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2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熙 《人力资源管理》 2012年第11期162-164,共3页
平衡计分卡是先进的绩效评估工具,其运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考核。平衡计分卡这一工具已在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应用成熟,同样地,它也适用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本文旨在探讨平衡计分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 平衡计分卡是先进的绩效评估工具,其运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考核。平衡计分卡这一工具已在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应用成熟,同样地,它也适用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本文旨在探讨平衡计分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的应用,以及初步建立一个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平衡计分卡 绩效评估
下载PDF
东莞市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情况分析
2
作者 钟瑞芬 夏雨 +4 位作者 王文欣 田镂诗 黎四平 胡海圣 孙宝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8期53-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东莞市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就诊于东莞市儿童医院的5106例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呼吸道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Ⅰ型(... 目的:探讨东莞市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就诊于东莞市儿童医院的5106例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呼吸道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副流感病毒Ⅱ型(PIVⅡ)、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甲型流感病毒(FIUA)及乙型流感病毒(FLUB)鼻咽试纸的抗原检测情况。结果:5106例患儿中,26.8%的患儿检出任一种病毒阳性,病毒类型以RSV为主;不同年龄患儿不同呼吸道病毒阳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患儿不同呼吸道病毒阳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起东莞市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是RSV,<1岁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秋季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最高,不同人群应依据季节做好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病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国际共识》解读
3
作者 邓海怡 周承志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C-COPD)是一种常见的共病组合。两者相互作用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挑战。《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国际共识》(以下简称该共识)对LC-COPD共同发病机制、诊疗总策略及临床治疗策略方面提出17项专家共识...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C-COPD)是一种常见的共病组合。两者相互作用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挑战。《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国际共识》(以下简称该共识)对LC-COPD共同发病机制、诊疗总策略及临床治疗策略方面提出17项专家共识。该共识强调“共病兼治”、“癌肺同治”;同时,应高度重视肺癌与COPD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监测。本文通过对该共识进行简要解读,以期为LC-COPD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识
下载PDF
呼出气二氧化碳和体表氧饱和度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杰 陈荣昌 钟南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探索应用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监测推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方法和在特定范围内应用SpO2推算PaO2和计算氧合指数(OI)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为临床动态监测、无创评估和在没有血气分析的基...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探索应用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监测推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方法和在特定范围内应用SpO2推算PaO2和计算氧合指数(OI)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为临床动态监测、无创评估和在没有血气分析的基层医院中对呼吸衰竭病人的评价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3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部分患者联用BiPAP呼吸机鼻(面)罩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疗程5~7d,治疗前后均采用平静呼气法和延长呼气法记录呼出气PCO2和SpO2数据。结果治疗前平静呼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Q)]为(50.72±8.93)mmHg,延长呼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为(70.35±8.91)mmHg,PaCO2为(71.25±9.08)mmHg。PETCO2(Q)显著低于PaCO2(P<0.01),而PETCO2(P)与Pa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结果与治疗前类似。通过直线相关分析,治疗前后的PETCO2(P)和PaCO2均呈高度相关(r前=0.96和r后=0.97,P<0.01)。治疗前根据SpO2测定,从氧解离曲线图查得到相应的PaO2(Y)值。PaO2为(59.07±2.22)mmHg,PaO2(Y)为(59.96±1.42)mmHg,两组结果相当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由PaO2(Y)计算得到OI(Y)为219.15±24.63,用PaO2计算的OI为215.70±22.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直线相关分析,PaO2与PaO2(Y)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1,P<0.01);OI与OI(Y)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5,P<0.01)。结论对于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改进的呼出气CO2监测方法和调节吸入氧浓度使SpO2在90%左右时,可较准确地估计PaCO2和PaO2,适合于无创动态监测和在没有血气分析条件的基层医院用于评估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 呼出气 血氧饱和度 氧合指数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多种呼吸道病毒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关文达 杨子峰 +3 位作者 刘妮 秦笙 张奉学 朱宇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导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白藜芦醇的抗病毒机理积累基础。方法:分别接种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腺病毒7型、鼻病毒R14型于MD-CK、A549、HEp-2、MRC-5细胞,采用细胞...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导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白藜芦醇的抗病毒机理积累基础。方法:分别接种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腺病毒7型、鼻病毒R14型于MD-CK、A549、HEp-2、MRC-5细胞,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观察白藜芦醇体外对多种呼吸道病毒作用。结果:白藜芦醇在无毒浓度120μg/m l下,对腺病毒7型所致的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而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鼻病毒R14型均未见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具有体外抑制腺病毒7型作用,其对DNA病毒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呼吸道病毒 体外
原文传递
中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及相关行为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梁素娟 刘雪琴 +3 位作者 罗远明 严惠婵 罗嘉莹 伍颖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14-16,63,共4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和相关的健康行为,以期为该类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8年3-9月在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目的了解中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和相关的健康行为,以期为该类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8年3-9月在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中心和珠江医院呼吸科睡眠室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仪(overnight polysomnograpy,PSG)监测和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的中老年OSAHS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睡眠呼吸暂停知识问卷(the apneaknowledge test,AKT)和自制的OSAHS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统计患者对OSAHS知识的认知来源及最希望得到的教育方式。结果患者AKT总得分为0~13分。50.5%的患者有饮酒习惯,47.3%的患者有吸烟习惯,26.4%的患者喜欢吃宵夜,57.1%的患者运动较少,62.6%的患者睡觉时喜欢平卧。患者对OSAHS知识的认知来源依次为医生、报纸、亲人、网络、朋友、杂志、电视。结论应加强对OSAHS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OSAHS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疾病知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广州地区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致敏模式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晓清 郑佩燕 +4 位作者 蔡传旭 韦妮莉 黄志锋 邹湘玮 孙宝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20-1724,共5页
目的探讨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致敏模式,及其与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联系。方法筛选广州地区尘螨致敏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330例,对其血清热带无爪螨、屋尘螨和粉尘螨的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热带无爪螨的致敏... 目的探讨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致敏模式,及其与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联系。方法筛选广州地区尘螨致敏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330例,对其血清热带无爪螨、屋尘螨和粉尘螨的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热带无爪螨的致敏率均明显低于屋尘螨和粉尘螨(均P<0.001)。3种螨同时致敏者占80.0%,仅0.3%患者只对热带无爪螨致敏。3种螨的sIgE水平两两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1),屋尘螨与粉尘螨致敏高度相关(rs=0.906),热带无爪螨与屋尘螨、粉尘螨的致敏呈中度相关(rs=0.540和rs=0.512)。随着热带无爪螨sIgE水平的升高,合并屋尘螨或粉尘螨重度致敏(sIgE水平为5~6级)的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0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屋尘螨、粉尘螨sIgE显著高于单纯鼻炎、哮喘患者(均P<0.00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和哮喘患者中,热带无爪螨sIgE水平显著高于鼻炎患者(P=0.006和P=0.020)。结论热带无爪螨致敏患者常合并屋尘螨和粉尘螨同时致敏,且哮喘患者热带无爪螨致敏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无爪螨 屋尘螨 粉尘螨 鼻炎 哮喘
下载PDF
1129例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sIgE检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惠敏 陈颖 +3 位作者 梁雪清 韦妮莉 黎珊 孙宝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和sIgE,共计1129例,平均年龄为12.0(7~42.5)岁。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tIgE的阳... 目的探讨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和sIgE,共计1129例,平均年龄为12.0(7~42.5)岁。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tIgE的阳性率为81.85%。随着年龄组的增长,tIgE的阳性率在7~16岁组患者出现峰值,阳性率达94.33%,≥60岁组患者tIgE的阳性率下降至61.47%。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粉尘螨84.43%(347/411)、屋尘螨66.96%(756/1129)和热带螨63.10%(106/168),而主要的食物过敏原为:虾27.12%(147/542)、牛奶26.23%(107/408)和蛋清22.11%(88/398)。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猫毛和狗毛的阳性率均在7~16岁组中出现峰值,烟曲霉在≥60岁组中出现峰值。吸入物之间,屋尘螨与粉尘螨sIgE浓度的相关性最高(rs=0.937,P<0.001);食物之间,虾和蟹的相关性最高(rs=0.928,P<0.001)。吸入物与食物之间,德国小蠊与虾的相关性最高(rs=0.881,P<0.001)。结论螨虫是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青少年阶段是螨虫sIgE以及tIgE的致敏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变应性疾病 总免疫球蛋白E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劳力性呼吸困难与动态肺过度充气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瑞 陈功 +1 位作者 陈荣昌 陈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77-197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中呼吸困难的产生与动态肺过度充气的关系。方法对34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0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中呼吸困难的产生与动态肺过度充气的关系。方法对34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0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测试。以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测试获得的最大运动功率的2/3作为运动功率进行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试验,在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隔1分钟记录受试者Borg呼吸困难评分、潮式呼吸-流速容积(TBFV)曲线和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结果 COPD组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高峰时,IC[(1.56±0.29)L]较静息状态[(2.07±0.38)L]显著下降(t=-5.642,P<0.01),ΔBorg与ΔI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9,P<0.01)。在运动高峰时COPD组平均呼气流速和呼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动态肺过度充气可能是COPD患者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中呼吸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均呼气流速下降和呼气时间缩短可能是COPD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困难 动态肺过度充气
原文传递
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60
10
作者 周玉民 王辰 +13 位作者 姚婉贞 陈萍 康健 黄绍光 陈宝元 王长征 倪殿涛 王小平 王大礼 刘升明 吕嘉春 郑劲平 钟南山 冉丕鑫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究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对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在中国7省市(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天津、重庆和陕西)城乡40岁及以上人群的COPD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对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对入选人群进行问... 目的探究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对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在中国7省市(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天津、重庆和陕西)城乡40岁及以上人群的COPD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对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对入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的FEV1/FVC<70%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疾病。患者自我报告经常有咳嗽、咳痰、气喘或气促症状之一,定义为有呼吸道症状。结果20.5%的被调查者曾经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超过1年。多因素分析显示,职业粉尘烟雾暴露是罹患COPD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为1.20(1.04,1.39),其中谷尘为COPD可能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为1.48(1.18,1.86);职业粉尘烟雾暴露、采矿、采石、水泥粉尘、油漆、化工和其他职业暴露为患呼吸道症状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37(1.25,1.49)、2.31(1.67,3.20)、1.71(1.09,2.70)、1.92(1.47,2.52)、1.46(1.16,1.84)、1.58(1.37,1.83)和1.46(1.29,1.64);职业粉尘烟雾暴露与吸烟存在协同作用,可使患呼吸道症状的危险度增加(P=0.006);职业粉尘烟雾暴露对患COPD和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分别为3.94%和7.05%。结论职业粉尘烟雾暴露与患COPD和呼吸道症状有关;职业粉尘烟雾暴露与吸烟对患呼吸道症状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行病学 职业暴露 粉尘 烟雾
下载PDF
高校医学类实验室设备与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付欣 洪玮 +3 位作者 周问渠 邓小亮 邹东霆 陈豫钦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0期233-236,共4页
高等院校医学实验室是以培养医学相关人才并将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场所,其中高、精、尖与贵重仪器较多。医学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关系到医学人才安全、科学素质的培养,故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十分必要,应... 高等院校医学实验室是以培养医学相关人才并将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场所,其中高、精、尖与贵重仪器较多。医学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关系到医学人才安全、科学素质的培养,故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十分必要,应引起各个高校和(或)医学院校的重视。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地位与教研室相当,通过实验室的实践过程,能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联系,在人员管理上基本条件应以实验内容为基础,进行合理优化与资源整合,做好资源共享,从而确保现有资源的充分优化与利用,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则建议实名负责制及使用预约制,确保实验室资源的规范、标准与科学利用,提高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效率。医学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关系到医学人才安全、科学素质的培养,故及时有效的发现并解决高校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十分必要,应引起各个高校和(或)医学院校的重视。本文则主要针对高校医学类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医学类实验室 仪器设备 实验人员 人性化管理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和生活质量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顾为丽 陈荣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和生活质量与BODE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中-极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如下检查:肺功能、呼吸肌肌力[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生活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和生活质量与BODE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中-极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如下检查:肺功能、呼吸肌肌力[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生活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MRC)以及BODE指数。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34.43±12.35)%,BODE指数5.20±2.08。MIP与BODE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09),MEP与BODE指数也呈显著负相关(r=-0.440,P=0.001)。SGRQ总分、运动耐力和影响评分与BODE指数呈正相关(r=0.732,P<0.001;r=0.748,P<0.001;r=0.660,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SGRQ总分和各部分评分相关的指标都只有BODE指数(P<0.001)。结论 BODE指数是一个综合、全面的多因素评价指标,与呼吸肌肉功能状态和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相关性。支持BODE指数作为有效、简便的COPD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ODE指数 生活质量 呼吸肌肌力
下载PDF
呼吸系统疾病并发抑郁症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庆晖 胡锐宁(综述) 袁良(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39-742,763,共5页
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和吸烟人数的增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此类疾病多数病程长,并发症多,且病情常反复发作,而长期处于患病状态,会对人的心理及精神造成很大压力,从而容易并发焦虑、抑郁等疾病。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并发抑郁... 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和吸烟人数的增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此类疾病多数病程长,并发症多,且病情常反复发作,而长期处于患病状态,会对人的心理及精神造成很大压力,从而容易并发焦虑、抑郁等疾病。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并发抑郁症备受关注,且研究者对呼吸系统疾病并发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做了探索,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将对呼吸系统常见的主要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并发抑郁症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呼吸系统疾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肺与脑间联系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抑郁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临床医学本科生实验室实习阶段的科研思维培养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宇 郑晓茂 +1 位作者 陈丽春 郑佩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1期1731-1733,共3页
医学科研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技巧和交流能力,有助于使其成为科研能力出色、医学科学知识深厚宽广、学术交流能力优秀的临... 医学科研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技巧和交流能力,有助于使其成为科研能力出色、医学科学知识深厚宽广、学术交流能力优秀的临床-科研综合型人才。该文分析了临床医学本科生实验室实习阶段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实验技术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重点,旨在通过实验室实习切实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本科 实验室 科研思维
下载PDF
2023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被引量:47
15
作者 梁振宇 王凤燕 +1 位作者 陈子正 陈荣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7-1298,共12页
20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维持了2022年的基本框架,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定义、评估、初始治疗和随访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订,主要包括:(1)第1章定义和概述部分被重写,提出慢阻肺新定义,纳入慢阻肺新... 20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维持了2022年的基本框架,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定义、评估、初始治疗和随访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订,主要包括:(1)第1章定义和概述部分被重写,提出慢阻肺新定义,纳入慢阻肺新的背景信息、治疗策略和分类,新增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容;(2)第2章诊断和评估部分增加慢阻肺筛查和病例发现的相关内容,将ABCD评估工具修订为ABE评估工具(即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不再根据症状水平进一步分组),更新影像学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信息;(3)第3章预防和维持治疗部分更新了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建议,新增了降低慢阻肺死亡率的干预措施的信息,更新吸入制剂递送相关问题,新增吸入药物依从性的内容,更新了远程康复相关证据,扩充了慢阻肺介入和手术治疗的内容;(4)第4章慢阻肺稳定期管理部分新增吸入装置选择的内容,更新了初始药物治疗和随访期药物治疗的信息;(5)第5章慢阻肺急性加重管理部分提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新定义和一套新参数以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严重程度,扩展了慢阻肺急性加重鉴别诊断的内容;(6)第6、7章根据最新证据更新了关于慢阻肺与合并症、慢阻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内容。以上更新对慢阻肺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支气管炎 慢性 诊断筛查项目 症状评估 治疗 吸入剂 治疗依从性 急性加重
下载PDF
震荡呼气正压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治疗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效果及患者偏好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世贤 周保 +9 位作者 苏冠升 吴璐璐 胡杰英 杨峰 刘妮 许怡梦 钟佩燕 吴镇宇 徐惠茵 郑则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69,475,共6页
目的:比较震荡呼气正压(oscillating positive expiratory pressure,OPEP)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ACBT)两种方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患者偏好性。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 目的:比较震荡呼气正压(oscillating positive expiratory pressure,OPEP)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ACBT)两种方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患者偏好性。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2月对20例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住院患者给予连续2天的随机交叉OPEP或ACBT排痰作业,比较患者两种方法所排的痰量及其特征、排痰作业期间的生命体征和患者掌握两种排痰方法所需要的培训时间。结果:两种方法所清除的痰液及其构成成分纯痰液和痰液水成分的容积及其重量、痰液性状、黏稠度和咳嗽难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PEP组和ACBT组在作业前、作业期间和作业后的呼吸困难分级指数(Borg评分)分别为(2.30±1.81)分、(3.43±1.94)分、(1.47±1.35)分和(2.08±1.87)分、(2.83±1.82)分、(1.43±1.43)分,均有显著性差异(OPEP组和ACBT组分别为:P=0.003和P=0.043);OPEP组和ACBT组作业前、作业期间和作业后的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OPEP组和ACBT组的培训时间分别为(6.63±3.46)min和(10.17±3.04)min,有显著性差异(P=0.001)。20例患者对OPEP和ACBT偏好分别有13例和5例,两者均接受的有2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1)。结论:OPEP与ACBT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排痰效果和安全性相当,但OPEP易学易用,患者偏好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荡呼气正压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慢性气道疾病 呼吸训练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比传统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淋 洪城 +1 位作者 孟新科 李颖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通过对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获得的病原体与实验室培养结果进行对比,了解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入选的脓毒症患者的标本(肺泡灌洗液、痰液、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分泌物等)同时送... 目的通过对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获得的病原体与实验室培养结果进行对比,了解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入选的脓毒症患者的标本(肺泡灌洗液、痰液、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分泌物等)同时送检mNGS和实验室细菌培养,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mNGS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mNGS的阳性率为78.9%;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40.4%(P<0.05)。通过mNGS共检出致病病原体57种,其中细菌31种,真菌16种,病毒7种,非典型病原体3种;细菌培养共检出病原体24种,其中细菌18种,真菌6种。以培养结果为金标准,mNGS的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29.8%,阳性预测值为42.3%,阴性预测值为64.8%。根据病原学结果的抗生素调整将患者分为三组:按mNGS调整为mNGS组、经验性调整为经验组、按培养结果调整为传统培养组。mNGS组ICU住院时间更短(P<0.05),培养组降钙素原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mNGS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诊断方面较传统微生物培养时间更短,阳性率更高,在少见病原体、罕见病原体诊断方面有显著优势,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 微生物培养 脓毒症 感染 病原体
下载PDF
呼吸康复在限制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关力理 刘妮 +1 位作者 陈荣昌 郑则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6-260,共5页
1 呼吸康复的定义与对象 根据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提出:肺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是基础全面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教育和行为方式改变,旨在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 1 呼吸康复的定义与对象 根据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提出:肺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是基础全面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教育和行为方式改变,旨在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促进长期依从的健康行为^([1])。过去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是肺康复的重点关注对象及获益人群,缺乏对肺康复应用于非COPD疾病(如限制性肺疾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胸科学会 呼吸康复 呼吸病学 慢性呼吸道疾病 肺康复 健康行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干预治疗
下载PDF
尼达尼布治疗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综述
19
作者 韩茜 罗群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908-1914,共7页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类累及肺间质和肺泡毛细血管结构异常的肺病的总称。ILD存在很多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和预后各有不同,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肺纤维化的情况,这些疾病被归类为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类累及肺间质和肺泡毛细血管结构异常的肺病的总称。ILD存在很多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和预后各有不同,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肺纤维化的情况,这些疾病被归类为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纤维化性ILD)[1]。尼达尼布作为抗纤维化药物,已被获批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ystemic sclerosis-associated ILD,SSc-ILD)及具有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2]。最后一项适应证在临床上也称为进展性纤维化性ILD(progressive fibrosing ILD,PF-ILD)或进展性肺纤维化(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PPF)。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了尼达尼布在IPF、SSc-ILD和PF-ILD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本文旨在全面总结近年来尼达尼布治疗纤维化性ILD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肺泡毛细血管 特发性肺纤维化 尼达尼布 系统性硬化病 肺间质 临床实践
下载PDF
CC10在下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爱茹 彭杨 +2 位作者 陈诗颖 关伟杰 王德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克拉拉细胞10-kD蛋白(CC10)是呼吸道分泌物中表达最丰富的蛋白之一,在免疫应答、抗感染和肺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最常见的慢性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CC10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深入了解C... 克拉拉细胞10-kD蛋白(CC10)是呼吸道分泌物中表达最丰富的蛋白之一,在免疫应答、抗感染和肺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最常见的慢性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CC10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深入了解CC10的生物学特性,可为将来治疗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靶点。该文综述了CC10在下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