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反应理论在呼吸疾病生存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谢洋 王佳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8-1039,共2页
项目反应理论(IRT)又称潜在特质理论,是在分析和克服经典测量理论(CTT)局限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心理和教育测量理论。美国心理测量学家Lord于1952年首次提出著名的正态卵形模型,标志着IRT的诞生。此后,IRT在国外得到了充... 项目反应理论(IRT)又称潜在特质理论,是在分析和克服经典测量理论(CTT)局限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心理和教育测量理论。美国心理测量学家Lord于1952年首次提出著名的正态卵形模型,标志着IRT的诞生。此后,IRT在国外得到了充分发展,主要应用于心理和教育测量领域,而在国内由心理学家张厚粲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引入。IRT应用于生存质量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呼吸疾病
下载PDF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白云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7期8-11,共4页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让中医药的优势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以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目前中医药发展的实际,对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让中医药的优势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以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目前中医药发展的实际,对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快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的途径,为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发展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发展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憭瑶 李宣霖 +1 位作者 王海峰 李素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9-1861,共3页
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经典理论,探讨肠道微生物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以及中药治疗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未来需更加重视对肺部疾病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保持肠道菌在种... 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经典理论,探讨肠道微生物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以及中药治疗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未来需更加重视对肺部疾病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保持肠道菌在种类、数量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肠道微生物入手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开展更多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究中草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千金苇茎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关建新 伊明洋 +4 位作者 李海霞 田望望 闫丽祯 倪园园 王至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0-125,共6页
千金苇茎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由唐代医家孙思邈所创,该方由苇茎、桃仁、薏苡仁、冬瓜仁4味药物组成,其主要功效为清肺化痰,清热解毒,此外还有排脓、化湿及祛瘀功效。临床研究中多以其加减方或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多种肺炎、慢性阻塞... 千金苇茎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由唐代医家孙思邈所创,该方由苇茎、桃仁、薏苡仁、冬瓜仁4味药物组成,其主要功效为清肺化痰,清热解毒,此外还有排脓、化湿及祛瘀功效。临床研究中多以其加减方或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多种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气管扩张、急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脓肿、肺栓塞等多个呼吸系统疾病,以抗炎作用最为显著。现代药理学显示,千金苇茎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发挥抗炎、镇咳、抗肿瘤、调节免疫、抑菌、抗病毒等多重药理作用。借助相关文献报道,从该方应用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组方中各药物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有效成分药理研究、动物实验研究等几大方面对其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依据相关报道及组方中各药物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加以遴选,总结出该方中各药物作用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有效成分,并提出以各药物有效成分药理作用解释组方配伍规律,以期为千金苇茎汤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苇茎汤 有效成分 组方配伍 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补肺益肾方联合舒肺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亚 田燕歌 +6 位作者 李琳琳 董玉琼 姚凤佳 毛静 王丽丽 罗珊 王明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48-1752,共5页
目的:评价补肺益肾方联合舒肺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肺贴组、补肺益肾组、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组(简称联合组)、氨茶碱组,12只/组。采用熏烟联合细菌感染... 目的:评价补肺益肾方联合舒肺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肺贴组、补肺益肾组、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组(简称联合组)、氨茶碱组,12只/组。采用熏烟联合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自第9周,各组分别以相应方案处理,第20周结束后取材。观察大鼠肺功能及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D_3^+、CD_4^+、CD_8^+、CD_4^+/CD_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外周血、BALF中CD_3^+、CD_4^+、CD_4^+/CD_8^+水平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CD_8^+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外周血、BALF中CD_4^+、CD_4^+/CD_8^+水平升高(P<0.05,P<0.01),CD_8^+水平降低(P<0.05,P<0.01);联合组CD_3^+水平升高(P<0.05,P<0.01)。联合组外周血、BALF中CD_4^+、CD_4^+/CD_8^+较穴位贴敷组升高(P<0.05,P<0.01),CD_8^+下降(P<0.05);BALF中CD_4^+、CD_4^+/CD_8^+较补肺益肾组升高(P<0.05)。结论: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可调节CD_3^+、CD_4^+、CD_4^+/CD_8^+表达,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肺益肾方 舒肺贴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HPLC法比较河南8个产地葛根中5种成分 被引量:8
6
作者 方晓艳 张蕾 +4 位作者 冯素香 郝蕊 李蒙蒙 王哲 李先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73-2075,共3页
目的采用HPLC法比较河南8个产地(林州、焦作、嵩县、方城、信阳、禹州、西峡和淅川)葛根Pueraria lobata(Willd.)Ohwi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 目的采用HPLC法比较河南8个产地(林州、焦作、嵩县、方城、信阳、禹州、西峡和淅川)葛根Pueraria lobata(Willd.)Ohwi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5℃。结果 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分别在0.029~0.86μg(r=0.999 8)、0.050~1.5μg(r=0.999 4)、0.024~0.72μg(r=0.999 6)、0.021~0.62μg(r=0.999 9)、0.001 2~0.037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98.1%~100.1%,RSD值1.03%~1.95%。结论各成分含有量均具有一定差异,其中以嵩县和林州产者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河南 产地 化学成分 HPLC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症-证-药初探 被引量:8
7
作者 许玉龙 张宛秋 +5 位作者 李轲 代民涛 李建生 张瑞 李庆磊 毕园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类特征,以及用药规律初探,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肺系疾病文献数据库,包含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构造症状量化表,构建现代名... 目的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类特征,以及用药规律初探,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肺系疾病文献数据库,包含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构造症状量化表,构建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数据库,然后利用隐结构分析数据,得到隐结构模型和隐变量;根据中医知识,诠释隐变量含义及与症状之间、症状与常用药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使用关联规则对症状进行分析,挖掘症状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本病涉及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疲乏、自汗等,该病以心肺气阴亏虚、肺气亏虚、寒凝心肺为主要证候特点。与心肺气阴亏虚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盗汗、心烦、口唇青紫,常用药物为瓜蒌、桑白皮、款冬花、黄芩;与肺气亏虚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疲乏、胸闷、消瘦、动则喘甚、短气、自汗,常用川贝母、杏仁、桔梗、薏苡仁等润肺生津药物;与寒凝心肺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气喘、形寒肢冷、紫绀、憋气、呼吸困难、干咳等,常用丹参、川芎、赤芍等活血祛瘀药物。结论隐结构分析以统计的方式得到概率同现模型,模型结果能明确隐变量与显变量之间的概率关系,为疾病从症状到证候的分类及用药提供依据,从而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中医证候诊断、用药规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证候 症状 中药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8
作者 吴明明 田燕歌 +4 位作者 马锦地 张蓝熙 冀会鸽 陈龙飞 李建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3-736,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具有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主要通过戒烟和流感疫苗预防COPD,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具有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主要通过戒烟和流感疫苗预防COPD,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但由于COPD患者严重程度不同,所以需要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综合管理。肺康复作为患者整体管理的一部分,是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治疗,内容主要包括呼吸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危险窗证候分布的临床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海龙 李建生 +5 位作者 王海峰 曹帆 侯聪霞 潘颖超 张盼奎 余学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87-1592,共6页
目的:基于临床调查阐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危险窗证候分布规律并探讨病机转化。方法:收集8所医院AECOPD患者急性加重缓解后进入危险窗的中医证候学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目的:基于临床调查阐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危险窗证候分布规律并探讨病机转化。方法:收集8所医院AECOPD患者急性加重缓解后进入危险窗的中医证候学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5个基础证候中以肺气虚证频率最高,其次是肾气虚证和痰湿证;14个复合证候中以肺肾气虚证和痰湿阻肺证出现频率最高;AECOPD危险窗临床常见证候有肺肾气虚兼痰湿阻肺、肺肾气虚、肺脾气虚兼痰湿阻肺、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兼痰湿阻肺、肺肾气阴两虚、肺肾气虚兼痰瘀阻肺和肺肾气阴两虚兼痰瘀阻肺。结论:AECOPD危险窗常见证候以虚实夹杂为主,单纯虚证及单纯实证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危险窗 证候
下载PDF
现代名老中医哮病诊疗证候特点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贞贞 马锦地 +4 位作者 李建生 孙曙明 李庆磊 蔡永敏 张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哮病的文献,分析哮病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哮病的文献,分析哮病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哮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EXCEL2007、SPSS 20. 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哮病证候56种,频率≥3. 5%的证候13种,即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风寒袭肺证、痰饮停肺证、肺气虚证、肺肾两虚证、冷哮证、脾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热哮证、寒饮停肺证和肺脾气虚证。对常见症状做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推断出常见证候8种,即痰热壅肺证、风寒袭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阳虚证。据此,总结出哮病的常见证候6种:痰热壅肺证、风寒袭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结论:本研究结果中肺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在现存教材及以往相关研究中少见,值得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证候 症状 名老中医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学芳 冯素香 +2 位作者 田燕歌 董浩然 郑万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1523,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与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1]。肺泡扩张融合是COPD肺组织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与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1]。肺泡扩张融合是COPD肺组织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于维持肺泡结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COPD中肺泡结构的改变必然与PS的分泌和(或)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早期识别工具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明航 毕丽婵 +2 位作者 殷露艳 李素云 李建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16-2219,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持续气流受限不可逆和呼吸困难为特点,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患者就诊、住院、致残致死和疾病进展、疾病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患者生存质量。AECOPD临床事件具有显著异质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持续气流受限不可逆和呼吸困难为特点,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患者就诊、住院、致残致死和疾病进展、疾病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患者生存质量。AECOPD临床事件具有显著异质性,目前AECOPD的临床诊断多采取基于症状或事件的诊断方法,同质性较差,缺乏量化指标,会造成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工具(EXACT-PRO)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 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量表(BCSS)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再入院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明航 毕丽婵 +3 位作者 赵欢欢 屠新敏 李素云 李建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354-3356,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是患者肺功能下降、生存质量恶化、经济负担加重及最终死亡的重要因素,对疾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AECOPD患者出院后易于反复再住院,出院后6个月内有44%再次住院、超过50%出院后6个月至少再入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是患者肺功能下降、生存质量恶化、经济负担加重及最终死亡的重要因素,对疾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AECOPD患者出院后易于反复再住院,出院后6个月内有44%再次住院、超过50%出院后6个月至少再入院1次[2]。导致AECOPD患者再入院情况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个人及既往疾病情况、临床症状、生存质量、肺功能、实验室指标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再入院
下载PDF
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洋 王佳佳 +3 位作者 李宣霖 李高阳 李素云 李建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151-3154,共4页
目的收集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AECOPD针刺治疗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1990年1月至2017年5月发表的针刺治疗AECOPD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6篇,普... 目的收集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AECOPD针刺治疗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1990年1月至2017年5月发表的针刺治疗AECOPD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6篇,普通针刺多与西医、中药、艾灸、穴位贴敷、耳穴等联合应用,其中三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文献16篇,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文献10篇。刺激方式以普通针刺为主(24篇,92.3%)。涉及50个穴位,使用频次≥5的穴位有足三里(15篇)、膻中(12篇)、丰隆(11篇)、太溪(11篇)、肺俞(11篇)。留针时间以30min最常见(10篇),其次为20min、≥30min(各4篇)。治疗频率以每日1次为主(17篇),其次是隔日1次(5篇)。提及针刺补泻手法的文献15篇,行针手法的文献7篇。提及针刺感应(“得气”)的文献6篇。结论AECOPD针刺治疗的刺激方式以普通针刺为主,穴位选择、留针时间、治疗频率等影响因素有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针刺 文献分析
下载PDF
现代名老中医诊疗肺痨常见证候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聪聪 余学庆 +5 位作者 马锦地 李建生 蔡永敏 孙曙明 李庆磊 李路广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9期139-142,共4页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痨的文献资料,挖掘肺痨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痨文献研究数据库》,...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痨的文献资料,挖掘肺痨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痨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22.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肺痨证候17种,频率≥5%的证候有6种: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肺痨的临床常见证候有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本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痨 名老中医经验 证候 症状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瑞 代民涛 +3 位作者 李轲 李建生 李庆磊 马锦地 《中医研究》 2017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使用中药规律,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文献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使用中药规律,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文献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涉及的中药共有241味,其中使用频繁的前26味中药由高到低依次为:川贝母、甘草、黄芪、丹参、款冬花、当归、杏仁、枇杷叶、浙贝母、麦冬、沙参、茯苓、薏苡仁、金银花、党参、白术、黄芩、五味子、桔梗、桑白皮、半夏、紫菀、川芎、赤芍、生黄芪、瓜蒌。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治法,既有祛邪为主的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燥湿、利水,又有补虚为主的益气、养阴、补血、生津、益肺、补脾、补肾。结论:佐证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上主要的病因病机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痰、热与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中药 规律 名老中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17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症状及证候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建生 张瑞 +3 位作者 徐向宇 闫国立 李庆磊 马锦地 《中医研究》 2017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研究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常见症状及证候,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研究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常见症状及证候,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涉及的一般症状共71种,出现频次较高的主要症状由高到低依次为咳痰、咳嗽、短气、气喘、疲乏、胸闷、自汗、食欲不振、口干渴等;涉及的舌质共有12种,其中构成比大于3%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舌、淡白舌、青紫舌、紫暗舌、暗红舌、胖大舌、淡红舌、舌有瘀斑、齿痕舌;涉及的舌苔共有11种,其中构成比大于3%由高到低依次为薄苔、白苔、黄苔、腻苔、少苔;涉及的脉象共有12种,其中构成比大于3%的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脉、弦脉、数脉、滑脉、沉脉、弱脉、浮脉、涩脉。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气血虚弱证、寒热错杂证、阳虚寒凝证、痰浊阻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和肺肾气阴两虚兼脾阳虚证。结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气血虚弱证、寒热错杂证、阳虚寒凝证、痰浊阻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和肺肾气阴两虚兼脾阳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证候 症状 名老中医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药标本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纪宝玉 王炫璎 +1 位作者 王笛 裴莉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152-156,共5页
人类的生存繁衍与医药学息息相关,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须先了解中医药历史。中医药相关标本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实证材料,也是考察中医药历史的永久性资料。新时代健康中国背景下,要充分发掘标本在助力本... 人类的生存繁衍与医药学息息相关,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须先了解中医药历史。中医药相关标本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实证材料,也是考察中医药历史的永久性资料。新时代健康中国背景下,要充分发掘标本在助力本草考古、彰显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凸显企业文化、保护种质资源、践行“两山理论”、推广科普知识等方面的传承意义和应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标本 中医药文化 生命科学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现代名老中医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海霞 王至婉 陈学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7期140-143,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历史悠久且疗效独特。现代名老中医是当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杰出代表,临证经验丰富,对COPD治疗辨证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历史悠久且疗效独特。现代名老中医是当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杰出代表,临证经验丰富,对COPD治疗辨证精准、效果显著。系统整理和挖掘名老中医辨证论治慢阻肺的经验规律,对COPD的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 现代名老中医 经验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