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气象三要素空间一致性检验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捷 张小龙 +1 位作者 陈泊舟 陈子凡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2期44-48,57,共6页
质量控制是确保高质量气象观测数据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空间一致性检验有助于更加精细化的数据质量控制。经典的空间一致性检验方法假设气象要素分布具有连续性、均匀性特征,但在复杂天气系统中效果不佳。因此,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 质量控制是确保高质量气象观测数据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空间一致性检验有助于更加精细化的数据质量控制。经典的空间一致性检验方法假设气象要素分布具有连续性、均匀性特征,但在复杂天气系统中效果不佳。因此,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一致性检验方法。将邻近5个台站的温度、湿度和2 min平均风速数据分别作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输入,模型输出测试台站的预测温度,通过多次试验计算出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均方误差。试验表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在温度、湿度和2 min平均风速上都优于空间回归检验算法。同时随机森林算法运行速度快,并且不用人工手动设置阈值,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运行时效可以满足实时业务需求,这为将随机森林算法应用到气象数据质量控制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质量控制 随机森林 空间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
2
作者 张旭东 杨光 +3 位作者 赵允格 澹台彧 刘宁 鱼舜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1,202,共9页
[目的]为研究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方法]采用原状土柱试验,以裸土为对照,设置灌草(单株灌木-20%盖度草本)、灌草-30%生物结皮和灌草-50%生物结皮3个处理,研究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结果]模拟30 m... [目的]为研究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方法]采用原状土柱试验,以裸土为对照,设置灌草(单株灌木-20%盖度草本)、灌草-30%生物结皮和灌草-50%生物结皮3个处理,研究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影响。[结果]模拟30 mm降水12 h后,灌草-生物结皮处理0-20 cm土层水分含量较裸土处理平均提高15.4%,较灌草处理平均提高12.8%。与裸土相比,灌草及灌草与2个盖度生物结皮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水分耗散,其中灌草处理较裸土增加120.3%,灌草-生物结皮较裸土平均增加116.5%。生物结皮降低灌草生态系统的水分耗散。与灌草处理相比,灌草-生物结皮水分耗散平均降低1.7%,降低程度与生物结皮盖度、时段及土层深度有关。其中,灌草-50%生物结皮的水分耗散量较灌草-30%生物结皮处理降低13.4%。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降低作用在雨后1~4天表现明显。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降低主要取决于20-45 cm土层耗散的降低。与灌草处理相比,灌草-生物结皮的0-20 cm土层水分蒸散损耗平均提高14.4%,而20 cm以下土层水分耗散平均降低15.5%。[结论]30 mm降雨量条件下生物结皮降低灌草生态系统的水分耗散,有利于缓解风蚀水蚀交错区灌草植被的水分亏缺。研究结果揭示生物结皮对灌草生态系统水分耗散影响,可为旱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灌草生态系统 水分分布 蒸散发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南海“土台风”发生过程对ENSO事件的响应分析
3
作者 张小龙 韩娇娇 +2 位作者 陈泊舟 杨丽 张硕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利用1950—2017年近70年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南海“土台风”(南海本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俗称)的集中发生地、发生频数、发生时间、最大风速、移动速度等关键要素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 利用1950—2017年近70年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南海“土台风”(南海本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俗称)的集中发生地、发生频数、发生时间、最大风速、移动速度等关键要素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土台风”发生频次为5~6次/年,平均移速主要集中在2.6~4.0 m/s,夏季和秋季在00:00生成的概率达39%。在ENSO年,南海“土台风”平均每年发生频次为4.7次,且9月频数最高,最大风速集中位于西沙群岛东北部。在正常年,南海“土台风”发生地主要位于12°N以北的吕宋岛西南部。南海夏季的“土台风”,在ENSO年的发生地相较正常年向南偏移3个纬度,相较La Niña年向南仅偏移2个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台风” ENSO 南海 最大风速 移动速度
下载PDF
吴起县近50年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爱丽 苏锋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4-55,共2页
用近50年(1968年缺测)的每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研究了吴起县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吴起县在1987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候突变;突变后比突变前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冬季上升了1.3℃;突变后比突变前年降水量减少,尤以秋季减少明显... 用近50年(1968年缺测)的每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研究了吴起县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吴起县在1987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候突变;突变后比突变前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冬季上升了1.3℃;突变后比突变前年降水量减少,尤以秋季减少明显。进而讨论了温度和降水变化对该县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突变 温度 降水 吴起县
下载PDF
2007年9月25日~10月14日吴起县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张爱丽 《科技传播》 2010年第21期11-11,6,共2页
2007年9月25日~10月14日吴起县出现了连阴雨天气,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从100hPa、500hPa、地面形势以及物理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风带低槽活动和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异常变化,致使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持续... 2007年9月25日~10月14日吴起县出现了连阴雨天气,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从100hPa、500hPa、地面形势以及物理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风带低槽活动和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异常变化,致使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持续交汇在西北地区造成了吴起县的连阴雨天气,100hPa南亚高压位置和形态对此次降水落区和强度有很好的指示,旺盛的水气输送及其辐合带维持在西北地区又为吴起县连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县 连阴雨 形势分析 水汽通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产生径流量的降水量服务指标初探——以吴起县为例
6
作者 苏锋 张爱丽 《广东科技》 2014年第18期105-106,共2页
利用吴起县多年降水和径流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得出吴起县降水量服务指标,结果表明在吴起夏季应当把小时降水量达到7mm时作为气象服务径流量的降水量标准。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降水量 服务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年内动态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7
作者 王闪闪 赵允格 +3 位作者 杨光 任伟 杨凯 张子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2,50,共8页
[目的]明确黄土丘陵区粉砂质壤土上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年内动态以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陕西省吴起县退耕封禁地进行野外长期定... [目的]明确黄土丘陵区粉砂质壤土上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年内动态以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陕西省吴起县退耕封禁地进行野外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①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年内动态。一般生物结皮层月均温最高出现在6月,为27.1℃;结皮层下5 cm土壤月均温最高在7月,为22.7℃;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月均温均在1月最低,分别为-1.7和-1.4℃。②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动态均为正弦曲线。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最大日较差均出现在6月,分别为32.0和17.2℃;10月生物结皮层温度日较差最小,为17.3℃,1月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较差最低为8.5℃。③年内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3—10月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呈显著负相关,11—12月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④1月和7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导致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较差下降。[结论]黄土丘陵区粉砂质壤土上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且不同月份土壤水分对生物结皮土壤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温度 季节动态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百叶箱结构对气温观测值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爱丽 苏锋 孙智辉 《气象科技》 2013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通过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小百叶箱观测温度与自动站大百叶箱的温度发现:月、年平均温度均是小百叶箱内观测值普遍低于大百叶箱观测值,但差值较小,多数在0.2℃以内。平均最高温度差值略大,最大值为0.4℃,冬季差异大。月极端温度差... 通过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小百叶箱观测温度与自动站大百叶箱的温度发现:月、年平均温度均是小百叶箱内观测值普遍低于大百叶箱观测值,但差值较小,多数在0.2℃以内。平均最高温度差值略大,最大值为0.4℃,冬季差异大。月极端温度差值大且不稳定,差值有正有负,均在正负1℃之内。日极端温度差值比较集中,最高温度主要分布在-0.65~0.14℃,最低温度在-0.4~0.02℃。温度日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温度变化平缓时两者基本重合;剧烈变化时,大百叶箱内升温快,降温也快。一日内降温阶段差值为正,升温阶段,差值为负,差值最大的时间在上午09:00—12:00。无论在多云和少云,还是高风速和低风速条件下,两种百叶箱内测量的气温差值普遍在0.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叶箱 温度 对比观测
下载PDF
延安市降雹气候特征及雹云回波移动路径的考证 被引量:5
9
作者 雷崇典 张爱丽 +2 位作者 吴春青 王文波 林隆超 《陕西气象》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2005—2011年延安测站711雷达资料和降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延安市境内降雹以中部的宝塔区和南部的洛川为多发区,年平均降雹在6d以上;一年中降雹日主要集中在5—8月;一日中降雹主要发生在14—20时;7月是大范围区域性降雹、连续性降... 利用2005—2011年延安测站711雷达资料和降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延安市境内降雹以中部的宝塔区和南部的洛川为多发区,年平均降雹在6d以上;一年中降雹日主要集中在5—8月;一日中降雹主要发生在14—20时;7月是大范围区域性降雹、连续性降雹过程高发期。对延安市雹云回波产生的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延安市雹云产生的主要源地为白于山、子午岭和黄龙山南。降雹日延安上空500、700hPa为一致西北风,此型占总降雹日的80%。对强对流单体移动传播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强对流单体移动传播的5条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气候特征 回波 路径
下载PDF
榆林市1969—2008年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强 万红卫 +2 位作者 王树斌 候庆国 苏锋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4期91-92,102,F0002,共4页
利用陕西省榆林市12县(区)1969—2008年日照时数、云量等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各县(区)太阳辐射值,分析了全市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及太阳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太阳年辐射分布有明显的纬度差异,南北相差500 mJ/m2。在季节分布上,... 利用陕西省榆林市12县(区)1969—2008年日照时数、云量等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各县(区)太阳辐射值,分析了全市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及太阳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太阳年辐射分布有明显的纬度差异,南北相差500 mJ/m2。在季节分布上,太阳辐射在春夏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榆林市年太阳辐射总量达到5 500~6 000 mJ/m2,是全国太阳能资源三级分布区之一,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发展清洁能源,对保持榆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日照时数 太阳能资源
下载PDF
自动站滞后降水量处理要点
11
作者 林彩艳 高志斌 《陕西气象》 2010年第6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降水量 自动站 滞后 自动气象站 测报管理 数据维护 值班员 预审员
下载PDF
放牧对降雨条件下黄土高原退耕草地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明姣 杨光 +3 位作者 赵允格 马昕昕 孙会 乔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5-1562,共8页
降雨是影响土壤水分补给和坡面产流的关键因素,放牧可改变地表覆被特征和表层土壤结构,进而影响坡面产流和土壤水分补给。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放牧对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围栏放牧试验,定位监测自然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对比... 降雨是影响土壤水分补给和坡面产流的关键因素,放牧可改变地表覆被特征和表层土壤结构,进而影响坡面产流和土壤水分补给。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放牧对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围栏放牧试验,定位监测自然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对比了不同放牧强度(G1~G5:2.2、3.0、4.2、6.7、16.7羊·hm^(-2))下地表覆被、土壤理化属性和降雨土壤水分补给特征。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影响植被和生物结皮盖度,与不放牧样地(NG)相比,G1~G5放牧强度下植被盖度降低8.3%~16.4%,G2放牧强度下生物结皮盖度较NG增加106.9%。G1~G5放牧强度下地表粗糙度增加53.1%~152.5%,G5放牧强度下生物结皮厚度降低24.1%。土壤湿润锋速随降雨强度增加而降低,G2放牧强度下0~5 cm土层湿润锋速在不同降雨条件下(降雨量18.0~70.3 mm)与NG相比降低60.0%~83.3%。放牧对土壤湿润锋速的影响与生物结皮盖度和0~5 cm土壤容重显著相关。放牧未显著影响黄土高原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补给速率。综上,G2放牧可通过增加藻结皮盖度,延长土壤水分在表层土壤的运移时间,有益于干扰后表层土壤微生态环境恢复。本研究结果可为“后退耕时代”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土壤水分 入渗 湿润锋速 土壤水分补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