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以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系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芳 王炎 +1 位作者 刘奋照 曹阳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0-93,共4页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我校化学化工系为例,从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探讨创新创业与地方性本科院...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我校化学化工系为例,从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探讨创新创业与地方性本科院校融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应用型高校 专业教育 融合
下载PDF
吕梁学院校园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评价
2
作者 苏娟娟 尹鸿飞 郝旺林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为给校园植物的开发与利用、后期配植建设与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采用实地调研法对吕梁学院校园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调查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内共有植物121种,分别隶属48科89属,其中乔木56种,... 为给校园植物的开发与利用、后期配植建设与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采用实地调研法对吕梁学院校园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调查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内共有植物121种,分别隶属48科89属,其中乔木56种,占比最高,灌木和草本在校园植物配置中的数量相当,藤本只有1种。评价结果显示,吕梁学院园林景观的生态效能评分较高,高于美学功能,说明吕梁学院校园植物园林应用更侧重其生态适应性,对园林景观效果重视程度不够,植物群落景观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建议进一步增加校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加强日常养护管理,提高植物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校园植物在景观营造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 资源调查 应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创新能力培养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3
作者 王恩通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00-202,共3页
文章聚焦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指出了传统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其次,基于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基础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 文章聚焦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指出了传统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其次,基于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基础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创新和评估体系优化。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了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并对实施中的挑战进行了反思,对于指导理工科教学改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互动式学习
下载PDF
工科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问卷调查分析及思考——以吕梁学院为例
4
作者 李艳芳 康艳珍 李青 《化工时刊》 CAS 2019年第12期56-58,共3页
以吕梁学院2016级材料化学专业72名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其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的课程认识、课程内容、学习态度、课程满意度及授课方式五个方面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抽象,认识不足,学习态度较为积极,满意... 以吕梁学院2016级材料化学专业72名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调查其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的课程认识、课程内容、学习态度、课程满意度及授课方式五个方面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抽象,认识不足,学习态度较为积极,满意程度较好,在授课方式上,学生更注重知识的传递方式,更希望进行互动式学习,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问卷调查 授课方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中慧 薛金辉 +2 位作者 任列香 康艳珍 张改清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280-281,284,共3页
文章阐明了以"应用"为教育目的的地方应用型本科化学化工类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及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近三年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的... 文章阐明了以"应用"为教育目的的地方应用型本科化学化工类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及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近三年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的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改革思路、实施方案和改革措施。实践表明,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不仅可以正确和科学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拓展创新能力。同时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加强生产实践,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化学化工 生产实践 创新人才 多元考核 改革
下载PDF
化学化工实验废水排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漪 王中慧 蔡婷婷 《吕梁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7-21,共5页
对化学化工实验室废水进行全面有效控制,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减少废水污染环境的重要手段,其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从化学化工实验室废水的基本情况入手,对化学化工实验废水排放... 对化学化工实验室废水进行全面有效控制,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减少废水污染环境的重要手段,其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从化学化工实验室废水的基本情况入手,对化学化工实验废水排放的危害进行分析和介绍,然后介绍化学化工实验室中废水的主要组成成分和监测工作的相关情况,最后提出化学化工实验室废水排放的有效处理和控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化工 废水排放 分析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实验课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蜂 王中慧 +2 位作者 张改清 任列香 康艳珍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针对目前应用化学类本科生实验能力普遍偏低的现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实验课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首先将基础实验课分为预习报告、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和随堂检测四个教学环节;然后根据四个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进行针... 针对目前应用化学类本科生实验能力普遍偏低的现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实验课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首先将基础实验课分为预习报告、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和随堂检测四个教学环节;然后根据四个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进行针对性的改革研究,改善基础实验课的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应用型本科生的实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基础实验课 实验报告 实验记录
下载PDF
物质结构基础实验的翻转教学探索——以《无机化学实验》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小丽 王炎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8-90,共3页
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引入到难以实际操作的物质结构基础实验部分,研究发现:量子化学计算软件通过三维动画形象地展示了物质结构的本质,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直观和... 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引入到难以实际操作的物质结构基础实验部分,研究发现:量子化学计算软件通过三维动画形象地展示了物质结构的本质,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直观和易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混合式实验模式打破传统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学生通过碎片时间自主学习并进行实验操作,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翻转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忙”起来,老师“转”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量子化学计算软件 混合式实验 翻转课堂
下载PDF
焦煤配煤挥发分与黏结指数的相互关系
9
作者 王永伟 赵雪卿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8-121,共4页
为研究焦煤配煤的挥发分和黏结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强黏结性的焦煤与2种弱黏结性煤(贫瘦煤和弱黏煤)为试验煤样进行配煤试验,通过测定配煤的挥发分和黏结指数研究配煤的黏结指数和挥发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焦煤中配入贫瘦煤或弱... 为研究焦煤配煤的挥发分和黏结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强黏结性的焦煤与2种弱黏结性煤(贫瘦煤和弱黏煤)为试验煤样进行配煤试验,通过测定配煤的挥发分和黏结指数研究配煤的黏结指数和挥发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焦煤中配入贫瘦煤或弱黏煤时,配煤的黏结指数随焦煤配煤比的增大而呈弓形增大;焦煤配入贫瘦煤和弱黏煤制备的配煤挥发分的变化规律不同,呈相反变化趋势,焦煤和贫瘦煤配煤的挥发分随焦煤配煤比的增大呈线性增大,焦煤和弱黏煤配煤的挥发分则随着焦煤配煤比的增大总体呈下降趋势;焦煤中配入贫瘦煤时,配煤的黏结指数随配煤挥发分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加,当向焦煤中配入弱黏煤时,随配煤挥发分增加,配煤的黏结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采用焦煤与弱黏结性煤进行配煤时,配煤的黏结指数与配煤的挥发分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性,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弱黏结性煤的煤质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煤 贫瘦煤 弱黏煤 配煤 挥发分 黏结指数
下载PDF
银掺杂铈酸钡基质子导体的电化学性能
10
作者 谭喜瀚 康雪 +2 位作者 侯剑峰 张正阳 张胜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7,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掺杂的铈酸钡基质子导体BaCe_(1-x)Ag_(x)O_(3-δ)(x=0~0.08)钙钛矿型系列氧化物。通过XRD、SEM表征了前驱体、1 000℃焙烧粉体和1 250~1 350℃烧结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1 000℃时,BaCe_(1-x)Ag_(...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掺杂的铈酸钡基质子导体BaCe_(1-x)Ag_(x)O_(3-δ)(x=0~0.08)钙钛矿型系列氧化物。通过XRD、SEM表征了前驱体、1 000℃焙烧粉体和1 250~1 350℃烧结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1 000℃时,BaCe_(1-x)Ag_(x)O_(3-δ)(x=0~0.08)焙烧后样品均呈现单一钙钛矿相,属于单斜晶系。Ag的掺杂将铈酸钡的烧结温度从1 600℃降至1 350℃,高温烧结后颗粒排列紧密。Ag的掺杂显著提高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激活能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降低,测试温度为550℃时,1 350℃BaCe_(0.92)Ag_(0.08)O_(3-δ)样品电导率最高为1.98×10^(-5)S/cm,激活能最低为0.71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AG掺杂 电导率 掺杂改性
下载PDF
g-C_(3)N_(4)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杨林芳 张漪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7-31,共5页
使用高温煅烧法,以三聚氰胺和尿素分别作为原材料,在箱式电阻炉中经过不同温度的煅烧后,得到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使用X-射线衍射(XRD)法、扫描电子镜(SEM)法表征所制备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特征.然后将样品做成电极极片,利用电... 使用高温煅烧法,以三聚氰胺和尿素分别作为原材料,在箱式电阻炉中经过不同温度的煅烧后,得到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使用X-射线衍射(XRD)法、扫描电子镜(SEM)法表征所制备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特征.然后将样品做成电极极片,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经循环伏安(CV)法、恒流充放电(GCD)法检测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制备原料、煅烧温度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样品做成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经分析XRD和SEM图样得出:尿素制得的样品形貌结构不好,形状像棉絮一样;而三聚氰胺在550℃下制得的样品表现出清晰的片层状结构,且层间有大量孔隙,比表面积大,这样对较大的比电容有很大好处,有益于g-C_(3)N_(4)电极材料在蓄能方向的应用.CV曲线和GCD曲线可以看出:用三聚氰胺在550℃下煅烧制备的g-C_(3)N_(4)所组成的电极材料的电容性和充放电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电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循环伏安法 恒流充放电法
下载PDF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评价研究及应用
12
作者 孙麟 高玉莲 郝翠林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3-96,共4页
为阐明课程实践力对教师评价体系的作用机制,以高中化学教师为例,将课程理解力、设计力、实施力和反思力等多种要素有机融入教师评价体系,构建课程设计力和课程实践力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帮助准教师、新手型教师提升课程实践力评价能力。
关键词 化学教师 课程能力 课程实践力评价 应用
下载PDF
Ga_(2-x)Fe_(x)O_(3) 单相多铁性及室温磁电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军 马建春 薛武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在单相多铁材料中,利用电场代替磁场来可逆控制磁性这一手段是实现下一代高密度、低功耗磁电多功能器件的理想方法。然而,目前所发现的单相多铁材料大多数都表现出了弱的室温铁电性、铁磁性或者低于室温的磁电工作温度,这严重限制了其... 在单相多铁材料中,利用电场代替磁场来可逆控制磁性这一手段是实现下一代高密度、低功耗磁电多功能器件的理想方法。然而,目前所发现的单相多铁材料大多数都表现出了弱的室温铁电性、铁磁性或者低于室温的磁电工作温度,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具有强磁电(ME)耦合的第Ⅱ类室温单相多铁Ga_(2-x)Fe_(x)O_(3),其剩余铁电极化强度(Pr)和饱和磁化强度(Ms)在最优的条件下分别可以达到25μC/cm^(2)和1.2μB/f.u.,因而是一种极有可能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替代材料。首先介绍了单相多铁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潜在的应用;然后总结了Ga_(2-x)Fe_(x)O_(3)材料单相多铁性和ME耦合效应的研究历程;最后,围绕Ga_(2-x)Fe_(x)O_(3)未来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多铁性 Ga_(2-x)Fe_(x)O_(3) 铁电性 铁磁性 磁电耦合
原文传递
小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角部冷却结构优化
14
作者 王国斌 张慧 +3 位作者 褚绍阳 陶红标 王明林 刘帅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为解决某钢厂板坯小倒角结晶器高拉速生产时铸坯角部纵裂纹比例增大问题,在原型倒角分叉槽冷却结构基础上,提出不同圆孔直径和圆孔位置的1孔1槽方案。建立窄面铜板和冷却水三维传热耦合模型,并通过工业实测热电偶温度和冷却水进出口水... 为解决某钢厂板坯小倒角结晶器高拉速生产时铸坯角部纵裂纹比例增大问题,在原型倒角分叉槽冷却结构基础上,提出不同圆孔直径和圆孔位置的1孔1槽方案。建立窄面铜板和冷却水三维传热耦合模型,并通过工业实测热电偶温度和冷却水进出口水温差进行验证,计算了优化前后不同方案的窄面铜板和冷却水温度和速度场。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铜板热面温度值大小和均匀性后发现,相比于分叉槽结构,圆孔直径D=8 mm和圆孔位置H=26 mm的1孔1槽冷却结构:弯月面铜板倒角热面温度降低幅度最大为14.4~17.6 K;螺栓截面铜板倒角热面温度降低幅度最大为10.9~12.3 K;圆孔内冷却水流速达到8.4 m/s,保证了对倒角面和倒角顶点铜板的冷却;螺栓两侧水槽冷却水流速达10.0 m/s,增强了螺栓周围铜板冷却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倒角结晶器 窄面铜板 倒角铜板冷却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卫国强 王宇新 +2 位作者 赵晓嫣 郝晓刚 刘世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测量了不同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等操作条件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采用ZSimpWin软件对阻抗谱进行了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温度,可减小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以及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阻;提高电解电压,... 测量了不同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等操作条件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采用ZSimpWin软件对阻抗谱进行了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温度,可减小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以及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阻;提高电解电压,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降低,但是电压过高,受气泡效应显著影响,电极反应电阻反而增加,阻抗谱中出现散乱的点;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同,SPE水电解过程中膜电极的阻抗谱出现"弥散效应",拟合时采用的等效电路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解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膜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物理化学教学中板书应与多媒体灵活结合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建春 薛金辉 +1 位作者 王中慧 康艳珍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20期178-179,共2页
目前各大院校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忽视了板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物理化学中诸多原理和公式需要给出严格的推导。文章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以... 目前各大院校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忽视了板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物理化学中诸多原理和公式需要给出严格的推导。文章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学生跟踪调查和问卷,证实板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灵活结合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板书 多媒体
下载PDF
围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建春 张军 +3 位作者 薛玫 王中慧 康艳珍 王丽芳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8期207-207,201,共2页
围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物理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作业形式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结果表明,这种改革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增强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实现了在基础理论课程... 围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物理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作业形式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结果表明,这种改革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增强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实现了在基础理论课程中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探索
下载PDF
不同结构Sm-Co/α-Fe薄膜体系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军 马建春 武国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49,共5页
根据微磁学模拟理论,设置交换耦合双层膜中的Sm-Co硬磁层和α-Fe软磁层薄膜总厚度各自保持不变,通过改变结构来研究其对磁化反转过程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双层膜变化到三层膜的过程中,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磁性能和磁化反转过程... 根据微磁学模拟理论,设置交换耦合双层膜中的Sm-Co硬磁层和α-Fe软磁层薄膜总厚度各自保持不变,通过改变结构来研究其对磁化反转过程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双层膜变化到三层膜的过程中,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磁性能和磁化反转过程;当结构优化为Sm-Co(10 nm)/α-Fe(5 nm)/Sm-Co(10 nm)三层膜时,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10~6A/m和856.05 k J·m^(-3)。此结论对高性能交换耦合类磁性薄膜的制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学模拟 交换耦合 矫顽力
原文传递
双取代硫脲的连续反应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
19
作者 秦永其 秦悦笙 褚盼盼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以取代苯胺为原料,经过连续加料的方式,合成了9个二苯基硫脲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MS、IR、以及^(1)H NMR对系列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采用纸张琼脂扩散法测试了9种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物活性抑制情况,总结... 以取代苯胺为原料,经过连续加料的方式,合成了9个二苯基硫脲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MS、IR、以及^(1)H NMR对系列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采用纸张琼脂扩散法测试了9种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物活性抑制情况,总结了不同浓度和不同取代基的目标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情况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含氯取代基的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有利,具体影响规律:邻氯>对氯>2,4-二氯苯基,而含F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有利。化合物1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9 cm。这些参数为高活性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筛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加料 合成 硫脲衍生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磁性纳米体系形状各向异性效应的微磁学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军 王炎 +2 位作者 薛金辉 王中慧 邓晨华 《磁性材料及器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6,共4页
利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详细研究了形状对磁性纳米体系矫顽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体系厚度一定时,随着长度和宽度的增加,矫顽力先迅速降低,然后逐渐趋于平缓,通过计算体系的退磁因子论证了矫顽力降低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形状各向异性... 利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详细研究了形状对磁性纳米体系矫顽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体系厚度一定时,随着长度和宽度的增加,矫顽力先迅速降低,然后逐渐趋于平缓,通过计算体系的退磁因子论证了矫顽力降低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形状各向异性。同时,对不同尺寸体系的磁化反转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形状各向异性的影响,体系在不同的尺寸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磁化反转过程,这种不同的磁化反转过程,是引起体系矫顽力大小有所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体系 矫顽力 形状各向异性 微磁学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