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发生...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检测424例住院早产儿出生后2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筛查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果住院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为(44.78±16.52)mmol/L,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发生率分别为35.8%、30.7%和33.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胎产数、出生季节、孕母年龄与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有关(均P<0.05)。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胎、冬季出生(相较于春季)、母亲年龄小是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多胎妊娠、冬季出生(相较于春季)、母亲年龄小是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小RNA-506-3p调控UHRF1抑制大肠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逊 肖天卫 +2 位作者 鲁贺磊 刘忠臣 王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98-304,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506-3p(miR-506-3p)通过调控含PHD及指环结构域的类泛素蛋白1(UHRF1)的表达,进而影响大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并筛选UHRF1上游可能发挥调控作用的miRNA-506-3p;在大肠癌细胞及组织中分... 目的探讨微小RNA-506-3p(miR-506-3p)通过调控含PHD及指环结构域的类泛素蛋白1(UHRF1)的表达,进而影响大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并筛选UHRF1上游可能发挥调控作用的miRNA-506-3p;在大肠癌细胞及组织中分别检测miR-506-3p及UHR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miR-506-3p与UHRF1 3′非翻译区(3′UTR)特异性结合的情况;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肠癌细胞转染miR-506-3p类似物(mimics)后对UHRF1表达水平的影响;构建UHRF1过表达的大肠癌稳转细胞株,分别转染miR-506-3p mimics及其对照序列(mimics control)后,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处理前后大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大肠上皮细胞及癌旁组织而言,miR-506-3p在大肠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均下调(均 P <0.05),且与UHRF1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r =-0.456, P =0.044);miR-506-3p通过其“种子序列”与UHRF1 3′UTR特异性结合( P <0.01),并减少了UHRF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 P <0.01);转染miR-506-3p mimics抑制了大肠癌LoVo细胞的转移能力( P <0.01),而在此基础上增加UHRF1的表达则逆转了miR-506-3p的抑制作用( P <0.01)。结论 miR-506-3p通过调控UHRF1抑制了大肠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在大肠癌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转移 microRNA-506-3p 含PHD及指环结构域的类泛素蛋白1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声刀与电凝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煜侃 郑立君 周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9-62,66,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及游离胆囊床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86例需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其中超声刀组(45例)术中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及胆囊床;电凝钩组(4l例)术中用肽夹夹闭胆囊动脉并...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及游离胆囊床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86例需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其中超声刀组(45例)术中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及胆囊床;电凝钩组(4l例)术中用肽夹夹闭胆囊动脉并用电凝钩处理胆囊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12、36、72 h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CRP的表达量以及ALT、AST、TB水平。结果超声刀组在手术时间方面较电凝钩组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超声刀组在术后12 h白细胞计数、血ALT、血AST低于电凝钩组(P<0.05);在术后12 h、36 h,超声刀组血清CRP明显低于电凝钩组(P<0.05)。结论在LC手术中,运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和胆囊床,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肝脏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刀 电凝钩
下载PDF
关于加强临床营养教育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增宁 许红霞 +13 位作者 任雨薇 杜红珍 贾平平 陈伟 秦侃 余震 陈莲珍 汪敏 姚庆华 张片红 吕全军 王昆华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学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教育是依靠临床营养学这门课程,为培养更加专业的临床营养学人才开展的一门新的教育课程.目前我国的临床营养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医学院校对临床营养学课... 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学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教育是依靠临床营养学这门课程,为培养更加专业的临床营养学人才开展的一门新的教育课程.目前我国的临床营养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医学院校对临床营养学课程重视不够,在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方面均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借鉴国外营养教育制度,并结合国内临床营养人才需求现状,应注意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在日后工作对临床营养的需求,逐渐开展临床营养学必修课教学,加强营养在临床应用的实践教学;并完善毕业后教育体系,对所有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增加要求到临床营养科轮转培训且不少于1个月,对非临床医学的营养师要求到临床科室轮转至少2个月.提高进修临床医师继续教育及培训营养支持治疗的认识.临床营养专业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仍需我们不断完善理论体系,积极践行学科理论和知识,满足我国临床营养的人才需求,使社会认识到临床营养对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学 营养教育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屋尘螨提取液在BALB/c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敏 范秋淋 +2 位作者 孙奋勇 陈春球 李智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比较3种屋尘螨提取液(house dust mite extract,HDM)对BALB/c小鼠气道炎症表型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方法 BALB/c小鼠于实验第0、7、14、21、28、35天进行PBS液或HDM液(100μg/50μl PBS)滴鼻。采用头体积描记法测量小鼠的气... 目的比较3种屋尘螨提取液(house dust mite extract,HDM)对BALB/c小鼠气道炎症表型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方法 BALB/c小鼠于实验第0、7、14、21、28、35天进行PBS液或HDM液(100μg/50μl PBS)滴鼻。采用头体积描记法测量小鼠的气道反应性;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ELISA法检测BAL中CXCL1、CXCL2、CCL11(eotaxin)、IL-5、IFN-γ、IL-10和IL-17的含量及血清总Ig E;对肺组织PAS染色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HDM1诱导了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型气道炎症;HDM2诱导的小鼠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HDM3仅诱导了微弱的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未见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3种HDM均引起BAL中CXCL1蛋白水平的升高,并伴随着高脚杯细胞增生等病理组织学改变。结论不同来源的HDM可能与不同类型的小鼠气道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提取液 气道炎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鱼油脂肪乳剂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丽密 王凯 +3 位作者 梁雅琴 余震 翁华春 钱燕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1316-1319,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鱼油脂肪乳剂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幼年雄性SD大鼠分为Blank组、LPS组和Omega组,每组20只。穿刺大鼠尾静脉,Blank组和LPS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Omega组注射10%Omegaven... 目的探讨鱼油脂肪乳剂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幼年雄性SD大鼠分为Blank组、LPS组和Omega组,每组20只。穿刺大鼠尾静脉,Blank组和LPS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Omega组注射10%Omegaven,连续7d。第8天向Blank组大鼠气管内喷洒0.9%氯化钠溶液,Omega组和LPS组大鼠喷洒LPS。8h后麻醉大鼠,开腹经髂总静脉抽取血液,并切取肝组织和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ALT、AST和前列腺素E_2(PGE_2)浓度。结果 Blank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未见变性;肺泡结构完整,肺泡腔内无明显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Omega组和LPS组肝组织表现为轻度非特异性炎症改变,肺组织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出血。LPS组ALT和AST明显高于Blan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mega组与Blank组、LPS组ALT和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PS组PGE_2浓度明显高于Omega组和Blan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Omega组和Blank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油脂肪乳剂能够减轻LPS引起的肝损伤,其可能是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对ALI大鼠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急性肺损伤 肝功能 花生四烯酸
下载PDF
环状RNA调控结肠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成 屈潇(综述) 秦环龙(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6期546-549,共4页
1976年,Sanger等⑴在植物类病毒中发现一种单链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o其结构无线性RNA的5'帽子和3'多聚A尾[poIy(A)],而是以共价键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环状,命名为circRNAo此后,在酵母菌、小鼠精子细胞及果蝇中均发现类... 1976年,Sanger等⑴在植物类病毒中发现一种单链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o其结构无线性RNA的5'帽子和3'多聚A尾[poIy(A)],而是以共价键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环状,命名为circRNAo此后,在酵母菌、小鼠精子细胞及果蝇中均发现类似结构分子[2-3]。但受技术所限,均将其视为前体mRNA(precursor mRNA,pre-mRNA)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2012年,Salzman等⑷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发现circRNA在人类细胞中广泛地表达,才重新认识这类分子。近年来circRNA的生物功能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致病机制不断被揭示,成为目前核酸分子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生物学特征 结肠直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