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及其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09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从10个方面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进行论述,并阐述对其中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和建议。1)从台湾海峡拟议中兴建隧位沿线的地质与地震灾害性条件,看跨海隧道设计施工的工程可行性——试以"北线"方案为例,说明其对隧道... 从10个方面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进行论述,并阐述对其中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和建议。1)从台湾海峡拟议中兴建隧位沿线的地质与地震灾害性条件,看跨海隧道设计施工的工程可行性——试以"北线"方案为例,说明其对隧道施工与日后运营的影响;2)海底隧道设计施工的特点和问题:对地质勘察、隧道最小埋置深度、隧道内交通运输工具的选择、关于服务隧道和海底渡线室等的设置、工程的安全设计与安全作业等提出意见和建议;3)隧道不良地质区段施工水情水患的预测与防治:对隧道场址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与评价;对防塌治水的基本原则,难以预见的施工风险及施工整治处理要点进行了阐述;4)隧道围岩防塌险情预警、变形预测与控制——围岩施工稳定性评价:提出用"变形速率比值判别法"对围岩的施工稳定性进行评价,在施工期采用BMP软件对隧道衬护原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修正;5)隧道掘进机(TBM)与钻爆法施工方案的比选——隧道施工机械现代化:提出用TBM与钻爆法配合的海峡隧道施工方案,同时指出当隧道部分地段需改用钻爆法开挖时,隧道的主要施工机械及监测仪具应现代化(如自动化喷混凝土机器人、自动化量测及监测反馈系统等);6)耐腐蚀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材料和隧道支衬结构:指明采用常规材料配制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增强其耐久性的基本途径;给出不良地质区段岩体的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排水和限压衬砌设计施工的建议;7)特长大隧道的运营期通风问题——暂按铁路隧道并以英法海峡隧道为例作考虑:阐述海峡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介绍英法海底隧道的通风系统原理及结构布置措施;8)隧道防灾与减灾:建议学习参考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在隧道防灾方面的设计理念;9)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提出该隧道的主要技术风险类别,并阐述对风险管理的认识;10)关于悬浮式隧道:对本隧道情况而言,建议悬浮式隧道方案再另行慎议;最后指出下一步的地质和地震勘察尚有待深入进行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隧道 海底隧道 工程可行性 技术关键 设计 施工 防塌 水患 隧道掘进机(TBM) 钻爆法 通风 防灾 风险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深厚软基与大回淤条件下的工程处治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4年第9期807-814,共8页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大面积深厚软基的加固处理,以及大回淤水道条件下管段柔性小接头处的预应力束筋将永久留置而不再在管节沉放落床、纵向沉降基本稳定后完全切断,形成半刚性管节。上述两者,是该工程项目施工中呈现的特色和亮点。此外,...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大面积深厚软基的加固处理,以及大回淤水道条件下管段柔性小接头处的预应力束筋将永久留置而不再在管节沉放落床、纵向沉降基本稳定后完全切断,形成半刚性管节。上述两者,是该工程项目施工中呈现的特色和亮点。此外,当日后长期运营中如管段小接头接缝仍出现有不测的拉开险情时,其应急工程处治对策也是必须事先妥慎考虑的预案。就上述各点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人工筑岛 沉管隧道 软基处理与加固 复合地基 挤密砂桩 大回淤水道 半刚性管节 预应力束筋
下载PDF
台海隧道工程建设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09年第3期257-262,271,共7页
只就技术风险角度试对台海隧道工程的各类技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长大隧道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所已进行的风险分析情况;对采用隧道掘进机(TBM)开挖施工的技术性风险进行... 只就技术风险角度试对台海隧道工程的各类技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长大隧道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所已进行的风险分析情况;对采用隧道掘进机(TBM)开挖施工的技术性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并提出隧道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工程安全性研究与评价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工程风险管理提出了实行社会化的工程保险机制和保险体系及量化、科学化分析评价的要求。经风险识别得出的几种主要技术风险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估计工程建造费用并掌控工期,进而讨论其诸多不确定性与风险程度,为确定这些重要指标的可信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隧道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TBM隧道掘进机 设备选型 施工安全性评价 地震作用 综合防灾与减灾 监控与预警 风险分析 工程风险管理
下载PDF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规划方案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首先对台湾海峡隧道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包括地质地貌、线位选择、过海交通方式、耐久性问题、施工方法、加建中间服务隧道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等。简要分析了修建隧道过海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台海大通道桥、隧方... 首先对台湾海峡隧道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包括地质地貌、线位选择、过海交通方式、耐久性问题、施工方法、加建中间服务隧道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等。简要分析了修建隧道过海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台海大通道桥、隧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日后定将是前期方案和工程可行性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应从长计议。重点对隧道越海施工方案和工期的设想进行了阐述,推荐采用第1方案(中间服务隧道(5.5)先行,主洞大型TBM(8.0 m)和后面的车架先拆卸成块后从服务隧道和平洞进入主隧道内,经洞内组装后再开挖掘进),第2方案作为备选(先用5.5 m TBM开挖(经横洞时仍需拆卸,待进入主隧道后再在洞内组装);主洞先形成5.5 m小洞后,随后再用钻爆法扩挖成型8.0 m)。按第1种方案对150 km的隧道工期进度进行了估算,含地勘在内的估算工期约为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隧道 隧方案比选 施工方案 工期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和问题 被引量:68
5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9-709,共11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总结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特点和功能特色,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地下综合体发展概况,并以南京江北...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总结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特点和功能特色,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地下综合体发展概况,并以南京江北新区和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天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进行介绍。然后,阐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交通治堵、节能减排、土地和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排涝抗旱等方面的效益和功能,介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数字化技术、地下车库建设及基坑、改建、盾构、顶管、沉管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最后,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展,认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现已呈现出空间上多层次化和功能上多样化的特征;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初期投入大、效益空间不够理想、功能特色发挥不够、运营安全和防灾问题以及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及存在的问题,希望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在视觉美感和对舒适度的追求方面再上一个台阶;并对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思考,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资源开发利用 轨道交通地铁 地下商城 地下综合体 地下市政施设 地下停车场 交通治堵 节能减排 防汛排涝抗旱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论跨江越海建设隧道的技术优势与问题 被引量:40
6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3年第5期337-342,332,共6页
为商榷在以往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对修建隧道方案有些场合只是作为修建桥梁方案的一种备选方案的观念,文中论证了修建水下隧道在技术、方法、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业界可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水下隧道在跨江越... 为商榷在以往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对修建隧道方案有些场合只是作为修建桥梁方案的一种备选方案的观念,文中论证了修建水下隧道在技术、方法、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业界可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水下隧道在跨江越海工程中的地位。通过列举国内若干典型的已建、在建和正在进行方案研讨的水下隧道工程,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适合建桥、建隧以及桥隧结合方案有关的江床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当地实际条件,对修建桥梁和修建水下隧道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和局限性;通过列举水下高速铁路、公路隧道的典型范例,总结了适合修建水下隧道的有利条件,并对水下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在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应综合当地的自然、生态、地质、水文、河工、港口、航道和航运等诸相关条件,通过多方案比较,更加客观地妥慎优选适合各具体工程的最佳方案;水下建隧的优缺点共存,水下隧道有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越性,事实上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跨江越海工程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江越海工程 水下隧道 建桥方案 琼州海峡大通道 台湾海峡大通道 港珠澳大通道 水下高速铁路隧道 方案比较
下载PDF
面向低碳经济城市地下空间/轨交地铁的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1年第6期643-647,共5页
通过对地下空间/轨交地铁建设、运营现状的分析,认为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面向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相当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就目前自然能源短缺现状,提出地下空间/轨交地铁的节能环保问题,应早日... 通过对地下空间/轨交地铁建设、运营现状的分析,认为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面向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相当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就目前自然能源短缺现状,提出地下空间/轨交地铁的节能环保问题,应早日提上议事日程。从4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地下空间/轨交地铁实现更加节能、环保应采用和借鉴的新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1)积极稳妥而有步骤地视条件逐步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2)努力推广智能型LED节能灯具和其他新型照明光源;3)采用隧道照明新技术的其他方面,如:基于数码技术的洞外亮度测试技术、隧道照明节能成套技术、LED新型无级调光技术等;4)其他几项节能环保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太阳光光纤导入照明系统、新型超级节能灯具(荧光灯)、自然采光、智能照明技术等。同时介绍了在无锡建成的全球最大光伏低能耗大楼的有益经验及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绿色策略与节能技术供隧道、地铁与地下空间建设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下空间 城市轨交地铁 低炭经济 节能减排 环保 太阳能光伏发电 智能型LED节能灯具 智能照明技术
下载PDF
畅想海上交通运输建设的伟大革命--真空高温超导磁浮高速列车桥隧工程前期工作与运行方案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钧 刘子忠 刘甲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05-1415,共11页
交通工具运行速度的提高,意味着交通运输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分析制约高速铁路进一步提速的原因,即随着运行速度的加快,列车在稠密大气层中运行受到的风动阻力以及因轮轨间摩擦和轨面不平顺引起的各种阻力成倍增加,随之产生的噪音也... 交通工具运行速度的提高,意味着交通运输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分析制约高速铁路进一步提速的原因,即随着运行速度的加快,列车在稠密大气层中运行受到的风动阻力以及因轮轨间摩擦和轨面不平顺引起的各种阻力成倍增加,随之产生的噪音也将呈高次方的增加,由此涉及的运营经济与运行安全问题成为高速铁路进一步提速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一种在水下建造真空隧道/水中长桥的真空管道方案:对管道和列车车厢作相应的密闭处理并抽吸成准真空,采用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的"真空磁浮超高速列车运输系统",将车辆运行速度提高到现在高铁的4倍(约1 200 km/h)以上。介绍工程兴建方案、真空与密封、磁浮列车等建设真空磁悬浮隧道/水中长桥的关键技术。从技术和管理、工程建设造价和运营费用、线路选择、列车车皮的气密性材料、突发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逃生等方面分析高温超导磁悬浮真空隧道(管道)有待研究的问题。建议先在港口城市与其相邻岛屿间的生态旅游项目中建设"海底真空旅游飞行巴士",并在其试运行的实践中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技术性试验,使之通过现场测试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待总结相当丰富的经验后,将这种超高速运输系统有选择地在国内几处海峡通道中推广实施。最后简要介绍中国、美国、荷兰等国家在相关超高速高铁方面的探索研究。真空管道交通的发展可引领我国交通运输方式向更快速、更安全、更高效节能方向发展,促进第五代交通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驱动作用,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更高速的良性融合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轨道列车 真空与气密闭技术 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 水下真空管道 海底隧道/水中长桥
下载PDF
超大型“管幕-箱涵”顶进施工土体变形的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48
9
作者 孙钧 虞兴福 +1 位作者 孙旻 李向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1-1027,共7页
结合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地道工程采用“管幕-箱涵”顶进的非开挖施工全过程,分别应用ANSYS和FLAC三维数值分析程序,对顶进施工所引起的地表变形位移进行了全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并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室内模拟试验以及现场实测数... 结合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地道工程采用“管幕-箱涵”顶进的非开挖施工全过程,分别应用ANSYS和FLAC三维数值分析程序,对顶进施工所引起的地表变形位移进行了全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并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室内模拟试验以及现场实测数据比拟法,对地表变形特征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最后应用软科学的智能方法,对“管幕-箱涵”顶进非开挖工法所引起的地表变形位移进行了人工神经网络滚动预测。其研究成果已经提交施工部门参考和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 箱涵 顶进 施工变形 数值分析 智能预测
下载PDF
对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安全使用管理技术措施的若干认识
10
作者 孙钧 《中国人民防空》 2008年第3期9-12,共4页
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使用管理工作是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只是战时,在平时的地下空间开发和使用中,这项建设也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就笔者初步认识到的几个侧面,谈一点粗浅意见。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安全使用 管理技术 地下空间开发 安全体系 管理工作
原文传递
新一代高速轨道运输系统——U弦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向东 《公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7,共5页
随着高速轨道运输系统的迅速发展 ,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是评价运输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俄罗斯新近推出了高效率、环保性能好的新一代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U氏弦骨轨道 (U弦轨 )运输系统。本文扼要介绍该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 随着高速轨道运输系统的迅速发展 ,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是评价运输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俄罗斯新近推出了高效率、环保性能好的新一代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U氏弦骨轨道 (U弦轨 )运输系统。本文扼要介绍该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技术经济指标、环保性能、发展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U弦轨 弦骨轨道 城市交通 UST STS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